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初到京城

bookmark

從慶陽到北京少說也有一千多裡的路程,不可謂是不遠。不過張凡等人倒是不怎麼急着趕路,畢竟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夠他們趕到京城的。何況趙氏坐在馬車上,除了舟車勞頓之外,倒也沒什麼不適。張凡則是騎在馬上,和王德貴等護衛自己的軍士們走在一起,漫無邊際的聊着,倒也不覺得無聊。

自從穿越到大明朝,張凡倒也去過些地方,寧夏、河套、大同等地,不過這些地方都可以算是大明的邊疆了,這腹地倒是沒有來看過,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倒也讓張凡漲了不少見識。趙氏也沒有出過什麼遠門,但是她卻是秉承了那種中國封建社會婦道人家的所有“美德”,哪裡會去拋頭露面。

一路上,經過太原府、真定府,眼看着就要到保定府了,而那裡,王德貴他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這一路上,王德貴這個也沒有出過遠門的邊疆軍人更是對一路上遇到的大大的好奇,不論是吃的食物、穿的衣服、還是人們的生活習慣都很感興趣。他以前倒是也到過不少地方,只不過那都是跟隨着軍隊,而且軍中的軍令嚴明,怎麼能讓他有功夫去參觀各地的風景。

“張相公,這真定府可是那蜀國五虎上將趙子龍的故鄉?”一行人經過真定的時候,王德貴好像想到了什麼,詢問一旁的張凡。

“正是此處。”張凡回答道,“德貴,你問這個幹什麼?”

“張相公,俺是當兵的,只要是當兵的,哪有不想成爲順平侯那般蓋世英雄的!”王德貴想當然地說道。

張凡聽到這,倒也釋然了,趙雲的事蹟過了一千三百多年,依然被人們所傳唱,哪怕是在過五百年,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說過“一呂二趙三典韋”,只不過,這王德貴所崇拜的趙雲卻是被羅貫中給吹噓出來的。那時三國演義已經風靡了大明,自然很多人都是讀過、聽過,而像王德貴這般崇拜趙雲的人也是不少。張凡倒是看過陳壽的《三國志》,讀書細緻的他發現劉備根本沒有封過趙雲,而蜀國也根本沒有所謂的五虎上將,只是承受將關張趙馬黃五人並在一起,民間這纔有了五虎上將只說。而羅貫中的“演義”更是因爲他喜歡趙雲的忠義,這才爲趙雲好好的吹噓了一番。而且趙雲那裡又有“常勝將軍”的稱號了,也沒有領過大軍作戰,其中的原因自然和不受重用有關,但是誰知道是不是和能力無關呢!只不過,不管什麼時代,人們心中總要有一個英雄的存在,一個值得憧憬的嚮往而已,張凡自然也不會說破。

“你想當趙子龍,那可不容易。”張凡隨意地說道,“人家可是師承槍神童淵,而且忠肝義膽、悍不畏死。”

“忠肝義膽、悍不畏死俺做得到。”王德貴首先說出了自己的優點,“只是這武力嗎,俺也算是有把子力氣,只是若讓俺在大軍之中取敵人將領首級,這……”

“哈哈……”張凡聽到王德貴的話笑了起來,說道,“德貴,你有這份心思已經不錯了。”

王德貴不知道張凡爲什麼這麼說,疑惑地看着張凡。

“一個人若只是不畏生死,卻不懂得如何殺敵,那上了戰場也只不過是找死罷了。”張凡說道,“只是若光有武力,卻不想作戰,只是躲在後方,那麼要他有什麼用?”

王德貴聽了張凡的話,思索了起來。他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不過腦子倒也聰明,張凡的一席話,他也能聽出些玄虛。“張相公的意思是……”王德貴不確定地問道。

“可是相比起來,前一種人才具有可以成爲英雄的潛質。”張凡繼續說道,“何謂英雄?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然而你看,這裡有提到武力了嗎?”

