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凡和姜廠長交談了一下了解到,整個工程再要一週就可以完成了。如果不是考慮到很多設備剛剛安裝完畢,爲了安全起見,還需要一些時間進行調試工作。眼下就可以開始試生產了。
“姜廠長,你們乾的真快啊!比我意料的快多了。不過還是安全第一,雖然我們都很着急,但是也不差這幾天。”劉一凡說道。
“是啊,我也覺得不能急於投產,還是穩妥一點兒好。”姜廠長也表示認同劉一凡的意見,“但是同志們的工作熱情都很高,有點急躁情緒也是可以瞭解的。”
接着,劉一凡又關心的問道,“對生產至關重要的燒結礦、焦炭等方面的問題如何?”
“這個你放心吧,已經生產了不少。眼下的庫存至少可以確保半個月的使用,產量還算有保障。”姜廠長自信滿滿的說。
劉一凡本以爲這次視察,就是簡單的看一看哪裡有什麼問題或者不足,基本就是一個走過場的事,用不了多長時間。結果參觀完了,這個姜廠長非要拉着他研究什麼關工業體系方面的問題,這真是讓他真正頭疼。上回姜廠長就是拉着他說這說那,煩了他很久。劉一凡原本想這回不能了,沒有想到最後還是這樣了。這些搞研究的都有一點呆,他都不想談了。但人家就像看意識不到這點一樣,非要拉着自己說個不停,簡直是讓人無語了。
劉一凡真是爲難,還不能說話太直,只能找個話題岔過去。最後,可算讓他找到一個機會,忙問道:“這事我不是給你寫過資料嗎?”
姜廠長搖頭道:“那個太簡略了,充其量只能算學術論文,發表到報紙上不錯。可是現在涉及到具體項目的運作了,那就遠遠不夠了。”
“那你有什麼想法嗎?”劉一凡心裡都忍不住想說,你丫子想要什麼?還上報紙不錯,真是麻煩啊!
聽到劉一凡的問話,姜廠長也有點茫然,要不他不能老盯着劉一凡說來說去。他總覺得和劉一凡談完話,會讓自己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就說道:“現在鋼鐵工業也開始了,那麼下一步應該怎麼幹呢?是不是研究一下,及早作安排了。”
“這太快了吧?”劉一凡覺得姜廠長有點兒急於求成了?上一步還沒有幹好,這就想下一下步了,也太迫不及待了,就說道:“現在這個鍊鐵廠剛勉強算是建完,還沒有投入生產。要是投產以後,這裡邊肯定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覺得能把這些問題處理完了,今年一年時間都不見得夠。所以這時候再考慮其他的,實在沒那個精力。”
“我不是想早點準備嗎?”姜廠長說。
“早準備也沒用啊!”劉一凡很無奈,看着姜廠長一臉坦誠,讓自己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突然他想到一個理由能讓這人消停,就趕緊說道:“要想上馬新項目,得有人有錢啊。眼下我們最缺的就是這個,鍊鐵廠項目佔用了我們太多的資源。”
“這個。。。。。,”姜廠長尋思了半天,也沒說出下半句。他確實沒有想到這方面的問題,看來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己考慮的還是太少了。
“說實話吧!”劉一凡看自己說的話奏效了,馬上接着把自己摘出來。說道:“這個鍊鐵廠項目已經把今年能花的錢全花光了,再想上別的項目沒錢了!”
其實劉一凡也不算忽悠姜廠長,他說的是實話。別看鍊鐵廠項目相對於那些鋼鐵托拉斯來說投資不算大,可是在邊區來說絕對大項目。再說無論是劉一凡、商團還是邊區,在財力上是遠遠無法和那些外國資本家相提並論的,只能是有多少錢辦多大事,不能好高騖遠。
“那怎麼辦?”姜廠長沒有想到會這樣,他之前作的那些設想,豈不是要化作泡影了?
劉一凡看着糾結的姜廠長,心裡有點愧疚的說:“你先別急了,我們可以先搞一些前期研究。我保證參加工業發展會議的時候可以回答你關心的一切問題了!”
