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

拿着折可適收買了阻卜人的最新信報,韓岡只想哈哈大笑。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惜現在還沒有三國演義,市井中的說三分中也還沒有出現這些後人耳熟能詳的虛構故事。否則章楶、黃裳當也會大笑着說着這兩句笑話。

契丹人這一回可真是得不償失了。

之前他是擔心過度了,以折克行的老辣和精明,當然能一眼看破阻卜人對契丹政權潛藏於心的畏懼和憎恨,同時也能看得出阻卜人對大宋富庶的垂涎。

折克行放了一開始便俘虜的阻卜貴人,轉過頭來,就一下來了三四千準備投效到大宋一方,跟契丹人過不去的阻卜人。大小十餘部,連同家族少說也有一兩萬人。

反正都是打工,一邊是不給錢還要盤剝的扒皮,另一半則是願意拿錢買平安的富戶,有選擇的可能下,會選誰自是不言而喻。

不過韓岡對這個時代的北方異族完全沒有好感,這麼多人日後多半是麻煩,要是再少上一半人就好了。

只是眼下倒是保證了麟府軍和神武縣的安全。論起日後,還是眼下更爲重要。

韓岡已經傳令折克行,讓他在糧草補給許可的情況下,將主力放在神武縣,而不是立刻南下。

神武縣是溝通河外和代州的捷徑,同時也是通往遼國西京大同府的另一條主要道路。有了古長城以內的這一個通衢要地,日後任何在河東用兵的戰略規劃,選擇餘地也能多上許多。

不過笑過之後,韓岡的笑容也轉成了苦笑,並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好消息,也並不是所有的好消息就沒有壞的一面。

這世上不論想做什麼皆少不了錢糧二事。治政興兵撫境安民都不能沒有錢和糧。韓岡作爲統帥,需要操心的不僅僅是的戰略戰術的問題,自然還有後勤補給。

官軍收復忻州,除了讓河東的局勢更加偏向於大宋之外,還帶來了幾千張要吃飯的嘴。這讓之前拍着胸脯保證糧秣供應的留光宇和田腴,都陷入了深深的後悔之中。

韓岡對此也很是無奈。遼軍攻入了代州境內之後,對代州的百姓劫掠、姦淫、殘殺,無所不爲,甚至連人帶物一併擄走,帶回國中做牛做馬——每日被押送通過雁門關的宋人,據說是從早到晚一刻不歇。

即便在蕭十三領軍南下之際,留在代州鎮守後方的遼軍,也沒有停止對代州生民的殘害。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代州地界之內,倖免於難的百姓已十無二三,要麼被遼軍所殺,要麼是凍餓而亡,要麼就是躲進人跡罕至的地方,剩下完全沒有受過糟踐的,也基本上是山溝中荒僻鄉村裡的居民。

他們爲遼軍的肆虐惶惶不可終日,雖有許多拼得一死也要向遼人復仇的英雄,也有許多人受到了《禦寇備要》的激勵,或明或暗地與遼人相周旋,但更多的還是於恐懼中向上天祈求救世主的到來。

然後,他們終於等到了。但同時也給正要與遼軍決一勝負的官軍,帶來了頭疼不已的工作。

隨着官軍北上並大勝遼人的消息向代州各地傳播開去,越來越多的代州百姓逃離了仍在遼人控制下的淪陷區。光是最近三天就有三千多,平均一天一千一百人抵達忻口寨。而且完全可以預見,除非官軍能夠一舉擊敗遼軍,否則就只會發現投奔而來的難民一日多過一日。

這使得主力駐紮在忻口寨的官軍,在糧食上的壓力陡然增大。但不論是韓岡,還是他的幕僚們,都不可能說出將這些已經無家可歸,同時變得一貧如洗的百姓拒之門外的提議。

“在籍簿上,代州戶三萬,口十五萬,加上逃避人丁稅的隱戶,以及爲數更衆的沒有登記的婦孺,少說也有二三十萬人口。”章楶臉上的苦笑跟韓岡一模一樣,“其中只要有十分之一逃來忻口寨,就沒足夠出戰的糧秣了。再多些,便只能剋扣口糧以補百姓。”

韓岡曾是河東經略,代州的戶口數據不必等翻了故紙堆的章楶來說,他也是同樣心中有數。故而韓岡的頭就有些疼,之前參謀部的合議完全預計錯了百姓來投的速度,整整多了一倍,使得來不及將之疏散,讓其到後方就食。

“折府州那邊也需要大批的糧秣,數目還不能少。”黃裳也跟着說道,“折府州之前發函來報,神武縣囤積的糧草只夠折府州本部所用,但加上屬於意外之喜的阻卜人,再節省也只能支撐一個月。”

韓岡和幕僚們說話的時候,正是在巡視忻口寨的糧庫。蕭十三在撤離忻口寨的時候,放了把火,寨中的房舍都燒了個七七八八——韓岡之所以駐兵於此,也只是看在外面的城牆尚在——自然不用指望還留着糧食。現在糧庫中的積存,還是這段時間,從後方拼命運上來的。

這裡的儲備不論怎麼看,想要支撐現有的大軍食用,加上即將來投和已經來投的百姓,以及降服的阻卜人和他們的家眷馬匹,只有把一日兩餐改爲兩日一餐還差不多。現在韓岡連已經抵達太原的萬餘西軍都不敢調上來,真北上了,全都得餓死——通過石嶺關的道路就那麼寬,要麼走糧草,要麼走大軍,韓岡也只能選擇先填飽肚子。

