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所謂愧疚

bookmark

西南的大捷消息傳來,到底還是並沒有引起什麼震動。畢竟,西南距離京城實在是太遠了,甚至於很多的老百姓都不知道“僰人”到底是什麼。若是說對於北疆的韃子,朝廷有捷報傳來,那就算說不上是萬民歡騰,也絕對是熱鬧非常的。

畢竟,就拿京城的人來說吧,韃子對於京城的人來說,絕對是不會陌生的,對於再往北邊去的人來說,那就更是如此了。在大明朝還沒有開國的時候,朱元璋就不知道跟韃子打了多少次仗了。而等到大明朝開國了之後,不甘心被中原漢人驅逐出去的韃子自然是野心不死,還在妄圖南侵。而那個時候,身爲燕王的朱棣就抵禦了韃子幾十年的時間了。再往北的老百姓,更是幾乎每年都會受到韃子的侵擾。

如果說大明朝面對韃子,有了大勝仗,有捷報傳來的話,根本不用提,絕對是口口相傳,熱鬧非凡的。

但是,這一次,僰人被征討了,甚至可以說是被滅亡了,這個佈告貼出去之後,卻是並沒有什麼熱烈的反響。畢竟嘛,作爲這些個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人,別說是他自己了,很有可能他的祖祖輩輩都是在這裡生活的,根本就沒有去過西南。別說不知道僰人到底有過什麼行徑了,可能連“僰人”這兩個字都沒有聽說過。

如今聽到了,也最多是打聽打聽。有稍微知道的人,便是能說的天花亂墜,換來比人請上他一頓酒喝。有不知道的,也最多就是搖搖頭,或者上去湊個熱鬧罷了。

但是,對於朝中的那些個大臣們來說,僰人他們是絕對不會陌生的。畢竟自從大明開國以來,西南那邊就是鬧過不少的麻煩。有韋銀豹那樣帶頭鬧事的,也自然是有僰人這樣全族都跟漢人政權過不去的了。

僰人自從大明開國以來,到現在的兩百年間,跟明廷之間大仗打了十二次,小的戰鬥更是不計其數了。尤其是當年成化年間,不到五年的時間裡面,連續的幾場惡戰,讓明廷損失衆多。雖然其中的緣由說起來,固然是因爲有些人在其中挑撥離間的緣故,但是僰人也畢竟屠殺了不少無辜的百姓。

如今,這麼個大捷到來,僰人總算是蕩平了,對於朝中的很多人來說,都是個好事。畢竟亂哄哄的能夠賺錢,甚至能夠賺大錢。但是總歸沒有平定的時候,賺賺小錢那麼舒服,也沒有什麼風險。而對於統治者來說,那邊能夠去除掉這麼一塊心腹大患,也自然是一件好事了。

朝中,自然是高興的人多,甚至可以說朝中的人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全都十分的高興。張凡一開始倒是有些感慨,畢竟作爲一個從五百年之後來到這個時代的靈魂,對於很多東西的看法都帶有後世的一些抹不開的東西。

對於張凡來說,這件事情的確是讓他大大地感慨了一番。畢竟一個民族就這麼着,在他的眼前消失了,而且是被殺光了。其實這種事情,不管任何時代都會有發生,就算是張凡在上輩子,也會偶然間聽到這種事情。但是他總覺得很驚奇,彷彿是在聽一件奇聞一般。如今,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他的面前了,他的這種感覺是更加地強烈了。總覺得,明明是一件非常真實的事情,但是卻總是會讓張凡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

不過,張凡的這種感慨,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已經消失了。畢竟,比起已經發生了的事情,還是着眼於眼前和將來更加實際纔是。而對於張凡來說,這一次的西南大捷,也並不是毫無用處的,若是利用得好了,還是能夠發揮它的“餘熱”,或許還能夠辦得成很多不平常難辦的事情,更或許還能夠讓很多複雜的事情變得輕鬆起來也說不定。

總之,外面雖然平靜的很,並沒有發生什麼,但是朝中,畢竟是打勝了仗,自然是要有些動作的。實際上,那天早朝上,接到了這個捷報之後,早朝也就等同於是結束了。幾個大臣帶着這個消息,去了乾清宮稟報。本來是要去慈寧宮的,好在今天一打聽,李太后本人就在乾清宮,倒也是省去了很多麻煩。

去的人並不多,畢竟如今朱翊鈞不上朝,用的還是受了驚嚇而身子不適的理由。且不管他的身體到底怎麼樣,但是這個說法畢竟是擺在了明面上的,那麼去的大臣自然就不能太多了,免得驚擾了皇帝的修養纔是。

