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

已經是八月了。

北方秋色漸濃,夏日時的高溫,也散去了許多。

而攻滅交趾,獻俘闕下。百年來前所未有的滅國之功,給京城帶來的狂熱,到了此時,已經隨着漸起的秋風告一段落。

曾經的交趾國,如今成了廣西路轄下的交州。擁有七十四個羈縻州,四座軍寨,以及一個縣的交州,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路之地。

基本上來說,交州的南蠻人數,是漢人數量的三五十倍還多。不過可以確定,因爲畏懼官軍的赫赫聲威,至少十年之內,他們必然是對中國最爲恭順的邊州。

分裂了百餘年的交趾重新迴歸中原王朝的統治,而亡國之君李乾德,於獻俘闕下之後,便被轉封爲安南郡公,並由天子贈予了一座宅邸,與其母倚蘭一起要在京城養老——儘管他還不到十歲。

而交趾的朝臣們,大半淪爲溪洞諸蠻的奴隸,剩下的,有一部分死在了忠勇祠前,只有少數幸運兒,與交趾國的太后、國王一起上京來,得到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官職,同時也有了一份養家餬口的俸祿。

這些人,看似悽慘,其實也算是罪有應得,如果沒有他們在幕後的推波助瀾,交趾入寇其實很有可能不發生。

交趾君臣如此,直接領導這了這一場滅國之戰的章惇,則如願升任樞密副使,自此進入了執政的行列。至於官階、封爵、職名,還有金銀財帛,這些林林總總的賞賜實在是難以計數。只是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了。

另外還有主將燕達,因爲對交趾的軍功,他的現在已經是穩坐在三衙管軍的位置。燕達出身京營,又有着邊功,本身還是屢屢得到天子越次拔擢,日後代替郭逵成爲軍中代表人物,首屈一指的武將,也是不在話下。

——當然,郭逵本人是絕不會甘心被年輕人超過去的,他可也是新近擊敗了豐州的党項人,一同將前來撿便宜的契丹人也一併踢了出去。

遼人猖狂了許多年,如今受到挫折,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到底是開戰,還是忍耐,遼人自己都陷入了兩難之中。這樣的武功,在過去的一百年中,沒有哪一名帥臣有資格說一句不算什麼。

李憲也一併得到了獎賞,隨着交趾覆亡,他在宮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已經接近了他的老對頭王中正。在還不清楚到底能不能解決交趾人的情況下,他自請南下,也算是賭對了一把。接下來就該是在北方建功立業,自此成爲留名青史的名宦。

韓岡同樣有重賞,差遣沒有變,還是廣西轉運使,不過已經是正經八百的龍圖閣學士加上食實封的爵位,而官階也升到了正六品。此外,父母、兄弟,妻妾都有封贈,五個兒子全都得到了蔭補。

要知道,正常的州官只能在致仕和遺表中,爲自己的子孫掙個一官半職。要想像韓岡家裡一般,襁褓中的幼子都吃着朝廷俸祿,至少得做到宰相纔有可能。

朝廷的封賞之豐厚,讓人無話可說。就連被留在廣西繼續任官的韓岡,對此都沒有抱怨什麼。

但有人抱怨,只是與戰事無關,而是爲了大宋國中的安靖。

於年初結束了戰爭之後,熙寧十年到目前爲止的大部分時間,都顯得平靜無比。不過河北和陝西又是遭了災,依然還是旱。從熙寧五年開始,國中的災異一個接着一個,水旱連連,想逃都沒處逃,民間受損無數。

這樣的災情,在援救的同時,已經不止有一個人,在考慮着是不是該改個年號了。

在使用着熙寧這個年號的十年裡,雖然對外戰爭一直都是大捷接着大捷,眼看着就能將西夏滅亡,將遼國擊敗,收復興靈和燕雲。

但這十年中,國中老是受災。洪災、旱災和蝗災,彗星、地震還有山崩,接二連三的災異,總是讓人覺得是不是這個年號哪裡犯了衝,所以觸了黴頭。所以儘早改一個意頭吉利一點的年號,也好迎來幾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儘管這樣的想法很是無稽,但實際上也是無奈之下的企盼。

而王安石現在卻並沒有在考慮着更改年號之類的事務,他眼下連宮中都有幾天沒有去了。去年送走了長子,今年又走了弟弟王安國,王安石頹喪不已,他的親眷已經不剩多少了。

王旖換了一身素白的衣服,在內間幫着接待親友家的女眷,腳都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幾天下來,連傷心帶疲憊,臉色變得有些憔悴,眼圈下也是兩抹疲勞過度的黛色。

