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族祭

所有李家族人,只要被列入族譜的家人,包括族中男人的正妻,只要被列入族譜,就要參加這一次隆重的年祭,其中甚至包括剛剛滿三歲的幼兒,但是卻不包括族中的女子。

至於爲何三歲之下的李家男性幼-童無法擁有進入族堂的祭祀權,是有一個較爲特殊的原因的,這不單單是李家的規矩,而是所有大家族的規矩,甚至包括皇家也是如此。

在這個位面上的這個時代,醫學尚不發達,嬰幼兒的死亡率是相當高的,民間有一個諺語,說的比較粗俗,說貓過冬,狗過夏,小孩兒要過仨麥罷!

這是說小貓要過一個冬天,小狗要過一下夏天,纔可以看出能否長成!而人類的小孩兒,就要過三個夏收,才能正兒八經的算是一個人了,否則的話隨時都可能夭折,這種情況下,讓小於三歲的孩童進入祖祠,對於祖靈會產生負面影響,祖靈也無法有效的保護三歲以下的孩童,使之成人,這樣的話,會消耗家族很大的氣運。

故此不管是任何大家族的子弟,都要在過了三歲生日之後,纔會被抱入祖祠之中,由族祭主持,施法請祖靈顯靈,讓孩童接受祖靈的檢查,通過之後,纔可以正式將其錄入族譜。

而家族中的女孩不論大小,都不能進入祖祠,是因爲這個位面上同樣也是絕對的男權社會,女人不管地位多高,也只能算是男人的附庸,而得不到家族的承認。

按照風俗,任何家族中的女子,遲早要嫁人,嫁人成爲人婦之後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一般,只能跟着她的男人列入別家的族譜,如果讓她們進入祖祠的話,會分薄家族的氣運。

當然也有特例,那就是族中的烈女,死後可以寫入孃家的族譜,這樣的話,對家族氣運纔會有好處,最最起碼可以爲孃家光耀門楣,只是這種情況有史以來不管是在任何家族之中,都很少罷了。

李霖從小未被錄入族譜,所以以前不管是沒半個月和一個月的大祭還是每年的年祭,他都不能參加族祭,這曾經是李霖內心中最大的傷,每當祭祀的時候,他只能看着族中男人身着正服,前往祖祠參加祭祀。

在一些孩子看來,這種很無聊的事情,對於李霖來說,卻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但是現在李霖已經被正式錄入族譜,於是便擁有了進入祖祠參加祭祀的資格,這段時間來,他已經參加過了幾次族祭。

每一次族祭,他都感覺很奇妙,他身爲李家族人,但是體內卻擁有一個神魂,而且是擁有神格的神異,這麼一來就早就出了一個矛盾體,他本身就需要獲得他自己信衆給他提供信仰之力,也就是香火願力,但是卻又要去信仰李家的祖靈,本身也要給李家祖靈提供香火之力,他第一次來參加祭祖的時候,很是有點擔心會發生點什麼意外。

但是好在他並未出現什麼意料不到的事情,也並未被李家祖靈所排斥,仔細觀察一下之後,他意外的發現,他的神魂,和自身本命之氣,雖然糾結在一起,但是卻只是相輔相成的,本命之氣豎在頭頂,神魂則盤踞在額頭符籙四周。

符籙平時都隱在他的額頭裡面,所以外人並不可知,只有在他動用符籙之力的時候,符籙纔會在額頭閃現一下。

信仰之力並不干擾他的本命之氣,而是從四面八方的匯入到他的神魂之中,最終被擁有神格的符籙轉化爲了神力,儲存在他的胸腹之中,而不是丹田之中。

而丹田則是本命之氣的根源,決定着他這具肉身的命格、氣運、成就。

現如今李霖的神魂已經擁有信衆,信衆會和李霖之間,產生出信仰線,連接到他的額頭神魂之中,影響的是李霖的神格。

與之相似的是李展和李桐則是對他的肉身產生的歸附,這就生成了氣運線,直接連接到了李霖的本命之氣上面,影響的則是李霖的本命之氣。

李霖的神魂,依託李霖的肉身存在,但是又輔助着李霖的肉身,這從李霖使用神力,改造自身肉體便可以看出,神魂對他的肉身,是有着相當的影響力的。

但是相同的是本命之氣,同樣也影響着李霖的神魂,這從李霖獲得了家族認可之後,奪得李成原本的氣運,形成了自身的本命之氣以後,李家爲了李霖,出資爲李霖的神魂建立了遊神廟,使得李霖在較短時間內,得以順利推廣神魂的信仰。

所以兩者在集中在李霖身上,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之間並不矛盾,這種情況在這個位面之中,李霖不知道是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據他估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類似他這樣情況的,這個位面上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而已。

從李霖第一次踏入祖祠之中,李辯用特殊手段,請祖靈對李霖進行了檢查,李霖沒有被祖靈所排斥,而是將李霖吸納入了李家族人之中起,李霖就已經被李家祖靈接納。

在李霖參與祭祖的時候,他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本命之氣之中,產生出了一絲願力,投入到了李家祖靈所在的那片虛無福地之中,具體位置就在李家祖祠供奉在祖祠正中上首位置的祖神神像上面。

