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李儒的態度也是嚴肅了幾分,“是,現在還沒有他們的消息,至於他們去了哪裡,現在還真是說不準呀。只不過,只有三萬人,想必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這倒也是。”張超聽後也點了點頭,任他曹操在如何厲害,手中無兵,自也成不了什麼大器。
只是雖然心中並沒能真把他們當回事,可如果不找到這些人,終是一件事情,爲此,張超就道:“文優,以我的命令告訴天眼,讓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找尋到曹操的下落,對了,那還有他兒子曹昂,也要想辦法弄清他們的位置與行蹤。”
“臣明白。”李儒點頭答應了下來,並將這些事情記錄了下來,以防止自己會忘記了。
說完了其它的事情,張超全身都放鬆了不少,注意力也回到了眼前的局勢中道:“文優,說一說吧,我們要怎麼攻佔汝南呢?”
“皇上是說要用計,還是硬攻?”李儒並不是很確定的問着。
“哈哈,文優呀,我們雖然聰明,可那周瑜也不是一個棒槌,也是極爲聰明之人,想要騙過他們,也並不如何的容易。如此倒不如硬攻好了,也藉機讓東吳知道知道,我們天朝的厲害,如何?”
“皇上聖明。”李儒一記馬屁就此拍上了去。
這倒並不是說李儒是人云亦云之人,實在他本身也是這樣想的。即然東吳想要找尋天朝的麻煩,那就用實力來告訴對方,我們之間的差距好了。
因爲不管是呂蒙戰敗還是徐盛戰敗,給別人的感覺都似有計謀在其中,這樣的仗就算是打贏了,也難免會讓人心有不服。而如果可以面對面,以硬拼的形勢大敗東吳,想必就無人可以說些什麼了吧。
自然,張超敢於這樣做,也是基於大局以定的原因。之前面對曹操的時候,在許昌城外他沒有這樣幹,是因爲顧忌太多,可是現在魏國都被滅了,曹操也只是喪家之犬而己,即是這般,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張超與李儒談笑間就擬定了針對東吳的戰法。相較而言,在汝南城中的孫策與周瑜這一會確是有些憂心重重。
接連的兩敗,使得孫策與周瑜的壓力變得極大,他們想不到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明明是己方先偷襲,可爲什麼失敗的確是自己的大軍。難道說是天朝早有防備嗎?
“大殿下,如此看來,天朝分明早就想對我們東吳動手了,不然的話也就不會處處提防於我們了。”周瑜似是想通了什麼,似又是感嘆般的說着。
“不錯。”孫策點了點頭,兩場大敗,換來了他對天朝的重新認識。現在也不得不冒出這樣的想法,似是隻有這樣的說法才能解釋大軍爲何會戰敗了。“哎,早知道如此的話,當初就應該把那個司馬懿給殺掉好了。”
一想到,徐州之戰,是因爲司馬懿的原因,導致着徐盛與丁奉這才入了天朝的埋伏圈,損兵三十萬。想及此,孫策就恨得牙根直癢癢。
對於司馬懿的舉動,周瑜也是十分的氣憤,聽到孫策的議論,他也是恨聲說着,“此人舉動實在是讓人不恥,大殿下放心,若有機會,定要從張超的手中將此人討回,而後千刀萬剮,也讓別人知道,背叛我們東吳的下場爲何。”
“沒錯,這個司馬懿,在最危難的時候被我們救下,不知報恩也就罷了,竟然還幫着天朝做事,將我東吳三十萬大軍覆沒,這個仇是必須要報的。”這一刻的孫策也是怒目而說着。可他確忘記了一條,司馬懿本來己經逃出來了,若非是他們阻攔的話,怕早就回到魏國之地。在說了,他當初是以家人相威脅,才讓司馬懿不得不臣服,可事實是他也沒有將其家救出。這就等於是他先失信於前,司馬懿失信於後。更不要說,雖然給了人家一個右軍師的名頭,但實際上確根本就不相信他,那人家能爲你賣命纔怪。
人往往就是這樣,想的都是對別人的好,確從來不去想你從別人手中得到了什麼東西。這可能就算是自私吧。
說完了司馬懿的事情之後,孫策就問起周瑜要如何應對天朝大軍來汝南的事情。
對此,周瑜早有想法,自信的笑道:“大殿下且安心就是,我觀張致遠行事,都是謀定而後動,且往往會有奇招而出。就似是他會先給你一個好處,引你上鉤,之後等你吞下好處之時,才發現,這是一個大麻煩,一個大陷井。那即然知道了這些,不管他用出什麼手段我們都不上當就是,如此計策無用,就不相信他還真的能硬攻汝南城不是嗎?”
