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

蝸角之爭。

巨大的地球儀,在章惇面前徐徐轉動。

在章惇的書房中,這個他五十五歲生日時,由自然學會送來的壽誕禮物,放在角落處特意打造的臺架上。

木製的球體斜斜的支在彎鉤狀的鐵架,支撐軸是最頂級的鐘匠所造,章惇手指只輕輕撥動,地球儀便穩定地旋轉起來,如絲一般順滑,彷彿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自然學會兩年前組織過一次從南洋到北海的地理大觀測。天南海北近兩萬名學會會員參與到此項研究中來。只是學會本部投入的資金就達到了三十萬貫,而會員們的捐款和自籌資金更是十倍於此。

如此巨大的投入,產生的成果也極爲豐厚。各州縣城的經緯度測量,山川地勢的精細測繪,同樣放在章惇書房裡的天下九域輿圖,還有面前的這個地球儀,都是成果的一部分。精確到秒的黃赤交角也是其中的一項成果。

所以地球儀傾斜放置,南北極圈、迴歸線和赤道,都清清楚楚地描繪在地球儀的上面。

不過更加明晰的是赤紅色的大宋領地,在大地之東,大洋之西,從赤道延伸到北半球的中央位置,再往上,是青綠色的遼國,自大宋北界向北直至北極圈內。

兩國皆是萬里幅員,生民千萬億萬,在地球儀上卻也只是比巴掌略大。

福建一路,八百里方圓。少年時從福州往南劍州訪友,又與友人在路中各州遊歷三月,尋幽訪勝,窮山盡水,稍有名聲處,必不畏險阻,前去造訪,章惇曾爲此洋洋得意,自謂鐵鞋踏破。可八百里福建,在這個兩尺高的地球儀上,更僅僅指尖大小。

天下很大。

按照自然學會的說法,大地是周長七萬兩千裡的球體,故而名爲地球,其龐大,已窮極凡人想象。

但地球相比太陽來,則是彈丸比之馬車,微不足道,僅是太陽系中普通一行星。

而宇宙之中,如太陽一樣的恆星,則更是如恆河沙數,數以億萬計。用最好的望遠鏡去看那銀河,組成那粼粼天河水光的,便是數之不清的恆星。

莫說大宋朝堂上的一點爭執是蝸角之爭,就是指揮百萬大軍,征服陽光之下的所有土地,相比起宇宙的寥廓,也一樣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章惇在韓岡面前如是說,與韓岡取得了共識。兩人一起召集了在京議政,召開了臨時會議。

而會議已經在半天前結束了。

會議上,章惇和韓岡將這一次的刺殺案件,定性爲遼國細作對大宋宰相的刺殺,是走投無路的北虜窮鼠噬貓之舉。

儘管宰輔、議政們各自心路無比複雜,可章韓二人向他們提供的結論就如此簡單。

韓岡遇刺與政局、政策、政務無關,只是因爲遼國狗急跳牆。朝廷對外會保持一致,報紙上,也會做出相應的配合。

官軍在河北的局面越來越好,等過兩日,河套方向有更進一步的好消息回來,那麼正好就能印證遼主窮途末路,只能寄希望於博浪一椎的說法了。

這就是都堂的期望,期望民間能夠如此做想。

章惇不希望被認定爲韓岡遇刺的主因,或是主因他爹;韓岡也不想成爲荊軻、豫讓故事裡的反角,而如果不去設法控制輿論,被放棄的陣地自然會有人去佔領,這兩種說法,就不免會成爲主流。

“相公!”

聽到門外的聲音,章惇手壓在地球儀上,地球儀停止了轉動。紅色的大宋、青色的遼國轉到了對面,渺無邊際的藍色海洋在他的手掌下。

雖然在近來的小說中,蓬萊州出場頗多,但事實上,出海揚帆東向的船隻很多,可發現一個大陸的一艘都沒有。來自自然學會的地球儀,以真實來自我標榜,自不會將蓬萊洲給描繪上去。不過章惇一直都在懷疑,站在那些小說背後的韓岡,其實是知道正確答案的,用荒謬的文字將事實泄露出來。

章惇漠然看着那很可能意味着千萬裡山川平原的藍色,“進來。”

章惇的親信伴當推門而入,“相公,街上的巡警大半都回去了,青城、舒王臺、和家廟幾處,營門上都換了黃旗。”

大部分警察回營了,而被韓岡親信牢牢控制住神機營等京營,也降低了警備等級。

這是預定的流程。

章惇擡手整理了一下襟口,套在脖子上的繩索終於鬆開了一點。一陣如釋重負後,之前被理智壓下去的屈辱感便如潮水一般涌了回來。

伴當只聽見重重的一聲冷哼,他偷眼看了章惇一下,忙深深地低下頭去。服侍章惇這麼些年,只有寥寥幾次看見自家主人臉上會露出如此讓人畏懼的神情。

“你下去吧。”

章惇的話讓伴當如蒙大赦,忙不迭地退出去了。

章惇完全沒注意伴當的反應,也從來不會在乎。他手指一撥,地球儀再度飛快地轉動起來。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

觀今日之變,不知會有多少人想起流傳頗廣的這句話來。

投效韓岡的人數,怕是要有一個新的高峰。

幸好韓岡還停留在他的想法中無法自拔。儘管他的想法很好,天子,章惇很支持韓岡把這個夢做下去。

人要腳踏實地。而韓岡描繪的未來有着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要皇帝還在,就不會少人擁戴。現在的這位皇帝做得生不如死,但宰相們能夠得掌大政,卻還是依託在皇權之上。

想徹底廢除天子之權,看看過往改朝換代要留多少血,就知道韓岡要實現他的目標,要死多少人。

章惇會贊同韓岡,不過是因爲在現階段,反對韓岡的風險性更大,而且他也是受益者之一。

不過章惇並不覺得韓岡當真會如此幼稚,一時之法當爲一時之用。韓岡現在推行議會,當是他無法謀朝篡位後的折中之舉。日後若有機會,即使他想放過,他的兒子們也不會放過。

就像自家的不肖子一樣,皇帝呢,誰不想做?

韓岡給出的回報,是廣闊的海外領地,章家控制的區域,幅員甚至超過南方諸路,誰能想得到,從海外,一年能有幾千萬貫的出息。

但這一切,還是比不上當皇帝的好處,要是爭得過韓岡,章惇更不介意做一次周文王、魏武帝。

只是年齡上的劣勢太大,勢力上又有差距——今日之事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機會永遠不會少。

今日之變,韓岡暴露出來的勢力,足以讓世人爲之驚懼,也會讓大多數議政和朝臣戒備起來……但在一切變化開始之前,他卻還是會支持韓岡。

章惇的手停了下來,地球儀也不在轉動,他觸摸着那一片奪目的鮮紅,蝸角雖小,對於蝸角上的生靈來說,卻如世界一般廣大。

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七)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五章 流水(中)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撲(中)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五章 流水(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五)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上)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一)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
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三十一章 虛實(十一)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七)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五章 流水(中)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撲(中)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五章 流水(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五)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上)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一十四章 廟堂(五)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一)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上)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