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黑金

陳兆軍,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名字,在衆多民衆眼裡,這只不過是一個人的代號而已,並不代表着什麼。但是,這個名字在很多地方,都被高高掛起,因爲在這個名字後面,有着很多很多驚人事蹟。這些事蹟沒多少人知道,但知道的人,都不由爲之震撼!而這些人都知道,只要將這些事蹟講出去,至少會讓整個地球都震盪一下。至於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誰都想象不到。只不過,他們知道,這些事蹟,沒幾個人相信。

能夠知道陳兆軍這些事蹟的,大部分都是一個國家的高層,而日本政府便是其中之一。也正因爲他們知道陳兆軍有多難對付,纔會儘量避免與其交鋒。只不過,這次因爲輸油管道的事,他們不得不跟陳兆軍“面對面”地進行“交談”。

跟中國政府交涉之後,陳兆軍很快便給出了答覆,同意日本政府在中國境內接一根輸油管道過去,只不過陳兆軍同時提出了兩個要求。

一是日本國的油氣企業等方面,想要使用這跟輸油管道的話,就必須分攤一部分從西伯利亞鋪往中國的輸油管道建設費用。這一點說起來很合理,畢竟這些油是從西伯利亞而不是中國過去的,中間還有很長的一大截輸油管道不能將其當成無物。否則,就好像是陳兆軍這方免費將油運到中國,再賣給日本那樣,無形中損失了很多。畢竟,這是商業行爲,於情於理,日本政府也覺得陳兆軍提出的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上面的說法很有理由,也讓人無從辯駁,但是之後的一點,卻顯得尤爲苛刻。陳兆軍要求,輸送往日本的供油量由中國這邊控制,接好管道之後,這邊愛給你多少油就給你多少油,絕不能挑剔什麼。這一點引起了日本政府的不滿,他們也不是傻瓜,他們很清楚,這種做法分明是在掌控他們的血管,哪天不高興就哪天要他們的命。

爲此,日本政府在得到答覆之後,找中國政府交涉過不少次,要求在有油的情況下,定額定量地給日本輸油,並要求這定額只能多不能少。因爲稍稍調查便可以得出結論,雖然改革開放之後經濟迅猛起飛,但不管怎麼看,中國都使用不了那麼多油,除開儲備的油料之外,剩餘的就算要賣,賣給日本是最划算的。現在中國政府這麼做,無疑是特地想掌控他們的能源命脈。他們知道,如果用他們的油,想要多做戰略儲備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們相信,只要他們自己一向中東或其他地區進口石油,那對方就一定會減小輸油量。讓自己上不上下不下,必須用對方的油,甚至產生依賴。

但是,日本政府的交涉並沒有什麼結果,中國政府對此給出了答覆:在中日友好的大前提下,中國政府是絕對不會以政府行令的方式,做出傷害雙方關係的做法。我們政府是希望通過這樣一條血脈關係的管道,更加促進雙方友誼的發展和政府之間的合作。

而在私下裡,中國政府很明確地說明了一點:畢竟這條管道的投入、建設與運營,都與中國政府沒有太大的關係,這條輸油管道屬於股份制企業所有,中國此時又正處於改革開放期間,對於這樣的民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按照政策是必須打理支持、鼓勵和保護的。因此,中國政府對於管道油品供給以及輸送運營情況,只能是在對管道所屬企業給予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促進雙方的合作與發展。但是,這不排除商人趨利、唯利是圖的商業行爲,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中國政府將秉承於公正、公平和維持正常運營秩序的思想對這些可能發生的糾紛進行處理。畢竟,這條管道的運營思想是符合中國當今改革開放政策基本道理的,一個政府在這些問題上是要堅持原則,不能朝令夕改的。

中國相關方面的答覆,說起來很是冠冕堂皇,但是從日本政府方面出發,聽起來就不是滋味了。按照他們的理解,中國政府給出的正面答覆特地強調了一點,那就是在中日友好的大前提。誰都知道,中國人是很戀情的,畢竟中日友好的口號是中國的周恩來總理提出來的,只要不出現什麼意外,這個說法就是一條標準的國策,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中日友好這個大前提消失。

