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666【應考士子】

第669章 666【應考士子】

民始九年,中歷4347年,西曆1650年。

春寒料峭。

河北士子李及秀、張兆庸,元宵節剛過便來到南京,等着二月初參加第一屆會試。

他們算比較晚的,有些士子怕錯過時間,直接選擇在南京過年。

燈會要持續十天,李張二人還有機會觀燈。

雖然很多花燈都已撤了,但剩下的還是讓他們激動。

張兆庸含淚感慨道:“愚弟年幼時,曾與父兄在北京觀燈,依舊還記得那恢弘氣象。而今北方凋敝,繁華早已不再,此時重見燈會,真個物是人非事事休。”

“唉,莫要再說這個。”李及秀也想起舊時歲月。

李及秀家裡算是大地主,足有三千多畝地。不說奴僕成羣,至少也前呼後擁,現在卻啥都沒了。家裡那幾十畝地,還是逃難回鄉時,地方官府給分配的,粗茶淡飯也要自己動手耕種。

張兆庸擠出笑容:“不過天津還是恢復很快,城內城外,這幾年人煙日增,多虧了陛下組織移民。”

“誰說不是?”李及秀說道,“愚兄所在的平樂鎮,初時人口不過千,去年已經有兩三千人。一些是從山裡出來的,剩下全都是南方移民。我那幼弟,去年也定了親,南方來的姑娘家。雖只是尋常農戶,卻也讀過三年小學,今後生下子女肯定能教育好。”

正說話間,一羣年輕人,勾肩搭背而來,還醉醺醺唱着歌。

張兆庸說道:“兄長且看他們腰間的玉佩,都是金陵大學的學生啊。”

“這些年輕人,生了好時候,端的好前程。”李及秀不禁感慨。

大學士腰間的玉佩,類似於校徽作用。

而且,不是什麼正經美玉,都是清一色的藥玉,也即彩色玻璃。明初之時很貴重,官員的朝服上就有,明中期就不咋值錢了,官員們逾制偷偷換成真玉。

現在就更不值錢,基本是製作透明玻璃的副產品。

張兆庸說:“這金陵大學,便類似前明的國子監,聽說平時對學生管得很嚴。這些學生醉酒過市,估計是年後還未開課,提前回學校到處玩耍。唉,南方各省皆有大學,我河北什麼時候纔能有啊?”

李及秀笑道:“至少也得有中學,否則河北的大學如何招生?我猜正因如此,陛下才重開科舉,給北方士子一條路,不讓南方人獨佔朝堂。”

“便是這樣的,陛下英明。”張兆庸也笑起來。

翌日,二人結伴逛書店。

卻見一羣還沒開課的大學生,還有不少趕考的士子,正圍在書架前激烈爭論。

剛到了新書,名字叫《甲骨考辯》。

或許是太過生僻,害怕銷量不好,發行數量並不多,這家書店僅僅進貨三本。

長期有士子盯着新書,再生僻也會翻開,然後就引起轟動。

此書由皇帝親自提筆作序,內容大概有三點:第一,道明甲骨的由來,是河南農民發現甲骨,地方官員進獻給皇帝;第二,翰林院倉頡館的先生們,廢寢忘食研究甲骨,若是引起爭議,社會各界不要一味抨擊;第三,漢文字之形成,或許並非一人之功,倉頡可能是上古的特定官職。

前面十多頁,全部都是甲骨拓片,由匠人雕版進行印刷。這些選出的甲骨,雖然不是每片都辨認完全,但至少都認出了六成文字。

接下來,又是倉頡館總結的甲骨文辨別方法,然後再配上特定的甲骨文舉例,並配上相應的鐘鼎文、大小篆、隸書和楷書。從古至今,一個文字的發展脈絡,便清晰的擺在讀者面前。

“哈哈,你們看這‘象’字,甲骨文還真是一頭大象,連象鼻、象尾都畫得清楚。”

“你見過大象?”

“怎沒見過?我老家就有,我是雲南人!”

