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

楊從先之後,韓岡又接待了幾名官員,還有兩個白身的士子。

幾個人都挺普通,不是什麼人才。尤其是兩名士子的水平更讓韓岡失望。

作爲朝廷重臣,每天登門拜訪的,除了朝堂同列和親朋好友,陌生的官員、士子的數量其實更多。有文采在名帖中附上幾篇詩文,有關係的則帶上信件,對自己能力有信心的則會附送一篇對朝政、軍事等方面的點評。

而韓岡則更爲特殊一點,對詩文不看重,但如果有氣學的關係,要麼就是對格物致知有一些認識,這早就是世間的共識了。所以現在遞到韓家的名帖中,很多都夾着一兩篇有關格物致知的文章。

韓岡是勉強從一堆驢頭不對馬嘴的文章中找出幾個靠譜的,但談了幾句話後,卻大失所望,所謂靠譜的文章不過是拼湊而來,本人根本就缺乏最基本的常識。最後一如往常,將人給打發出去,並送上了十幾貫程儀,順便將名字記下,以後不讓進門。

不過失望也只是一下子,韓岡接觸到的大部分情況都是如此,早已就習慣了。投機取巧的人到處都是,老老實實做研究的人怎麼會沒事往宰輔家門跑?

讓親隨出去掛了謝客的牌子,韓岡回到內院的書房去整理下一期《自然》的論文。

經過了幾次辭讓,蘇頌這兩天就會接下樞密副使的差事,韓岡已經從他手中接下了主編的工作,不僅僅要審閱各方的投稿,本身還有撰寫論文的任務。

固液氣三相轉化,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辨析,剩下的就是一章有關液體壓力傳導的論文,這是爲了給水壓機做理論先導,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造出來,但不開始研究就永遠不可能出現,指明研究的方向是越早越好。

說實話,爲了儘量保證論文的嚴謹性,韓岡不論是在自己的文章裡面,還是在外來的投稿中,都費了不少精力。修改了一陣,額頭都隱隱作痛起來。他真有些佩服蘇頌,能夠堅持半年之久。

另外韓岡還在等沈括的論文,有關五星繞日的週期計算。當年沈括曾經主持修訂新曆法,由於核心理論的錯誤,曆法在計算日食月食的時候,始終與記錄匹配不上。與五星運行的記錄也有差別。所以他舉薦衛樸修訂的《奉元歷》,這兩年已經出了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在編修曆法的時候,沈括與欽天監鬧翻了臉,現如今,欽天監上下專門盯着《奉元歷》的差錯,有那麼一星半點的問題就報上來。

不過現在沈括、蘇頌等一批人對宇宙的認識,已經從蓋天說的天圓地方,渾天說的日月繞地,變成了強調了恆星、行星、衛星三級分類的宣夜說。有了符合現實的理論,重修曆法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一件事。

儘管沈括已經不可能回京主掌三司,但韓岡還是希望能將他調回來,這樣在自然科學上可以參與討論的人又多了一個,一些研究工作也可以交給他來主持。

“官人?”素心推門進來。

她本是過來找韓岡去吃飯,但看見丈夫疲累地揉着額角,立刻心疼地上來幫忙。

韓岡舒舒服服倚着椅背,享受着纖纖玉指的觸感。後腦枕着素心的胸口,雖然比不得周南豐盈,但感覺還是很不錯。

素心忽輕忽重地揉捏着韓岡的額頭,擡眼看了看堆在桌面上的一篇篇文章,道:“又是《自然》?聽說外面近來有很多書商都拿去重印,多少人搶着買。”

“這事爲夫也知道,這是好事,可就怕盜印的粗製濫造,將人引入歧途,誤人子弟。”

“不能讓官坊加印嗎?”

“《自然》都是在國子監的印書坊開印的,跟那邊打交道很麻煩,尤其是加印,總是推三阻四。難道還要爲夫專門去跑一趟?”

嚴素心知道,這肯定又是門戶之見,她憤憤不平:“國子監又不是他們一家的!憑什麼不給加印!”

“就是這個道理啊,憑什麼不給加印!”韓岡哼哼了兩聲,“讓我一時不痛快,我讓他一世不痛快。日後有的是機會!”

嚴素心嚇了一跳,手停了下來。韓岡這般殺氣騰騰地說話,實在是很嚇人。但俯身看過去,丈夫的臉上卻帶着笑,卻是在開玩笑的樣子。

韓岡的確是在開玩笑,不過親自走一趟的事,也沒必要喊打喊殺。面子這東西,太講究了也沒什麼好處。

說起版本,還是國子監印書的質量最好。韓岡還想編纂一套叢書,更加淺近易懂,貼近百姓。要是能由國子監印刷,再低價發售就最好了。

在前世中,他曾經有過一套紅黑書皮,總共十幾二十冊的科普書籍,伴隨了他的前身渡過了童年的時光。韓岡正打算模仿那套叢書,用最淺顯的文字,來解釋自然萬物中的林林總總。

但這也是以後的事了,也不可能由他一個人來完成,事情是要一步步來的。

次日。

楊從先上殿陛辭,金悌也同上殿。

太上皇后一番勉勵,賜了金銀,回了國書。

然後詔命楊從先護送金悌回國。

在登州成立水軍將,將六個禁軍、廂軍的水軍指揮合而爲一,共同聽命於新任京東東路鈐轄、水軍第一將正將楊從先的指揮。

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朝廷終於對遼國入寇高麗有了反應。

老成持重的朝臣覺得剛剛結束了對遼戰爭,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貿貿然做出攻擊的姿態,萬一遼人撕毀好不容易纔簽訂的和約怎麼辦?而一干年輕氣盛的臣子,則認爲朝廷早就該這麼做了,乾脆趁遼國重兵雲集高麗的時候,從背後給遼國再來一下。

