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

bookmark

>

孔穎達回去後便向楊玄感稟報。這種小事對孔穎達來說輕而易舉,他的聲望擺在那裡,河北人對他很信服。楊玄感不以爲意地褒獎了幾句,然後馬上給了他一個新任務,連夜渡河趕赴白馬,公開拜會正在聯盟軍中的大儒劉炫,然後借劉炫之力進入聯盟高層,以此來影響聯盟決策。

“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堅守黎陽,堅守的時間越長越好。”

楊玄感親自走到地圖前向孔穎達講解堅守黎陽的重要性。黎陽這裡不僅有黎陽倉,更是永濟渠的“咽喉”所在,“咽喉”斷了,永濟渠中斷,從南方運往北疆的水路運輸線就斷了,如此一來受到嚴重影響的不僅是東征戰場,還有整個北疆防禦。因爲沒有糧草輜重的持續供應,東征必然中止,而北疆防禦卻有崩潰之危,西起陰山東至遼水近萬里防線一旦陷落,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控制了黎陽,就等於捏住了主上的咽喉,主上迫不得已,只能停止東征,以便把有限的糧草輜重供應給北疆鎮戍軍,確保北疆防禦之安全。”

孔穎達聽到楊玄感改稱聖主爲“主上”,情緒有些複雜。孔穎達能有今天的地位,與聖主有直接關係,聖主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絕無背叛聖主的念頭,更不想做一個恩將仇報的小人,但形勢不由人,徒呼奈何?瞬間孔穎達就穩定了起伏不定的情緒,低聲問道,“明公,涿郡囤積的糧草輜重,在敞開供應北疆鎮戍軍後,是否還有足夠盈餘保證幾十萬遠征軍回師東都?”

“當然沒有。”楊玄感斷然搖手,手指地圖繼續說道,“無論是河南討捕大使崔弘升,還是涿郡留守段達,得知黎陽劇變,永濟渠中斷後,必然第一時間攻打黎陽。拿下了黎陽,就能通過淇水,把永濟渠和大河重新連接起來,再通過大河與通濟渠相連,如此便可重新打通南北運輸,確保北疆所需。”

“對遠在遼東的主上來說,南北運輸暢通無阻的重要性,北疆防禦牢不可破的重要性,實際上遠遠大於東都的安全。東都亂了,變成廢墟了,那都屬於國內危機,都在可控範圍內,反之,若南北運輸中斷,北疆防線變得脆弱不堪,南北戰爭轟然爆發,主上和中樞必然腹背受敵,陷入兩線作戰之窘境,那局勢就失控了,國祚崩潰都有可能。”

“當河北、幽燕的大軍猛攻黎陽之時,主上會停止東征,遠征軍會撤回遼東,不過暫時他們還不會回師東都,一則因爲糧草輜重的供應十分緊張,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們長途跋涉,二則北疆防禦面臨危機,遠征軍暫時需要留在邊疆威懾北虜,以防萬一。等到黎陽收復,大運河水道暢通,北疆危機緩解,主上和遠征軍就要回師東都了。”

“這就是黎陽的重要性。”楊玄感看了看神色凝重、若有所思的孔穎達,語調沉重地說道,“黎陽堅守的時間越長,牽制的敵軍越多,就能給某贏得更多時間攻打東都,而某一旦拿下東都,局勢逆轉,則兵變成功的把握大大增加

孔穎達遲疑良久,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明公,你去東都後,誰來留守黎陽?留下多少軍隊堅守黎陽?”

“建昌公(李子雄)留守黎陽。”楊玄感手撫長髯,眼裡掠過一絲擔憂和無奈,“至於鎮守黎陽的軍隊,建昌公的建議是,與白髮李風雲合作,以聯盟軍隊堅守黎陽。”

孔穎達恍然大悟,當即知道了楊玄感命令自己連夜渡河趕赴白馬的用意。

楊玄感以堅守黎陽來贏得更多攻打東都的時間,可見他對黎陽的重視,但目前楊玄感手上的軍隊太少,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事實上他根本無力兼顧黎陽的防守,所以之前孔穎達根本就沒有想到楊玄感會堅守黎陽。再以黎陽的重要性來說,楊玄感應該派一位親信部屬留守黎陽,以確保他的謀劃能得以忠實執行,而結果卻是這一重任落在了李子雄肩上,這又出乎孔穎達的預料。

李子雄是一位足以與楊玄感比肩的軍政大佬,他參加這場兵變肯定有他的目的,有他的利益訴求,由此推斷,李子雄願意堅守黎陽,名義上是幫助楊玄感,實則另有圖謀。李子雄是齊王楊喃的政治盟友,是齊王入儲的堅定支持者,與齊王利益相連榮辱與共,而齊王目前在政治上的處境十分“艱難”,如此一來,李子雄願意堅守黎陽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於是黎陽戰場上就出現了四股勢力角逐廝殺,打着支援東都旗號的齊王,公然背叛聖主的李子雄,公然反對官府的白髮賊李風雲,還有就是真正拯救東都的忠誠於聖主的平叛大軍。

