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虛實(十二)

“又是全票通過。玉昆你說,什麼時候會有反對票?”

議政會議之後,是隻有宰輔們參加的會議。

之前的會議上,議政們以全票通過了韓岡的動議,向遼國要求立刻釋放被捕宋人,同時賠償他們損失,並開始準備戰爭。

那一場會議,決定了大宋對待最大敵國的態度,甚至可能直接引發宋遼之間的戰爭,如果從兩國的國力、人口、兵力,以及裝備水平來看,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的世界大戰了。

不論從普通百姓的眼中,還是對外的宣傳上,每一次的議政會議,都是極爲嚴肅、且與天下億萬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會議。

不過離開了那個公開場合,在同立於帝國最頂端的韓岡面前,章惇卻絲毫沒有把剛剛作出決議的議政重臣們放在心上。

這麼些年,議政制度剛開始的時候會有所爭執,現在基本上就是宰輔們的一言堂。

兩位宰相可以盡情施展他們的意志——除了部分領域之外,伸展意志的主要還是章惇。

時間長了,章惇對唯唯諾諾的會議,一呼百應的場面都失去了興趣,反而開始有些期待什麼時候能看見一兩聲反對的意見。

今天亦是如此,纔有了章惇的一句,“什麼時候會有反對票?”

聽章惇的昏話,韓岡拿過桌上的資料翻了翻,擡頭呵呵一笑,“怕是隻有不記名的時候。”

章惇一怔,看着韓岡臉上看不出真僞的笑容,神色漸漸嚴肅起來,最後嘆了一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韓岡也沒了笑,“誰說不是?”

如果按照定義,章惇和韓岡的確可以算是獨裁者了——如果不計較兩人分掌權力的話。

在過去,就算是皇帝都做不得快意事,更不用說宰相。那時候,皇帝和士大夫各派相互牽制,誰都不能當真一言九鼎。

皇帝若恣意妄爲,朝臣們能連番苦諫,一道道奏表可以讓皇帝從早到晚都耳根不淨,煽動起來的士林清議也會讓皇帝的名聲臭不可聞。反之,若是宰相專權,其他重臣也能請出皇帝,輕易將之趕出京師。

但如今,宰相們執掌的是皇帝的權柄,同時又牢牢控制着士林清議,朝堂中即使有人想要打破這個局面,可他們想找一個撐腰的都沒有。

過去宰相勢大,朝臣們能直接告到皇帝面前。現在向誰控告?還沒親政就成了昏君的皇帝,還是退居宮中養病的太后?

但這樣的局面並不穩定,大多數時候,議政會議的決議之所以能夠順利通過,還是靠了事前的溝通,並儘量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如果章惇當真自大得看不清人心形勢,現有的政局很有可能在一夕之間崩塌。

在韓岡警告之後,章惇也及時醒悟。

不過韓岡不知章惇是否當真明白,他的確沒在章惇的臉上看到被冒犯的憤怒,但這是政客的基本要求,做不得數。

章惇還想說些什麼,但張璪、曾孝寬等其他執政先後到來,讓他把要說的話吞進了肚子裡。

議政會議上作出的決議,終究只是說要去做,而該怎麼去做,則是在都堂會上來決定。

宰輔們的密級高於議政嗎,不必進行太多的說明,之前更是做足了溝通,最重要的人事安排,就沒必要耽擱時間了。

會議剛開始,章惇便宣佈:“河北是奉世,河東是伯通,設制置本路軍務司衙門,以兩位爲主帥,制置兩路軍務。”

韓岡擔任樞密副使時,就任的就是制置使,制置河東軍事。更早之前的韓絳的陝西河東宣撫使,是做到了宰相才就任。

李承之和熊本,都不是宰相,有韓岡的先例,自然依循下來。

但李承之和熊本兩人先後站起,一一領命。心中的激動已形之於外,掩飾不住。

這兩樁任命,基本上就定下了李承之將會接掌韓岡的宰相一職,而熊本擔任樞密使。

與會的宰輔們則了無訝異,也紛紛恭喜了兩人,看起來都很是真誠。

他們前幾日已經陸續知道了此事。

張璪對此無所怨言,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根本沒有辦法去爭宰相之位。致仕後,少不了一個開府儀同三司和節度使,比宰相更上一層的使相級的待遇。

同樣的還有曾孝寬,他比章惇年長十歲,比王安石小四歲——這其實不成問題,李承之與他年齡相仿——但他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時常病假,基本上也沒有宰相的希望。

兩人的年齡都只比王安石小几歲。現在可以這麼說,王安石那一輩的大臣,到了此時,基本上就要盡數退出朝堂了。李承之雖也差不多年齡,但他的宰相之位也只是過度而已,沒人會認爲他能做足十年。

