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變故(一)

bookmark

第383章 變故(一)

一個月後。

“二哥,小心!”

軍帳裡,傳出四皇子殷切的聲音:“你之前傷得那麼重,現在總算能勉強下榻了。太醫叮囑過了,別急着走路,先站上片刻試試。”

四皇子一邊扶着李景的胳膊,一邊不停地絮叨:“現在戰局一片大好,滎陽軍趙家軍已經和父皇他們會合到了一處。照這架勢,要不了多久,就能徹底攻破燕楚。你慢慢養傷就是,別心急。”

李景在四皇子的攙扶下,在軍帳裡慢慢走了一圈,額上很快冒出了冷汗。俊美的臉孔隱隱泛白,不得不坐了下來。

然後,李景深深地呼出一口氣,無奈苦笑:“這都兩個多月了,我才勉強能下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將傷徹底養好。”

在軍帳裡躺了兩個多月,心胸再寬闊,也難免氣悶。

四皇子笑着安慰道:“安心養傷,別落下病根,這纔是最要緊的。其他的就別多想了。”頓了頓,壓低了聲音說道:“想一想大哥,二哥心裡應該安慰多了。”

這話說起來不太好聽,道理是明擺着的。

比起廢了右腿的大皇子,太子已經十分幸運了。

朝夕相伴了一個月,兄弟兩個的感情迅速升溫。這些不太能出口的話,四皇子也說了出來。

李景心中百味雜陳,半晌才低聲道:“你說的沒錯,我還算有運道。”

四皇子有意哄李景高興,笑着附和:“對嘛,人就要想開一點。你之前打了那麼多勝仗,功勞簿加起來,有厚厚一摞。攻伐燕楚的大戰裡,你風頭最勁。三哥就是卯足了勁,也追不上你。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李景:“……”

李景默默看了四皇子一眼。

四皇子自知失言,咳嗽了一聲,迅速轉移話題:“對了,二嫂昨日給你來信,信裡寫了什麼?”

提起陸明玉,李景眉眼頓時柔和了許多:“也沒什麼,就是叮囑我好好養傷,平安回京。”

夫妻相隔千里,不能相見。滿腔思念,滿腹柔情。也只能靠着鴻雁來往,聊表相思之意了。

四皇子裝模作樣地抖了抖胳膊,苦着臉嘆道:“快些看看,一地的雞皮疙瘩。”

李景被逗得笑了起來。

人在受傷的時候,格外脆弱。有親近的兄弟陪在身邊,心裡安穩踏實多了。

兄弟兩個有默契地避開一些不願提的話題,隨意扯閒話打發時間。

四皇子笑道:“二哥,你已經能下榻走動了,沒什麼大礙了。我想着,過幾日就騎馬去父皇那邊。”

李景略一點頭:“也好。”

正說着話,太子親兵統領左統領匆匆走了過來,神色頗有些凝重:“啓稟太子殿下,陸大將軍令人送了急報來。”

李景下意識地擰了擰眉。

這等時候派人送來急報,是大勝的捷報,還是出了什麼差錯?

四皇子也是滿心疑惑:“莫非是出什麼事了?”

李景斂一斂心神,沉聲道:“讓送信的人進來。”

送信前來的,是滎陽王的親隨,李景曾見過數回。

親隨一路快馬疾馳而來,早已疲倦不堪,要下跪行禮,李景立刻道:“不必行禮,坐下說話。”

一旁的內侍頗有眼色地倒了碗熱水送上前。那親隨兩日兩夜沒閤眼,眼裡全是血絲,口中乾燥得快冒煙了,也沒客套,接過水一飲而盡,然後從懷中取出竹筒來:“大將軍令小的給殿下送信來。”

內侍接過竹筒,打開抽出卷好的牛皮紙。

李景將紙接過,目光一掃,臉色霍然一變,猛地站起身來。氣血攻心之下,頭暈目眩。全仗四皇子眼明手快的伸手扶住,纔沒倒下去。

“二哥,”四皇子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急急問道:“出什麼事了?”

李景的黑眸中閃過憤怒和驚惶,咬牙低語道:“燕國接連城破,燕王已經降了大魏。那個燕拓,不肯投降,帶走了燕國最後的五萬精兵,一路直撲大魏京城去了。”

什麼?

四皇子瞳孔劇烈地收縮,身體一顫,聲音也顫抖起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燕拓領兵已經到哪兒了?”

李景閉上眼睛,胸膛急促地起伏,過了片刻,才睜開,聲音裡滿是晦澀沉重:“陸大將軍領兵追擊燕軍,燕王有投降之意,燕拓就暗中領兵跑了。所以,燕王才敗得這麼快。”

“陸大將軍親自俘虜了燕王,卻沒曾搜尋到燕拓的身影。逼問燕王,才得知燕拓在二十日前,就已經領兵跑去了大魏。”

四皇子倒抽一口涼氣,面色也難看起來。

這個燕拓,是燕王的同族堂弟,往日聲名不顯,實則狡詐多謀,十分難纏。

李景差一點就死在燕拓手裡。

滎陽王陸臨領兵追擊燕兵,也有爲女婿報仇雪恨的意思。沒曾想,受了輕傷的燕拓躲在後方,竟帶走了大魏最後的精兵,衝到了大魏境內。

大魏絕大部分的兵力都來了燕楚,大魏境內只有零散且戰鬥力不高的駐軍。京城倒是還有些兵力,禁衛軍還有兩萬多,加上五城兵馬司,總兵力在四萬多,不足五萬。

燕拓的目標十分明確,並未去攻打大魏的城池,一路繞過城池,直奔京城而去。

這是要圍魏救趙,還是要魚死網破?

