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不悖(四)

太師、開府儀同三司、潞國公文彥博求見。

消息傳來的時候,韓岡和章惇正在嵩山上。

繞過了近日陷入混亂中的嵩陽書院,也沒去禪宗祖庭的少林寺,而是嵩山大法王寺中。

太室山上的大法王寺,論起江湖地位……不,是論起在朝中僧錄司的序列,僅次於大相國寺。大相國寺的主持是左街僧錄,而大、法王寺的住持和尚則是右街僧錄——至於後世鼎鼎大名的少林寺,只因禪宗如今並非浮屠主流,排位就十分靠後了。

大、法王寺的歷史久遠,僅次於白馬寺,是當年中國第一部佛經譯製之地,又藏有阿育王塔,供奉了佛骨舍利,故而香火鼎盛,甚至不遜於大相國寺。

但與大法王寺的地位所不相稱的,是一襲紫袍上笑得稀爛的一張胖臉,從山腳下一直跟到寺廟中,始終在身側盤旋不去,着實讓韓岡眼睛難受。

章惇也是一副被傷到眼睛的樣子,偏過頭低聲對韓岡道,“右街僧錄得換個人。”

“要能看見眼睛的。”韓岡說。

章惇失笑,看了看那住持,又笑着搖搖頭。

大法王寺的住持和尚不明所以,在一旁賠笑得只見牙不見眼。讓韓岡很想送他去高麗傳法。至少在那裡,看不見眼睛不算是特徵。

日本已經拿下了,如果不算章惇的兒子,損失微乎其微。朝廷已經安排人手在佔領地劃分地界,兌現之前發行的戰爭債券。

而針對遼佔高麗的會戰,正緊鑼密鼓地準備中。

無數戰爭債券的購買者,正摩拳擦掌,準備在高麗的田地、礦山中分上一杯羹——儘管高麗的小朝廷還在國中做食客,但就跟對日本的態度一樣,大宋上下,除了一干頭腦壞掉的儒生,沒人有興滅國,繼絕世的打算。

安撫新佔領地人心,在不想給錢給物還準備繼續搜刮的情況下,沒有比宗教人士更適合了。

這些賊禿,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一邊享受朝廷給出的免稅免役的好處,一邊從信衆手中掏錢,真正能恪守戒律的寥寥可數。對國無益,看着還礙眼,韓岡很早就想將這幫人廢物利用起來了。

將住持和尚打發了。

韓岡和章惇都不是信佛的人。

到大法王寺之前,韓岡和章惇還逛了隔鄰的嵩嶽寺,韓岡進去後就欣賞雕像、壁畫,章惇進香後也就拱了拱手。

但廟中的各種碑文、題記還是很有意思的。

章惇和韓岡看着豎在前殿外的碑文。

【中書門下牒 河南府

河南府奏準 赦堪會到登封縣嵩山大法王寺 系帳存留 乞賜名額牒】

這是朝廷批准重建嵩山大法王寺的牒文,被當時的大法王寺住持刻在了石碑上。

接下來是一段標準的公文內容,之後就是當時中書門下宰輔們的簽名,以及牒文簽署的年月日。

“慶曆三年六月廿八。慶曆三年啊。”章惇懷念的說,“可不是什麼好時候。”

的確不是好時候。

慶曆年間,仁宗皇帝在位,當時內憂外困。官軍被党項人打得跟狗一樣,而遼人更逼得朝廷派富弼跑去遼國花錢消災。

現在的党項人,則乖順得如同家犬。党項諸部的頭人們看見韓岡,就差搖尾巴了。倘若他們真有尾巴的話,肯定搖得跟蒸汽機輪一樣飛快。

如果說給如今關西的小孩子聽,肯定想象不出每到秋冬,整個關西一夕三驚的日子。

“幾十年馬放南山,就連党項人都能爲患中國。”韓岡譏諷地笑了笑,對章惇說,“不過子厚你在福建,應該感覺不到吧。”

“雜賦翻了兩番,建州遍地匪患,怎麼會感覺不到?”

