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李東從京城回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八、九個月,在這期間,五一重工的搬遷事宜終於趕在在冬季到來之前完成了。
新的五一重工工廠,佔地面積兩千多畝,擁有員工2500多人,即使是在重工業雲集的蔓谷市,規模也算數一數二了。
另外,長河集團與工行的貸款協議也已經簽訂,資金也全部到位。目前集團人員正在印東省和奧洲大陸進行考察,尋找新的投資項目。
當前比較看好的有兩個項目,一個是火山灰的開發與利用。
一方面,火山灰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運用於建材和化工行業。
例如硅酸泥,也就是火山灰水泥,它一般適用於地下、水中及潮溼環境的混凝土工程,目前市場需求旺盛。
另一方面,火山灰富含多種礦物質,是天然的肥料,可以配合綠產農業,降低成本。
第二個項目是煤炭資源的開採,這個就沒什麼可說的了,直接交給了東非能源公司。
“小事”說完,再來說一說這一段時間內,大夏發生的一件大事。
在去年的國慶節當天,大夏疆域又新增了兩省兩區。
看起來,前任的賴總統總算沒有把事情做絕,還是給韓總統留了一些湯湯水水。
兩省分別是呂宋省和紐西蘭省。
呂宋省下轄整個非律賓羣島,現存人口45萬人,省會瑪尼拉。
紐西蘭省就是原先的薪西蘭國,包括南北二島,面積26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萬人。
不過,這兩個新省都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既不適合人類居住,也沒什麼太大的開發價值,都屬於雞肋。
至於兩區,則是馬達加斯加特別行政區和南太平洋羣島特別行政區。
馬達加斯加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目前已初具規模,其中李娟的葉綠粉生產基地已建成過半,去年6月份就底實現了部分投產。
шшш.ttκд n.¢ Ο
而南太平洋羣島特別行政區,當下還只是一個空架子,也沒有制定任何重建計劃,只有海軍在幾個大島上修了幾個海軍基地,宣誓了一下主權而已。
至此,大夏的擴張計劃已經達到了極限,除非有好的機會,或者末世立即結束,不然很難再有突破方向的。
……
春節剛過,新任的江北省第一書記夏和傑,在正式上班後的第一天便召見了李東,地點就在省政府。
同行的還有集團CEO柴胡。
之前,夏書記一直忙於交接工作,並且視察了江北省所有的大小城市,這次見面對雙方來說都是第一次。
夏和傑,今年56歲,祖籍晉西,原本是南越省的第三
書記,這次調任江北,絕對屬於破格提拔了。
他是政治世家出身,父親曾任粵東省的第一書記,據說是下一屆總統的熱門人選。
新官上任,當然是新人新氣象,就連原先的書記辦公室,都重新進行了設計,佈局有了很大的不同。
橘黃色的燈光,屋子裡的顏色整體偏暗,書櫃、辦公桌、窗簾也都是暗色調,最大的不同是原先辦公室裡的一組沙發被替換成了硬木桌椅。
和電視上相比,夏和傑顯得更蒼老一些,頭髮已經半白了。
“李董看起來真是年輕有爲啊!”夏和傑握着李東的手軟綿綿的說道,好像是在生病中。
“夏書記,您過獎了,我不過是生於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李東禮貌地雙手握住對方的右手。
“剛上任時,事件一大堆,現在好不容易有點時間……請坐吧,李董今年貴庚?”
“歲月不饒人,都四十四了。”李東感慨道。
“三十歲纔開始創業,十幾年的時間,能把事業做到如今的規模,就我個人而言,也是深感佩服的。”
“不敢當。”
李東心裡很清楚,自己所有的一切對這位封疆大吏來說,都不是秘密。
“我注意到你們長河集團,對軍屬和弱勢羣體特別照顧,這點值得所有的民企學習。”
“我們是憑着良心做事。”
夏和傑目光落回李東臉上,“李董,跟我說說X金屬的事吧。詳細說,不涉及保密原則吧?”
李東注意到夏書記腳下穿的是一雙手工布鞋,這點令他很意外,看來對方應該是個非常注重家庭的人。
“長河集團的一切,對您都沒有秘密。”
他開始講述綠能新材料的現狀和發展前景,講到可控核聚變,李東以爲對方會打斷他的話問一些問題,但一直沒有,夏書記一直在聽。
一直到他講完,對方都沒有插一句話。
“後生可畏啊!”
