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六)

已經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段日子,雨水雖然不少,但掛在天上的豔陽,依然是熾烈得能將地面曬得裂開來。

船艙兩邊的窗戶敞開着,兩岸的堤壩、草木清晰入眼,就是感覺不到一星半點來自於水面上的涼風。

隨行的伴當給韓岡打着扇,但照樣還是熱,如同蒸籠一般。

韓岡已經懷念起京城的日子,到了夏天,半年前存放在冰窯裡的冰塊,就能拿出來用了。可惜襄州冬季無冰,否則以韓岡的身份,在船艙裡放上十幾桶冰塊來降溫還是不難的。

離唐州已經不遠了,堤岸上的行人也多了起來,最多半日功夫就能抵達。

從五月開始動工,方城埡口的軌道已經快要修成了。韓岡在家休養了沒幾日,就又要離開襄州,前往唐州。完工在即,他這位主事者在情在理都得去一趟,總不能就此袖手不理。

不過配套的設施還沒有修好。軌道兩端連接的都是運河,要將貨物從水上轉到陸上,再從陸上轉到水上,兩處的港口要有一年轉運兩百萬石到三百萬石的能力,眼下只能運送築路原材料的碼頭運力當然是遠遠不夠。

在沈括主持堰壩、船閘等工程完工前,方城埡口軌道至少要撐上四五年的樣子,碼頭上的建設自然不能偷工減料。倉庫、棧橋什麼的,都得修好。想要投入使用,大約得等到九月底的樣子。

“船已經多起來了。”方興在韓岡身後說着,轉運使的勾當官透過船艙敞開的窗戶,望向水面。極目一望,漢水之上,大小船隻已是數以百計,“當是聽說襄漢漕運快要開通了。”

“商人若是耳目不靈,又怎麼做生意。”韓岡輕笑了一聲。

他的表弟可是早在李信任職荊南的時候,就將順豐行的招牌掛到了襄州來。雖然一直以來,擺在外面的只有個小門面,但當韓岡將有意重啓襄漢漕運的想法在信上說過之後,馮從義預計到了漕運暢通之後的情況,便立刻在襄州城外的漢水邊買了十幾頃地,準備修建庫房。

不過這一片地離着後來確定要擴建的碼頭位置稍遠,雖然有些讓人遺憾,可不招忌諱也算是個好處。且只要將軌道一建,也不會比碼頭邊的庫房差到哪裡。

另外一件讓韓岡很滿意的就是馮從義不僅僅是一家賺錢,還拉了一批隴西豪商過來一起置地。秦鳳、熙河的都有,甚至還有幾家有錢且有見識的蕃部,要藉着襄漢漕運這個東風,將勢力在荊楚之地擴張開來。隴右、京城、廣西還有荊楚,隨着韓岡的步伐,一個名爲雍商的團體,也正在逐漸形成之中,並逐步擴張着勢力。

“方城山擋了襄漢漕運百多年,人人望之興嘆。如今能有暢通無阻的一天,全都是龍圖的功勞……”韓岡正想着雍商集團未來的發展,方興則在一旁將馬屁拍得興致高昂。

“好了。”韓岡搖搖頭打斷他的奉承,“還不到慶功的時候,等到冬天,第一船糧食運抵京城,纔算是初見成效。”

方興躬身受教,韓岡指着外面的民船,“漕運開通是九月底。而到十一月中旬,京畿的河道就要上凍了。三十天到四十天的時間,能運送多少綱糧入京,就決定了這一次能收到多少功勞。襄州眼下的綱糧有一百一十萬石,這是定例要送到揚州走汴河的。但等到秋天完稅之後,還將有六十萬石入庫。舊年也是同樣要運去揚州,等明年開春汴河漕運重啓之後,一併送入京中。今年就不一樣,有了襄漢漕運。能通過襄漢漕運從這六十萬石裡面送多少入京,就看你的本事了。”

韓岡是將今年漕運發送的工作交給了方興全盤處置,方興明白機會難得:“龍圖放心,下官一定竭盡全力。”

韓岡點點頭,“這件事交給你我也就放心了。辦得好的話,明年我薦你入襄漢發運司,也便是順理成章。”

方興用力地點頭,臉上帶着興奮和期盼。像他這樣的沒有一個進士出身的官員,想要從選人轉官已經千難萬難,再想從京官晉身朝官,那就更難了。別說是韓岡的幕僚,就是宰相的幕僚,都少有機會能轉官。已經三十多歲快四十歲的人了,一造青雲的機會就在眼前,哪裡可能會放過?