不過頭七過後,這一份差事,也算是告一段落。與母親和大姐一起返回相府,王旖在搖晃的車廂中昏昏欲睡,累得夠嗆。

等回到家中,卻見到兩名二十上下的年輕人,正從王安石的書房中千恩萬謝地出來。

“是侯叔獻家的兩個兒子。”

王旖不清楚侯叔獻的家人,王旁卻是認識他們。侯叔獻在的時候,也有過一番往來。

“來找爹爹的,究竟是有什麼樣的事?”王旖略帶好奇地問道。

“多半是來道謝的。”

侯叔獻早死,年初時因染疾而一命嗚呼。在他死後,他的續絃不安於室,還在喪期就開始勾勾搭搭的,很是壞了侯叔獻的名聲。侯叔獻的兩個兒子偷偷告到了王安石這邊來——他們不敢告官,以子論母,不論有理無理,都是死罪——王安石因爲舊年開河之事,對侯叔獻有一份愧疚,直接就將侯叔獻的未亡人斷回了孃家。

外面都說侯叔獻是死後休妻,但侯叔獻的兒子對王安石感激涕零,若非王安石,他們不知還要受多少辱。所以還特地過來,向王安石道謝。

王旖和王旁聯袂進了書房中,王安石正在看着桌上的一本裝訂粗糙的小冊子,裡面應該就是他們要找的這一本。

“金陵陳跡老莓苔,南北遊人自往來,最憶春風石城塢,家家桃杏過牆開。”王旖瞥了一眼,知道這是熙寧六年,變法受到最多攻擊的時候,王安石所寫的絕句。這時候拿出來,卻更爲應景,“爹爹難道是打算要辭相了?”

王安石搖搖頭,卻沒有吭聲。但王旖說得並沒有錯,他的確是還有辭相南歸的打算了。

如今朝中的大事小事上,天子獨斷專行的傾向越來越嚴重。王安石在政事上的許多意見,有很多都沒有被採納。尤其是人事安排,但凡傾向這樣的態度,讓王安石平添了一分歸意。

翻翻自己在京執政的這些年所寫的詩詞,從意氣風發,到如今的無奈思歸,完整地展示了他幾年來的勁旅,身心皆是爲此而疲憊不堪。

“丈夫出處非無意,猿鶴從來不自知。”,這是王安石放棄了在江寧的生活,終於在當今天子的徵召下上京任官時,對友人勸諫的回覆。

那時的意氣風發,在十年的執政過程中,已是蕩然無存;而躊躇滿志的心境,也消磨殆盡。

今日若以元日爲題,卻不會再有“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慷慨激昂。

王安石已經厭倦了朝堂上的爭鬥,早就開始想着放開一切,辭任返回江寧。

就是如今住在家中的二女兒,讓王安石不知該怎麼辦。自己若是辭相,女兒又該去哪裡住?不可能回舊宅住下來,沒有一個主心骨,這樣的全是女子的宅院,麻煩事最多。

韓岡還留在廣西,因爲年幼的子女需要照顧,同時也經不起車船勞頓,王旖她們也不能去廣西與丈夫團聚。雖然女兒什麼沒有說,但王安石是知道王旖希望韓岡能回到京師,若是不成,至少可以北面一點。

也許在自己辭相之前,當設法將女婿韓岡從廣西調回來。京師應當不可能了,但更近一點的地方,應該不算很難。

翻手將自己的詩文小集收了起來,王安石坐着又發起呆來,沒有與上來收拾書桌的女兒的說話。

若在幾年前,王安石連發呆的時間都不會有,往來不斷的訪客能讓他的書房始終保持着客滿的狀態,總是熱鬧非凡。

而眼下隨着呂惠卿和章惇的先後成爲執政,王安石的書房雖然不能說是自此門可羅雀,但賓客人數大減,卻是不爭的事實。

宰執之間,爲防結黨之議,私下裡都是儘量少有往來。呂惠卿升任參知政事之後,幾年來,上門拜訪的次數屈指可數。而章惇進了西府後,也沒來過幾次。

沒了呂惠卿和章惇,王安石身邊其實還有些幕僚和助手,但他們的地位不高,能力也不強,能起到的作用很是有限。

幸好已經不是變法制度風雨飄搖的那些年,因爲各方的勢力已經在眼下取得初步的平衡,而新法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王安石不必擔心自己離開後,會對新法的事業產生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只是該怎麼離開,在何時離開,這些都還真是要讓人破費思量。

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上)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七)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一)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七章 君臣(上)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二十一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
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上)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七)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七)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一)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下)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六)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七章 君臣(上)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一)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二十一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