夏書記說,“關於X金屬的情況我最近才關注,特別是你在《娓娓道來》上的訪談,很有前瞻性,令人印象深刻。聽說你們集團每年的科研預算都高達上百億?”
這是李東的得意之筆,“是這樣的。”
他簡要彙報了一些的研究項目的支出情況,其中葉綠粉的後續研究和X金屬幾乎各佔了半壁江山。
“民營企業中,像你們這樣將目光盯住前沿科技的可不多,至少我還沒有見到。詳細的科研計劃可否給我拷貝一份?”
“當然可以……”
李東後面的話被夏書記打斷,“關於對X金屬的研究,我會讓省委全力配合你們,這件事
你可以和周秘書聯繫。”
他指了指坐在角落拿着記事本的秘書周宏,“小周你跟辦公廳說一下,讓他們安排一個會。”周宏點頭,記錄下夏書記的指示。
“夏書記,有件事我不知該不該向您彙報……”
夏和傑看了看手錶,“好,你說,不過十分鐘後我有個會。”
李東簡要將集團今年的投資建設情況彙報了,沒有說別的。
“開發東南亞和奧洲,是中央的大政方針,省委當然不會反對。不過南疆那邊龍蛇混雜,你們也要注意一下風險。”
“是,我們一定注意。”李東點頭道。
夏和傑突然打開抽屜,拿出了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卷軸。
“一幅我寫的字,不要笑話,不好就扔掉。”他將卷軸遞給李東,“回去再看。”
“您謙虛了,我會好好收藏的。”
“收藏就算了,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前段時間下去視察的時候,總有人希望我留下墨寶,嘿嘿,我的字也成了墨寶了。”
夏和傑自嘲地笑了笑。
“寫字是我們這些老年人的愛好,你這個年齡段的不一定喜歡。我知道你的很多事,怎麼說呢,我個人比較欣賞你的行事風格。”
“你這一次上門,送了我一大箱新鮮水蜜桃,拒收吧,有點過於不近人情了,只好回贈你一點東西。”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爲好也!”
李東不太懂得具體的含義,不過猜測應該是禮尚往來的意思。
夏和傑最後握住了李東的手,“長河集團已經是省裡的一隻領頭羊了,希望你們在新的領域繼續創造出令人振奮的奇蹟。”
“我們保證盡最大努力,嗯,時間差不多了,就不打擾您了。”
夏書記親自將李東兩人送到了門外。
從省府出來,剛上車,第一件事當然是打開了那副卷軸。
上面是四個遒勁大字:“飲水思源”。
坐在一旁的柴胡忍不住道,“看這意思,咱們怕是已經引起省裡反感了。”
“這幾年,咱們確實在東南亞擴張的有些太猛了,僅僅是綠產農業和五一重工,投資規模就超過了千億元。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江北這裡,我們能投資的基本上都到頭了,除非技術突破,不然……”
李東沒有繼續說下去。
受限於交通,以及江北省當下的市場規模,他就是想投資,也沒有什麼好項目,科技興省總得先有科技吧。
“那……李董,咱們要不要調整計劃?”
想起之前錢副院長的交待,李東搖了搖頭。
“沒必要,現在省裡頂多就是不高興,但還沒到翻臉的地步。別忘了,咱們旗下可是有十幾萬員工靠着集團吃飯。
今年咱們着重抓好三件事。
第一就是南疆的投資項目,第二是鞏固好江北這個大本營,第三嘛,就是加強科研投入。其他的我們交給下面辦就是。”
“關於第二點,李董,我建議集團在慈善方面應該多下一點功夫。”柴胡建議道。
李東皺了皺眉,“咱們不是有一家孤兒院了嗎,每年都要花費七八億,難道還不夠?”
當初李媽創建的那家社區孤兒院,如今已經發展成了江北省最大的一家孤兒院,每年都會接收成百上千的孤兒。
“不夠,孤兒院與民衆之間聯繫太弱了,再加上咱們的宣傳不夠,幾乎很少有人知道。”柴胡解釋道。
“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孤兒院要辦,但是咱們最好還要搞一個惠及全民,至少也是惠及廬州民衆的福利計劃,這樣大家纔會‘感同身受’。”
“嗯?說說看!”李東覺得對方說的有道理。
“咱們大夏有句老話,‘再苦不能苦孩子’,不妨從這方面着手。”
PS:求收藏,求推薦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