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一道巨大的光幕矗立在國書院的廣場上,吸引了無數學子的目光。
上面是一篇文章——柳狀元所寫的有關於神書的心得感悟。
雖然有人質疑柳狀元並非神學院的人,憑什麼寫這個心得體會?
“我記得聖上當時御賜的正是神書一冊,期望柳狀元多多參悟,想來能寫成此文也並不奇怪。”
溫柔的女聲響起,帶着不容置疑的堅韌。
衆人看去,見說話之人正是探花林書影,有些本欲反駁的話便嚥了下去。
“而且,你們忘了?柳笙可是會試第一,難道你們真的覺得她對神書的理解會比你們差?”
林書影身邊正是瞿春妍,抱着雙臂靠在走廊柱子上,冷冷地看着圍觀的學子。
“是啊……可別忘了會試考的正是對神學的感悟。”
“柳狀元願意拿出來分享,還是得好好看看。”
於是在議論聲中,衆人閱讀起來,不禁讚歎連連。
“柳狀元的文章果然寫得好啊!”
“這文章裡的道理,雖然不像文公子講課那般深奧玄妙,卻淺顯易懂,通俗明瞭。”
更令人意外的是,文章詳細闡述瞭如何將信仰傳遞到百姓之中。
【國書院學子,當以百姓爲念,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若能洞察民情,施展所學,解民之困,則國泰民安,社稷長治。吾輩奉行神道,身負重任,更應以天下蒼生爲懷,使神之光輝普照四海,方不負無上神之庇佑……】
“關鍵是要爲百姓做實事,這道理雖淺,卻不易做到啊……”有學子感慨道。
文章的後半部分,則是關於治理之道的深入探討。
沒有人在意這個細看之下似乎與神學無關,只是在想着,這些道理似乎都能印證現實,是切切實實可行、沒有絲毫藏私的法子。
甚至最後,柳狀元還提出歡迎大家進一步探討,如何通過神學解民之困。
【諸君若有見解,還望共議探討,以期同心協力,爲民造福,延綿神光。】
“柳狀元的格局……”有人不禁感慨,“猶如山川大海。”
“咦,這文章下面,還另有玄妙!”
“這是……神學院徐大娟的感悟,神之一道……”有人朗朗讀起,頻頻點頭。
徐大娟的點評下方,甚至還有來自於歡的一條長長的感悟。
徐大娟和於歡都是殿試前十,自然引人矚目,兩人的感悟與柳笙的文章相輔相成,衆人只覺收穫頗豐。
而其他人的感悟長短不一,甚至只有幾個字,例如:“甚好”、“有理至極”、“學之”等等。
“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這上面分享?”有人終於明白過來。
“可以是可以,但應當如何做呢?”
“你們注意到了嗎?除了柳狀元以外,其他評論者皆是光明社的社員!”有一人甚是敏銳,一語道破。
“光明社?”有人奇道,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一位知情的學子低聲解釋:“就是那個寒門弟子自己成立的……”
“但他們竟然把社內的交流就這樣公之於衆,任人閱覽?”
正說着,懶懶的聲音傳來:“當然,敝帚自珍不是我們的風格。”
大家循聲看去,一眼認出,是徐大娟。
徐大娟和好幾位光明社的社員一起,包括雲吉稻、鄭洵和關斯芸。
林書影和瞿春妍見了,遙遙點頭示意。
“可是,你們這麼做,也不見得會增加你們的社員啊。”有人好奇道。
“我們的目的不是招攬社員,而是推動知識的公平傳播。”徐大娟淡然道。
此話一出,衆人譁然。
這句話的格局太大了。
“這也是我們光明社的創社參謀——柳狀元的理念。”徐大娟補充道。
“因此,如果你們也想參與討論,不需要加入我們,只需要去青雲閣將你們的靈訊改造一下就好,沒有靈訊的可以去購入特製靈訊。”
“改造靈訊?”有學子疑惑地問。
徐大娟笑了笑,拿出自己的靈訊。
操作一番,打開一個微型的光幕,然後他手指滑動在上面寫了幾個字,然後彈指發送。
大家隨即在大型光幕上看到出現了一條新的資訊,就在柳狀元的文章下面。