軍費飛漲,自然就只能盤剝百姓。內地流民遍地,盜賊一夥跟着一夥,官府清剿不及。遇上悍匪,甚至有州縣官花錢免災,用重禮請其騷擾隔壁州縣去。這也算是上行下效了。

章惇和韓岡一起搖頭。

如今中國兵鋒遠及萬里,震懾萬邦的局面,其難能可貴,是如今的年輕人所無法體會的。

日期之上是宰輔們的簽名:

【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範

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賈

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平章事晏

門下侍郎兼工部尚書平章事章】

這是中樞公文的簽名格式,地位越高,簽名越靠後,而且只籤姓、不書名。

宰相章得象、晏殊,參政賈昌朝、范仲淹。刻在石碑上的,正是慶曆三年東府宰執的名單。

韓岡指着最下的章字:“這一位是令族叔……”

看到章惇的表情,韓岡就不說了。

仁宗時的宰相章得象,是章惇的族叔。而章惇與章得象小妾的事,如今依然常有人提起。加上章惇的出身,一直都是被人拿來攻擊章惇的武器。

韓岡劃了一下範字,“慶曆新政可惜了。”

內憂外困,不免要改易舊規。在後有熙寧變法,在前有慶曆新政。而主持慶曆新政的就是石碑上的參知政事范仲淹。

章惇道,“如果當年新政成功,就不會有文正公的變法了。”

韓岡呵呵笑,“皇帝想辦,就得去辦,皇帝不想辦,就得滾蛋。”

韓岡的話中對皇帝毫無敬意,這是如今常例。只是仁宗皇帝有些特殊,畢竟還有好名聲。

不過章惇和韓岡一樣,對那位以“仁”爲廟號的皇帝,都不是很看得上眼。

“皇帝,天下之大蠹。”章惇瞥眼看韓岡,“玉昆,這句話應該是從橫渠書院傳出來的吧。”

“那是以前。以後皇帝只管奉祀天地,不再以天下奉一人之慾,自然不能算是蠹蟲了。”

章惇把驚訝壓在心中,笑道,“玉昆你真是越來越敢說話了。”

新帝將在議會中登基,而宰相也由大議會任命,兩者議會下並立,從此不再統屬。

韓岡宣揚的理念和制度,要把皇權打壓到底。這已經是高層的共識。

只是直接把皇帝說成是蠹蟲,還只是學術上的激進觀點。

沒哪位高官會公然如此宣稱。

但章惇一提,韓岡就坦然承認,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韓岡笑道,“有如今的時勢,纔有今日的坦言。”他看看章惇,“子厚你有話要說吧,你我在此,又何須忌諱?何不坦言。”

這些日子,韓岡和章惇多次深談、閒聊,看得出章惇有些話想說,卻又有些顧慮。

章惇愣了一下,笑道,“還是瞞不過玉昆。”

他想想,說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可如今,沒有了上佐天子這一條,宰相就無從說起,更不用說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他看着韓岡,“改易名號,以合新制。”

從宰相、相國,到尚書令、中書令,再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名號的變化過程,就是宰臣地位不斷下降的過程。

如今宰相權比天子,名號上卻依然沿襲舊制。這當然不好聽,也不符合實際。

“我當什麼事。”韓岡大笑,“這等事,直說便是。我們做的放在過去都是抄家滅族的謀反事,相比起來,改個名號又算得了什麼?”

章惇的顧慮自然有原因,表面上是名號的改變,實際上會牽連到權力上的大變動。韓岡出言反對,也是應有之理。但韓岡又哪裡會在意?

“祖龍一統,變三代分封之制,自謂超於三皇,遠邁五帝,故自號皇帝。如今宰相,受命於萬民,子厚你若想改個名號,當然沒問題。不知子厚你可有腹案了?”

章惇謙虛地說,“還要請教玉昆。”

“總統。三公坐而議政,無不總統。宰相位比三公,可改爲總統。”韓岡不假思索,又說,“或者總理,宰相理燮陰陽,總理河山。不知子厚你意下如何?”

韓岡的回答出乎章惇意料,兩個名號脫口而出,顯然韓岡有想過同樣的事。

說起來,這兩個名號也都不錯,但是看韓岡的神情,章惇又覺得不是什麼好話。

章惇又愣了片刻,方纔說,“總統、總理,的確上佳,只是無先例。太宰如何?”他問道。

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一百四十九章 梳理(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
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一百四十九章 梳理(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四)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