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調查結果

“沃羅佳,調查結果出來了!”

曼圖洛夫一臉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嬌妻,“什麼調查?”

卡蒂婭拿着一封信,走到曼圖洛夫跟前,說道:“從今年五月開始,內務部就已經對你展開了調查,他們懷疑你在修建防禦工事的項目中挪用公款,並在不久之前向斯大林報告了他們的調查進展。”

曼圖洛夫仔細地想了一想,發現了自己被懷疑的原因。

就在一年前,身爲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建設人民委員的曼圖洛夫,曾經向斯大林和國防人民委員部提出在明斯克、基輔和敖德薩一帶修建防禦工事的計劃,加強這三座西部主要城市的防禦能力,並獲得了斯大林和國防人民委員會的採納。

從1920年代開始,蘇聯紅軍就沿着國境線,修建了一系列的防禦工事,從黑海沿岸的敖德薩州一直修道波羅的海沿岸的列寧格勒州,斷斷續續地,延綿一千多公里,就像是一座長城那樣,保衛着蘇聯的西部邊境,被西方媒體稱爲“斯大林防線”,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統稱。

除了國境線以外,蘇聯政府還在基輔城外,沿着伊爾片河等河流,修建了一連串的防禦工事,保衛這座烏克蘭的首都,東斯拉夫文化的發揚地。

這一系列的防禦公事,按照修建時的標準來說,如果沒有偷工減料的話,防禦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特別是基輔一帶的公事,即使是到了歷史上,基輔戰役的時候,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成功阻止德軍克萊斯特集羣從正面進攻基輔。

但是,在1939年開始,蘇聯從波蘭手上獲得了大片土地,從羅馬尼亞手上獲得了摩爾多瓦,還吞併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整條國境線向西遷移。

自此之後,蘇聯紅軍開始在新的國境線上修建防禦工事,原本位於舊國境線上的“斯大林防線”被解除武裝,也沒有因應時代的變遷而作出任何的改進,結果在二戰爆發後,即使這道防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最終還是沒能擋住德國法西斯的軍隊。

歷史上,德國法西斯在突破“斯大林防線”之後,得以長驅直入,掃蕩蘇聯的領土。

來自21世紀的曼圖洛夫,非常清楚這道防線的重要性。因爲只有他,還有他的老婆,才能預示到蘇德戰爭未來的發展,預示到德軍將會佔領大片蘇聯領土的歷史發展。

阻止德軍突破新國境線上的防線,對曼圖洛夫來說,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至少在現在,德軍已經完全地,突破了蘇軍在新國境線上構築的防線。

“斯大林防線”則不同,即使它有點老舊,但在歷史上,還是對德軍帶來了不少麻煩,至少在歷史上,德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突破這道老舊的防線,而不是像新的防線那樣,一攻即破。

爲了能讓這道防線對德軍帶來更大的麻煩,甚至將德國軍隊堵在舊國境線以西,阻止他們佔領明斯克和基輔,在1940年開始,身爲建設人民委員兼人民委員會副主席的曼圖洛夫,就開始對這道老舊的防線進行升級改造工程。

只不過,在工程的計劃書裡,曼圖洛夫只提到要加強敖德薩、基輔和明斯克等戰略重鎮的防禦,並沒有提到要對防線的其他部分進行任何的升級工程。

在方案獲得批准之後,曼圖洛夫不但在基輔、明斯克和敖德薩一帶進行了“斯大林防線”的升級工程,還在沃倫斯基新城、列季奇夫、金吉謝普、普斯科夫、提拉斯波爾等邊境要塞區進行升級工作,甚至還在防線以東的烏曼一帶,修建了一些防禦工事。

另外,基輔、明斯克和敖德薩防線的升級工程,規模也比計劃書上寫的,還要大很多。原本的計劃,只是要在部分重要的築壘地帶進行加固和升級,但在施工的過程中,工程人員發現原來的要塞建築並不符合要求,屬於“豆腐渣工程”,於是又把那些不合規格的碉堡、炮塔推倒重建,又花費了不少資源。

結果,項目所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要遠遠大於計劃書上所提到的水平,遠遠超乎斯大林和國防人民委員部的預期。但一直被曼圖洛夫忽悠的斯大林,卻一直都不知道有關的事情。

直到1941年5月,內務人民委員部才從建設部的財政報告裡發現了問題,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之後,到了6月22日早上,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內務部長拉夫連季·貝利亞才急急忙忙地,向斯大林報告了這方面問題,畢竟這關乎戰爭的大事。

聽完貝利亞的報告之後,斯大林決定把曼圖洛夫調離莫斯科,以免他利用手中的權力銷燬證據,阻止內務部調查。於是,斯大林乾脆就把曼圖洛夫調到了西南方面軍擔任軍事委員,畢竟這是他唯一能勝任的,莫斯科以外的位置。

“喀秋莎,你什麼時候知道我被調查?爲什麼不告訴我?”曼圖洛夫凝視着卡蒂婭那雙動人的美目,仔細觀察着她的眼神。

“我也是剛纔才知道的。”

“那你剛纔,是怎麼知道的?”曼圖洛夫追問道。

“剛纔,我爸爸給我寄了一封信,提到了這件事。”

“是嗎?”曼圖洛夫摟着卡蒂婭的細腰,說道:“你爸爸是政治局委員,還是分管國防的副總理,怪不得他知道這件事。

既然他在信中公開了這件事,而我又沒有遭到逮捕,那是不是說明,我已經被證實清白了?”

