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

從天津返回北京已經是8月中了,隨着王毓澤登基日期的越來越近近,古老的北京城也進入了一片歡慶當中。請在

,熱門小說最新章節搶先閱讀!政府官員和軍方高層都將在九月初或者九月中趕到北京,參與王毓澤的登基典禮。在王毓澤的要求之下,登基典禮被儘可能的簡化了,只有天壇祭天儀式,以及對後宮和百官的封賞。到了晚上的時候,將在皇宮新華宮舉辦晚宴。

目前確定參加登基典禮的人,除了政府高官和軍方將領之外,還有着社會各界的代表,軍隊士兵的代表,傷殘士兵的代表,外國駐華使館人員,以及其他的社會各界人士。當然,普通的民衆,也可以參觀祭天儀式。但後面的兩個程序他們則無緣參與了。

另外,德國親王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裡希親王將參與王毓澤的登基典禮,估計是爲了繼續深化德國和中國的關係。隨着中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已經讓德國開始正視德國和中國的關係了。早在1882年的時候,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就已經簽署了同盟條約,形成了歐洲的同盟。不過,他們面對的敵人實在太強大,而三國同盟中的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又實在沒有多大的戰鬥力,這使得德國不得不尋求更爲強大的盟友。中國的快速崛起,無疑給了德國一個更好的選擇。這一次,海因裡希親王來訪,借參與王毓澤的登基典禮,其實更是希望能夠在和中國確立更深層次的同盟關係。

現在,北京城的改造工作正在快速的進行。街道被拓寬,原本的老舊石板路開始用水泥道代替,只不過,因爲時間關係,只能將部分主幹道進行改造,其餘的部分,則在後續的改造之中。城市下水道,綠樹等等,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改造。

從天津返回北京之後,王毓澤就待在了北京,因爲登基時間的臨近,有太多需要忙碌的地方了。

8月20日,王毓澤參加了內閣會議,此次內閣的討論議題,除了王毓澤的登基典禮的一切事務之外,還有對未來幾年的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

儘管,王毓澤要求登基典禮一切從簡,但內閣方面也有自己的考慮,至少不能讓外人看輕中國吧!至於國號,王毓澤否決了他們的提議,直接決定就用中華二字,對外就用中國或者中華帝國。至於史書上的記載,則全部改用中華第四帝國。這一點,雖然讓很多人詬病,因爲這不符合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禮法。但是在王毓澤的堅持下,只得任由王毓澤說了算了。至於王毓澤的後宮,所謂皇帝無私事,這也在被大家商議的範圍內。好在王毓澤現在一共也只有五個夫人,剛好可以根據排行敕封,皇后自然是大夫人熊夢涵的,貴妃則是二夫人楊詩蘭,淑妃爲三夫人周蕊,德妃爲四夫人毓瑩,賢妃爲五夫人仙兒。另外,在新華宮內,用女官取代太監,內功的護衛也有專門的女兵充任,新華宮外圍的防衛則從特種部隊“利刃”和軍中挑選精銳士兵組成的禁衛負責。另外,讓內閣產生爭議的還有要不要立太子,一方認爲立太子能夠穩固國本,另一方認爲王毓澤還年輕,用不着這麼早就立太子。最終,王毓澤拍板,暫緩立太子。他今年才23歲,在怎麼也能活幾十年吧?現在立太子,那太子什麼時候纔有繼承皇位的一天?再說了,現在孩子們都還小,看不出心性,自然不能盲目選擇了。另外,根據王毓澤的設想,之後的體制,將實行君主立憲制,在他沒有把一切都安排好之前,最好不用立儲君的好。

之後,則是對帝國未來的規劃了。在這一次的內閣會議上,王毓澤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由內閣牽頭,對帝國未來的國計民生的發展做出一個規劃。結果沒想到,內閣方面早就有準備,因此,就在這次會上確立了中國的第一更五年計劃。時間由1896到1900年,1895年這剩下的小半年時間爲準備階段。

工業方面,國家將繼續投資對重工業,如鋼鐵、機械製造、軍工、造船、化工、礦產開採冶煉、電力等行業。同時,儘可能的吸引民間資本加入。輕工業方面,如紡織,食品、造紙、日用化工等領域,則儘可能的由民間私人資本投入,國家負責對此進行引導。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之後,力爭在國內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縮短和西方國家的差距。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後,真正追趕上西方國家。

交通方面,由國家投資修建連接全國大中城市的鐵路網,在第一更五年計劃內實現除高原之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大城市通鐵路,鐵路總里程達到兩萬公里。公路建設方面,有交通部主導,各省市配合,實現標準全國所有市縣都通公路。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內,進一步完成鐵路網,爭取所有大中城市都通鐵路。公路網完全建成。