——
關於《神書》的一點感悟
發佈者:柳笙
發佈時間:十二個時辰以前——
參與論壇的方式
發佈者:徐大娟
發佈時間:剛剛
——
衆人一看,無不驚奇。
“還望諸位多多留意我光明社論壇,亦盼大家踊躍參與,互相砥礪,共同精進。”鄭洵笑盈盈地說道。
“所以柳狀元也會在這個,額,論壇之上繼續發文章嗎?”有學子問道,對於“論壇”這個詞還是覺得有些陌生。
“當然。”徐大娟傲然點頭。
“那麼……請問柳狀元也是光明社的社員嗎?之前也沒看過你們聚會中有她。”那位相當敏銳的學子又問道。
他經常經過這些寒門子弟聚會的落棋坪,路過就會看兩眼,故而有此一問。
“柳狀元是我們光明論壇的創始者,你說呢?”鄭洵反問道。
她還笑着補充:“另外,光明社社員前往青雲閣改造靈訊,費用可減三成;特製版靈訊需訂購,費用減兩成。”
這兩句話一出,大家自有思量。
“而且,這個特製靈訊乃是由柳狀元研發,往後還會有更多用處,絕不僅限於此。”徐大娟補充了一句。
當場有好幾個學子提出要加入光明社。
儘管光明社的成員大多爲寒門子弟,但國書院規定所有社團都不能以家世背景爲入社門檻,所以世家子弟也能申請加入。
“等等,你不是承天社的嗎?”鄭洵認出一個學子,狐疑道。
“國書院允許一人多社,只要切磋學藝,不礙事。”那學子答道。
鄭洵有些不悅,但被雲吉稻輕輕扯了扯衣袖,“鄭同學,別忘了我們的策略。”
隨即看向徐大娟。
徐大娟是社長,他微微頜首,表示可以。
鄭洵這才暫且放下,接納新的社員。
“加入嗎?”一直旁觀的瞿春妍問林書影。
林書影微微一笑,溫聲道:“小師妹搗鼓的,當然要支持一下。”
於是兩人款款走去,提出要入社。
認得她們的神學院學子更是動念。
這下小小光明社中,前十人就佔了五人,這是絕無僅有的精英社啊!
加入,必須得加入!
當下更是熱鬧了。
雲吉稻看着眼下的情形,心中更是歡喜,心想柳笙姐說的果然沒錯。
寒門崛起就當如此。
不,往後也該摒棄這種念頭,知識共享就好。
在她轉念之下,在場所有人都歡喜起來,甚至都想起了柳笙,並默默冠上了一個“姐”的後綴。
於是,想要加入光明社的意願更爲強烈了。
這一日下來,光明社新納入了上百名社員。
……
與此同時,在昏暗的大理寺牢房之中。
文軒寧漸漸感應到那些星星點點的信仰之正在轉爲不純粹的斑駁,直至消失。
他的臉色愈加陰沉,心裡焦躁起來。
從那一天開始,文軒寧一天天數着,那一步棋怎麼還沒有下好?
直到在牢裡的第七天,牢門終於打開,走進來的不是獄卒,而是一羣宮人。
宮人們手持各種器物魚貫而入,動作熟練地幫文軒寧脫下髒污的衣衫,用散發麝香的溫水爲他擦拭身體,鬆開頭髮,用梳子一一梳順,再爲他紮起端正的髮髻。
梳洗完畢,狼狽盡去、再度光鮮的文軒寧被宮人換上了一套紫緞織金蟒袍,上面繡有龍紋。
只是這是四爪龍。
然後,文軒寧挺直身軀,袍袖一甩,昂首走出牢房。
外面的獄卒恭敬低頭,不敢正眼相視。
文軒寧路過的時候,低聲說了一句:“感謝你這些日子來的照顧。”
聲音輕冷,帶着難以言喻的寒意,令人脊背發涼。
宮人們依舊垂首跟隨在他身後,而那些地牢中的囚犯則紛紛好奇地扒在欄杆上,看着外面發生的一切。
有位曾經的老臣看着,一眼認出他身上的蟒袍。
“這這這……這是太子禮服!”
“老陳,我朝已經多少年沒有太子了,你竟然能認得?”
那老臣感慨道:“當年先帝在位時,曾見過……後來太子……”
言語中充滿唏噓。
文軒寧聽着這些低聲議論,面無表情地繼續向前走去。
隨着他步履向前,身上的神輝與龍氣逐漸瀰漫,彷彿一層神聖的光輝籠罩着他,使他整個人顯得愈發高貴不可侵犯。
走到監牢外,侍衛早已整齊列隊等候。
隊伍最前面,正是長公主與文思源。
兩人見到文軒寧走出,神情肅然,文思源率先躬身恭敬道:“恭迎聖太子回宮。”
長公主微微頷首,眼中隱隱閃現出複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