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

苗授還未出發,就被人知會,他想要的東西已經被人搶先一步拿了過去。

這當頭一悶棍,外人也許看不出,但苗授本人卻當真是被敲得暈頭轉向,腦門嗡嗡地響了一陣才停了下來。

冷了一下場,苗授這才哈哈地笑了起來,“韓玉昆果然不簡單,有他鎮守後路,怎麼也不用擔心了。”

他哈哈對着王舜臣說着,“這樣下去,日後關西用兵,若是沒有韓玉昆來主持轉運、鎮守後陣,恐怕沒有哪家士卒願意上陣了。”

王舜臣陪着他也笑道:“三哥能文能武,本就不是他人能及。”

這時候,珂諾堡大捷的消息已經遍傳軍中,又傳到了香子城內,數千士卒們的歡呼聲猝然而起,彷彿炸雷一般驚得天都要塌下來。

萬衆歡慶着勝利,苗授、王舜臣則是面對面地綻着笑臉,贊着韓岡的功績。

到最後,王舜臣的臉笑酸了,轉頭盯到了依然站在一邊的石勇身上。

“石勇,你還愣着這裡做什麼?還不快點將這個消息傳到王經略的手上去,耽誤了事你擔待得起嗎?”王舜臣說了兩句,跳下馬,將自己坐騎的繮繩遞到石勇手中,“快點去吧,王經略那裡有重賞等着呢!”

石勇聽着眉開眼笑,又朝王舜臣磕了一個頭,與苗授、王舜臣別過,跳上剛剛得到的駿馬,向着河州城的方向飛馳而去。

目送信使遠去,王舜臣又轉回過來,挑起眉問着苗授:“都監,下面該怎麼辦?”

“既然後事無憂,我自然是要回河州去。經略手上多上一份力量,也就更容易勝過木徵。”

沒有了立功的機會,苗授片刻也不想在後方久待,最後一戰很快就要開始,如果能在合適的時間趕到戰場上,很有可能成爲決定戰局的最後一枚棋子。

最後的機會苗授不會放棄,他拍拍王舜臣的肩膀,“此地還要靠王都巡你了!越是最後關頭,越是要謹慎,切勿有失啊!”

“都監放心,末將必然不負所托。”王舜臣拱手行禮,低垂下去的視線釘着地面:“恐怕王經略已經不需要你這三千人了。”

……

一片歡呼聲之後,宋軍離開了大營。在毫無阻礙的情況下,於昨日的戰場處擺開了陣勢。

雖然並不能確認宋軍因何而歡呼,但木徵一方的首領們隱隱約約地都能猜測得到,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偷襲香子城、珂諾堡的行動必然失敗了,不然宋人不會這般興奮。莫名其妙地歡呼起來,肯定是讓他們後顧無憂的大捷。木徵古銅色的一張臉,全都失去了血色,腳步都有些踉踉蹌蹌起來。

“我們的兵力還在宋人之上!”一個年輕人奮力地大叫着。

但木徵的視線從簇擁在身邊的將領們身上掃過,超過一半的部族族長都垂頭避開了他的眼神。

宋人的歡呼,其實就是宣告木徵躬身離開河州的信號。前面的屢次敗陣已經讓諸多蕃部失去了信心,而爲了抵抗宋人的侵略而付出的沉重代價,也同樣讓他們忍耐到了極致,唯一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就是還有着一個反敗爲勝的機會。

但眼下,木徵苦心積慮做出的計劃,卻還是遭到了可恥的失敗。現在連一絲勝利的機會都看不到了,除了少部分木徵的死忠親信,其他人都是爲自家的部族打起了小算盤。

他們都聽說了宋人的皇帝賜了王韶許多空名宣札,填了名字就能得官。就是用來賜予歸附宋國的蕃人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投靠宋人也是一樁美事,好歹能落下點賞賜。

“樹倒猢猻散嗎……”唃廝羅的長孫心中透着悲涼,最後的計策都沒有用處,真的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了。

“不!”木徵雙眼重又恢復了神采。能盤踞河州幾十年的他,可會是那等一次挫折之後,就一蹶不振的廢物?

他還有南方,就在露骨山的對面,還有臣服於他的諸多蕃部,還有屬於他的一片土地。宋人翻不過露骨山,他們也不敢翻越那座幾千丈高的山巒。與高聳入雲,山頭積雪常年不化的露骨山比起來,河州周圍的無數山嶺,就只能算是丘陵而已。

只要他堵上通往岷州的路,就不虞宋人能夠拿他怎樣?完全可以堅持到宋人在河湟支撐不下的那一刻。

元昊的祖父當年幾次三番的被宋人追着跟一條狗一般,最後還不是翻了盤過來,到了他孫子輩手上,更是建立了橫跨數千裡的西夏國。河州暫時讓給宋人又如何,只要他還活着,只要能保住最後一塊地,終究還有將河州奪回來的時候。

木徵絕不會就此死心!

