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

天微陰。

清晨的時候,交錯行進在喧鬧和寂靜中的夜色已經退去了,曦光漸漸爬上了山頭。

河州城附近的山谷內,炊煙一注注地騰起在空中。互爲死敵的兩支軍隊,試探了幾天,深夜時也不忘相互遣人偷襲,現在都無甚心思在進食的時間中干擾對方。

王韶吃完還算豐盛的早餐,從後側小門走進大帳。衆將已經在大帳中按官位高下羅列,正等着王韶前來下令。

諸將人人神色嚴肅,皆知今日並不同於前日。而王韶也是一派氣貌嚴重的模樣,跨步走到主帥交椅前,穩穩坐了下來。

當禹臧軍開始攻打臨洮堡的消息傳來的時候,王韶就知道決戰的時候到了。儘管他還想給木徵麾下的軍隊以更大一點的壓力,但身後燃起的烽火,讓他不能再繼續拖延。

通過數日對支流河谷谷口的爭奪,宋軍兵鋒已經直面離水谷地。木徵軍又退了一步,被壓迫得更加靠近河州城。

壓縮吐蕃騎兵的活動空間,藉助戰場地形上的優勢,將兵力上的差別一點點地抹除,這就是宋軍這些天一直在做的。如果再多兩天的時間,不但勝負的天平將會倒向宋軍,王韶認爲木徵的軍心就很難繼續保持下去——畢竟會爲木徵死戰到底的愚頑之輩,在五萬蕃軍中最多也只有三四成。只要擊敗其中的這一兩萬人,剩下的便都是些只能打順風仗的烏合之衆。

“只可惜木徵也不是蠢人。”

王韶暗自感慨了一句,便將自己之前的如意算盤丟到一邊。即便被迫提前出戰,眼下新的局面也不過讓人覺得稍稍棘手了一些。

熙河經略使銳利的視線從衆將的臉上一一掃過,靜默了片刻,他終於開口:“我們今日是背水一戰!”

王韶語出驚人,一下就在衆將校中惹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但主帥沉沉的眼神立刻壓過來,衆將情緒上的波瀾隨即被強摁了下去。

他繼續向衆將說着官軍眼前的形勢:“禹臧花麻已經在攻打臨洮堡,如果臨洮堡淪陷,結河川堡和北關堡都無法抵擋禹臧家的兵鋒,那時候,我軍就不得不退!”

“敵前撤軍,不是每一次都有張玉、高永能在羅兀城的運氣。”

“而我們的退路,更是曲折難行遠過羅兀。”

“不要抱着任何幻想,此處距離隴西超過三百里,沿途山路迢迢,羣蕃環伺,一旦退兵之後,想回到隴西,這裡的兩萬大軍將會十不存一。”

彷彿是威脅,一句句不吉的言辭,向衆將宣告若是敗陣就沒有歸路。

決戰之前,主帥不當如此說話,但這是王韶的判斷。被迫提前決戰,與其將後方的敵情用言辭僞飾掩蓋,還不如更加危言聳聽一點。置之死地而後生,關鍵看的是是否能讓將士們瞭解到失敗的危險。

“相對於敵前退兵後的九死一生,擊敗眼前的蕃軍,可謂是輕而易舉。”煽動起衆將心中的危機感,王韶的口氣稍稍輕鬆了一點,“三年來,河湟與吐蕃人歷經多次交鋒,卻沒有敗過一次。”

“而三年來,朝廷的封賞,更是從沒有辜負我等邊臣的一番辛勞。由布衣而入朝官者有之,由小校而升崇班者有之;由敢勇而得享朝廷重祿者有之;”王韶看了看趙隆,又微微笑了笑,猛然提高聲調:“由選人而爲封疆邊臣者亦有之!”

“諸位皆是西軍中的翹楚,武藝兵法皆爲一時之選。今率大軍,臨危城,不奮力殺敵,博一個封妻廕子,又待何日?!天子就在大慶殿中設席以待,就看諸位能不能把功勞鋪到陛前!”

王韶說到最後,提氣高聲,霍然站起。而衆將發出了一陣低吼,戰意如火。

眼見自己戰前動員的恰到好處,王韶說着今天的賞格,“今日一戰,第一,是要攻下河州,先入河州者,爲首功,官階七資三轉。第二,就是木徵。木徵其人事關河湟大局,生擒、擊殺皆可。若有誰能將之擒殺,爲殊勳,即便是一介布衣,本帥亦會保舉其爲一任團練!”

經略使的許諾,更是讓衆將興發如狂,恨不得立刻攻破河州城、生擒那木徵。

在諸將的興奮中,王韶抽出腰中劍,斜指帳外河州城的方向:“今日就是決戰!……記住,我們是背水一戰!”

……

戰鼓隆隆。

先是騎兵出陣,在兩軍營地之間來回奔馳。

接着步兵魚貫出營,在騎兵的護翼下排兵佈陣。

雖然吐蕃人尚沒有動作,但三千宋軍騎兵,依然緊張地注視着敵軍營中的一舉一動。但在宋軍全師出陣的情況下,吐蕃人並沒有給他們以迎頭痛擊,反而是分別向河谷的上下游退了開去,一直退了約有兩裡地才停了下來,將河州城暴露在宋軍的眼前。木徵的大旗,隨着吐蕃中軍也在同時退回了城中,轉眼已經在城頭上高高飄揚。

待到煙塵甫定,陣列儼然的宋軍終於看到了吐蕃人擺出的姿態。

“這是放着讓我們攻城?”

