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飛機,楚浩剛出了站,就看見不遠處,停着自家企業的那輛奔馳s600。
凌霜一身黑色的ol裝,靜靜的站在車旁等候,細細的腰帶將其腰身束的盈盈不足一握,不及膝的一步裙下面有着一雙細長筆直的長腿,臉上畫着微微的淡妝,美不勝收,國色天香,怎麼看都如同精緻的如同畫中人一般。
快步走過去,楚浩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你這麼忙,怎麼還來接我了。”
“再怎麼忙,來接董事長的空還是有的,要不然指不定下面的人怎麼想我那。”凌霜微微一笑。
“怎麼?下面有人鬧事?”
楚浩瞬間聽出了凌霜的話外之音。
“坐車裡,邊回去邊說吧。”凌霜笑着說道。
楚浩點了點頭,和凌霜一起坐進了s600的後排。
“有人鬧事到算不上,只是前幾天一些本地的中層幹部帶着一部分工人罷工,要求加薪而已,沒辦法,通過獵頭公司挖來的中層幹部一共佔所有中層幹部數量的一半都不到,根本不能說完全控制住局面,又或者他們是看我臉嫩吧。”凌霜自嘲的笑了笑。
雖然是笑着的,甚至臉上還畫着淡妝,但這一切都絲毫掩飾不了凌霜神情上的疲倦。
楚浩的心瞬間就揪了一下,似乎一直以來,凌霜都太過於堅強,又或者凌霜那天才一般的學習經歷,讓楚浩忽視了,此時自己眼前的這位,其實真實年紀不過是一個二十歲的女孩子而已。
按照正常來說,凌霜的這個年紀,纔不過是上大二,大三而已,雖然已經脫離了家庭,但是還沒有長大。
而自己卻讓她一下子負責這麼大的一個鋼企,管理幾千號人,更別說企業還是初創階段正是最忙的時候,並且自己這個真正公司所有人還是一個甩手掌櫃,所有的重擔全都壓在了凌霜柔弱的肩膀上了。
“對不住,我應該早過來幫忙的。”楚浩歉然說道。
“這有什麼對不住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凌霜無所謂的笑道。
“怎麼解決的?”楚浩詫異的問道。
這種鬧罷工之類的羣體事件,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頭疼不已的事情,就算是政府也很難順利的解決,他着實想不出凌霜是怎麼這麼快就解決的。
“還能怎麼解決,答應他們的要求就是了,只不過帶頭的那幾個中層幹部讓我全部開除了。”凌霜淡然的說道。
平淡的話音卻怎麼也掩蓋不了,這其中的殺伐決斷,以及一股滲到骨子裡的狠勁。
“那些中層幹部能同意?”
敢帶頭鬧罷工的,自然會想到秋後算賬的可能,所以往往他們一旦受到處罰,就會利用兔死狐悲,殺雞儆猴的心裡,再次煽動起罷工。
而對於企業真正顧忌的,最底層的工人來說,他們也同樣擔心這幾個中層幹部受到處罰之後,就輪到他們,自然也會再次響應,使得剛平息下來的風波,再次掀起。
弄得企業只得捏着鼻子忍了,這纔是那些中層幹部有恃無恐的地方。
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收買那幾個帶頭的中層幹部,畢竟對於給幾百人,幾千人加薪,給幾個中層幹部加薪的錢,簡直是毛毛雨。
沒人帶頭了,事情自然就平息一半了,然後企業再軟硬兼施,多少撒點好處,同意點邊邊角角的條件,事情也就差不了算完事了。
所以說很少有像凌霜這麼幹的,成本又高,效果也不好。
“當然不會同意,然後又帶着人鬧起來了,我告訴他們,如果不同意開除這幾個中層幹部,那麼漲上來的薪水全部不算,誰想辭職,誰就辭職,華磐特鋼不留他們,調整薪水,企業可以考慮,但是鬧事的,概不姑息。”
楚浩倒吸一口涼氣,他着實沒有看出來凌霜竟然有這麼一股子狠勁,完全就是硬碰硬,必須要她說的算的節奏。
這風格跟格力的董大姐着實挺像,當年開股東會議,因爲不滿格力低價增發收購銀隆攤薄股東利潤,董大姐進來的時候,股東居然連鼓掌都不鼓掌了。
董大姐當時就直接發飆了,指着股東,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陣臭罵,直言說,就算五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給你們越多,你們話越多,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麼多?格力從1個億、從1%利潤都沒有甚至虧損的企業做到今天,達到13%的利潤,是靠你們來嗎?是靠我們的心。
當然了,董大姐的確厲害,除了格力手機,以及上面的開機廣告之外,幾乎全無槽點。
1994年的時候格力營業額是4.6億,董大姐一個人做了1.6億,後來更是帶領着格力騰飛發展,2014年營業額是1400億,比20年前,翻了三百多倍。
“若是不把這些害羣之馬開除,那恐怕真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凌霜淡淡的說道。
楚浩瞬間明悟,這其實背後就是話語權之爭,無非是那些中層幹部,仗着自己是本地人,欺負凌霜年輕而已,真如果答應了他們的條件,恐怕歸他們負責的地方,真成了他們一畝三分地了,針插不進,水潑不入,成了獨立王國。
到時候公司高層說什麼,他們都會陽奉陰違,這樣長久下去,損害的肯定是整個公司的利益。
這種事並不是沒有,看看順豐和三通一達的區別就知道了,順豐當年也是加盟商性質,但是順豐總裁,王衛硬生生挺着壓力,對加盟商舉起了屠刀,所以纔有順豐後來華夏第一快遞公司的格局。
至於三通一達,他們到想這麼做,但是爲時已晚,要是砍掉加盟商的話,他們自己就先死了。
但是從此以後,順豐收着高額的快遞費,笑看風雲,而三通一達則打成了一團狗屎,拼命降價來爭取市場,但是最後卻陷入了,不漲價就要死,可是誰漲價,誰先死這麼一個尷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