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
張平剛剛離開,就再也忍不住,彎着腰劇烈嘔吐了起來。
“相國!”
隨從見狀,急忙上前輕輕拍打着張平的後背,臉上露出了擔憂之色。
“那趙嘉實在過分!”
誰也沒有想到,趙嘉居然當着衆人面,逼迫張平吃人肉。
這種舉動,完全不符合他往日公子如玉的形象。
張平吐了許久,這才感覺好受一些,繼而嘆道:“趙嘉這是想要殺雞儆猴,順便警告我一下啊。”
“縱如此,相國也沒必要真的吃下去啊。”
張平聞言,卻是苦笑不已。
作爲身居高位的韓相,張平又怎麼願意如此被人羞辱,然而爲了大局,不得不這麼做啊。
趙嘉遞過來肉的時候,還隱晦點出了張平的打算。
從那刻起,張平就知道自己算計對方的事情,已經被洞悉,離間秦、趙這條計策,顯然也是以失敗告終。
趙嘉當衆烹食那人,順便還逼迫張平食用,也未嘗不是在警告張平乃至整個韓國,莫要再想像長平之戰那般算計趙國。
張平隱約能夠感覺到,自己如果堅持不吃,趙嘉很有可能就揮兵南下,真正開始攻打千畝。
爲了大局,也爲了給自己失敗的算計買單,張平只能強忍着噁心吃下那塊肉,向趙嘉表達誠意。
千畝城內。
千畝守將小心翼翼陪在張平左右,看着對方那陰沉的臉龐,不敢多語。
“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忽然間,張平出聲問道。
“啓稟相國,城中有兵卒三千,除此之外還有民壯六千餘,足以應付城外三萬趙軍。”
張平卻是擺了擺手,道:“趙嘉只是做做樣子,並不會真的發兵來攻。”
“如今野王戰局堪憂,本相欲從上黨各個縣城徵調兵馬,前去救援野王,千畝派遣兩千兵馬隨行。”
“可是。”
千畝守將聞言,卻是面露難色。
面對兵臨城下的三萬趙國精銳,哪怕依靠着險峻的城池,千畝守將也不得不謹慎萬分。
此時驟然聽聞,張平還要從城中調走兩千兵馬,心中多少有些不願。
畢竟,如果趙嘉果真領兵攻城,最終千畝失陷的話,還是要有千畝守將自己背鍋。
“汝放心,趙嘉不會領兵攻千畝。”
張平卻是看透了千畝守將的心思,出言安撫其焦躁的內心。
千畝守將心中不願,可是想到了張平的權勢,再想到今日張平與趙嘉會面之事,最終還是放下了心理負擔。
“敢問相國,準備何時啓程?”
張平道:“野王危在旦夕,自然是越早出發越好,若有可能,明日本相就帶走城中兩千兵馬,前去支援野王。”
千畝守將急忙說道:“既如此,那末將今晚就徵調兩千兵馬,好讓他們提前準備,明日就隨相國離去。”
卻說趙嘉帶着屬下返回軍營,途中所有人都沉默着。
衆人跟在趙嘉身後,偶爾擡頭偷偷瞥了一下那個挺拔的身影,繼而飛快轉過頭去。
他們眼中,帶着畏懼。
不知何時,衆人只感覺趙嘉,乃是一位有君子風範的仁君。
他們固然敬重趙嘉,卻也缺少了一份敬畏。
可是今日,趙嘉當着所有人面,烹了一位自己的門客,還逼迫韓相張平吃進去。
這種舉動,讓所有人都感覺心驚膽戰。
直到此時他們才猛然驚醒,趙嘉不僅是位君子,還是割據一方的君主。
自古拌君如伴虎。
臣子對於君主缺少了敬畏,那就不叫臣子了。
“爾等是否覺得,本君今日所做之事有些過了?”
趙嘉忽然止住腳步,轉頭對着身後衆人說道,臉上卻是古井無波。
“君上厚待韓琦,彼卻賣主求榮,暴露君上行蹤。”
“那日,若韓國對君上有敵視之心,暗中派兵伏殺君上,又當如何?”
“韓琦死有餘辜,當衆烹之,有何不可?”
若說衆人之中誰最淡定,非邊城莫屬,早在趙嘉剛剛下定決心之時,邊城已然知曉。
趙嘉話音剛落,邊城就出言力挺,在表達自己忠心的同時,也不忘告知衆人此事緣由。
趙嘉環顧衆人,沉聲說道:“若有人覺得趙嘉非明主,大可自行離去,趙嘉絕不阻攔。”
“如若不然,嘉不負諸位,也望諸位莫要負嘉!”
言畢,趙嘉也不再多說什麼,轉身大步朝着軍營走去。
爲君之道,除了施之以恩,曉之以義,誘之以利外,還需要加之以威。
恩威並施者,方能爲雄主。
趙軍主帥營帳之內,燈火通明。
“君上如此折辱韓相,莫非不準備盟韓?”
王翦盯着趙嘉,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按理來講,張平身爲韓相親自前來宴請趙嘉,哪怕居心不良,也應該給其留些面子。
王翦卻沒想到,向來溫文爾雅的趙嘉,居然會做出這種事情。
趙嘉尚且沒有說話,李斯就笑道:“盟韓時機未至,若讓張平奸計得逞,必會禍水東引,令秦轉而攻趙,於趙不利。”
“公子今日此舉,固然有殺雞儆猴警告張平之意,最爲重要者,還是想要告知蒙驁,趙與韓不和。”
“蒙驁!”
聽到這個名字,王翦不由自主握緊了雙拳。
當初若非蒙驁力挺呂不韋,派兵伏殺王齕,身爲將門世家的王氏,也不至於被扣上叛逆罪名,一朝破滅。
趙嘉看着王翦臉色,知曉又勾起了對方傷心事,上前拍了拍王翦肩膀。
“若此戰順利,汝或可手刃仇敵,爲王齕將軍報仇雪恨。”
王翦聞言跪伏於地,沉聲道:“若能報宗族大仇,翦必不忘君上之恩!”
“既如此,那今晚就由你統兵襲千畝吧。”
“若有可能,將張平生擒!”
王翦聞言,當即大驚失色,問道:“君上不是準備暗通韓國,讓韓王主動割讓土地麼,爲何會突然改變主意,派兵襲擊千畝?”
趙嘉嘆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戰場局勢千變萬化,想要讓韓王心甘情願割讓上黨,絕非易事,有長平之戰前車之鑑,不可不做兩手準備。”
“相比起韓王心不甘情不願的割讓,親手奪取上黨,摧毀韓國上下僥倖心理,纔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