而中國政府私底下給出的答覆就讓日本政府方面太不放心了,在他們耳朵裡,中國政府好像是在說,對於輸油管道的問題,他們撒手不管了!而且,他們不管還有很好的理由。

經過多次交涉之後,日本政府很無奈,不管自己怎麼說,中國政府都是這一套說辭。而且,對於這一套說辭自己又無從辯駁。因此,他們不得不再次調轉目標,找到了陳兆軍。

結果,跟陳兆軍接觸,日本政府得到的回覆依舊讓他們很無奈,通過長門的小心交涉,長門向日本政府轉述了陳兆軍的答覆:中國本來就是一個貧油國,我們對油料的需求缺口也很大,況且,目前按照幣值比例,將原油賣給中國政府,利益會更大。但是,我會根據協議,在正常的情況下,根據額度將屬於你們的那一部分如數輸運到日本。

陳兆軍的答覆讓日本政府很不舒服,這純粹是一個外交辭令,什麼樣的情況纔算正常,什麼樣的情況又叫不正常?這都說不清楚,或者隨便他怎麼說都行!結果,只要一句話,還是會被他掐得死死的。

可是,獲得俄羅斯油品供給又勢在必行,畢竟排除了俄羅斯的油料供應,日本政府的油料供給就只能依靠中東。中東的局勢從來都不穩定,產量雖然高,可是供應情況很紊亂,更何況由於運輸的距離很長,要經過諸如馬六甲海峽之類的,在二戰期間受到過日本國侵略或佔領過的國家及地區的勢力範圍。誰也不能保證,在運輸過程中,會不會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問題。一旦出現了什麼情況,形勢發生了什麼變化,那麼自己就很有可能沒辦法保住這一條油料進口途徑。因此,日本政府覺得,在油料進口方面必須同時抓住這兩個途徑,才能更穩更有保證。

在多番交涉下,不管是俄羅斯、中國還是陳兆軍,日本政府所得到的答案都令他們很不滿意,也很無奈。陳兆軍到最後甚至很不耐煩地直接來了一句“要接就接,不接拉倒”的回覆,讓他們心裡很不舒服。最終,日本政府及日本油氣企業等方面只能很無奈地選擇跟陳兆軍簽署了牽引管道協議。畢竟,根據他們多方分析,牽這麼一條管道做是絕對利大於弊的。按照目前的形勢,日本現在很需要穩定油料的供給,好讓國家能夠更快地從之前的經濟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新發展壯大起來。而在壯大起來之前,考慮什麼問題都是多餘的。用他們的話來說,一切都等到再次壯大起來之後再說。

不過,簽了管道接駁協議並不代表他們會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們心裡一直都清楚,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況且地理位置非常尷尬,夾在三個大國之間。雖然他們是戰敗國,在軍事武器發展方面受到了條約的制約,但是做一定的油料戰略儲備,還是可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這是關乎到國民生計的問題。否則,一旦出現什麼意外,日本就會成爲一個孤島。到時候,什麼油料物資都送不上來,不需要什麼人佔領,日本自己就崩潰了。只不過,現在雖然有了俄羅斯的油料供應,但是中間還有中國和陳兆軍方面在卡着。他們覺得,應該用一個什麼辦法,把這件事做得更穩妥,能夠真正地保證自己在油料油品方面的配額不會減弱。

在簽完這個協議之後,日本政府方面便對陳兆軍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們覺得,陳兆軍在這件事情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許多事情都與他或者他的公司掛上了關係。但是,他目前還掛着一個政府官員的身份,也就是說,他很多時候還是要看中國中央政府的臉色行事。憑他的身份地位,他應該不屑於做這麼一個市長。如果,他單純是一個商人,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商業規則來辦,自己擔心的問題肯定就能迎刃而解了。畢竟,合約上面有規定,在正常的情況下,根據額度將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數輸運到日本。而這個正常的情況,就絕對不能由中國政府來控制,必須讓這件事跟中國政府完全脫鉤,成爲一個正常的商業模式,由陳兆軍來完全掌控這個所謂的“正常情況”。而陳兆軍方面,則需要把他擺到明處,讓他坐實了商人的名頭,讓他必須按照商業規則來辦事。那麼,日本政府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想辦法將陳兆軍這麼一號人物公開公佈出去,讓全世界一同來監督他這麼一個商人。他們心裡清楚,中國人向來對一諾千金都是很重視的,而且又愛面子,陳兆軍不可能因爲這麼一點小東西毀掉自己的臉面。更何況,商人趨利,陳兆軍肯定知道在衆人面前將自己的信譽毀掉的後果。只不過,日本政府並不想因此而得罪了陳兆軍,因此必須要將這件事做得隱蔽了才行。

