美國空軍東南、南方機羣以及西南艦載機機羣在拉萬島以南50千米處的空域匯合,龐大的機羣一時間放佛遮蔽了整個波斯灣的天空。嗡嗡的戰機發動機轟鳴聲,匯聚成一道聲波流,傳遞到上百里以外的地區,讓周圍潛伏僞裝的無數間諜船和其他國家情報人員們,臉上露出既緊張、激動和一絲驚懼的神色。
四架由f-16戰鬥機護衛的嚴嚴實實的預警機,在機羣后方的8千米空域中,組成了一個空中指揮和信息中轉中心,爲整個戰場的美軍戰機提供戰術指導。
在4千米至10千米的高中低空域中,美國戰機也分成了高中低三個進攻編隊,其中中空空域戰機規模最大,全部由f-15重型制空戰鬥機組成,而低空,原本屬於f-16戰鬥機的作戰區域,卻由艦載機代替,而在超過10千米的高空中,則全部是兩個中隊超過40架的f-22‘猛禽’戰鬥機。
各種有關於戰場敵機動向,環境氣候等等信息全都通過預警機傳達到每一架戰鬥機上。各種作戰指令隨着和聯合空軍機羣的接近,不停的在公共通訊頻道下達。
另一邊,聯合空軍從伊朗五個空軍基地起飛的由蘇-27ss、米格-29、殲-10以及 少數f-14戰鬥機組成的機羣,也在拉萬島北方接近伊朗大陸架的某處空域匯合成數目超過一百架的龐大機羣。
和美國機羣不同的是,聯合空軍機羣所在的空域都是在中低空,而高度超過10千米的高空中,僅僅只有負責監測美軍機羣的‘眼鏡蛇’小組四架‘神鷹’戰鬥機。
當21世紀,參戰飛機數目最多,最先進的空戰即將爆發,雙方一次性的投入了總規模達到300架先進戰機參戰,而這其中,最差的都是三代名機。
在兩個機羣組成了攻擊編隊後,波斯灣周邊最少有數十個國家數萬名‘觀戰者’,而在太空中,也差不多有十幾顆衛星同時監控着這裡,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屏住了呼吸,等待那激烈的場面宏大的空中大決戰。
在雙方機羣接近了60千米的距離內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最先進攻的卻是聯合空軍一方。
一直被伊朗空軍當做‘貢品’的購自美國的f-14戰鬥機,在機羣的後方,在功率強大的awg-9雷達下,f-14戰鬥機首先朝着美軍低空f-15機羣發射了超過16枚的‘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
伊朗飛行員的搶先攻擊行爲,讓所有美國飛行員和美國政府臉上都是一黑。他們怒的是伊朗竟然用美國生產的飛機和導彈在這樣一場意義重大的空戰中,首先對美國機羣發動了攻擊,這就是赤果果的打臉行爲了。
在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美國爲了堵截蘇聯謀圖波斯灣出海口的意圖,大力拉攏和美國交好的伊朗,時任總統的尼克松在巴列維國王抱怨蘇聯米格-25戰鬥機經常深入伊朗偵查後,就讓巴列維從美國f-15和f-14戰鬥機中選擇一種採購。伊朗政府後來採購了79架f-14戰鬥機,雖然現在已經大部分不堪使用。可就是剩下可堪使用的f-14戰鬥機,卻在二十多年後,對美國機羣發射了剩餘的‘不死鳥’導彈。
‘不死鳥’空空導彈是美國研製的第一種遠程空空導彈,曾經創下了攔截超音速飛機203千米的距離記錄。這可是真正意義的遠程空空導彈,而不是後來幾乎被模糊了概念了‘超視距導彈’。
當聯合空軍f-14戰鬥機首先發射了導彈後,美國機羣也緊跟着發動了‘超視距打擊’,從高空的f-22戰鬥機到中空的f-15戰鬥機以及低空的f-18戰鬥機,全都在預警機的協助下,分配的打擊目標,一次性發射了超過60枚的aim-120先進中程空空導彈。
同聯合空軍比起來,美國機羣明顯就‘大氣’了許多,一次性發射數十枚超視距導彈進行超視距打擊,雙方機羣中間的空域中,看到的全是噴着尾焰高速飛行的白色修長的導彈。
導彈發射出去後,後方安全空域的預警機羣就接替了戰機對導彈的管制,在慣性和導彈發動機的工作下,導彈很快就達到了4馬赫,在空中宛如一道閃電一樣,直射還在飛行員視距外的聯合空軍機羣。
預警機不停的在爲導彈羣們修正目標的飛行參數和動態方向,當導彈進入飛行末段後,導彈的主動雷達開啓,自動搜索攻擊目標信息。