王德貴搖了搖頭。

“所以說,英雄不是要比別人都厲害,別人都打不過他。而是他要有着英雄的品質。”張凡繼續說道,“只是古往今來,具有英雄品質的人多如牛毛,而真正能夠成爲英雄的確是鳳毛麟角。可見英雄不是這麼好當的,時勢造英雄啊。”

王德貴聽了張凡的一席話,沉默了起來。是啊,英雄不是要武力出衆才行,而是要關於英雄本身的因素。只不過張凡雖然說出了現實,打破了他的幻想,可是張凡的這番話卻也更加貼近王德貴的人生,反而激起了他的希望。

二人就這麼沉默着走了一段路,張凡打破了僵局。

“對了德貴,自從去年我們滅了韃子南侵的隊伍後,韃子可有動靜,沒有再來吧?”張凡問道,他倒是沒有聽到還有韃子南下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一些小規模的韃子會不會頂風作案。

“沒有。”王德貴回答道,“大概是韃子很多年沒有出動過大軍,這麼多年第一次出動大軍就被我們給全不殺了,想來韃子也害怕了,這段時間來就連一個韃子都沒有看到過。”

“這樣,今年百姓們可算是平安了。”張凡嘆道,“只是韃子們侵我大明之心不死,邊疆就一日不得安寧啊。”

“這個張相公就放心吧。”王德貴說道,“韃子這百多年來和我們打了不下百次,可只是搶些糧食什麼的,哪裡能真正傷害到我大明,就算俺這輩子沒有消滅韃子,俺的孩子、孫子、子子孫孫也會滅了韃子的。只是百姓要遭殃了。”

張凡這下可真是對王德貴另眼相看了,他沒有想到,一個大字不識幾個,只是憑着資歷聲道總旗的莊稼漢軍人會有這麼一番見解,不禁開口問道:“德貴,這些想法是誰告訴你的?”張凡以爲是其他人告訴王德貴的,所以開口問道。

“沒有啊,這都是俺自己想的。”王德貴疑惑地看着張凡,不知道他爲什麼會這麼問自己。

張凡這回可要重新定位王德貴了,他頂着王德貴,知道盯的王德貴有些不好意思,想要說話的時候,這纔開口:“德貴,有空的時候去認認字,多看些書吧。”說罷,張凡打馬去了馬車旁,跟趙氏說話去了。

王德貴摸着腦袋,納悶地看着張凡地身影,疑惑不解地想到:“張相公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讓俺去讀什麼書?”

張凡一行人因爲有家當的拖累,加上趙氏不適長途旅行,足足花了二十日的時間,這纔看到保定府的城牆,這旅程的第一階段算是完成了。

一行人來到保定府的驛站,張凡遞出了馬縣令交給自己的書信,見到了張居正派來迎接張凡的人。來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叫做李山。

張凡和他見過禮後,李山說道:“張公子從慶陽大老遠的過來,定是累壞了。你看我們是再次休息一晚還是……”

張凡去徵求了一下母親的意見,趙氏雖然有些不適,精神倒還是不錯,叫張凡自己去安排。

“都走了二十多日,也都累了。”張凡說道,“況且我答應過這位護送我過來的王總旗,要請他們喝酒。”

“全憑張相公的安排。”李山說道。

“不如你也來吧,俺們這麼多人,也不差你一個。”一旁的王德貴說道。

“如此,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李山說道。

當天晚上,在保定的一家酒樓,張凡、王德貴和他手下的幾個軍士以及那位來接張凡的李山,同坐一席。趙氏沒有來,一是不便,而且她也累了,早早的在驛站內休息了。

王德貴這幫軍士本就好酒,這二十多日可是把他們憋壞了,到了酒桌上什麼都不顧,只是大口大口地喝酒。這邊張凡和李山正說這話。

“李管家可知道張大人爲何這時就把我叫來京城?”張凡問道。從之前的對話中,張凡得知這個李山是張居正地管家,張凡尋摸着他也許知道些事情,才這麼問道。

“老爺從來不會跟我說起朝堂上的事。”李山說道。

張凡聽了他的話,正要失望,李山又說道:“只是……”

“只是?”張凡疑惑地問道。

“只是老爺前些日頗有些心煩意亂”李山回憶道。

“可能是朝廷有什麼煩心事吧。”張凡隨口說道。

可能覺得氣氛有些沉默,張凡想調節一下氣氛,開口說道:“不知李管家是哪裡人?”

