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滲沙子

“那居住環境呢?”曼圖洛夫接着問道。

“沃羅佳,”瓦迪克稱呼了朋友的小名,“以前,我們一家五口擠在一間面積只有11平方米的房間裡。現在,我和我的妻子,也就是寓長同志的女兒共享一間12平方米的房間。”

“你和寓長的女兒?是真結婚還是假結婚?”

假結婚?沒錯,蘇聯時代的確有假結婚的存在。

爲什麼要假結婚?因爲夫妻可以分到屬於他們倆的單間。或者住在之前已經被分配到其中一方的單間裡,這樣,就不用和陌生人分享一個房間。

“沃羅佳,你別誤會。”瓦迪克連忙解釋道:“在我結婚之前,我已經被分配到這單間了。至於納迪婭(娜傑日達的愛稱),是我搬進來以後才認識的。”

“對,”寓長也爲自己的女兒和女婿辯護道:“我可以證明他們是真結婚的,至少我每星期都聽見他們的嬌吟聲。”

“爸!”娜傑日達也走了出來,尷尬地說道:“你說我們經常親嘴、經常擁抱就行了,用得着說我們做那個嗎?”

寓長滑稽而粗野地笑道:“哪有夫妻不做那個的?呵呵。”

“娜傑日達·亞歷山德羅夫娜,”卡蒂婭喊了娜傑日達的名字,說:“想不到你住在這裡!”

“是啊,喀秋莎,我們好久沒見面了。剛纔聽說你是莫斯科市委第二書記,還嫁給了曼圖洛夫同志,我真替你高興!你終於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了!”

和曼圖洛夫不同,卡蒂婭的朋友可是遍佈了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各個學系,各個年級。他們畢業以後,也進入了各行各業。誰叫她長得美,還成爲了潮流的指標?一有空就和同學們交流衣着打扮的技巧。

不像曼圖洛夫,只認識一堆工程師,課餘時間不是在窩在宿舍裡就是離開莫斯科,去周圍遊玩。結果唯一的收穫就是在雅羅斯拉夫認識雅可夫的三次方。

“是啊,沃羅佳就是我的另一半,我們一早就相愛了,但一場意外把我們分開,我們無法找到對方。幸好,我們在新西伯利亞重新見面,不久就結婚了。”卡蒂婭這句話說得沒錯,又容易令當代的人接受。

“原來是這樣,你們真有緣分啊。”

“對了,納迪婭,”這次,發問的人換成了卡蒂婭,“這套公寓總共住了多少人?”

“這裡除了我、瓦迪克、爸爸、媽媽以外,還住了庫茲明夫婦、哈內耶夫斯基一家五口,加上兩位保姆,總共13個人。”

“13個人住一套公寓?怎麼這麼擠?”卡蒂婭驚奇地問道。

“沒錯,是13個人。我們這裡已經不算擠了,工人區那邊,住20人以上的共用公寓多得數不清,但面積和這裡差不多大,甚至比這裡小。”

“這怎麼行?”卡蒂婭察覺到了當中的問題,“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都完成了,首都的人居然要和幾個家庭共用一套公寓,而在新西伯利亞那樣偏遠的城市,共用公寓幾乎已經成爲歷史了。

而莫斯科作爲蘇聯的首都,生活和住房條件應該比新西伯利亞好纔對。這幾年來,莫斯科市政府已經在大量地興建新的公寓,但房屋問題怎麼還是沒什麼變化?還沒有多大的改善?是不是我們的方針出了問題?”