所以這一次,就去了三個人,張居正和張四維兩位內閣大學士,還有就是張凡了。就他們三個。

三人經人通報,進了乾清宮之後,卻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應該說是聽到朱翊鈞的聲音。顯然,這個時候的朱翊鈞興致倒是很高,而且還是有說有笑的,哪裡會有一點點受了什麼驚嚇,或者身子不適的模樣。

而一旁,李太后就坐在那裡,卻也並不去過問這種事情,彷彿朱翊鈞在做的事情很正常一般。這對於以往對朱翊鈞都是要求極爲嚴格的李太后來說,是極爲罕見的情況,她很少會縱容朱翊鈞如此放縱的。

不過張凡倒是能夠明白一些,在他看來,或許李太后心中倒是覺得她自己當真是有些愧對朱翊鈞了。畢竟,讓張凡安排了一場行刺大戲的人,就是李太后本人。而且因爲李太后的要求,這件事情必須要做的非常逼真,張凡也是按着她所說的去做了。後果就是,戲演得當真是逼真非常了,絕對是讓人看不出來任何破綻的。

甚至於卓陽的那一劍,就算是在一旁觀看的張凡早就知道會沒事,就算是那情形,卓陽和王猛兩個人早就已經演練了無數遍,早就已經能夠做得到每一次動成功,有十成的把握。但是在一旁觀看的張凡,還是驚出了一聲的冷汗。

而李太后,雖然她人不在場,但是她絕對是知道當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的。或許對於有些人來說,不在場的話,僅僅是聽別人說,哪怕是說的再過逼真,口才再好,最多最多也只是一個“身臨其境”的感覺罷了,並非真正的前沿所見。但是李太后她畢竟是朱翊鈞的生母,再說了,朱翊鈞如今更是坐在了皇位上的皇帝。這種母子之間的關聯,哪怕是僅僅聽到自己的兒子差一點點就要殞命的消息,她也絕對是會有些害怕的。

不過,這畢竟是她自己吩咐張凡的。李太后是一個思緒非常清楚的人,並不會因爲一件事情而影響了她對於另外一件事情的判斷。所以這件事情,李太后並沒有責怪張凡的意思,甚至還誇他這件事情做得好。

而對於朱翊鈞這邊,她卻是心懷愧疚的,也就是說,她將這件事情有可能對朱翊鈞所產生的影響,全都歸咎於她自己的身上去了。所以如今,雖然明明知道,朱翊鈞對於遭人行刺,甚至於差點就命喪黃泉卻是毫無驚嚇,反而是興奮非常。但是這說到底,只是朱翊鈞自己罷了,對於李太后自己來說,她心中對於兒子的那一份愧疚卻是一直都沒有放下。如今放縱朱翊鈞,讓他好好玩耍,恐怕這就是李太后此刻所想的了。

這就是李綵鳳了。這麼一個攬權卻不攬權,能夠公私分明,能夠名察決斷的女子。大明朝能夠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出現,並且站在了最高峰,把持着朝政。或許如今,朝中有很多人對於李太后的獨攬大權抱有很多的想法,畢竟她是一個女人。但是未來,甚至於就是現在的一些眼光開放的人卻是明白,能夠有李綵鳳這樣一個人來掌權,這對於大明朝來說,實在可以說是一件幸事了。

而張居正和張四維兩人見了這種情形,雖然面上沒有什麼別樣的表情,不過心中卻也是覺得很是怪異。

畢竟,如今的皇帝,要上經筵,要聽講經。而他們兩個人,就是主講了。本來,前段時間去了秋狩的朱翊鈞,自然是不用再聽。可是等到他回來了,這經筵還是要繼續的。對於張四維來說,開經筵是必須的,是教育朱翊鈞如何成爲一個好皇帝的必要途徑。而對於張居正來說,經筵的作用並不僅僅侷限於教育朱翊鈞的問題上,還體現在他將來對於朱翊鈞究竟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力這一點上面。

本來,早就已經在半個月之前,在朱翊鈞回來之後就開始繼續了。現在,很明顯朱翊鈞根本就毫無問題。這就讓這兩個希望朱翊鈞能夠早日重回經筵的人心中怪異了。只不過他們此刻也不會說什麼,畢竟那間事情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且不管背後到底有什麼事情,但是朱翊鈞卻是不會知道的。或許,在他們看來,不管怎樣朱翊鈞也多多少少會有些影響的吧。於是他們兩人也就這樣算了。

“三位愛卿。”李太后看到他們三個,首先開口了,“這個時辰,早朝應當還未結束呢,是有什麼事情要來找哀家嗎?”