聽到了劉一凡做的的保證,這才讓姜廠長表情緩了過來。然後劉一凡又費了不少口舌,纔算了讓姜廠長放過他。當他走出廠子的時候,都有點劫後餘生的感覺出來了。心說這個姜廠長真是個人才,就這個專研勁,他真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劉一凡知道,現在邊區很重視經濟問題,還專門的辦了一個有關經濟方面的研討會,還有專門的刊物。其中有關工業發展更是重中之重。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開一次會。自然,作爲邊區工業級的頭面人物,劉一凡要被邀請參加這個會議。所以就算今天躲過了姜廠長的摧殘,也躲不過這個會議。
與鍊鐵高爐的好消息相比,劉一凡更願意看到姜弘文的表現。現在有關玻璃廠的事情已經交給他了。原本劉一凡想安排別人負責這個事情的。但是考慮了一圈才發現,現在自己根本沒有合適的人手去搞這個。於是劉一凡索性順水推舟,直接讓姜弘文負責了。
劉一凡當時想的是,要是行,就讓他繼續幹,要是不行,到時候再找別人。所以當劉一凡在視察完鍊鐵廠後,有些不放心姜弘文那邊的情況,就前往參觀玻璃試驗場的了。這個地點就在老耐火材料廠裡邊,玻璃廠的設計倒是挺簡單,也選好了地方,部分工程已經開工,但是具體的工藝還需要研究。所以就先建了一個實驗場,準備進行試製。這個時候,小小的實驗玻璃熔煉爐已經建了起來。
爲了上馬這個項目,劉一凡特意找過邊區的金副局長,金副局長也答應幫助。可惜找遍了邊區也找不到什麼專業的人才,最後只找到了一個曾經在玻璃廠工作過的工人。所以這個研發的重擔還是落到了劉一凡的學生身上。於是由姜弘文率領了一個小小的開發隊伍,開始進行研究和實驗。
劉一凡說是參觀,可是在姜弘文眼中這就是檢查工作。他心裡已經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最好的成果拿出來,好讓劉大哥放心。他可不想再回去學那些東西了,太沒意思了。所以當劉一凡來的時候,姜弘文表現的相當積極。見人來了以後,就馬上開始介紹這裡的情況,指着正在忙碌的人羣說道:“我一共挑了五個人,都是相當有能力的,還對這個都比較有興趣。”
姜弘文看到劉一凡又看向另一羣人,忙解釋:“這些人裡有一個是邊區支援的一個老工人,剩下的是和我們合作的幾個老闆找來的。他們看我們找人,就幫我們找了幾個人來。這才讓我們總算弄出一個小組來。”
劉一凡接着又轉了一下這個地方,看看有什麼地方要改進的,順便聽姜弘文說他們這段時間幹了什麼。走到一個地方,劉一凡一下子就注意到正在建設中的小型的實驗爐。他走上前去,上下仔細打量了一番,知道這個實驗爐快要完工了,就關心的問道:“這爐子還需要幾天完工?”
“快了,三天吧。”姜弘文想了一下回答道。他生怕劉一凡嫌棄他們乾的慢,接着解釋:“其實要不然早就修完了。因爲之前沒有經驗,盲目相信資料。結果修到一半覺得不對勁,就拆了重新修了一回,不然早就完工了。”
“你這麼做是對的,這種東西,要做的仔細一點,這讓才能讓它發揮好的作用。要不用一下就壞了,這纔是麻煩。現在耽誤點兒時間不怕,真要是生產的時候出現問題,那纔是真麻煩呢。”劉一凡很滿意姜弘文這麼細心,幹事情認真,就誇了下。也說明了一下這個問題他乾的好。這讓姜弘文心裡高興的不得了,也讓他記住幹什麼不能急,要穩中取勝,這也造就了以後他的性格。連劉一凡都沒有想到,就是因爲他無意間說的話,讓一個人有這麼大的改變,成就了姜弘文的一生。
劉一凡看完實驗爐,又開始看別的東西。他溜了一圈之後,劉一凡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他一來就發現了,但是開始沒當回事。所以也就沒問。但這一圈都轉完了,他就覺得這不對了。這現場怎麼沒有幾個人在幹活呢?他有點納悶的對身邊的姜弘文問道:“怎麼就這麼幾個人幹活?其他人都去哪了呢?”
姜弘文說:“大部分人都出去採集原料了,現在只剩除了我們幾個人留在屋子裡做試驗呢!”
“他們做什麼試驗呢?”劉一凡問。
姜弘文解釋道:“我們找了很多種材料準備做試驗,看哪種比較合適。畢竟書上說的東西只是一個大概。具體需要用什麼樣的材料,以什麼樣的比例燒出什麼樣的玻璃都要靠自己摸索了。”
聽了姜弘文的話,劉一凡想了解了一下他們幹到哪一步了,就說道:“走,我們也去看一下!”
等到了試驗室,劉一凡一看裡邊的人正在對收集來的不同原料進行提純處理。因爲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都是用多種無機礦物,比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等爲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製成的,主要成分爲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複鹽,現在他們就是在收集可能做爲原料的礦物,然後再對它們進行處理,也就是提純。因爲拿來的礦石太多了,裡邊良莠不齊。他們要先分撿之後,才能到下一步的提純,完事才能看哪種能用,哪種不能用,這就加大了他們的工作量。
但現在也沒有別的好的辦法,只能一步步來。劉一凡上前問了問他們情況。經過交談才知道,他們打算通過不斷的實驗來摸索正確的比例。爲接下來大規模的生產做出努力。這個表現令劉一凡相當滿意,至少他們有探索的想法,只是吩咐他們作好試驗的記錄!
劉一凡不知道,他這邊聊的開心了,那邊張心寶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