由於李承之和熊本兩人出外就職,並非是離任,所以都堂最多補上一位,因爲等他們回來,差不多就是大議會召開的時候了,韓岡那時候就要退了。

在沈括參知政事後,遊師雄遞補成爲除韓岡之外的最年輕都堂成員,但這要等到李承之和熊本出京之後。

“雖然說奉世和伯通要制置河北、河東了,但有一件事要先確定……”待李承之和熊本坐下來,韓岡出言強調,“這一仗,不一定會打。”

遼國不是西夏,才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沒辦法完全扭轉世人對宋遼兩國軍力對比的看法。

就算之前贏了一次,那也是遼人先打進來,大宋被動防守,反擊過程中奪了一塊地,但之前幾年,不也割讓出去一塊嗎?不過是加點利息收回來。

現在兩國平起平坐,不用花錢買平安,對立國百多年來,一直生活在契丹鐵蹄下的宋人來說,已經是很滿足了。

要是對外宣傳說,大宋已經可以吊打遼國,相信的人有,但不相信的同樣不會少,即使相信的人,心中怕也還有幾分不自信。

而貿然挑起對遼戰爭,這種不自信就會成爲阻礙,甚至被人利用影響到戰局。如果戰事膠着時——這不是不可能,以遼國的實力,勢如破竹的情況機率反而更小一點——以此爲由,煽動民意,從而打擊推動戰爭的宰輔們,那一干被章韓爲首的都堂壓得擡不起身的人,是很可能幹得出來。韓岡從來不會高估政治人物的節操。

這也是在宣傳上,一直沒有偏向於鼓吹對遼戰爭。但神機營的強勢,已經通過歷年來的宣傳打出去了,只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天下士民心中的信心,日後對遼全面戰爭,民意的基礎就從此而來。

韓岡的目的也只是如此,一步步來,“我們要先看看遼人會不會同意我們的要求,纔會做決定。換個說法,就是首鼠兩端。”

不是什麼好詞,有些自嘲的味道,宰輔們配合得笑了兩聲,專注地聽了下去。

“就算打起來,也不求恢復幽燕,更不求攻滅遼國——理由就不必說了,議政們不一定明白,我們都是知道的——最多也只是先試探性地報復一下,把遼國打回到談判桌上來,老老實實地解決問題,讓朝廷面子、裡子上都能過得去。”

短促的戰爭,逼得遼人輸誠,如此一來,宰相們的聲望又能更上一層。對,正好趕上大議會的召開。

算盤打得很精,但到底能不能如願以償那就兩說了——如果有人做些手腳的話。

但沒人指望趕着回京就職的李承之和熊本,會將邊境衝突變成大會戰。

在場的誰也不會戳穿這一點,都是你我心照。

“玉昆相公。”呂嘉問擡了一下手,示意發言,“我要問一下,如果當真開戰,這一仗該怎麼打?”

“這就是制置使的任務了,等定下來,再交付都堂議論。”韓岡道,“都堂這邊要做的準備,就是糧草,彈藥。”

“火炮呢?”呂嘉問問。

韓岡道,“只是河北、河東兩路,就有三寸以上的火炮一千七百餘門,遍佈兩路的各州軍寨堡。”

“遼人的火炮也有一兩千吧。”呂嘉問又道。

“兩千五百門以上,北方房去年有一個報告。”沈括對同在樞密院的呂嘉問道,“其中擺在南京、西京兩道上,差不多也有一千七八。”

章惇將頭歪向韓岡,笑道:“與我們相差不大啊。”

韓岡道:“如果奉世和伯通到時候覺得有必要再加配火炮,軍器監隨時可以將兩路的火炮數量提高一倍。”

“遼人去年鐵產量超過千萬斤了。”熊本道,“用上幾個月,或許也能做到。”

“那耶律乙辛就要抱着他空蕩蕩的金庫哭了。”韓岡向後一靠,得意地笑,“事實證明,將遼國拖入軍備競賽的選擇是正確的。否則他就能用日本開採的金銀給自己築一座宮殿了,而不是鑄成金錠銀幣,放在了朝廷的封樁庫中。”他攤攤手,“朝廷付出的只是鐵而已。”

“還有許多在平安號的金庫裡吧。”

與雍秦商會相輔相成的銀號平安號,從不涉及宋遼之間的直接貿易,但一向賺得最多。可這句話,呂嘉問和熊本倒是沒敢說。

“海軍能做到多少?”氣氛有些微妙,張璪岔開了話題,“能不能攻下幾個重要的島嶼,比如對馬島,逼迫遼人先攻過來。”

呂嘉問笑道:“等攻下對馬島後,是不是乾脆把日本也攻下來?日本的黃金白銀可是好東西。”

張璪氣一滯,一時無話,曾孝寬道,“樞密。對馬五個島,駐軍四千多,南北兩主島上的寨堡加起來有七座,皆棱堡制式,控扼要衝,島民也盡是軍戶,不好打。”

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
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九)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