同在殿上的韓岡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在傳聞中,遼國之所以會轉向其他方向開拓,正是韓岡禍水東引的計謀。可衆目所致,韓岡卻像是沒事人一般,盡他的責任在西府班中站得四平八穩。

遼軍的主力在中京道休養,就在燕山北側,一旦官軍北上,立刻就能南下。除了幾個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寫詩喊口號的官員,絕大多數朝臣都明白,現在根本就不是進攻的時機。

現在宋遼雙方都是攻不足、守有餘,河北的千里塘泊,河東的崇山峻嶺,以及陝西北部的莽莽荒原,在地理上就已經遏阻了遼軍騎兵的侵襲,加上精兵強將的守禦,大宋國境線穩如泰山。反過來,宋軍如果想北上攻遼,錢糧是最大的問題。同時深入遼境越遠,背後的空隙就越大,在雙方國力差距到一定程度之前,貿然北進是最不靠譜的選擇。

朝會很快就結束了。韓岡並沒有跟着兩府一起前往崇政殿,而是回到宣徽院衙門。

除非有大事,否則也不會往崇政殿那邊去了,就是給天子趙煦上課的事,也必須再等一段時間。

天子新近登基,諸事繁蕪,須得消停一陣,纔會重新開課。而且資善堂是專門負責皇子們的教育,王安石、韓岡和程顥等東宮教授,都需要轉任爲負責給皇帝講課的經筵官。還有原來的一些東宮官,也都要另授他職。

用了一盞茶的工夫,將今天的公事給處理了,韓岡丟下筆,靠在椅背上,已經沒有事情可做了。

一邊喝着茶,一邊盤算着,明天就把《自然》的稿件一起帶來,免得浪費時間。還有本草綱目編修局,也應該儘快搬到宣徽院來。

不過快中午的時候,一名內侍過來通知韓岡,讓他儘快往崇政殿去。

韓岡心中疑惑,崇政殿再坐早就該結束了,之後召見文武官員和御史,這時候也應該結束了。快吃飯的時候,找自己做什麼?

若是軍事,應該諮詢樞密院纔是。韓岡可不想插手西府太多,尤其是揹着章惇、蘇頌和薛向說話,最容易得罪人,次數多了也會壞了交情。若是政事,他更不願牽扯。最重要的,他有什麼想法,可以私下裡聯絡章惇、蔡確他們,先期達成協議,讓他們去安排,沒必要拿到朝堂上來說。

韓岡通名後上殿,殿中只有王中正在。心中的疑惑更深,到底是什麼事?

簾後傳來向皇后的聲音:“宣徽來了。”

韓岡帶着濃濃的疑惑,俯身參拜,“殿下招臣來殿上,不知是何事?”

“宣徽,這宮中內諸司及三班內侍之籍,是歸宣徽院管吧?”

“正是。內侍名籍皆在宣徽院中。”韓岡點頭稱是。

宣徽院與樞密院一樣,成立之初,都是閹人主掌,之後才逐漸變成外廷的機構。但在許多地方,還有一些過去遺留下來的痕跡。只是現在宣徽院也僅僅是掌管名籍,內侍的升遷,有內侍省和入內內侍省,入武班後,有審官西院。再高了,比如王中正這個等級的,就是天子與兩府共議。根本就沒宣徽院的事。

“所以吾有事想徵詢一下宣徽的意見。”

“不敢,請殿下垂詢。”

“京東水軍第一將,論理是不需要安排內侍做走馬。但之後其駐地又要遠遷海外,王中正方纔與吾說了,理應安排一走馬承受,隨時通報消息。”

原來是這件事,韓岡恍然,難怪不願意對兩府提,而先找自己。宣徽院名義上管得了宮中的內侍,所以找韓岡來處理是名正言順。而有了韓岡點頭,再去兩府走流程,宰輔們會反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不然的話,宰相、樞密都能翻臉。

雖然從士大夫的角度,最好那些閹人都不要出宮城半步,但韓岡對閹宦沒有什麼歧視,必要的監督還是得有的。不過他同意的話,終歸是一樁麻煩,能推就推出去。

只是再轉念一想,向皇后特地找自己過來,專門爲了這一件事,也沒必要讓她難堪。而且有這一次先例,日後宣徽院想要插手內侍在外的差遣,也可以有所依仗。

“朝廷自有故事在。”韓岡說道。

“宣徽。”王中正開口,“但這遠駐海外偏偏就沒故事!”

“長山大漠是中國之地,難道萬里鯨波就不是?是藩國的,就是中國的。不是藩國的,同樣是中國的。高麗外島駐軍的人事安排,可比照邊疆,如交州、西域等地,那就是故事。”

“宣徽是同意了!”簾後的聲音聽起來很高興。

“不過那是走馬承受,不是監軍。而且因爲駐紮高麗,又要與藩國打交道,如果所用非人,有失中國的臉面。”韓岡提醒道。

“宣徽說得極是,自當選用老實穩重之人。”向皇后又笑着道,“既然按宣徽的說法,萬里鯨波都是中國之地。那一南一北兩處水師肯定是不夠的。”

“誠如殿下所言。想要控制南洋和北洋,區區兩將水師的確是捉襟見肘。”

“等日後宣徽的鐵船修造出來,可就大舉擴充了。”

“到時候,南洋、北洋各設一軍,下設諸將,分駐各處要地。可駐海內,也可是在海外。”

“宣徽說得是。那時候,也不用叫什麼京東水軍第一將,兩浙水軍第一將了。可改名做……”簾後的聲音頓了一下,“南洋水師、北洋水師。”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二百零五章 變故(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三)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九)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
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二百零五章 變故(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三)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五)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九)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梳理(七)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