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盆滿鉢滿

所以這麼一通折騰,收穫之大當報上來之後,連肖天健都嚇了一跳,別人不說,憑着他對歷史的瞭解,第一個下手的便是崇禎的老丈人周奎,單單就從周奎家中,他手下的抄家隊便抄出了白銀一百三十多萬兩,黃金七萬多兩,其它貴重的文玩字畫以及玉石珠寶近萬件,價值初步估計,即便是放在這種亂世之中,這些東西也價值百萬兩白銀以上,另外還有周家在京畿周邊兼併的幾千頃土地的地契,除了這些貴重之物,憲兵還在他的大宅之中,抄出了各種糧食數千石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陳糧,甚至很多已經發黴,還有各種綾羅綢緞上千匹,可見的周奎這廝是何等的吝嗇,在他的大宅外面便天天都有人餓死,而這廝寧可讓糧食放在他的庫房裡面黴爛,也不肯拿出來一點點去賑濟一下城中饑民。

當初崇禎幾次向他求餉,這廝都鐵公雞一般一毛不拔,現在倒好,肖天健一來,立即便將他全家上下一百多口除了婦孺之外,嘁哩喀喳砍了個乾淨,這廝這麼多年藉着崇禎的勢力,蒐羅起來的這幅家產,全部都白送給了肖天健,讓肖天健笑的差點從龍椅上仰翻過去,看着這份清單,連罵該死。

另外投降的曹化淳自知難以倖免,爲了求一條活路,將他的私產也盡數交了出來,單單是他一個太監,便交出了三十五萬兩白銀,其餘的那些大太監有人不識趣,死咬着沒錢,結果被曹化淳告發,抄家之後,無不被抄出了鉅額的財產。

所以別看這種行動被限制在很小的範圍之內,但是收穫卻非常豐厚,不過讓肖天健多少有點遺憾的是,比起原來預計的五千萬兩銀子的收穫,現在因爲大幅度限定了抄家範圍之後,抄沒出來的白銀數量加上黃金的數量,僅僅是達到了三千多萬兩,甚至沒有歷史上李自成進京逼索銀兩的一半多,可見的京師之中沉澱了多麼大量的財富。

不過肖天健也並不感到太過遺憾,畢竟他和李自成不同,雖然他也急需這些黃白之物來充實國庫,但是他知道什麼事情都要有限度,在這份抄家名單之中,經過仔細斟酌之後,一部分有錢的官員並沒有被列入到抄家範圍之內,原因無他,這一部分人雖然也撈了不少錢,但是比如說其中的大學士範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太常寺少卿吳麟徵、戶部給事中吳甘來等等一些大臣,卻並未被列入到抄家範圍之內,這些人之中也有不少人非常有錢,但是他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能力之人,而且在讀書人之中影響比較大,一旦將他們也一股腦的抄家問斬的話,對於以後大中朝執政將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便影響到了收穫。

肖天健對此並不感到可惜,他要錢但是沒被金銀的誘惑喪失了理智,他很清楚這種事情必須要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否則的話,即便是他撈再多的錢,今後可能付出的代價卻更大。

但是眼下抄沒的金銀雖然比較少,但是不代表着收穫就一定會比李自成少,除了黃白之物之外,他們還抄沒出了大批的文玩字畫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值其實比起那些真金白銀,今後會更加值錢,只要今後國內安定下來之後,收藏這些東西的人便會越來越多,這就是亂世藏金銀,盛世興收藏的道理,假以時日只要他能還天下一個太平,料想這些東西今後只要投放市場,今後還會爲大中朝帶來鉅額的收入,到時候這些東西轉化出來的金銀,恐怕要遠超過現在收穫的金銀十倍甚至於百倍之上。

像李自成、劉宗敏那樣的土包子進京之後,兩隻眼只盯着黃白之物,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所在,許多堪稱瑰寶的字畫,甚至於被他們大批的付之一炬,這對於中華文化的破壞,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與之相比,肖天健卻更重視這些文玩字畫以及古玩之類的東西的價值,且不說這些東西值多少錢,僅僅是其蘊含的文化價值,就對於後世之人無法用金銀來衡量。