知道方興不可能會懈怠,韓岡也就不會費口舌。輔佐他韓岡開通襄漢漕渠的這份功勞,足夠方興晉身朝官行列了。爲了主持襄漢漕運,朝廷肯定要成立一個新的發運司衙門,方興雖然遠不夠資格擔任發運使——沈括肯定夠資格,就不知道他願意還是不願意——但新晉的朝官充任發運判官,只要加個權發遣的前綴,也能勉強夠得上。

韓岡望着舷窗外的粼粼水光,“襄漢漕運一通,荊湖、京西的戶口自當日漸增多,兩廣藉此也能與中原聯繫得更加緊密。看着只是條補充汴河水運的漕渠而已,但實際上,卻事關天下的百年大計,不得不慎重。”

韓岡眼光之長遠,早已將方興懾服,他很鄭重地再次行禮:“下官明白,一定會慎重小心,盡心盡力。”

在船艙中沒有熱多久,韓岡所乘的官船便到了唐州城外的碼頭上,事前得到通報,沈括已經出城來迎接,正站在棧橋上。

“勞煩存中兄久候。”

韓岡下了船便上前行禮,一起一拜,卻對沈括臉上的新傷視而不見。想來沈括也是希望所有人都不去關注他家後院葡萄架子的事。

“玉昆,襄漢漕渠這麼大的事,你可是放得開手!”沈括笑着抱怨,“在這棧橋上等着你到沒什麼,隔幾日就要幫你跑一次方城縣,可是馬都跑瘦了。”

“能者多勞。”韓岡笑笑,又疑惑地問道,“方城山中的軌道,按部就班而已,又無大事,存中兄怎麼數日一去方城?”

“山洪難道不是大事?”沈括反問。

“難道是壞了堤壩,還是毀了道路?”韓岡隨口問着。其實看到沈括臉上的表情就清楚了,要是當真發生這等情況,沈括不會這般輕鬆。

“七天前,唐州暴雨下了兩日,方城山山洪直泄而下。方城埡口中的溪水暴漲,差點就淹上了堤壩,幸好兩座木橋修得堅固,在水中紋絲不動。雨停後的幾日,橋下洪水滔滔,而橋上照樣是車輪滾滾,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這是李誡的功勞啊……”

韓岡聽着沈括的介紹,滿意地點着頭。唐州緊鄰襄州,暴雨山洪的消息早就收到了。當時韓岡還提着一份心,現在看來,還是多慮了。

經受住考驗的當然不是當初韓岡與李誡說定的石拱橋。從山裡採石,再運來修起,就算只是數丈跨度的小橋,以此時的工程技術水平,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軌道對於襄漢漕運來說,本來就是暫時性的替代品,最終還是要修建水道,讓船隻可以從襄陽直抵京城。在韓岡的計劃中,也只是讓軌道從礦山和碼頭進入道路交通的範疇,同時儘快打通襄漢漕運。

所以最後還是決定使用木質結構的橋樑。李誡帶着幾名大工匠絞盡腦汁地去設計,最後造出來的木橋,雖然是拱橋的形制,但橋面的坡度足夠平緩,比起汴河上常見的高拱如虹的虹橋,更適合有軌馬車的通行。

兩座新建的木拱橋通過了洪水的考驗,而這段時間每日都有大量的原材料從橋上通過,最重幾乎達到三萬斤的有軌馬車,木質的橋樑也承受了下來。日後改運綱糧,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韓岡聽沈括說着前些日子的山洪,一起往城中去。

進了城,韓岡突然想起了什麼:“對了,襄州的港口正要擴建,漕司也需派人去配合州中。只是韓岡身邊人手不足,不知存中兄可有何推薦。”不待沈括提名,韓岡跟着道,“存中兄家學淵源,想必博毅的治事之材也是極好的。”

沈括的臉上有些尷尬,他的長子博毅,前些日子被張氏找了個藉口趕出家門,不得已安排在府外居住,時不時地還送些錢過去。但這件事給張氏知道後就是不依不饒,當着兒女的面大罵沈括。

韓岡眼下指名長子博毅作爲他的幕僚去襄州,肯定是知道此事後,幫他一個忙。就在馬上向韓岡行了一禮,卻不再多說什麼。

韓岡平平淡淡地點了點頭,也不提這件事了。他雖然身在襄州,但耳目還留在唐州,總不會對鬧得這麼大的事情毫不知情。

自家的私事,鬧得遠近皆知,沈括免不了有些尷尬。靜靜地陪着韓岡走了一段路,才忽然指着前面一排樓閣——那是唐州城中的驛館,“新近就任信陽軍的範堯夫剛剛到了唐州,正在驛館之中,不知玉昆你見與不見?”

“存中兄是說笑吧,去信陽軍怎麼可能會走到了唐州來?難道範堯夫迷路了不成?”韓岡雖是這般說,但也明白沈括就是說笑,也不會拿着毫不相干的範純仁來開玩笑。

可範純仁要想上任,從穎昌府【今許昌】直接南下就行了,經過蔡州就是信陽軍,這一條路幾乎就是向南的直路,有必要走唐鄧,多繞個幾百……不對,韓岡搖搖頭,這一千里都有了。

韓岡想不明白,到底有什麼事情,值得範純仁繞這麼遠的路?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倆(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風(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八)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風(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一)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三)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倆(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風(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四十二章 望斷南山雁北飛(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八)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上)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風(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一)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一百八十章 變遷(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四)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三)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