教育方面,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普及小學五年教育,有條件的省份,如現在國內最發達的省份四川,可以考慮普及到中學。國家成立帝國大學,帝國理工大學,帝國陸軍大學,帝國海軍大學,帝國科技大學,帝國行政大學,帝國師範大學,帝國醫科大學等國家最高學府。各省視情況成立一所綜合大學,一所師範大學和一所技術學院。各市成立專門的技術學校,爲工業發展培養足夠的人才。現在中國的學制爲小學五年,中學四年,大學四年。當然,中學過後就可以選擇就讀技術學校還是考大學。國家不僅對小學進行免費教育,同時還提供一頓午飯,所有的大學生均可得到一部分補貼。所有選擇師範大學的學生,所有學費和生活費全部由國家進行補貼。在一個文盲率幾乎到達百分之九十的國家想要振興教育,除了資金上的投入,更多的則是師資力量上的缺口。教育部提出在十年內基本實現這個規劃。當然,爲了保證這個規劃的順利實施,政府每年需要投入兩億元的專項教育資金。這使得教育成爲和軍費一樣的帝國最大的開支,即便是從滿清貴族那裡獲得的資金投入十億元進來,也只能滿足五年的發展,五年過後,就需要由帝國財政來支付了。而到時候帝國財政能否負擔得起?這個就很難說了。

不過,內閣對於未來五年經濟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工業、交通和教育以及軍工方面,幾十億元陸續在五年內投入,將刺激中國的經濟成爆發性的增長。預計明年的財政收入將增長百分之五十以上,並且連續幾年保證快速的增長。當然,在幾十億元的刺激效果消失後,經濟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都將回歸理性。同時,這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中國的發展不能被打斷。如戰敗等因素。爲了避免這個情況,中國不得不在軍事上加大投入,確保在未來的戰爭當中,中國依舊處於領先於別國的情況。

另外,根據國防部的意見,未來的五年之內,將逐步在國內建立義務兵役制。所有適齡男子,每年必須用半個月時間進行軍事化訓練。部隊退役士兵在未來五年內,每年需要進行一個月軍事訓練,以保證戰時能夠迅速組建新的部隊。同時,每個小學都將設立一位軍事代表,負責學生的體能鍛鍊,中學生每年進行爲期一個月的軍事訓練。其中,男生爲格鬥、打靶等戰鬥技巧訓練。女生則爲醫護知識,戰場救護方面的訓練。大學生和技校生,同樣每年進行爲期一個月的軍事訓練。

對於這個計劃,內閣方面大部分人提出了反對。特別是首相樑興榮,更是指責國防部這是要將整個國家變成一個軍營,這將嚴重的阻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但是,王毓澤對此表示贊同。現在的中國人,經過了自宋朝以來近千年的統治,早已失去了血性,這對於一個想要成爲世界強國的民族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王毓澤希望藉此來重新激發中華民族尚武的傳統,這對於中國今後的對外擴張非常有幫助。至少在遇到世界性大戰的時候,中國不會空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但是卻缺乏合格的兵員。

這使得王毓澤和樑興榮之間再一次產生了分歧。樑興榮認爲王毓澤這種做法太冒進,不利於中國的發展。而王毓澤則深知現在時間對於中國來說已經不多了,要想完成崛起,必須和時間賽跑,他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浪費,因此只能通過自己的權力強行推動在某方面的發展。內閣在現在這個階段,應該成爲王毓澤的助手,而不是掣肘。這使得王毓澤心中產生了撤換首相的念頭。樑興榮作爲川西第一任首相,也將是中國第一任首相,任期爲四年,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下一任的內閣首相,王毓澤已經決心換人了!