而且還不止這些東西,通過這次大規模的抄沒行動,他們還抄沒了北京城中,這些混帳東西的幾千棟房產,以南京爲例,今後這些房產推向市場之後,也將會爲大中朝帶來巨量的財富。

所以別看眼下抄沒出來的黃白之物比不上歷史上李自成的所獲,但是實際上肖天健收穫的東西價值,早已遠超過那七千萬兩白銀了。

看着這一份份清單,肖天健終於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有了這三千多萬兩金銀墊底之後,短期之內,大中朝便不會再出現財政困難的情況了,這些錢今後投入到恢復基礎生產之後,產生出的效益將會百倍於此,而且這些黃白之物今後也不會都流向社會,而是會轉入到中華銀行之中儲備起來,發行更多的龍鈔,逐漸的穩固和建立起龍鈔的信用,建立起一個全新的金融制度,徹底終結掉大明流行的以現銀交易的現狀。

所以這一次肖天健拿下大明都城,不單單只是摧毀了已經統治這個國家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更重要的是獲取了相對充足的經濟基礎,爲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說不好聽一點,就是撈了個盆滿鉢滿。

隨着北京城被攻克,肖天健同時也面臨了一個重大的選擇,當初他在南京城建立大中朝的時候,並未正式宣佈將南京城定位爲大中朝國都,爲此朝中對於定都之事,早有爭議,有很大一批人都認爲,大中朝完全可以將南京城定爲國都,而不必再將國都選定在北京,畢竟北京距離關外太近,很容易受到關外蒙古人和建奴的威脅,一旦定都於北京的話戰略縱深實在是太淺了,京師的安全會無法得到保證,而且北方經過近幾十年來的戰禍還有氣候的影響,不管是人口還是農業、商業都受到很大的破壞,定都北京的話,還要像大明王朝一樣,要靠着南方對北方的支持,單是維持這麼大的漕運,就是一項巨大的負擔,所以朝中對於定都南京城的呼聲非常高。

單是也有一些大臣認爲,最好還是定都北京城,畢竟北京城經過大明二百餘年的經營之後,已經相當繁華,而且定都在北京,可以利用政治方面的便利條件,更快的恢復北方農工商業,也便於吸引更多的南逃的難民返回北方定居,更容易吸引南方富裕的人口朝北方遷徙。

對於這兩種意見,肖天健去年在建立大中朝之前,便已經瞭解到了,但是他遲遲並未作出決定,在他看來,這種爭論對於今後他統治這個國家,還是有好處的,他不可能在大中朝之中建立一言堂,什麼都由他自己來說了算,那樣的話累死他,他也估計忙不過來,特別是在政務處理上,他自認爲即便是他具備有後世的一些知識,但是他也並不能稱之爲一個非常合格的行政管理者,而且這個時代很多東西不同於後世,後世的許多制度,並不能照搬到這個時代,否則的話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治國效果,弄不好還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說不好聽一點,就是步子不能邁的太大,要不然的話,步子邁的太大,很容易扯到蛋,所以雖然肖天健知道今後世界將會朝什麼方向發展,但是最起碼現在他還不是全面推行後世那些制度的時候,更多的是要潛移默化,一步一步的來,逐漸的引導這個國家,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直至有一天,在這個國度之中建立起全新的政治制度。

以前對於定都之事,肖天健還可以拖着先不管,但是在他拿下北京城之後,這件事他便不得不面對了,所以在入京幾天,各種事情還紛紛雜雜的時候,留守南京的諸部尚書們,便開始紛紛派人呈送奏摺,一邊祝賀肖天健打下北京城,另一邊也開始動議定都之事。

可是肖天健考慮了一番之後,還是沒有最後確定這件事,而是暫時令盧象升暫時以監察院總監之職,代領北直隸巡撫之職,暫時坐鎮順天府,負責收拾北直隸這一帶的爛攤子,至於定都之事,他認爲還是要再等一下再定。