“啓稟太后。”張居正開口回答,“剛剛在朝殿之上,接到一則消息,西南大捷。”

第7章 文曲下凡第835章 危機邊緣第529章 張凡家事第1150章 得拖住他第1381章 應付自如第783章 良好心態第1860章 塵埃落定第1111章 揭穿身份第1368章 有些怪異第697章 再上戲臺第1503章 如何判斷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1301章 稍作改變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571章 無聊原因第145章 應對方案第834章 心境變化第341章 有利條件第769章 行間之事第1648章 所謂擔心第413章 愣怕玩命第269章 蘇州城破第1742章 未來着想第699章 熱情過頭第1597章 做下決定第785章 再次不爽第275章 城樓之上上第703章 突然到來(下)第1344章 無謂掙扎第330章 成王敗寇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414章 夜色已深第1769章 自知無命第1019章 好人難做第30章 得勝而歸第1339章 所謂感情第1423章 實在可憐第875章 無法確定第1549章 化整爲零第441章 郭樸所想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320章 前來奉勸第1539章 高壓之策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263章 所謂天朝第847章 黑臉白臉第538章 接任之事第667章 準備動刑第264章 國情不同第64章 俺答相邀第835章 危機邊緣第856章 威脅強壓第1422章 沒用手段第1838章 慢慢解決第1145章 早晨之時第918章 透露出去第561章 但求無過第1319章 也有不安第1777章 並非本意第1032章 是個機會第192章 熱鬧非凡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908章 誘導方向第1819章 已是臘月第406章 急變突生(上)第613章 商賈正名第17章 初次觀戰第422章 馮寶打算第766章 之所以恨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1308章 各有爭執第1153章 不聽勸告第1698章 打定主意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974章 想找麻煩第466章 盛夏來客第86章 大明寺上第1858章 天生如此第898章 打發無聊第1365章 從不多問第953章 歷代都有第862章 不是小事第689章 達成心願第1309章 有些轉變第362章 特殊訪客(下)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678章 的確知道第1561章 只看現在第1261章 威與不威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832章 中西相通第387章 以後打算第615章 天各一方第448章 遺詔風波第1643章 危險想法第1034章 不分上下第80章 吉日啓程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1096章 找到證據第520章 萬曆時代
第7章 文曲下凡第835章 危機邊緣第529章 張凡家事第1150章 得拖住他第1381章 應付自如第783章 良好心態第1860章 塵埃落定第1111章 揭穿身份第1368章 有些怪異第697章 再上戲臺第1503章 如何判斷第1050章 實在太糙第1301章 稍作改變第1510章 早有答案第571章 無聊原因第145章 應對方案第834章 心境變化第341章 有利條件第769章 行間之事第1648章 所謂擔心第413章 愣怕玩命第269章 蘇州城破第1742章 未來着想第699章 熱情過頭第1597章 做下決定第785章 再次不爽第275章 城樓之上上第703章 突然到來(下)第1344章 無謂掙扎第330章 成王敗寇第1067章 不速之客第414章 夜色已深第1769章 自知無命第1019章 好人難做第30章 得勝而歸第1339章 所謂感情第1423章 實在可憐第875章 無法確定第1549章 化整爲零第441章 郭樸所想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320章 前來奉勸第1539章 高壓之策第1038章 另有發現第263章 所謂天朝第847章 黑臉白臉第538章 接任之事第667章 準備動刑第264章 國情不同第64章 俺答相邀第835章 危機邊緣第856章 威脅強壓第1422章 沒用手段第1838章 慢慢解決第1145章 早晨之時第918章 透露出去第561章 但求無過第1319章 也有不安第1777章 並非本意第1032章 是個機會第192章 熱鬧非凡第838章 繼續尷尬第908章 誘導方向第1819章 已是臘月第406章 急變突生(上)第613章 商賈正名第17章 初次觀戰第422章 馮寶打算第766章 之所以恨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1308章 各有爭執第1153章 不聽勸告第1698章 打定主意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974章 想找麻煩第466章 盛夏來客第86章 大明寺上第1858章 天生如此第898章 打發無聊第1365章 從不多問第953章 歷代都有第862章 不是小事第689章 達成心願第1309章 有些轉變第362章 特殊訪客(下)第325章 改變歷史第1678章 的確知道第1561章 只看現在第1261章 威與不威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832章 中西相通第387章 以後打算第615章 天各一方第448章 遺詔風波第1643章 危險想法第1034章 不分上下第80章 吉日啓程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1096章 找到證據第520章 萬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