聽到周瑜說的自信,孫策也就高興的點頭道:“好,如此一切要麻煩公瑾了。”
“應該的。”周瑜的嘴角上揚,這一刻他倒是真期望張超面對自己能出什麼奇招。試想一下,或是自己可以破了對方之計,想必一定會明響四方的吧。
只是周瑜萬萬沒有想到,張超對他是一點輕視之心都沒有。正是因爲如此,他才決定不用計策,轉而硬攻。以天朝現在的實力,硬攻的條件己然成熟了。
天朝大軍在來到汝南城前的前兩天,程普與韓當兩位將軍就己經各帶二十萬吳軍到達了汝南郡。只是他們並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左與城右分別的駐紮了下來,這分明就是悍衛着汝南城之舉,也是防備天朝要用什麼陰謀,他們好有了可以左擋右擊的能力。
張超一到,就從斥候的口中得知了東吳在汝南城的佈局。一聽到東吳雖然來了援軍,但確沒有進城,而是駐紮在了城外,他即不由哈哈笑道:“好呀,真是天助我也。”
如果說東吳援軍來了之後就直接入城,那整個城中的防備力量將會無限的加強,如此就算是有炸藥,想要攻入城內也不容易,甚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可四十萬援軍沒有入城,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此,天朝大軍完全可以以分割包圍的方式進行分別攻擊。要知道,一、六、七三個兵團加在一起,兵力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雖然說與魏國一戰,他們有所損失,可是因爲打敗了曹操,收穫了很多的俘虜,如今兵力是不減反增,以前是三個軍團九十萬人,在滅了吳國八十萬主力之後,足足收了五十萬的降軍,除去一些受傷之人,最後還有四十多萬臨時加入到了三個軍團中。這使得三個軍團原本的損失不旦被被足,反倒是一個軍團中還多出了十萬人,這就等於他擁有一百二十萬的兵力,對東吳的六十萬人,足足一倍的優勢,這也是張超敢於硬碰硬的底氣之所在。
“整軍備戰,同時將我們所帶的好酒好肉都拿出來,給士兵們吃了。”馬上就有一場大戰了,張超爲了提高士氣,他是不會吝嗇這些吃食的。戰士只有吃飽,喝足了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來。
張超命令一下,無數鐵鍋就被架好,接着沒用多久,肉香味還有英雄醉的醇香就此傳了出來,說是香飄數十里也並不過份。
這個味道同樣的傳到了東吳大軍之中。在汝南城頭上的孫策聞到了英雄醉的酒香,也不由讚歎道:“真是好東西呀。只是爲何大戰在即,天朝士兵允許喝酒了呢?情報中不是說在戰時,天朝將士是忌酒的嗎?”
“哈哈哈。”聽孫策其言,一旁的周瑜就此哈哈大笑了起來,“大殿下,這正是張超的誘敵之計呀。本以爲他還會先弄清形勢在出招的,只是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將辦法給用了出來。嗯,他一定是以爲這樣做可以吸引我們,讓我們來一個夜間偷襲的,可是我偏就不動,看他奈何。”
原本,孫策是準備和周瑜說,對方即然飲酒了,那是不是趁夜晚突襲呢?可是一聽到後面之言,頓時就閉口不言了。如此說來,還真是張超之計呀,差一點自己就上當了。
實際上,張超真的沒有要施計的意思。但他也知道這樣做,可能會引起對方的誤會,只是他相信,只要有周瑜在,這樣的事情就是不會發生的,所以,當李儒問起晚是不是要防備對方偷營的時候,他也只是笑着說道:“只需安排少量兵馬在外巡視就是,量他們東吳不會有膽量來偷營。”
張超分析的不錯,當天晚上,東吳軍中的確是非常的老實,儘管他們知道天朝大軍飲了無數好酒,似乎正是攻擊的最好時機,但因爲周瑜的原因,他們還是強行將這個想法給壓制了下來。
一晚上的休息,在第二天一早,天朝大軍個個是生龍活虎,精神頭似是更盛一般。
在臨時軍帳之中,看着昨天都喝酒了,可是現在確己醒酒的典韋、張遼等幾位軍團長和將軍們,張超十分的滿意。“你們都休息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