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

bookmark

這一戰雖然是勝了,但也暴露了他們強大的戰力。雖然說一戰而勝可以起到一定的恐嚇作用,可弊端一樣的存在,那就是一旦西域聯國再一次決定出兵的時候,那必然是準備的更加周全。

“不錯。”張天對於此事也是同樣的態度,“這樣,司馬軍師,接下來就麻煩你去注意西域各國的動靜,雖然說我們現在有小宛國這個內應,可也不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押在此人身上,還是要有自己其它的消息渠道纔是,如此才能保證對方動兵之時,我們能夠有所準備。當然了,防守永遠是被動的,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還是就尋機先下手爲強纔是。”

張天這一次奉了父皇之命前來解決西域的問題,自然是希望可以有一個圓滿的結果了,即是證明了自己,也報了自己在與蜀國一戰中的戰敗之仇。

雖然這一次張超沒有明說,可做爲兒子,也是當朝的太子,張天心中確是極爲的清楚,父皇這是給自己一次立大功的機會。雖然說他是太子不假,可現在的天朝實在太過強大了一些,想要繼承這份家產,沒有足夠的實力顯然是不行的。而這一次無疑就是給他立大功的機會,若可以平定西域諸國,他將來在繼承皇位的時候,別人自然就無法在說出一些什麼了。

烏孫國的事情看似來的快去得也快,可實際上在西域各國中確是引起了十足的注意。十萬大軍僅是一天一夜的時間就兵敗如山倒,這也等於給其它各國敲響了一記警鐘,讓大家知道,天朝的可怕之處。

此時的天朝就似是你似是達摩克利斯之劍般,高懸於衆國的頭頂之上,讓他們感覺到十分的壓抑。

是人都不想受到威脅,西域諸國也是一樣。雖然說他們單論起任何一家都不可能是強大的天朝對手,但是他們可以聯合呀。在有着共同的訴求之下,西域聯國這個只有關鍵時候才能起作用的部門開始高速的運轉了起來。而爲了達到其奇制勝的目的,聯國中的幾大國開始秘密的展開了協商,甚至爲了防止機密的事情會有所泄露,這一次他們的協商還排斥了一些小國的君主參加。

其中西域國中勢力較大的九國更是頻頻開始了會晤與聯繫,他們分別是烏孫、大宛、若羌、樓蘭、姑墨、安息、大月氏、康居和大夏。

這九個國家幾乎有着一個共國的特點,那就是兵力都在三十萬以上,加上地域也算是遼闊,便成爲了當之無愧的西域大國。

以往的時候,九個國家所想的還是互相吞併的事情,說白了,也很是有些像戰國時期一般,誰都想稱大,那自然少不得一些摩擦了。可是這一次當面對着猛虎天朝的時候,他們確不得不暫時的團結到了一起,共對外敵。

九家聯合,兵力高達近三百萬之衆,僅論兵力而言,己經超出了天朝三個軍團許多,這也讓他們有了更多的信心,甚至敢直言與天朝正面一戰了。

只是九家最終沒有馬上選擇面對面而戰,因爲他們有過了解,如今的天朝太過強大了一些,論起總兵力甚至都過了五百萬之數,如果他們率先挑起戰爭的話,一旦天朝舉全國之兵而來,勝負將成五五之數。爲了增加自己一戰而勝的可能,他們還是決意尋找外援,倘若可以引天朝兵力四遊的話,只是解決面前的三個軍團一百五十萬天朝之敵而己,就將會變得簡單了許多。

只是尋找外援也並非是那麼容易的。縱觀現在的天朝,在華夏國內己經沒有了敵人,在西蜀丞相諸葛亮生病而死之後,便在無人可能是天朝的對手。縱然就算是在東面的海島之上,大和國即小倭國也是在苟延殘喘之中,被滅也不過就是時間的問題而己。

更有像是鮮卑和匈奴等以前看似強大的國家,這些年在天朝的打壓之下也是四散而去,想要尋找其蹤跡都十分的困難,就更不要指着他們能帶給天朝什麼麻煩,牽制什麼兵力了。

如此看來看去,似乎只有一個可以聯盟之人,那就是在天朝東北部的羅斯國。

以前的羅斯國是何等的強大,便是連距離較遠的西域各國也是十分的清楚。可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還是在戰中敗給了天朝,最後不得不割地賠款,龜縮在一角之地。

雖然看起來羅斯國己大不如前,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爲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痛恨天朝,這就是雙方可以聯合的基礎。而一旦羅斯國有所舉動,牽制了天朝的一部分兵力,那接下來當西域聯合開始反擊的時候,天朝就再無援軍可派,如此此戰可勝。

有了籌劃之後,西域九國秘商之下,就派出了十分精銳的使者隊伍,以着非常隱蔽的方式向北方原強國羅斯國而去。

......