“大象真有那麼長的鼻子?”

“鼻子長得很,你要是親眼見過大象,就知道跟這甲骨文一模一樣。這倉頡館一研究,什麼都清楚了。如今的‘象’字,最上邊的兩筆,是大象的鼻子衍化的。中間橫着的‘日’字,其實是大象的腦袋。下面那長長彎鉤,是大象的身體和最後一條腿。左邊的三撇,是大象的前三條腿。右邊的筆劃,是大象的尾巴。”

“還真是啊,清楚得很,‘象’字原來是這麼來的。”

“快讓讓,我來看一下,別擋着我啊!”

“……”

書店掌櫃見人越積越多,忍不住說:“你們買不買啊?耽誤我做生意了。”

“買,多少錢?”一個不差錢的士子問。

書店掌櫃道:“三十塊!”

一本書三十兩銀子,絕對算得上昂貴,尋常書籍只賣幾百文,甚至連幾十文的都有。

但這本《甲骨考辯》屬於厚厚的大部頭,且所有圖片都要雕版印刷,圖文並茂的頁面還得用套印法。另外,發行量也比較小,算算成本,三十兩銀子的售價並不坑人。

有士子買走一本之後,立即拿去店外翻看,他的朋友也跟着出去,書店裡頓時敞亮了許多。

“我也買一本。”又有士子掏錢。

書店只進貨三本,一下子就賣出兩本,掌櫃高興得捋鬍子直樂呵。

可惜最後一本,卻沒人再掏錢,畢竟三十兩屬於鉅款,能買到兩千多斤白米。

李及秀、張兆庸二人,這時纔有機會擠過去,跟其他窮士子一起圍觀圖書內容。

一蹲就是大半天,他們肚子都餓了,戀戀不捨的出門吃飯去。

在路邊攤吸溜着麪條,李及秀連連感嘆:“以前只知苦學《說文解字》,今日總算豁然開朗。須知甲骨,方可探究文字,翰林院做得大好事啊!”

張兆庸遺憾道:“可惜囊中羞澀,否則買一本回家,必可作爲傳家之寶,即便落榜也不虛此行。”

張兆庸家裡只是做些小生意,肯定比李及秀富裕,但他無法隨手掏出三十兩。

李及秀說:“要不,買些紙去書店裡抄?”

“店家怕是不讓吧,”張兆庸說道,“人多手雜,還有墨水,稍不注意就把書弄髒了。”

李及秀有些失落,賭咒發誓道:“待我今後存了銀子,必然買一本《甲骨考辯》回家,後世李家子孫都能領悟文字衍化之奧妙!”

又過兩日,可以憑藉准考證,抽籤選擇考試座位號了。

二人前往禮部報備,除了抽取座位號之外,官府還給他們發了腰牌:“憑此腰牌,可去翰林院、欽天院的藏書樓看書。記住,單號的腰牌,只能在單日使用,雙號腰牌在雙日使用,以大同新曆爲準。不得把書借走,只准在藏書樓裡看。腰牌使用期限,持續到會試結束一個月。腰牌必須歸還,若有遺失也須報備,否則今後別想做官,考上狀元都給你取消功名。”

還有這種好事兒?

李及秀欣喜道:“新朝新氣象,陛下還是善待士子的。”

“是啊,”張兆庸興奮說,“聽說翰林院、欽天院的藏書,很多都是前朝的皇家藏書。擱在前朝,非得做朝官才能看到,哪會讓咱們這些應考士子借閱?”

二人拿着腰牌,直奔翰林院而去,卻見這裡的藏書樓已經擠爆了。

無奈之下,輾轉前往欽天院,此處的士子總算要少些。

李及秀隨手拿起一期內部發行的《欽天學刊》,他已經自學了數學和物理,勉強能夠達到中學畢業水平。可翻開這本學刊,卻彷彿在讀天書,許多符號他都不認識,各種術語也是頭一次聽說。

來到張兆庸身邊,李及秀低聲道:“賢弟,翻閱此書,愚兄覺得自己就是個蒙童。當朝的欽天院學者,一個個都在研究些什麼啊?”