糧庫中二十幾座相隔都在三十步以上的糧垛,已經證明了之前的一段時間,留光宇和田腴兩人對工作算得上盡心盡責。

不過田腴、留光宇作爲主要負責人雖功不可沒,但其中各個環節細務的負責人也同樣功績匪淺。他們主要是從河東經略司中挑選出來的底層官員和胥吏。這是韓岡過去用熟了的人手,同時他們也都跟着韓岡經歷過上一場戰爭,做起事來也得心應手。

至於河東路都轉運使範子奇那邊,韓岡乾脆就跳過去了。

之前韓岡任河東經略使時便很少與轉運司打交道——並不是範子奇沒能力或人品不堪,可作爲在陝西留下諸多笑話的大範老子【範雍】的孫子,並且恩主唐介又是被王安石氣死,韓岡這個王安石的女婿跟他套不上交情——反正他也不怕漕司在事後查對賬籍時找自己麻煩。戰爭時出現的財政黑洞,除非要整人,否則就沒有秋後算賬一說。

而且若他現在是宣撫使的身份倒還好辦,可以直接將轉運使喚來當下屬用,但身爲執掌兵馬的制置使,韓岡無法直接控制漕司。中間隔了一層,指揮起來總歸會是彆扭得很。反正不論用不用轉運司,動用民夫運送糧草等事,都還是要靠地方州縣來協調,既然如此也沒有必要中間再多插上一層手續——韓岡對州縣官有着便宜行事之權,直接奪官都可以來個先斬後奏,補給線沿途的官員可是一個比一個聽話賣力。

折可大今日也跟着韓岡,他同樣的望着一個個看似不少其實遠不足以食用的糧垛,忽而提議道:“樞密,要不要把阻卜降順一事泄露給遼賊。想必遼賊也絕不想看到這些部族投向中國,必然會遣兵阻止。要是兩邊能拼個兩敗俱傷,也能省下些糧草了!”

阻卜降人的草場必然會放在河東,而河東適宜養馬並且還是荒僻之地的也就那麼一兩處,也都是鄰接府州,位於河外。不論是從現在的局面,還是爲了自家着想,折克仁都不想讓太多的阻卜人成爲自家的鄰居。

黃裳聞之雙眼一亮,但看了看韓岡,然後便搖了搖頭。

“不要玩小動作。”韓岡毫不猶豫搖頭,“雖然我也不想看到太多阻卜降人,那些賊子也根本不可深信,但聖人之教大公至正,從來沒有無罪而誅這一條!”

爲人處世要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秉持這一觀點的人很難在紅塵中安然生存。但做任何事,卻仍是必須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藉口。越是位高權重,在這一點便越是不能犯錯。

隨着地位漸高,眼界更廣,韓岡在這方面有着更爲深刻的認識。殺阻卜人可以,但大義的名分不能少。讓阻卜人與契丹硬拼一場自是不錯,可這必須要有正大光明的理由,而不是依靠陰謀詭計。

折可大面色赧然,正要謝罪,就見韓岡回頭笑道:“反正此事蕭十三不可能不知道,用不着我們多嘴多舌。”

折可大怔了一下,低頭受教。

章楶微微一笑,正是這個道理。以大宋的國力並不需要太多的異族來捧場,用阻卜人消耗遼軍的實力是必然的,但有些事是不必髒了自己的手的。

“只有阻卜人證明了他們是大宋忠臣之後,才能得到相當的待遇。”韓岡站定了,頓了一頓,“大宋子民夏稅秋賦,若非災荒,從無一年而絕。你我口俸皆從此中而來,就連天家的日常耗用也是來自於民脂民膏,故而保境安民是朝廷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宋子民就該受到官軍的守護。遇上災荒,朝廷要賑濟,逢上盜賊、兵禍,朝廷也有義務爲其復仇。只是磕個頭,就想拿到大宋子民才能享有的好處,這世上可沒有那麼好的事啊!”

折可大連連點頭,只覺得韓岡說得太對了。黃裳在韓岡身邊日久,想法觀點也漸漸受到同化,也同樣覺得一針見血,世上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只是章楶皺眉想了一陣,忽然說道:“樞密的這番話倒有些似商家的行事了。”

“非也,不過‘信’字而已。”韓岡雖然覺得這就是契約,但他可不敢在自己的觀點跟商業行爲掛上鉤,“只管向百姓要錢要糧要人要物,而朝廷凡事不理,豈不是與強盜無異?”

“天子受命於天,設州縣,置百官,以臨萬民。牧守天下億兆元元,何可謂之凡事不理?”

“牧守之中就有保護的意思吧?天下之大,無所不覆。但難道屢屢劫掠中國的四方蠻夷也該受到朝廷的保護嗎?應該只有遵循王法的人們吧!”韓岡沉聲說道,“民無信不立,國家之立便在一‘信’字之中。百姓上繳錢糧貢賦,而朝廷回覆的便是一個‘信’字。百姓有事,能夠相信朝廷會爲之解憂,國家由此而立。訴訟紛爭、交通水利、生老病死,親民官無所不預,便在於此。盜賊、災異、兵禍,更是朝廷必須爲百姓抵禦和清除的。何況做這些事的錢糧也來自於百姓。取之於民,難道不該用之於民?”

這些觀點說不上新奇,韓岡說得也有道理。但章楶出身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本身的家族就是靠着商業的收益來維持生計,對商業的形式瞭解得很深。韓岡的說法乍聽之下就相當於商家的契約交換,這讓章楶聽得有些不怎麼順耳。

不過韓岡和章楶的辯難還沒開始就結束了,一封來自於北方的信報傳到了韓岡的手中。

“樞密,怎麼了?”見韓岡看了公函之後便皺起了眉頭,黃裳便問道。

韓岡轉手將軍報轉給了黃裳,讓他傳閱章楶和其下的幕僚,語氣淡然:“想不到是折遵道【折克行字】親自來了。”

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八)第七章 君臣(上)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
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八)第七章 君臣(上)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