至於眼前的戰事,既然難以挽回,那就還是爲他們各部留一點元氣,也好日後重新將之收攏做好準備。

……

而在戰場的另一邊,王韶和高遵裕還不知道木徵已經有了退意。仍在臉上擺出了欣喜的模樣,跟着他們麾下的將校們一般。

只是他們的眉宇之間,依然透着隱隱憂慮。若是在平日裡,普通一點的會戰中,他們對韓岡都有着充分的信心,過去的一次次成功,都證明了韓岡的能力。但今次的局勢實在太過關鍵,過往的戰績所建立起來的信心,也難以維繫他們心情上的穩定。

不管怎麼說,以珂諾堡與河州之間的距離,木徵短時間內不可能收到消息。就算珂諾堡有所閃失,在午後之前,對木徵來說,肯定依然是夜襲大軍已經失敗的結果。

與昨日同樣響徹天地的戰鼓聲又被敲響,嚴整的軍陣開始向着敵軍聚集的方向前進。

踩着鼓點,數以千計的宋軍將士做好了與敵血戰的準備。可是今天的情況與昨日不同,在他們的兵鋒之前,吐蕃騎兵紛紛潰敗,甚至還沒有等到宋軍衝到面前,就已經四散逃離。

木徵匯聚起來的數萬大軍,轉眼間就風流雲散。數以萬計的宋軍將士,愣愣地站在戰場之上,一時竟忘了追擊下去。

“就這麼勝了?”

王韶和高遵裕疑惑地對視着,他們都不能肯定,難道光憑着模糊不清的歡呼聲,就已經讓吐蕃人失去了戰鬥下去的勇氣?難道吐蕃人已經風聲鶴唳到了這般地步?那昨天跟他們血戰的又是誰?

“……不對,木徵是要逃!”王韶臉色猛地大變,“拿不下木徵,河湟就安穩不下來!”

“要追!”高遵裕也警醒過來,不拿下木徵,怎麼都不能算是一個勝利。

可望着一隊隊倉皇離開戰場的吐蕃騎兵,王韶和高遵裕的驚怒也無濟於事。並不是昨夜在珂諾堡下的情況,同樣歇息了一夜的四條腿的騎兵要跑路,就不是兩條腿的步兵能追擊得上的。眼下手上僅有區區兩千騎兵,怎麼也不敢讓他們深入敵陣、追攝上去。

萬勝的高呼響徹雲霄,但王韶和高遵裕的心中卻是沒有半點勝利的欣喜。

王韶緊緊地咬着牙。雖是窮寇,卻必須是窮追到底!

深呼吸過後,王韶平復了心情,他轉過來對高遵裕道:“既然木徵已經放棄了河州,這裡還會忠心於他的部族應該不多了。正好空名宣札還留有許多,也該散一散了。”

在開戰前,一開始天子就下發了兩百道宣札,後來又追加了一百道,加上便宜行事的權力,理論上王韶可以將任意數量的小使臣的官職授出。而實際上,比三百道空名宣札的數量多個一兩百,天子也不會放在心上。

雖說給蕃人的官位,從來都是聽着好聽,看着好看,沒有什麼實際的東西。木徵被授予河州刺史,照樣被打得老巢河州都丟了。從元昊的父祖開始,大宋就冊封他們爲夏國國王,定了君臣尊卑。但兩國之間,還不是照樣廝殺了幾十年。

但是王韶要用來收復蕃人,宋國的官位便是最好的工具。

“今次一戰斬獲還是太少。這一片吐蕃蕃部,不知會有多少願意臣服。”高遵裕說着自己的憂慮,“萬一他們只是名面上臣服,實際上還是聽着木徵的話,那又該如何是好?”

王韶咬着牙,“木徵還是要追下去。必須要追擊到底,木徵不除,河州絕然安定不了!”

“看木徵的離開的方向,那是去南面啊!”

高遵裕和王韶都是老於兵事,對河州的地理有過深入的瞭解。木徵今日的去向,代表了他日後的戰略。

木徵如果想要藉助他叔父的力量,投靠眼下的吐蕃贊普——董氈,那必然是要向西越過離水,去湟水邊的青唐王城。如果他想依靠党項人,則應當去北面,接近蘭州的地方。

但現在他向南走,那裡沒有他可以藉助的勢力,卻有着一片屬於他的土地。

就在羣山之南,林密山深之處。

“露骨山!……”高遵裕的聲音中有着一絲畏懼,“那道山我們繞不過去!”

“那就翻過去!”

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下)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箭(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八)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八章 驟風(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二)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
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下)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五十二章 南北(十二)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箭(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議(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三)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八)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八章 驟風(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二)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