ps:第二更到!求訂閱,

第922章 反擊計劃第176章 得子第690章 聯軍進攻第288章 二挑五第112章 獅子大開口第382章 愛國主義教育第811章 滅亡一個民族第1524章 決戰東歐第609章 女王的葬禮第1003章 大麻煩第744章 智利的野心第1295章 勒死俄國人第971章 人命更值錢第1050章 積極應對第1009章 危機第579章 改革軍制第1398章 利益爭奪第1250章 逼降!第830章 報復第675章 必須要有油田第843章 強渡拉普拉特河第1098章 北美戰火第1009章 危機第52章 全殲第965章 喘息之機第956章 全線告急第833章 美國人的警告第595章 ‘江河級’重巡洋艦第1051章 穩住德國第1398章 利益爭奪第1025章 護衛艦第436章 肉體對抗鋼鐵第1185章 殺俘第747章 農民起義第754章 美國干涉第1446章 拉攏第1241章 旗艦沉沒第81章 你敢殺本官?第990章 美國準備反擊第563章 天皇逃跑第405章 俄國太平洋艦隊覆滅第1073章 強國夢碎第84章 吞併西北第901章 墨西哥的背叛第896章 美軍大舉進攻第157章 落幕第424章 不再是天朝棄民第1104章 突擊第373章 下一步,南洋!第1271章 處置美國第1239章 孤注一擲第548章 死撐的英國第1505章 航母的危機第1214章 走向決戰第607章 不結盟第1165章 印度土着的野心第63章 猛烈的炮火第1283章 誰求情都沒用第503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728章 海軍屠殺陸軍第540章 中美和談第893章 爲國盡忠第827章 戰鬥到底第1400章 撇開德國第1364章 財寶到手第917章 憋屈的英國第723章 ‘蒙恬’號戰列巡洋艦的危機第795章 驚慌失措的總督第611章 英國的危機第375章 狂喜的日本第1239章 孤注一擲第1421章 海軍變革第753章 不堪一擊第205章 對滿清動手第1406章 處置英國第713章 攻佔運河第154章 拼了第432章 烈火焚城第709章 阿拔斯二世的選擇第1037章 撞上主力第661章 老牛啃嫩草第777章 和談吧!第127章 確立地位第1309章 戰列艦VS要塞第771章 孤注一擲第42章 馬海晏的抉擇第671章 石油動人心第693章 英勇的阿拉伯人第751章 正式介入第1306章 英國的出路第203章 慘敗第988章 兩黨合作第229章 血流成河第587章 大移民第39章 計劃開始第1045章 夢斷北海第905章 僵持第1052章 悲觀的德國第228章 山海關之戰第147章 大戰再起
第922章 反擊計劃第176章 得子第690章 聯軍進攻第288章 二挑五第112章 獅子大開口第382章 愛國主義教育第811章 滅亡一個民族第1524章 決戰東歐第609章 女王的葬禮第1003章 大麻煩第744章 智利的野心第1295章 勒死俄國人第971章 人命更值錢第1050章 積極應對第1009章 危機第579章 改革軍制第1398章 利益爭奪第1250章 逼降!第830章 報復第675章 必須要有油田第843章 強渡拉普拉特河第1098章 北美戰火第1009章 危機第52章 全殲第965章 喘息之機第956章 全線告急第833章 美國人的警告第595章 ‘江河級’重巡洋艦第1051章 穩住德國第1398章 利益爭奪第1025章 護衛艦第436章 肉體對抗鋼鐵第1185章 殺俘第747章 農民起義第754章 美國干涉第1446章 拉攏第1241章 旗艦沉沒第81章 你敢殺本官?第990章 美國準備反擊第563章 天皇逃跑第405章 俄國太平洋艦隊覆滅第1073章 強國夢碎第84章 吞併西北第901章 墨西哥的背叛第896章 美軍大舉進攻第157章 落幕第424章 不再是天朝棄民第1104章 突擊第373章 下一步,南洋!第1271章 處置美國第1239章 孤注一擲第548章 死撐的英國第1505章 航母的危機第1214章 走向決戰第607章 不結盟第1165章 印度土着的野心第63章 猛烈的炮火第1283章 誰求情都沒用第503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728章 海軍屠殺陸軍第540章 中美和談第893章 爲國盡忠第827章 戰鬥到底第1400章 撇開德國第1364章 財寶到手第917章 憋屈的英國第723章 ‘蒙恬’號戰列巡洋艦的危機第795章 驚慌失措的總督第611章 英國的危機第375章 狂喜的日本第1239章 孤注一擲第1421章 海軍變革第753章 不堪一擊第205章 對滿清動手第1406章 處置英國第713章 攻佔運河第154章 拼了第432章 烈火焚城第709章 阿拔斯二世的選擇第1037章 撞上主力第661章 老牛啃嫩草第777章 和談吧!第127章 確立地位第1309章 戰列艦VS要塞第771章 孤注一擲第42章 馬海晏的抉擇第671章 石油動人心第693章 英勇的阿拉伯人第751章 正式介入第1306章 英國的出路第203章 慘敗第988章 兩黨合作第229章 血流成河第587章 大移民第39章 計劃開始第1045章 夢斷北海第905章 僵持第1052章 悲觀的德國第228章 山海關之戰第147章 大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