“我跟老爺是同鄉,也是湖廣江陵人。”李管家微笑着說道。

“噢,那麼說李管家以前就認識張大人了?”張凡饒有興趣地問道。

“老爺他十六歲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在江陵也可謂是大大的有名,很多人都知道老爺,卻沒有見過,我也是。”李管家笑着說道,“那年我去京城闖蕩,困難之際是老爺收留了我。”

“張大人定是個好人。”張凡說道。

“老爺他待人寬厚,從來沒有憑自己的地位欺壓過人。”李管家說道,“平時也很節儉,即使是自己的家人,老爺也從不放縱。”

張凡聽着李管家的述說,卻是越發地相見這位大明中興名臣了。

第二日,王德貴告別了張凡,帶着幾個手下回去了。李山帶了兩個下人,陪同張凡母子二人向京城行去。

保定到北京沒有多遠的路,幾人也放慢了速度,第二日就看到了京城的城牆。

張凡看着這座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城,確實被它給震撼了。這座城市曾經多次被各個政權作爲權利中心,幾千年的歷史賦予了它燦爛的輝煌。而到了今天,自從朱棣移都到此之後,它依然煥發着自己的魅力,不論是普通百姓的喜怒哀樂,還是權貴皇族的恩怨情仇還在不停地上演着,而且還要繼續半個世紀。

作爲一箇中國人,作爲一個從後世重生而來的中國人,這座城市在張凡的心中是那麼的熟悉和陌生。前世的他雖然沒有去過北京,卻是從各個渠道對它瞭解了很多。而現如今,自己親身來到了這座城市,卻是隔了五百年的時間,這倒是讓張凡很是感慨。

幾人沒有停留,直接朝着城門走去。幾人從外城南城牆的永定門走進。之前還沒有到城門口的時候,張凡已經看到了城門之處人來車往的一番車水馬龍的模樣,這座城市彷彿一個誘人深入的極樂世界,不斷的有人想要進去。而那些一無所有的人也不肯離開。進了城門就看到一番繁榮的景象,人們爭相奔走,忙着各自的事情。張凡着實被眼前的景象看呆了,就算在後世的S市那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也不過如此。視線順着城門的中軸線向北看去,穿過內城的正陽門,透過黑壓壓的人羣依稀能夠看見那座代表着大明朝——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的權利中心的建築——紫禁城,那廣闊的建築羣即使只是匆匆一眼也能感受它的氣勢,它所代表的東西所散發出的氣息,那麼的誘人、那麼的嚮往,讓人不由自足地感到威嚴,然後,想要嘗試這種威嚴的滋味!

李管家領着張凡母子二人穿過內城城門,來到一處不大的宅子前。

“張公子,這是老爺曾經住過的地方,一直沒有捨得賣,如今正好派上用場了。”李管家說道。

張凡看着眼前的這座房子,跟自己在安化時,馬縣令給自己家居住的房子一般大小,只是看的出來,這座宅子的造價雖然並不甚巨,但是它所處的位置就代表了一大筆財富,這可不單單之金錢,還有別的東西。

李管家也招呼下人們幫忙搬運東西,而趙氏還是要親自搬張凡那個裝滿了書的箱子。

東西不少也不多,一個多時辰就全部弄妥當了,只剩下趙氏在哪裡打掃着。

“張公子,還是去買個丫鬟吧。”李管家說道,“令堂雖然還年輕,畢竟是家中長輩,而且張公子現在也是住在天子腳下,如此讓令堂勞累,也不是個辦法。”

“謝,李管家關心,只是家母做貫了。我回頭勸勸家母,到時候也要勞煩李管家了。”張凡說道。

“張公子不必多謝,到時自管來找我便是。”李管家說道。

“對了,還要勞煩李管家帶我謝謝張大人的美意。”張凡說道。

“這就不必了。”李管家說道,看到張凡有些疑惑,趕忙說,“老爺吩咐過,若是張公子到了,辦妥了事情就讓張公子和我回去,老爺想見你。”

張凡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要見面了,只得跟母親說了一聲,深吸了一口氣,對李管家說道:“還要勞煩李管家帶路了。”

