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

韓岡與馮從義說了一些話,便要起身離開,馮從義卻叫住了他。

“哥哥。”

“什麼事?”韓岡停住腳。

馮從義堆起了笑臉,“鑄幣局鑄造錢幣的手藝,能用得到的地方可不少……”

“若是出了僞幣怎麼辦?”

韓岡沒有一口否決,這讓馮從義精神一振,“如果有那份手藝,造銅器只會賺得更多。”

既然精美的錢幣可以標上更高的面值,那麼精緻的銅器,當然能賣更多的錢。但馮從義的心思不在銅器,卻是在鑄造的零件上。

“織機、紡機不可能全用木料,用銅、用鐵,就得用上鑄造。這當然是越精細越好。”

“自己想辦法。”韓岡沒答應提供方便,但也不是否決。看了看馮從義,又問:“怎麼不再問國債了?”

“哥哥想法,小弟怎麼會不明白?想想也就知道了,國債現在只是拿出來好看的,實際上還是鑄幣局更重要一點。”

韓岡點點頭。國債的信用還沒有確立,現在只是處於讓人熟悉的階段,而鑄幣局對技術進步更有意義。

“另外要注意點。”韓岡提醒道,“不要像玻璃一樣鬧得沸沸揚揚。”

“……哥哥放心,小弟明白!”馮從義猛點頭。

“但願如此。”韓岡嘆了一口氣。

玻璃的製作技術自開發出來後,便通過各種途徑傳播了出去,可是真正用心去研發質量更好的產品的,只有隴西的一干玻璃工坊,其他地方,都是坐在從將作監流佈出來的配方和工藝上不思進取,眼下雖然還沒有轉成惡性競爭的局面,可也離之不遠,玻璃器皿的價格在大幅下降。在韓岡看來,如果是自家參與研究出來,應該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

玻璃器皿的價格大幅下降帶來了很多方面的問題。許多大食海商,滿載着一船船珍奇的玻璃器皿到了廣州、泉州,卻發現才過了幾年,港口的貨架已經擺滿了各色晶瑩剔透的玻璃製品。一年來,直接蹈海自盡的胡商,廣州報上來的就有三個。

在京城中,這些事只是當成軼事來傳播,多是當笑話來講,最有同情心的也只感慨幾句行商的風險。但在幾處瓷器的主產地,販售玻璃器皿的商人,甚至惹來的了瓷器行會的敵視,甚至是僱人上門搗毀店面。

百姓家多用陶器,玻璃器皿的競爭對手只有瓷器,比起成本較高的瓷器,玻璃製品的成本,已經漸漸與其平齊。而且玻璃損壞之後,還能重新回爐,這是陶瓷器皿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雖說現在官窯、私窯的不良品都有了去處,可碎瓷片拿去做鑲嵌畫,比不上失敗的玻璃器皿直接回爐更能挽回損失。

雖說玻璃不可能完全取代瓷器,但瓷器的市場的確是正在被玻璃所侵佔。但這樣的侵佔非韓岡所願見,兩個行業之間的矛盾不應該這般激烈,也不到爆發出來的時候。

在韓岡推進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類似於玻璃、瓷器之爭的情況並不鮮見,甚至更爲嚴重。

軌道和龍門吊的發明,其成本和運營費用很低,降低人工和壓榨的力度總是有極限的,力工們的努力和反抗,終究還是比不上官府和商人對效率和成本的追求。許多在港口和礦山出賣力氣的力工,失去了他們的工作。最後還鬧出了一些亂子。比如京城,比如六路發運司治所所在的泗州。

幸而這兩樣發明,一開始只侷限於礦山和港口中時,牽涉到的人羣並不多。此外,兩項發明一個是以軍事研究的成果出現,而另一個,則是事關國家命脈,來自底層少部分人的反撲,在上層不可能得到支持,有的只是無情的鎮壓。就是之後有人想借題發揮一下,也被一併打壓下去了。

同樣的理由,大宋鋼鐵業的飛速發展,也給天下鐵匠帶來了滅頂之災。來自官坊出品的更加精緻的鐵鍋、鐵鍬、鋤頭、犁頭、鐮刀等日用品及農具,在市面上業已佔據了越來越大的份額。

曾經有一段時間,爲了更多的收益,官坊出產的鐵器價格都比民間鐵器的價格更高一點。這讓韓岡極力反對,貴价鐵器的結果是很多百姓買不起農具,沒有上好的農具,田地裡的產出就很難提高,百姓也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在農田裡,無力去做些小買賣貼補家用,生活會更加困苦,也不會有時間去參加保甲訓練。

薄利多銷的道理,從皇帝到大臣都不會不明白。甚至皇帝最後都作出了決定,鐵製農具比照災害後官府下發的種子一樣,允許百姓用賒賬的方式來購買,以收穫後的產出來償還。至於鐵匠,終究也只是佔了戶口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完全可以犧牲掉,何況修補也可以賺錢,大部分鐵匠不至於餓死。