李家所有族人都會和這裡產生一種連接,並且每日不斷的給李家宗族福地提供香火願力,在李霖被錄入族譜的那一天起,同樣也開始爲李家祖靈提供願力。

這一點並未影響到他的神魂,也無需他付出神力,而是由他本命氣運生成,這在他第一次前來參加族祭的時候,被他觀察到,看到並不對他的神魂產生影響,李霖這才放心了下來。

年祭乃是族中大事,不管頭一天喝的多高,第二天一早只要是在李家族譜上的人,就必須早早起來,沐浴更衣,然後換上正服,聽到族祭李辯敲響祖祠中的鐘聲以後,趕往祖祠參加祭祀活動。

李家自三叔公這一輩到最小的族人,現如今一共四代同堂,除去那些嫁入李家,成爲李家族人正妻的女人之外,李霖算了一下,現在李家一共有一百多人,另外還有個別因爲要在外面照料李家在外地的產業,不能回來的十幾個偏枝族人,一共有一百七十多人。

李家自立宗開祭時代起,便分爲了正朔和偏枝兩部分,雖然同爲李家族人,但是在族譜上卻被分爲兩部分。

其中屬於正朔的族人,全部是由李家在二百餘年前的開宗先祖李如光的子孫構成,李如光當年在大陳朝烈祖皇帝起兵之際從龍,獲得了功勳,後來大陳朝建立分封功臣的時候,得到了勳位,使得李家可以開宗立廟,所以目前的李家所供奉的先祖,也正是二百年前的李如光,故此作爲李如光直系子孫,便爲李家的正朔子弟。

至於李家的偏枝,則是李如光飛黃騰達之後,逐步投靠李如光的其他李家族人的後裔,他們在李家雖然可以被錄入族譜,但是隻能寫入到偏枝一系之中,屬於李家正朔子弟的附庸,地位明顯低於李家正朔子弟,一般情況下,是無法繼承李家家主、族堂掌刑、族祭這樣的重要位置的。。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李家的家奴之中,曾經有過極其忠實的家奴,爲了保護李家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或者是爲李家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作爲特殊的賞賜,賜給他們了李姓,消去了他們的奴籍,並且從族中偏枝之中選一適齡女子,嫁給他,其所生兒子就擁有了一半的李家血統,特許可以被錄入到了李家族譜,編入到偏枝一系之中。

這種情況比較罕見,但是也切實發生過,這是當初家族先祖李如光特別制定的一個規矩,目的很顯然,就是以此激勵家奴效忠李家,爭先爲李家做出貢獻。

這時代作爲家奴,是一個很悲哀的事情,家奴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榮辱生死全部掌握在主人手中,即便是他們的子孫後代,也生來就是主人的家奴,被稱之爲家生子,天生就是奴籍。

有了李如光制定的這個規矩之後,這就給家奴開了一個很小的門,使之可以看到一絲希望,有朝一日通過他們的努力和忠誠,爲李家立下大功,然後解脫奴籍,並且讓後世的子孫,歸入李家家族,哪怕僅僅是屬於偏枝,對於家奴來說,也是極大的恩典。

當然,想要獲得李家如此恩典,並不容易,非家族遇上大難的時候,家奴是沒法獲得這樣的恩典的。

平時就算是家奴再怎麼忠心,做事再怎麼勤勉,爲了李家再怎麼勇敢,充其量也就是可以獲得李家將其脫籍,從家奴改爲平民罷了,脫籍之後,他們便擁有了人身自由,既可以繼續依附李家,爲李家做事,也可以另謀出路,離開李家自立門戶。

比如李展,就屬於李家的偏枝子弟,在族中地位遠不如像李威、李桐這樣的正朔子弟,這也是爲什麼昨天李威得知李展被家族引薦給貴人,獲得了出仕的機會之後,立即妒火中燒,被燒昏了頭腦,最終直接蹦出來挑釁家主李敬和李霖的原因。

(繼續求收藏,求紅票,只爲了能把這本書認真寫完,不辜負任何一個讀者朋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二十五章 水賊來襲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鐵第一百二十七章 晉見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八章 唐王來援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十一章 湖匪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十三章 懈怠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六章 願賭服輸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四十二章 小施懲戒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九十四章 交易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九十六章 懸賞開拔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二十章 水妖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十章 兄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七十四章 海路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零五章 天極門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二十五章 水賊來襲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一十八章 懲戒第一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鐵第一百二十七章 晉見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八章 唐王來援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十一章 湖匪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十三章 斬其匪首第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十三章 懈怠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六章 願賭服輸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四十二章 小施懲戒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一百五十四章 堅持第八十三章 梵門和尚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九十四章 交易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六十四章 賜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九十六章 懸賞開拔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二十章 水妖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十章 兄弟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七十四章 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