淒厲而刺耳的警告聲,在聯合空軍飛機的駕駛艙裡不停的響動,參加過上次空戰的飛行員們,明顯都要比第一次參加這種大規模空戰的飛行員素質要高一些,即使飛機被鎖定,也能夠沉穩的進行機動規避或準備發射箔條幹擾彈。而在這種,最優秀的那些飛行員們,甚至也在尋找攻擊目標,進行首輪攻擊。
一般來說,超視距攻擊都是敵機在肉眼距離外,也就是在8千米以外的地方,這麼遠的距離發射導彈是超視距打擊。但現在的超視距導彈,也都有高低之分,相對來說,美軍使用的aim-120特別是後面幾個型號,都明顯佔據了超視距導彈的第一階層,以aim-120導彈爲例,最遠的射程達到了60公里,這可是實際射程,也就是有效攻擊範圍。一般來說,導彈的有效攻擊距離,都是在導彈發動機工作停止前,因爲只有在發動機還在工作的時候,導彈才能進行各種過載機動對規避的飛機進行攻擊,否則發動機停止工作,導彈飛行的動力只剩下慣性,不具備機動能力,敵機想要擺脫導彈的攻擊就很容易。
而聯合空軍一方,使用的超視距導彈,都是俄製的r-77空空導彈,有效射程40千米。在射程上,同美國aim-120導彈就差了一截。而r-77後面的增程型,聯合空軍並沒有從俄羅斯採購到。
在機羣對決時,導彈的射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勝負的因素。
“轟轟轟……”
聯合空軍機羣中傳來了一連串的爆炸聲,四架米格-29,兩架殲-10戰鬥機在美軍機羣首輪超視距攻擊中被擊中。六朵飛機爆炸的火光和四散的碎片燃燒物,終於將這個類似於規模宏大的電影的畫面,點綴了一些慘烈和血腥。
幾朵降落傘緩緩而落,這是成功跳傘的飛行員,但最後的損失彙報道亞茲達尼這裡時,他才知道,依然有一架己方戰機的飛行員沒有來得及跳傘。
同美國機羣發射的導彈取得了六架成績相比,聯合空軍最先發射的‘不死鳥’導彈卻全部被幹擾規避。
在超視距外雙方機羣的首輪戰績爲0:6,美國機羣取得了優勢。
這一消息很快就隨着冒死駕駛着快艇在戰場下方的海面上拍攝的戰地記者們發了回去。
消息很快被刊載和轉載,全球多個軍事論壇和網站上面立即刷新的消息。一些歐洲博彩公司,甚至直接開了盤口,無數賭徒對這種新的賭法趨之若鶩。
而西方媒體則是竭盡全力的宣揚‘美國勝利論’,叫囂着蘇制飛機不堪一擊,西方戰機纔是最先進的。在這其中,西方軍機生產企業也在背後推動,竭力的詆譭俄製飛機,吹捧西方戰機。
而政客們,也將這當做籌碼昂首挺胸像個驕傲的公雞一樣對那些對手們進行攻訐,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
聯合空軍作戰指揮官亞茲達尼上校花費了一點時間纔將那些因爲規避導彈而造成的機羣編隊的混論重新擺正。雙方機羣已經進入到40千米的範圍內。第二波超視距攻擊再次展開。
和第一次試探性攻擊不同,這次的雙方機羣的攻擊,可是真正的攻擊了。
美國機羣高中低三個機羣編隊又是搶先發射了aim-120空空導彈,和第一次不同,這一次是每一架都鎖定了目標發射,而低空的f/a-18機羣則在幾秒內,將機腹下方掛載的aim-120導彈全部發射了出去。
聯合空軍機羣,也全部發射了r-77導彈。
超過三百枚的中程空空導彈呼嘯着向着敵機機羣方向飛射而去,那種場面讓下方海面上的戰地記者一時間甚至忘記了調整鏡頭。
“天啊……這簡直是21世紀的凡爾登絞肉機,美國空軍和聯合空軍的機羣在40千米的範圍內發動了進攻,雙方發射了數百枚超視距導彈……”某個中立國家的戰地記者站在搖搖晃晃的快艇上,對着鏡頭一臉驚恐的解說着。這可不是裝模作樣,任何人看到那種場面,都會和這名記者做出相同的反應。
就像是陣地戰和雙方火炮對轟一樣,根本就沒有什麼花巧可言。
“就連我這個不懂軍事的人都很驚訝,暫時處於下風的聯合空軍,難道想要用這種消耗的方式將空戰進行下去嗎?美國空軍擁有各種戰鬥機超過了兩千架,加上海軍艦載機,數目是聯合空軍數十倍,消耗的方式顯然是美國政府願意見到的,但對不具備生產能力的聯合空軍來說,卻是一大劣勢……”這名戰地記者在鏡頭面前再次表達了自己的驚訝,簡單的數字對比,就讓許多人都產生了疑問:聯合空軍爲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