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下)

就像耶律乙辛和蕭十三所議論的,剛剛親政的西夏國主秉常,拿着親舅舅的親信景詢開刀的事,也通過安排在興慶府中的諸多細作,傳到了大宋一方。

景詢是有名的漢奸,跟在張元吳昊之後帶着党項軍攻入中國燒殺搶掠,用漢人的屍骨墊起了他在西夏國中的地位,是西夏國中數得着的漢臣代表。

陝西這裡曾經把他的老孃給捉了起來準備治罪,不過英宗皇帝覺得這麼做實在太丟份,有失朝廷體面,就下詔將人給放了。

但對景詢本人,無論是英宗,還是當今的天子,都是念念不忘,一抓到西夏逃人,就是轉起交換的念頭。甚至當種諤說降嵬名山,奪了綏德之後,西夏來人討要,大宋這邊開出的條件,就是你把景詢送過來,我們就把綏德和嵬名山還給你。

西夏並沒有答應這個條件。他們不相信宋人的誠意是一條,但景詢在西夏高層的眼中,也的確比起綏德城更重要。

這樣的人死了,對大宋當然是好消息。而他死因的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更是讓人欣喜欲狂。

什麼消息能比得上敵人內部分裂,自相殘殺更讓人感到興奮?

是以種建中和種樸彈冠相慶,種諤捻着鬍鬚,連着幾天的好心情。聽說環慶路的種詁、種誼更有隨便找了個不着調的理由,然後暗地裡爲此事擺酒慶祝。

“如此一來大局定矣。”種建中臉頰上是摻雜了酒醉和興奮的酡紅,“西賊內亂,正是官軍征討的時機。亂得越厲害,離心離德的部族也就會越多,這樣一來,說不定就會變成官軍攻打交趾時的情況,不必官軍動手,跟隨官軍的蕃部就會出頭平定,大事小事都是由蕃部出手,官軍只要坐鎮後方,做好後盾就夠了。”

“韓玉昆如果聽說了景詢被殺的消息,不知還會要官軍打到銀夏便好?”種樸端起酒盞,笑道,“官做得越來越大,舊日的銳氣倒是見得少了。”

“韓玉昆也是擔心瀚海難渡,便一心求穩,所以之前纔在信上說,最好只收復銀夏。”種建中道,“不過眼下西夏國內的局勢既然變了,想必他也會改弦更張。”

這份情報從興慶府傳到陝西,數日後又從陝西傳到了京城,傳到了天子的案頭上。

最近收到的都是好消息,讓趙頊因爲七皇子的病情而憂心忡忡的心情,得到了許多安慰。

今年秋糧繼夏糧之後,又是個大豐收,這當然是頭一樁值得慶賀的大事。因爲熙寧後半段的連年災異而日漸空虛的各地常平倉,也終於可以恢復到安全的界限上。

襄漢漕運終於開始啓動,則是第二樁喜事。雖然水運通道還沒有全然完工,但中間的轉運軌道據稱有足夠的運力將荊湖的秋糧趕在京畿河道封凍前運來京城。趙頊深悉韓岡的爲人,知其言不輕發、發必有據,又知其才幹,對襄漢漕運抱着深深地期待。

多上一條生命線,京師就能多安穩一分,只要能補充上汴河的幾分運力,日後汴河即使有什麼問題,也不用擔心得食不下咽,至少還有襄漢漕運能爲京城運來足夠的糧食。

手上有糧,心中不慌。有了糧食打底,趙頊也就能抱着期待的心情看着西夏國中變局。

叛臣景詢之死,讓趙頊欣喜不已。這個叛逆,對於大宋兩代君臣來說,幾乎是一個心結了。明大宋虛實,又深悉兵法,雖然這幾年西夏被壓着打,他也無從表現,但他在治平年間,以及熙寧初年,幾次三番的引來了党項騎兵,指點他們在大宋境內燒殺搶掠。

此人的存在,讓趙頊難以忍受,故而一直都想將他弄回來,或乾脆點,將他送下去重新投胎。不過即便是貴爲天子,也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成什麼,景詢一直好端端地活着,讓詛咒他去死的人暗地裡咬牙切齒。不過如今他終於是死了,而且成了新一輪政治鬥爭開始的標誌。

內部分裂趨於明面化,浮上了水面的紛爭,必然能給滅夏帶來積極的因素。說不定官軍還沒有抵達興慶府城下,城中就已經殺個你死我活了。

“死得好啊!死得好啊!”趙頊大笑着,完全失去了貴爲天子的矜持和穩重。

……

“遼、宋兩邊肯定已經收到消息了。”興慶府中不止一個如此議論着,“兩家都不是好惹的,給他們看到了機會,恐怕不會坐視。”

“把破綻給了敵手,他們能不笑納?只恐日後國中便再無寧日。”

“最好能儘快解決這個問題。等到兵臨城下,再來議論此事,那可就是來不及了。”

“不知李將軍準備站到誰一邊?”