“誰知道?”張兆庸正翻着一本《四海圖志》,在那兒看得津津有味。

《四海圖志》的作者叫艾儒略,歐洲傳教士一個,此書還是去年才印刷發行的。

張兆庸讀完一個章節,笑着說:“極東之地,有大陸名叫阿美利加。其地皆番邦土著,亦有文明也。有那瑪雅國人,也有印加國人,彷彿我華夏之上古。最稀奇的是,幾百個西班牙人,竟能摧毀一個國度,將那國民都變做奴隸。”

“如此來說,西班牙皆強盜也。”李及秀說道。

張兆庸繼續往下看,不久就驚呼:“此時的印度皇帝,竟是蒙古人的後代。”

印度就是天竺,天竺就是印度,音譯不同而已。

李及秀說:“成吉思汗橫掃天下,蒙古人自然遍地都是。”

張兆庸說:“今日印度之莫臥兒國,與西域的葉兒羌國,開國君主是一對錶兄弟。他們被什麼烏茲別克汗國擊敗,表哥帶着千餘殘兵,南下建立印度莫臥兒國,表弟帶着千餘殘兵,東奔建立了西域葉兒羌國。”

李及秀驚訝道:“天竺那麼孱弱嗎?千餘殘兵就能在那裡立國?”

張兆庸笑道:“我大同天兵若去了印度,怕也能在域外另立一國。”

這兩個傳統士子,在欽天院的藏書樓裡,連續看書大半個月,眼界完全被打開了,世界觀幾乎被重塑一遍。

(本章完)

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931章 927【賞罰】第367章 365【圍困】第746章 743【批評大會】第141章 139【瑣事】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1003章 999【封王】第1074章 【番外四】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605章 602【教書育人】第214章 212【官匪密約】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544章 541【潼關】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658章 655【墾殖】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262章 260【宗族勢力】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747章 744【收下奴隸】第413章 411【血肉廝殺】第48章 047【兵法武藝】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962章 958【沙皇】第24章 024【訓詁學】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168章 166【天命】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133章 131【閒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1054章 1050【實地調查才靠譜】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407章 405【大戰爆發】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61章 558【礦工】第698章 695【三殺】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570章 567【追擊】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114章 112【零傷亡,破萬賊】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852章 848【沙俄貴族】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726章 723【緬甸侵土】第286章 284【謀劃】第945章 941【電氣】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962章 958【沙皇】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31章 031【風調雨順】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822章 819【節旄】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297章 295【君臣民】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
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931章 927【賞罰】第367章 365【圍困】第746章 743【批評大會】第141章 139【瑣事】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1003章 999【封王】第1074章 【番外四】第110章 108【夜襲鈔關】(爲盟主“寒風蕭瑟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605章 602【教書育人】第214章 212【官匪密約】第839章 835【李自成歸降】第544章 541【潼關】第49章 048【俠耶?匪耶?壯士耶?】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658章 655【墾殖】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262章 260【宗族勢力】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747章 744【收下奴隸】第413章 411【血肉廝殺】第48章 047【兵法武藝】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962章 958【沙皇】第24章 024【訓詁學】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168章 166【天命】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432章 430【退守遼東】第133章 131【閒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1054章 1050【實地調查才靠譜】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835章 831【再收屬國】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407章 405【大戰爆發】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61章 558【礦工】第698章 695【三殺】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593章 590【安南侵土】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570章 567【追擊】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38章 037【不要臉的】第114章 112【零傷亡,破萬賊】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888章 884【法國使者眼裡的中國鄉村】第852章 848【沙俄貴族】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450章 448【互相傷害】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726章 723【緬甸侵土】第286章 284【謀劃】第945章 941【電氣】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962章 958【沙皇】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31章 031【風調雨順】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822章 819【節旄】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297章 295【君臣民】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