“書記同志,人民委員同志,”住在這套公寓裡的哈內耶夫斯基走了出來,說:“最近,莫斯科城裡確實多了不少公寓樓,但莫斯科這麼多人,全城的公寓樓的數量至少還要增加一倍才行。

我們這裡算好的了,才住了13個人。在隔壁的街區,每套公寓都住17人以上,而且面積比我們這裡還要小。”

“這麼說,莫斯科的房屋供應量遠遠低於需求?”卡蒂婭問道。

“沒錯,莫斯科的房屋供應在增加,但人口也在增加。”曼圖洛夫點出問題的根源所在,“現在的供應量只夠在不影響現有居住空間的情況下,應付人口的增長。

新落成的公寓,除了特維爾區的高級住宅區以外,其餘的都被改成了共用公寓,每個單元都搬進三到五個家庭,好點的住兩個家庭。

結果,這幾年來,莫斯科的人均生活空間只提升了0.5平方米。說到底,還是房屋供應量不足,趕不上人口的增長。雖然有國內護照的制度,但現在莫斯科的新移民絕大部分都是合法的,國內護照制度的作用十分有限。”

“人民委員同志說得對,”在莫斯科生活多年的老寓長說道:“現在房屋供應雖然有,但仍然趕不上人口的增加。人均生活空間能增加0.5平方米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了。”

自從斯大林鋼鐵同志掌權以來,莫斯科的人口持續上漲。1923年,莫斯科的人口只有一百五十萬,到了1939年,莫斯科的人口急升到四百二十萬,增加了一點八倍。這其實是斯大林的計劃之一,他要把莫斯科打造成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城市,大都會。

就看人口的增長,斯大林的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半,莫斯科的人口已經拋離了巴黎,達到和柏林看齊的水平。

除了有足夠的人口之外,斯大林還要讓世界上最高,最宏偉,最恢弘大氣的建築物豎立在這座城市裡。於是,便有了蘇維埃宮,還有一系列華而不實,且佔用大量勞動力的斯大林式建築項目。

建成後,蘇維埃宮將會成爲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高度達到495米,比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紐約帝國大廈還要高114米。

除了蘇維埃宮以外,莫斯科還會建造一系列的斯大林式公寓、辦公樓,還有文化宮、圖書館等設施。。

這些設施,雖然對人民,對布爾什維克正面的意義,斯大林式公寓更可以舒緩莫斯科房屋供應緊張的問題。但這些外表華美的建築,建造時間比較長,而且提供的住房數量並不多,一般只供應中上層階級。

例如特維爾大街6號的7層公寓項目,就花了3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有些才六七層樓高的公寓樓,甚至還能花上四五年的時間來興建。

華而不實的建築結構固然拖慢了建造的速度,但主要原因,還是勞動力不足。就算有多餘的勞動力,都被調到蘇維埃宮的龐大地基那裡了。

除此之外,由於項目衆多,勞動力無法集中,拖慢了各個項目的建設速度。

更重要的是,蘇維埃政府無意改變目前,人民擠在共用公寓的情況,因爲這個共用公寓政策的背後有一個很大的政治目的——就是故意讓黨的積極分子和忠誠的工人,搬進前資產階級的家庭裡,以便監視,也就是傳說中的“滲沙子政策(уплотнение)”。

以卡蒂婭探訪的這套公寓爲例,寓長亞歷山大·瓦連科夫雖然入了黨,也在俄國內戰中爲紅軍效力,但由於他富裕商人家庭出身,自己這套舒適、寬敞的公寓,也成爲了“滲沙子政策(уплотнение)”的目標之一。

後來搬進來的哈內耶夫斯基便是忠於黨的工人階級,庫茲明夫婦是黨的基層幹部,瓦迪克·申尼科夫是黨的工程師,他們的“潛在任務”就是監視瓦連科夫一家。

幸好,瓦連科夫也是黨員,對革命也有貢獻,還給公寓裡各個成員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和其他人的關係很好,所以一直都沒有被舉報。而後來搬進來的瓦迪克·申尼科夫,更愛上了瓦連科夫的女兒,建立了親戚關係。

共用公寓的現象,恐怕卡蒂婭和曼圖洛夫都解決不了。一來沒有足夠的資源在短時間內興建足夠數量的公寓,二來,“滲沙子”的政策也算布爾什維克黨的監視計劃之一,有政治上的必要性,恐怕難以廢除。

雖然“滲沙子”的政策在斯大林下臺之前並不能廢除,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用採取措施,舒緩莫斯科房屋供應的問題。