天朝皇都晉陽城。

皇宮之中,張超高座於金黃色的龍椅之上,在下方,內政大臣魯肅、天網情報總管陸菲正站於左右兩側。

即然是陸菲在此,不用說,此次商議的事情自然與情報有關了。事實也正是如此,剛剛獲得的消息,羅斯國國王阿納託利正在秘密的聯合哈薩克與烏克蘭兩個鄰國籌劃對天朝出兵之事。

說是對天朝出兵也並不確實,他們商議的結果只是想奪回被天朝所佔的羅斯原領土而己。即從大羅斯城向南的帕漢、阿丹爾、桑力貝爾、拜特基、連克斯直至海泡蘭城。

畢竟以前這些地方,原本就歸羅斯國所有,是天朝皇帝張超借亞雄夫強大帝逝去之後,兩皇子奪權時硬搶過來的。

如今,參與奪皇權的二皇子伊萬己死,阿納託利成爲了新的繼任君主,國內的反對勢力也全部受到了鎮壓,如今皇權集中下,他也終於想着要找天朝報復,奪回失去的一切土地和尊嚴了。

與天朝一戰,早晚都會發生。兩個強國最終只能剩下一個,這是許多人的共識。只是因爲之前羅斯國元氣大傷,所有人都認爲即便是發生戰爭,也不應該如此之快纔是。

阿納託利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要說在緩上幾年,等着他訓練出了更多精銳的士兵之後,在與天朝一決而戰,勝率也會大上許多。可是因爲西域的事情,他確不得不提前的發動戰爭了。

西域的使者他己經秘密的見過,知道這些人準備在近期向天朝發動攻擊,從而至少能牽制天朝五個軍團以上的兵力。也就是說天朝將會有一半的軍力陷入到西域戰況中不能自拔。

那在加上天朝用在大和國的兩個軍團,怕是接下來天朝真能動用的兵力己經十分的有限了。而藉着這個機會,他突然引兵而攻,想必一定可以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甚至那個時候可能不僅僅就是搶回自己的土地,就是侵佔天朝土地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阿納託利認爲,千載難逢的機會到來了,他必須要抓住,不然的話就是對不起自己。

可儘管西域使者話說的好聽,局勢分析的也看似明朗,但阿納託利依然沒有任何的小覷之心。曾在天朝手中吃過苦頭的他,深知這個敵人的厲害和可怕之處,爲了確保進軍可勝的機率,他決意聯合哈薩克與烏克蘭兩個鄰國共同出兵。雖然這樣一來,勝利的果實要被分刮出去一部分,可只要能提升勝率,他也是認了。

只是阿納託利並不知道,倘若他只是一國而動的話,雖然勝率會有所下降,但至少可以做到秘密出兵。可當他聯繫了哈薩克與烏克蘭之後,消息就自然的傳了出去。

之所以消息能夠傳出來,這自然還是天眼組織早就做了工作的原因。

當初張超戰勝了強大的羅斯國,並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之後,他就知道這件事情還不算完,以後定然還會有一戰的。

只是因爲當時的天朝經過幾戰之後兵力也並不充裕,加之內部還有西蜀和東吳在制衡,不得他只得見好就收,先行退兵。但在做着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確早有了防備,命令天眼組織無論如何也要安排下密探,注意羅斯國以及哈薩克和烏克蘭兩國的動靜。

張超下了聖旨,天眼成員便開始忙碌了起來,在他們的設局之下,哈薩克的瑪爾華將軍中計,成功的被收服。

怎麼說也是一國領兵的將軍,想要收服瑪爾華自然並不容易。但天眼成員充分的發揮了毒0品的作用。他們先是免費的提供給這位將軍大量的毒0品,直到對方自己吸食上癮之後突然斷掉,自然而然的就拿下了此人。

只是因爲事情做的隱秘,外加瑪爾華也不想失去了公衆形像,從未在外人面前提及過自己曾有吸食毒0品的愛好,所以這件事情並不被外人所知。

而當初,天眼的舉動,不過就是想在哈薩克國中安排一個眼線罷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羅斯國準備出兵,竟然知會了哈薩克的高層,而做爲領兵大將的瑪爾華竟然被獲准帶兵五十萬配合羅斯國的舉動。

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七百七十二章 各懷心機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四十二章 王允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二百八十四章 酒下先鋒軍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六百四十三章 甘寧奪兵權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八百八十七章 諸葛中計(下)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行伏法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五百一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馬超對呂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四十二章 王允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三十六章 求親第五百六十三章 于飛龍的末日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
第八十九章 打的熱鬧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七百七十二章 各懷心機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四十二章 王允第十一章 推薦入仕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二百八十四章 酒下先鋒軍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破西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八十五章 張飛怎麼了劉備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文丑到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六百四十三章 甘寧奪兵權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七章 海泡蘭城的變化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八百八十七章 諸葛中計(下)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張行伏法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的憂慮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舉驚崔琰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五百一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馬超對呂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四十二章 王允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夏侯淵戰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三十六章 求親第五百六十三章 于飛龍的末日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