“清白?”卡蒂婭從衣袋裡,掏出了這封信,交到曼圖洛夫的手上,“你自己看吧,一點也不清白。”

看完這封信,曼圖洛夫才知道整個調查的來龍去脈。在一輪調查之後,內務部發現“斯大林防線”的修築規模比計劃書中提到的還要大,所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比原來指定的還要多。

經過覈算之後,證實曼圖洛夫動用的這些錢全部都用在了修建防線的工程上,自己一盧布也沒有吞過,洗掉了他“貪污”的罪名,但洗不掉他自作主張,擅自修改計劃的事實。

“鈴鈴鈴!鈴鈴鈴!”就在這個時候,響起了急促的電話鈴聲。

(ps:首先要道個歉,因爲作者未來數月異常忙碌的緣故,從1月到4月,更新安排將會改到兩天一更,每月單數的日子(例如1月3日、3月21日)下午5點到7點左右更新。詳情請看作品相關的《更新安排》。)

138 煉油技術146 雅科夫列夫382 逮捕331 緊急情況323 提前行動377 軍事力量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347 影星203 元首的憤怒377 軍事力量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315 國家安全人民委員374 應對330 波羅的海攻勢252 中央組織局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254 政治利益第四十章 逮捕還是調查?239 納爾瓦戰役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員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147 雅克-3271 生產積極性348 東西矛盾346 收穫和安排294 出擊233 帝國的精英第九十二章 兩翼包抄331 緊急情況144 銅像第二十章 爲戰爭做準備349 蘇日戰爭第五十五章 再次獵熊257 石油戰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348 東西矛盾第五十三章 蘇共18大第一百一十六章 輸油管211 最高統帥部350 逮捕197 曼圖洛夫防線144 銅像251 怎樣處理?235 未來的引擎第七十七章 炸機場第一百零四章 黑色黃金155 副總理321 赫爾辛基圍城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185 席爾勒238 戰略忽悠225 怎麼冷靜?356 清算第五十三章 蘇共18大160 動力裝置第二十一章 狼人第一百零八章 蘇聯英雄377 軍事力量第八章 鍊鋼技術142 坦克生產線254 政治利益365 芬達243 第一元帥186 85炮的威力197 曼圖洛夫防線第四十七章 捉捕第二十四章 埃赫的舊賬366 列寧格勒的氣氛342 不列顛攪屎棍246 秘密據點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第七十四章 擋箭牌171 戰爭準備157 造艦困難第七章 快點289 海上較量327 瓦蓮蒂娜296 重要的決定159 造艦報告323 提前行動336 低調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第十三章 頓巴斯人131 滲沙子144 銅像323 提前行動211 最高統帥部153 鐮刀錘子金質勳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預示第一百零六章 爲斯大林和女人乾杯326 大手筆271 生產積極性347 影星346 收穫和安排172 五一閱兵第五十四章 正式委員362 整人382 逮捕351 諾維科夫案件
138 煉油技術146 雅科夫列夫382 逮捕331 緊急情況323 提前行動377 軍事力量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347 影星203 元首的憤怒377 軍事力量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315 國家安全人民委員374 應對330 波羅的海攻勢252 中央組織局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254 政治利益第四十章 逮捕還是調查?239 納爾瓦戰役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副人民委員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147 雅克-3271 生產積極性348 東西矛盾346 收穫和安排294 出擊233 帝國的精英第九十二章 兩翼包抄331 緊急情況144 銅像第二十章 爲戰爭做準備349 蘇日戰爭第五十五章 再次獵熊257 石油戰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348 東西矛盾第五十三章 蘇共18大第一百一十六章 輸油管211 最高統帥部350 逮捕197 曼圖洛夫防線144 銅像251 怎樣處理?235 未來的引擎第七十七章 炸機場第一百零四章 黑色黃金155 副總理321 赫爾辛基圍城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185 席爾勒238 戰略忽悠225 怎麼冷靜?356 清算第五十三章 蘇共18大160 動力裝置第二十一章 狼人第一百零八章 蘇聯英雄377 軍事力量第八章 鍊鋼技術142 坦克生產線254 政治利益365 芬達243 第一元帥186 85炮的威力197 曼圖洛夫防線第四十七章 捉捕第二十四章 埃赫的舊賬366 列寧格勒的氣氛342 不列顛攪屎棍246 秘密據點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第七十四章 擋箭牌171 戰爭準備157 造艦困難第七章 快點289 海上較量327 瓦蓮蒂娜296 重要的決定159 造艦報告323 提前行動336 低調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第十三章 頓巴斯人131 滲沙子144 銅像323 提前行動211 最高統帥部153 鐮刀錘子金質勳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的預示第一百零六章 爲斯大林和女人乾杯326 大手筆271 生產積極性347 影星346 收穫和安排172 五一閱兵第五十四章 正式委員362 整人382 逮捕351 諾維科夫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