如今的問題,已經變成了怎麼保證官坊製作的質量。對此韓岡並沒有太在意過。

鐵礦出產的鐵料並不是官府可以獨佔,鐵匠們手中也是有鐵的。在南方,已經有了僱工超過二十人的鐵場,使用的機械也有官坊類似的水力鍛錘,出產並不遜色於官坊。所以最終還是競爭的問題,百姓會用他們手中的錢說話。不管怎麼說,韓岡並不是站在官府一邊,而是技術發展的一邊。

比起有官方背景的鋼鐵、軌道和龍門吊,玻璃產業就要面對競爭行業的反撲。

棉紡的危機也在這裡。幸而大宋如今的棉紡業,是在完全沒有任何基礎的隴西先行發展起來。而南方,大規模的織造工場並沒有如後世那樣出現,沒有失去工作的織工,就不會有被毀的紡機、織機。而這個時代的綢緞由於擁有着貨幣屬性,是官方的通貨儲備之一,麻布則屬於低端,都沒有與棉布廝殺起來。這也算是一種幸運。

但其他想要發展的行業呢?新式的技術都免不了要迎來舊有勢力的壓制。

回到後院,韓岡還在想着這突然被勾起的憂慮,把什麼太常禮院丟到了一邊。

終究還是要立足於工業的發展。

這個時代的城市是純粹的消費性,生產出來的消費品,遠遠比不上消耗掉的產品。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如同一個吸血鬼,將天下財富都吸收到五十里周圍的城池之中。

而要從消費型轉到生產型,工業就需要繼續發展。生產型的城市可以聚集更多的人口,也能加強新興行業的實力。

而且靠信息流動緩慢的農村,永遠也不可能實現教育的普及化。只有大規模人口聚集的城市才能做到。

氣學的未來是經濟生產,而不是某個階層一時的喜好。

現在士人對格物之學的愛好,與他們對金石、古玩的愛好差不了太多。打發時間而已。不過基礎研究也得靠這些閒人來進行。韓岡用來引誘士人的,形而上的道,就是這樣的研究。

但如果只有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還要有形而下的器。生產上的發展,會反過來更多地促進這樣的愛好者出現。

官府主導的重工業,以及民間爲主的輕工業。

這就是韓岡對工業化的想法。

除了來自於千年後的經驗以外,沒有別的依仗。而且不敢冒風險,另走其他路線。他的時間雖然長久,可相對於歷史變化需要的時光,未免太過短暫,片刻也不能浪費。

想如今穩定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行業,也只有棉布織造一家。糖業、玻璃都還差得遠。

在剛剛平定不久的甘涼路,已經有大片的棉田在種植,而許多蕃人,都被族中的長老們給驅趕進了田地之中。

隴西棉布,在國內的名氣越來越大,從質量到數量都已取代了舊有的海南吉貝。

染料方面,紅花、紫草、藍靛之類的染料植物,都有大規模的種植,以配合棉紡織業的需求。

行會內部也在設法開展良種選育,挑選出產量更高、質量更好的品種來。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幾乎所有的成員都對此保持着很強的信心和很大的期望。

大大小小近百家成員,都是屬於同一個行會,共同制定銷售價格和地點,同時還共同出資去懸賞紡機、織機的改進方案,棉花加工過程中所用機械如軋花機之類的發明和改進,以及染料、織造方面工藝創新。不論多小的改進,賞金都是從一百貫起跳。這讓無數工人和匠師都對此趨之若鶩。

當然了,在暗地裡,棉花行會也張出了獠牙,共同針對不願意加入行會的敵人下手,燒競爭對手倉庫的記錄不是一次兩次。學習各地織造技術的手段,也不是那麼光明正大。相應的,更僱有大量蕃人嚴密防護各家工坊,以防有人偷取技術。

這一切,都是遵循韓岡制定的規則而來的結果。一開始的時候,真正能放開來讓出利益的,只有韓家一家。但隨着成員們一個個都在其中得到了好處,凝聚力也就隨之而生,不再是依靠韓岡地名望來壓制衆人。而是所有人都自覺自願的去維護棉行共同的利益。

可是發展到現在,熙河棉紡織業的侷限性也體現出來了。棉花的種植和採摘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手,但由於戶口不足的緣故,原材料的匱乏使得熙河路棉紡織品產量的增長速度不斷在降低。棉行對紡織技術的興趣,也是因爲對效率的追求,希望能用更少的人來完成生產。

無論如何,利益纔會讓人起意改變現實。

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一十六章 廟堂(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四)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五)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一十三章 廟堂(四)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
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七)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下)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一十六章 廟堂(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下)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四)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五)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一十三章 廟堂(四)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