怪不得李景心急如焚,就是四皇子,聽到這等緊急戰報,也覺心驚膽寒。

“父皇和滎陽王他們此時掉頭回京,還來得及嗎?”四皇子腦中一團亂麻,喃喃低語。

“來不及了!”李景黑眸中閃過痛苦和憤怒,聲音僵硬:“就算來得及,也不能在這等時候回京。”

“燕國已經降了,楚國也到了最後關頭。此時大軍回程,之前的血戰就都白費了。以父皇的脾氣,絕不會回京救援。”

是啊,這麼明顯的道理,以永嘉帝的英明睿智,不可能想不到。

就算換做李景自己,也不能下這道軍令。

如此一來,這五萬燕軍,不知要在大魏惹出多少亂子來。京城能守得住嗎?能熬到各地駐軍救援的那一日嗎?

(本章完)

第350章 知足第81章 提親(一)第170章 新婚第86章 姐弟(一)第195章 信任第233章 決裂(一)第585章 後續(一)第4章 家人第267章 捷報第545章 差事(一)第524章 兄弟第52章 孽債(一)第185章 相送第717章 番外之遠行(一)第626章 真相(一)第622章 鶴唳(二)第278章 靜好第183章 鬧劇第174章 母子(二)第567章 隱瞞(二)第468章 靜安第466章 規矩(二)第641章 意外(一)第539章 和睦第563章 驚聞(一)第116章 送信(二)第644章 衝突第184章 來遲第403章 大勝第38章 春獵(二)第67章 不清第137章 新年第296章 盤算第130章 喜事第501章 懷相第524章 兄弟第89章 夜會第611章 憐憫(一)第720章 番外之李珍(二)第198章 有喜(一)第407章 受傷(二)第56章 交鋒(三)第176章 婆媳(二)第373章 驚變(一)第206章 紛爭(二)第58章 紛亂(一)第491章 及笄第238章 心冷(二)第303章 聖心(二)第220章 餘波(二)第429章 靜養第574章 面聖(一)第254章 波瀾第8章 盤算第112章 教訓(二)第467章 規矩(三)第582章 援兵(三)第660章 駕崩(三)第426章 相聚(四)第631章 香消(二)第233章 決裂(一)第411章 成長第6章 蘇氏第497章 隔閡第601章 昏迷(一)第709章 番外之親兵第568章 震怒(一)第214章 安胎(二)第602章 昏迷(二)第207章 嫉恨第177章 日常第110章 折騰第560章 雨露第525章 有孕(一)第150章 出嫁(一)第77章 決絕第481章 較量(一)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11章 故人第520章 輪流第405章 主謀(二)第30章 戲精第344章 交心第194章 神威(二)第669章 動亂(五)第460章 出手第161章 過招(一)第479章 心思(一)第34章 反目(一)第673章 重傷(二)第252章 立儲(二)第654章 瘋癲(四)第473章 母女(一)第172章 立威第125章 醉酒第225章 震怒(一)第455章 親兵(二)第448章 醒來(二)第556章 護短(二)第74章 籌備
第350章 知足第81章 提親(一)第170章 新婚第86章 姐弟(一)第195章 信任第233章 決裂(一)第585章 後續(一)第4章 家人第267章 捷報第545章 差事(一)第524章 兄弟第52章 孽債(一)第185章 相送第717章 番外之遠行(一)第626章 真相(一)第622章 鶴唳(二)第278章 靜好第183章 鬧劇第174章 母子(二)第567章 隱瞞(二)第468章 靜安第466章 規矩(二)第641章 意外(一)第539章 和睦第563章 驚聞(一)第116章 送信(二)第644章 衝突第184章 來遲第403章 大勝第38章 春獵(二)第67章 不清第137章 新年第296章 盤算第130章 喜事第501章 懷相第524章 兄弟第89章 夜會第611章 憐憫(一)第720章 番外之李珍(二)第198章 有喜(一)第407章 受傷(二)第56章 交鋒(三)第176章 婆媳(二)第373章 驚變(一)第206章 紛爭(二)第58章 紛亂(一)第491章 及笄第238章 心冷(二)第303章 聖心(二)第220章 餘波(二)第429章 靜養第574章 面聖(一)第254章 波瀾第8章 盤算第112章 教訓(二)第467章 規矩(三)第582章 援兵(三)第660章 駕崩(三)第426章 相聚(四)第631章 香消(二)第233章 決裂(一)第411章 成長第6章 蘇氏第497章 隔閡第601章 昏迷(一)第709章 番外之親兵第568章 震怒(一)第214章 安胎(二)第602章 昏迷(二)第207章 嫉恨第177章 日常第110章 折騰第560章 雨露第525章 有孕(一)第150章 出嫁(一)第77章 決絕第481章 較量(一)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11章 故人第520章 輪流第405章 主謀(二)第30章 戲精第344章 交心第194章 神威(二)第669章 動亂(五)第460章 出手第161章 過招(一)第479章 心思(一)第34章 反目(一)第673章 重傷(二)第252章 立儲(二)第654章 瘋癲(四)第473章 母女(一)第172章 立威第125章 醉酒第225章 震怒(一)第455章 親兵(二)第448章 醒來(二)第556章 護短(二)第74章 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