於是,一個暗中的計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第二百二十章 獎懲有度第一百零七章 白糖換化肥第二百七十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溫馨家園第八十四章 報到第三百零八章 軟件大亨進萬寧第八十四章 報到第六十五章 戰鬥的號角第二百章 借雞生蛋第九十四章 日本訪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勢介入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捕“黑搶”-1第二百四十章 雲開霧散第一百五十一章 緊急改造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九十六章 新起點第十六章 陳偉雄的喜事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章 又一村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潛艇歸航第二十一章 千軍萬馬渡窄橋第一百五十章 初診第一百六十三章 剪綵定標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襲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地方建設第一百五十章 初診第二百零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六十九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五十八章 糧票可是個大問題第三十五章 特殊士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抓捕開始第三十九章 全省獨家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二章 當市長也不容易第三百零三章 金勝盛宴第一百零八章 謀略與厚黑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捕“黑搶”-1第一百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比爾蓋茨第一百一十章 酒是陳的香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聯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馬換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拐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拐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八十六章 勝利大逃亡第二百八十章 網絡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錢的大佬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 拜大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關注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二百二十七章 開發新型旅遊項目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南海第二百六十章 熱鬧第一百零八章 謀略與厚黑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寧來了第二十三章 民兵訓練第一百二十九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戰鬥的號角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戲連臺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第七十一章 三角翼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價無市第六十二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二百七十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四十三章 怒斥第四十二章 輕武器研究所第九十九章 圈地第八十二章 急流勇退-1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一章美國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撒網捉魚第二百四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九章 路卡槍聲第三十八章 青菜乾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約會第九十二章 大閱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陳兆軍的安保第一百四十五章 發飆第一百三十五章 抓捕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成睿的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返特一師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抓捕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萬寧VCD第六十二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五十八章 糧票可是個大問題第八十九章 北京相見
第二百二十章 獎懲有度第一百零七章 白糖換化肥第二百七十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溫馨家園第八十四章 報到第三百零八章 軟件大亨進萬寧第八十四章 報到第六十五章 戰鬥的號角第二百章 借雞生蛋第九十四章 日本訪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勢介入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捕“黑搶”-1第二百四十章 雲開霧散第一百五十一章 緊急改造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九十六章 新起點第十六章 陳偉雄的喜事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章 又一村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潛艇歸航第二十一章 千軍萬馬渡窄橋第一百五十章 初診第一百六十三章 剪綵定標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襲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地方建設第一百五十章 初診第二百零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六十九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五十八章 糧票可是個大問題第三十五章 特殊士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抓捕開始第三十九章 全省獨家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二章 當市長也不容易第三百零三章 金勝盛宴第一百零八章 謀略與厚黑第一百四十六章 圍捕“黑搶”-1第一百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比爾蓋茨第一百一十章 酒是陳的香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聯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馬換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拐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拐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八十六章 勝利大逃亡第二百八十章 網絡計劃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錢的大佬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九章 拜大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關注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二百二十七章 開發新型旅遊項目第一百三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南海第二百六十章 熱鬧第一百零八章 謀略與厚黑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寧來了第二十三章 民兵訓練第一百二十九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戰鬥的號角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戲連臺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第七十一章 三角翼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價無市第六十二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二百七十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百四十三章 怒斥第四十二章 輕武器研究所第九十九章 圈地第八十二章 急流勇退-1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一章美國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撒網捉魚第二百四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九章 路卡槍聲第三十八章 青菜乾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零七章 萬寧明天會更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約會第九十二章 大閱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陳兆軍的安保第一百四十五章 發飆第一百三十五章 抓捕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成睿的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返特一師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一百零一章 經濟危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抓捕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六章 萬寧VCD第六十二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五十八章 糧票可是個大問題第八十九章 北京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