雖然崇禎已死,大明王朝至此已經可以宣告覆滅,可是對於肖天健來說,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落實,那就是崇禎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這三個人在大軍攻佔北京城之後,卻始終沒有消息,爲此肖天健在入京之後,便着令馮衛漢所轄的兵部特情處追查這三人的去處。

可是從入京到現在,已經十天時間了,可是這三人卻依舊沒有一點消息,這讓肖天健心中頗有些不安。

這三個人雖然年紀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不過只有十三歲,最小的永王朱慈照僅僅不過六歲,可是他們的身份跟年齡無關,不管是誰,對於大中朝來說無疑都是一顆重磅的定時炸彈,一旦要是讓他們逃到南方的話,立即便會被尚未歸服大中朝的那些明朝官員們扶起來,成立起一個小朝廷,一旦要是這樣的話,無疑可以凝聚起來已經成爲一盤散沙的殘存的那些舊明勢力,繼續和大中朝作對。

雖然肖天健並不擔心收拾不下南方諸省,但是畢竟一個統一的南方,和各自爲政的南方諸省相比,一旦讓他們成立一個公認的小朝廷的話,會對於下一步統一南方造成很大的麻煩。

所以肖天健這些天來,除了忙着“抄家摟錢”之外,同時也在一直關注着這件事,另外他還在七月二十也就是他入京第三天的時候,以大中皇帝的身份,下詔昭告天下,正式宣佈了崇禎皇帝的死訊,也正式宣佈了大明王朝的覆滅。

(今天還要繼續鳴謝書友海邊藍顏朋友的打賞!你們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18章 厲兵秣馬第8章 僥倖成功第149章 羨慕第4章 分兵而動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178章 雨夜第73章 生擒第121章 內訌第192章 講武堂第187章 大裁軍第50章 獻策第72章 得勝還師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9章 堵路第65章 求戰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11章 宿命第54章 試槍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76章 貴客第114章 迎戰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74章 忠奴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74章 胸甲第4章 檄文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83章 無奈就範第98章 入甕第83章 夫人外交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61章 退縮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64章 城門3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67章 慘烈屠殺第2章 畝產千斤第2章 重編1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9章 戰略失誤第129章 填壕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47章 爾虞我詐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37章 陷落第94章 速度賽第17章 突擊第140章 火箭彈第43章 救人第23章 迷情夜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06章 春耕第47章 惱羞成怒第75章 是否君子第47章 爾虞我詐第79章 賀人龍的反擊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67章 兵站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26章 勝利會師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46章 事有異常第144章 大考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5章 較量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1章 民政之議第6章 陰溝翻船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10章 定四川第45章 靜觀其變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9章 時局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185章 力戰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6章 躍馬揮刀第156章 將錯就錯
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47章 天下譁然第118章 厲兵秣馬第8章 僥倖成功第149章 羨慕第4章 分兵而動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178章 雨夜第73章 生擒第121章 內訌第192章 講武堂第187章 大裁軍第50章 獻策第72章 得勝還師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143章 曹文耀的異常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9章 堵路第65章 求戰第49章 路遇同行合兵一處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11章 宿命第54章 試槍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76章 貴客第114章 迎戰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74章 忠奴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228章 恐怖軍力第74章 胸甲第4章 檄文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83章 無奈就範第98章 入甕第83章 夫人外交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61章 退縮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64章 城門3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67章 慘烈屠殺第2章 畝產千斤第2章 重編1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9章 戰略失誤第129章 填壕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47章 爾虞我詐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37章 陷落第94章 速度賽第17章 突擊第140章 火箭彈第43章 救人第23章 迷情夜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06章 春耕第47章 惱羞成怒第75章 是否君子第47章 爾虞我詐第79章 賀人龍的反擊第79章 依舊不休第167章 兵站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26章 勝利會師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46章 事有異常第144章 大考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5章 較量第120章 官道口決死戰3第1章 民政之議第6章 陰溝翻船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10章 定四川第45章 靜觀其變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9章 時局第195章 當頭棒喝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185章 力戰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159章 微服私訪第67章 不得不戰第16章 躍馬揮刀第156章 將錯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