同樣的問題在短短的時間內,於興慶府中出現過多次。眼下的國中局勢,容不得人首鼠兩端,已經到了必須分邊站了的時刻。

最大的麻煩是秉常的長兒爲耶律氏所生,也就是所謂的嫡長子。只要不出意外,那個讓人怎麼都不能看順眼的小子,就是未來的西夏國主。

都已經到了這個田地,母子親情也沒什麼好講究的了。在權力之爭前,親情什麼的,都是可有可無的。

“有樑太后在,肯定是會幽禁,但總能留陛下一命,而陛下如果得勢,那就說不準了,遼人性格兇殘,可不會願意留後患。李將軍,你說能讓陛下成爲弒母之人嗎?……還有潑喜軍,宋人之中,能工巧匠頗多,旋風炮他們最多看上兩眼就能仿製出來,比起契丹,肯定是要強出百倍。如果契丹人想仿製的話,他們肯定會將潑喜軍的老底搬空,一點也不留。”

潑喜軍是西夏軍中難得的一支純技術性的隊伍,通過加載駱駝背上的一具具小巧靈動的旋風炮,將一塊塊拳頭大小的石塊送到敵人頭上、身上。幾十年前第一次出現,就是在三川口的時候,只有區區兩百人的潑喜軍,就打出了西夏漢軍的名頭,不再是撞令郎一般的敢死隊。

就是瞧不起西夏工程技術水平的宋人們,看到了潑喜軍的威力後,也都紛紛驚訝起來。投擲石塊的器具,從來都是往大里造,哪裡有放在駱駝背上的設計?不但新奇,而且實用。就是工藝太過繁瑣,迄今爲止,才三百多架成品,讓潑喜軍想擴張都難。

就是由於人數的關係,兩三百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點,根本參與不到正經的大戰上。否則對面一個衝鋒,潑喜軍就會像是碰上了滾水的新雪,轉眼就化作泡影。

不過統領潑喜軍,讓李清在西夏軍中的地位變得很高,同時又加強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在興慶府中,他彷彿是漢人從軍者的代表。出戰時,不僅是潑喜軍跟在他的身邊,有時候純屬敢死隊的撞令郎,也歸入他的管轄範圍。

也就是因爲如此,他也成了雙方爭取的對象。該站在那一邊,這讓李清頗費思量。

是站在太后一邊,還是站在國主一邊?一旦站錯隊了,可沒有後悔藥吃,能保住小命都是萬幸,更不用說眼下的富貴。

昨天夜裡國主一方有人來訪,但態度和口才,均不及今天的客人。而且態度有些倨傲,言辭間少了幾分禮貌,讓李清很是不喜。

從情理上來說,李清他必須帶着他手下的兵將,全力支持他的君主。但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支持秉常,就是支持契丹。

原本在西夏國中,漢人就在党項人之下,等到契丹人來了,肯定還要再降上一等。

李清低頭沉思。他是漢人,如果要他在大宋和遼國之間做出選擇,他當然願意偏向大宋。

若是西夏支撐不下去,他投靠宋人,不僅能有個富貴終老的結局,想去去蘇州杭州去好好逛上一逛,也不是太難的事。而繼續忠於君主,就要做好到契丹國養老的準備。以眼下宋遼兩國的國勢來看,還是宋國一方的機會更大一點。

點了點頭,李清知道自己該怎麼選擇了。從個人的前途,還是潑喜軍的前途上,李清覺得只有樑家纔是最合適的選擇。

儘管眼下樑家還沒有投降大宋的打算,但隨着時局的一步步發展,李清覺得,孤伶伶的樑家如果沒有靠山的支持,只會有一個灰飛煙滅的結局。

梁氏兄妹並非蠢人,該如何投效,在什麼時候投效,從而實現自己最大的利益,甚至在宋人的手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些都是需要多費思量。

這就是小國的無奈和悲哀,一旦持之以立國的根基不在了,就只能等着大國之間在劍拔弩張之後分出個勝負來。

也許在西夏與無定河畔第一次慘敗之後,今天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小國沒有失敗的權力,不比宋遼一般大國,連着敗上數次,都不會影響到國家的地位。

他衝說客拱了拱手:“請回復太后和相公,李清唯命是從。”

也就在西夏國中勢力正一分爲二,天下各國正關注着此事發展的當兒,一名党項醫師帶着十數名護衛,還有幾十名強要護送他一程的鄉民,從盤桓已久的襄州南方的伏龍山中走了出來,向着襄州城進發。

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一章 鞏州(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二)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五)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
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一章 鞏州(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二)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上)第二百八十章 微瀾(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五)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