李子雄若與齊王裡應外合,利用黎陽來牟取利益,必定大肆敲詐勒索,“敲詐”完了楊玄感,再“勒索”聖主,兩頭獲利,但楊玄感終究處於劣勢,最後十有八九會被他們以一個“高價”賣給聖主。然而,齊王不能公開背叛聖主,李子雄手上無兵,他們若想堅守黎陽實現攫利之目的,就必須與白髮李風雲合作。但李風雲是什麼人?中土第一叛賊,實力強悍,號稱有十幾萬軍隊,齊王和李子雄與這樣一個悍賊合作,根本就是與虎謀皮,最後誰利用誰,誰吃了誰還尚未可知。

此時此刻,黎陽大戰的帷幕還沒有拉開,李風雲還沒有渡河,楊玄感依舊擁有與李風雲秘密合作的主動權,依舊有操控黎陽局勢並利用李風雲實現其堅守黎陽之目的,而在孔穎達看來,這就是楊玄感命令自己火速趕赴白馬的用意所在。

“明公,建昌公打算給李風雲什麼承諾?”

“黎陽倉。”楊玄感說道,“李風雲沒有一塊穩定的地盤,軍隊數量卻急驟膨脹,其結果可想而知,聯盟之所以二次轉戰中原,劫掠通濟渠,正是因爲陷入了嚴重的糧食危機,所以黎陽倉對他來說勢在必得。”

“那麼明公打算給李風雲什麼承諾?”孔穎達追問道。

楊玄感笑了,意味深長,語含雙關,“某不需要給他承諾。”

孔穎達疑惑了,不明所以。

“你當真不知道李風雲身在何處?”

楊玄感的笑容愈發燦爛,但在孔穎達的眼裡卻十分詭異,一股寒意忍不住從心底涌了出來,“李風雲不在白馬?

楊玄感搖搖頭,嘆息道,“若你當真不知道李風雲身在何處,說明你並未贏得他們的信任,也證明你並未真正出賣某。”

孔穎達幾欲窒息,冷汗涔涔,“某對明公的忠誠,唯天可鑑。”

楊玄感笑笑,不以爲然,然後衝着孔穎達搖搖手,示意他不要緊張,“某很欣慰,但非常時刻,某需要你背叛某,出賣某,以此來贏得他們的信任,否則你進不了聯盟高層,也影響不到聯盟決策,更無法幫助某實現堅守黎陽之目的。”

孔穎達吃驚地望着楊玄感,張口結舌,目瞪口呆。

“有些機密,某現在告訴你,讓你對現在的局勢有個全盤瞭解,對未來的局勢走向有個清晰判斷。”楊玄感說道,“唯有如此,你才能完成某託付的重任。”

接着楊玄感就把自己與李子雄,李子雄與齊王,齊王與李風雲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和相關機密有選擇性的詳細告之。

“對齊王來說,皇統是他唯一的目標,但以他目前的微弱實力,根本就沒有奪取皇統的希望,所以他只能寄希望於東都兵變,寄希望主上和中樞在這場兵變中一敗塗地。”楊玄感最後總結道,“如果東都政局的發展不利於他奪取皇統,那麼他必然退而求其次,想盡一切辦法壯大自己,以求生存。”

孔穎達雖然與河北豪門保持着密切聯繫,尤其與博陵崔氏和趙郡李氏都有直接往來,甚至待崔弘升以弟子之禮,因爲曾歷任冀州刺史、信都太守的崔弘升對其有知遇之恩、提攜之情,但他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距離河北貴族的核心圈子依舊遙不可及,就像他的老師劉焯,他視之爲恩師的劉炫一樣,始終是高層政治博弈中的“棋子”,任人擺佈任由宰割,這讓他非常失落,更爲憤懣,夢想和現實的差距就如一把刺入身體的利器,令其痛徹入骨。

“齊王離不開李子雄的支持,而他們能否達到目的,李風雲不可或缺,那麼李風雲的目的又是什麼?僅僅就是爲了黎陽倉?這顯然不可能。”楊玄感撫髯笑道,“李風雲若想生存下去,若想發展壯大,做流寇沒有前途,必須要一塊地盤,所以某可以斷定,李風雲的真正目的是搶地盤,爲此他需要混亂東都局勢,東都越亂越有利於他搶地盤,而他若想實現這一目的,不僅要把某拉到東都戰場,還要把齊王、李子雄等人統統拉到東都戰場,唯有如此纔有可能引發曠日持久的內戰,才能給他發展壯大聯盟贏得充足的時間。”

孔穎達心領神會。楊玄感面授機宜到如此地步,如果孔穎達還是懵然不知,那他就不是天賦異稟的大師了。

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735章 四大寇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
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六百六十二章 往昔記憶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735章 四大寇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