“不,這是想讓我們無法攻城。”

很快就有人看得明白。一旦宋軍進抵城下,兩翼就立刻會遭到退離的吐蕃騎兵攻擊。雖然數以萬計的蕃騎離開了河州城下,但他們並不是避讓宋軍的兵鋒,而是將雙拳收回到肋下,等待出手機會。

這就是最易互相支援的掎角之勢,讓敵軍無法下嘴。幾天來,吐蕃軍齊集河州城下,反倒成全了宋軍,可以全力攻擊。而眼下,吐蕃軍一分爲三,其中任何一處的兵力都與宋軍相差不遠。攻擊其中任何一處,都會被其餘兩處襲擊側翼或是後方,而以騎兵的速度,宋軍絕無可能在其他兩處蕃軍趕來前,全殲其中的任何一處。

只是這樣的舉措,未免太過保守,一點也不像兵力遠過敵軍的主帥該下的命令。

幾萬人的大陣仗中,少數人的武勇毫無用處。浩浩如海的軍陣中,趙隆帶着只剩半數的熙河選鋒,留在了王韶的身邊。他很納悶:“怎麼木徵還是在避戰的樣子?”

“是要等禹臧花麻那裡的消息?”

王韶身邊的幕僚們一時間有些鬧不明白。

“別管那麼多,有霹靂砲在,攻城也不需要太多的手腳!”王韶厲聲喝道,“傳令景思立,讓他領本部去提防北方的賊軍。再傳語姚兕,讓他去防着南面。把霹靂砲推上來……攻城!”

數十輛霹靂砲車被推向了陣前。又改進了一次的配重式投石機,比舊型號變得更加高大,接近四丈的高度甚至超越了河州城牆。

這五十輛剛剛被打造好的炮車,如同一排巨人矗立在軍陣中,給人以巨大的壓迫感。原本鼓譟蠢動的吐蕃蕃騎一時間也變得安靜下來,無不爲之震撼。

若在過去,一輛行炮車至少需要五七十人服侍,而眼下的霹靂砲,卻是需用的人數少到極致。出戰的大軍能使用多少霹靂砲,只取決於工匠們的製造能力,而不是兵力。

木徵站在城頭上,望着漸漸推前的霹靂車。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兵器,但用來攻城的道具卻是不會猜錯的。青筋畢露的右手緊緊按着刀柄。宋人這是要猛攻城關,逼其招兵回援。

“王韶竟然這麼自大?……還是自信?”

木徵的眼神兇戾:“宋人未免太小瞧人了。”

但不止一名將領被霹靂砲車驚到,回來向木徵請求,急招城外兩路大軍來堵截宋人繼續向河州城逼近。

“不!”木徵搖着頭,語氣依然堅定,“讓他們再近一點……一天時間,怎麼也能堅持得下!就算是失了河州城,也要把宋人給纏住!”

……

天光漸漸黯淡了下來。

高聳的山壁上草木森森,枝葉的遮擋下,狹窄的山道變得陰暗模糊。青誼結鬼章也只能用頭頂上,被羣山壓縮得只剩小半幅的天空來判斷時間。

前後衆軍沉默地隨着青誼結鬼章而前進,在漸漸變得陰暗的山道中,宛如幽魂組成的隊伍。

“爲什麼要去珂諾堡?”青誼結鬼章的身邊,有一名與他同樣年輕的吐蕃貴族在追問着,“攻下香子城不是更簡單?”

鬼章家的族長沉默着攥着馬繮繼續前行。

而年輕人問了兩句,也不能回答,忽又自說自話地恍然大悟起來:“是不是擔心宋人回來後不好撤離?的確,河州離得太近,若是宋軍遣精銳回來,根本躲不過。還是讓木徵家的人去送死好了!”

年輕人嘿嘿笑着,彷彿撿了便宜一般。青誼結鬼章卻轉過頭,用三九臘月的眼神盯了他一眼,“是木徵希望我們去牽制珂諾堡的宋軍。”

“啊……?”年輕人驚訝着,“真的是聽木徵的話?!”

不比普通吐蕃人那般都對吐蕃王家血脈多多少少地有着一點敬畏,青誼結鬼章對木徵一點尊敬之心都沒有,但眼下宋軍壓境,爲了維持鬼章部東側的屏障,他甘願吃上點虧,“都這時候,還想窩裡鬥嗎?!”

年輕人急了起來,像是要爲自己爭辯,青誼結鬼章冷着聲音說着:“禹臧花麻都出兵了,也別讓他看笑話。”

一聲號角突然響起,並不是吐蕃人慣用的犛牛號角的音色。

是宋人的暗哨在傳遞警訊。大概是發現了走在最前面開路的兩百騎兵,但只有號角之聲傳訊,看來這條路上並沒有埋伏。

青誼結鬼章當機立斷,大呼一聲:“快!”便立刻縱馬前衝。

隨着年輕的鬼章家族長,董氈帳下的精銳騎兵不再保持悄無聲息的行動,而是立刻奔馳起來,直如流入峽谷的河水,變得洶涌激盪。

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七十四章 塵囂(五)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四)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七)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風(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七章 君臣(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五章 驟風(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
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五)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七十四章 塵囂(五)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中)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四)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七)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風(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七章 君臣(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五章 驟風(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