第1495章 就這麼說第1685章 各種麻煩第859章 打定主意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1468章 遲遲而來第105章 劉山府上第1367章 決定如此第33章 縣衙再遇第16章 敵蹤初現第662章 爲人作保第1225章 沒好辦法第254章 利益問題第231章 尷尬知府第1893章 高下立判第1672章 多餘之憂第531章 遼東之事第637章 心有所屬第1537章 所謂關心第1097章 以後安排第180章 所謂親戚(下)第1489章 終於結束第869章 準備工作第653章 擔心過頭第802章 揣測上意第483章 消息傳來第140章 造化弄人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867章 錯有錯着第638章 行事詭秘第209章 事有異常第1919章 千夫所指第1708章 你來我往第556章 需要辦法第47章 微服出宮第1029章 不是好事第474章 針鋒相對第433章 善意哄騙第693章 正事優先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1235章 時快時慢第1520章 不知所措第1450章 來自四川第948章 開朝之言第103章 鎮守劉山第718章 據實相告第290章 彈劾謀算第1482章 有些莫名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338章 彈劾再來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992章 動不動心第1563章 總有辦法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406章 急變突生(上)第1700章 繼續進行第508章 後堂之中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878章 開始準備第931章 所謂反應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1835章 果斷非常第642章 各有想法第891章 實力懸殊第1151章 想個法子第402章 準備妥當第242章 閒聊驚聞第516章 複雜心情第688章 銀子問題第1422章 沒用手段第956章 難辦得很第766章 之所以恨第1789章 多多考慮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1125章 再次見面第347章 怪異早朝第682章 所謂皇帝第321章 難下定論第1480章 總算送走第1385章 找人幫忙第1656章 絕不如此第119章 馮寶告狀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326章 宗教問題第686章 胡亂猜測第611章 所謂勇氣第526章 換個做法第1629章 困擾不已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142章 真真假假第863章 前因後果第724章 傳遞口信第1668章 毫無嫌疑第1076章 很是上路第1262章 實在憋屈第1235章 時快時慢第712章 澄清事實
第1495章 就這麼說第1685章 各種麻煩第859章 打定主意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1468章 遲遲而來第105章 劉山府上第1367章 決定如此第33章 縣衙再遇第16章 敵蹤初現第662章 爲人作保第1225章 沒好辦法第254章 利益問題第231章 尷尬知府第1893章 高下立判第1672章 多餘之憂第531章 遼東之事第637章 心有所屬第1537章 所謂關心第1097章 以後安排第180章 所謂親戚(下)第1489章 終於結束第869章 準備工作第653章 擔心過頭第802章 揣測上意第483章 消息傳來第140章 造化弄人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867章 錯有錯着第638章 行事詭秘第209章 事有異常第1919章 千夫所指第1708章 你來我往第556章 需要辦法第47章 微服出宮第1029章 不是好事第474章 針鋒相對第433章 善意哄騙第693章 正事優先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1235章 時快時慢第1520章 不知所措第1450章 來自四川第948章 開朝之言第103章 鎮守劉山第718章 據實相告第290章 彈劾謀算第1482章 有些莫名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338章 彈劾再來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320章 真假難辨(下)第1922章 絕不甘心第992章 動不動心第1563章 總有辦法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273章 大戰開啓第406章 急變突生(上)第1700章 繼續進行第508章 後堂之中第1894章 突然回來第878章 開始準備第931章 所謂反應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1835章 果斷非常第642章 各有想法第891章 實力懸殊第1151章 想個法子第402章 準備妥當第242章 閒聊驚聞第516章 複雜心情第688章 銀子問題第1422章 沒用手段第956章 難辦得很第766章 之所以恨第1789章 多多考慮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1125章 再次見面第347章 怪異早朝第682章 所謂皇帝第321章 難下定論第1480章 總算送走第1385章 找人幫忙第1656章 絕不如此第119章 馮寶告狀第411章 重遇故人第326章 宗教問題第686章 胡亂猜測第611章 所謂勇氣第526章 換個做法第1629章 困擾不已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142章 真真假假第863章 前因後果第724章 傳遞口信第1668章 毫無嫌疑第1076章 很是上路第1262章 實在憋屈第1235章 時快時慢第712章 澄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