342 不列顛攪屎棍140 三人炮塔350 逮捕375第三十六章 肅反之路280 遭到夾擊296 重要的決定第四十六章 線人第三十六章 肅反之路210 拉沃契金設計局265 炸芬蘭第四十七章 捉捕第三十七章 物質生活147 雅克-3161 拉沃契金283 西方國家的朋友359 紅色東南亞142 坦克生產線264 豹子第二章 耐寒的毛妹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292 海上的敵人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201 僞裝要塞245 反攻西烏克蘭?377 軍事力量251 怎樣處理?281 莫德爾第九十五章 蘇軍預備隊207 蘇維埃宮359 紅色東南亞第六十八章 軍銜最高的翻譯350 逮捕284 利哈喬夫328 巴格拉季昂271 生產積極性185 席爾勒335 強勢推進238 戰略忽悠第九十四章 合圍包餃子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272 怠工問題311 安靜的午餐193 馬肯森將軍第一百零三章 身世不重要151 裂化技術322 芬蘭的命運177 打破沉默178 下命令吧!第五十六章 俄羅斯浴289 海上較量第九十七章 諾門罕神話第八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226 無後坐力炮181 基爾波諾斯第十四章 適應第十六章 宣示主權 (求推薦票)第八十三章 坦克會戰295 空襲艦隊241 反攻的條件207 蘇維埃宮215 盧比揚卡第四十五章 老寓長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第四十八章 玩失蹤的毛妹379 中東局勢第一百零二章 關心下屬第一百一十七章 材料山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167 克里莫夫149 伏帥來訪第二十一章 狼人第六十三章 北進計劃285 新的提議158 人民委員會改組218 瓦圖京174 最後的努力第五十三章 蘇共18大第九十六章 蘇軍總攻190 鎖定位置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九十四章 合圍包餃子第九十八章 包餃子145 軍工綜合體第一百一十四章 伊戈爾338 登陸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307 到黨中央工作158 人民委員會改組295 空襲艦隊356 清算第六十一章 塔木察格布拉格131 滲沙子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363 西伯利亞派的崛起323 提前行動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第三十六章 肅反之路
342 不列顛攪屎棍140 三人炮塔350 逮捕375第三十六章 肅反之路280 遭到夾擊296 重要的決定第四十六章 線人第三十六章 肅反之路210 拉沃契金設計局265 炸芬蘭第四十七章 捉捕第三十七章 物質生活147 雅克-3161 拉沃契金283 西方國家的朋友359 紅色東南亞142 坦克生產線264 豹子第二章 耐寒的毛妹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292 海上的敵人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201 僞裝要塞245 反攻西烏克蘭?377 軍事力量251 怎樣處理?281 莫德爾第九十五章 蘇軍預備隊207 蘇維埃宮359 紅色東南亞第六十八章 軍銜最高的翻譯350 逮捕284 利哈喬夫328 巴格拉季昂271 生產積極性185 席爾勒335 強勢推進238 戰略忽悠第九十四章 合圍包餃子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272 怠工問題311 安靜的午餐193 馬肯森將軍第一百零三章 身世不重要151 裂化技術322 芬蘭的命運177 打破沉默178 下命令吧!第五十六章 俄羅斯浴289 海上較量第九十七章 諾門罕神話第八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226 無後坐力炮181 基爾波諾斯第十四章 適應第十六章 宣示主權 (求推薦票)第八十三章 坦克會戰295 空襲艦隊241 反攻的條件207 蘇維埃宮215 盧比揚卡第四十五章 老寓長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第四十八章 玩失蹤的毛妹379 中東局勢第一百零二章 關心下屬第一百一十七章 材料山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167 克里莫夫149 伏帥來訪第二十一章 狼人第六十三章 北進計劃285 新的提議158 人民委員會改組218 瓦圖京174 最後的努力第五十三章 蘇共18大第九十六章 蘇軍總攻190 鎖定位置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九十四章 合圍包餃子第九十八章 包餃子145 軍工綜合體第一百一十四章 伊戈爾338 登陸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307 到黨中央工作158 人民委員會改組295 空襲艦隊356 清算第六十一章 塔木察格布拉格131 滲沙子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363 西伯利亞派的崛起323 提前行動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第三十六章 肅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