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

呂公著和韓維離開了城南驛後,同行了沒多久,也告辭分散,各自回府。

剛剛回到位於舊城左廂第一區的樞密使府邸,呂公著便得知刑恕已經回來了。

踏進偏廳,刑恕在其中已經坐了很久。不過一見到呂公著進來,便站起身,迎上前。

“和叔這一番辛苦了。”呂公著立刻讓刑恕落座,溫言說道。刑恕只用了十天,就到洛陽繞了一圈,說辛苦也的確是辛苦了。

“不敢。”刑恕恭聲道,“樞密爲國事勞煩傷憂,刑恕感同身受。既有命,自當效犬馬之勞。”

幾句客氣話說過,刑恕看看呂公著的臉色,問道:“司馬端明終於入京,樞密今日去城南驛,怎麼不見喜色。難道是因爲王介甫的緣故?”

刑恕在離開洛陽後去了嵩陽書院一趟,雖然比司馬光早了一天出發,入京卻要遲上半日。他進城後,徑直來到了呂公著的府上。司馬光已經抵京的消息,還是他到了呂府之後才聽說的。王安石猶在城南驛的事,刑恕也一併知曉,自然有此猜測。

呂公著搖搖頭,“王介甫也算是舊友,如果只論舊誼,倒也沒什麼關係。我舊日與君實、持國,以及王介甫相往來,情誼甚篤。今日能重聚,也是一樁喜事。倒是韓岡在側,說了半日的閒話。”

“韓岡也來了?”刑恕聲音一沉,帶着怒氣道,“難道他敢對樞密不敬?!”

“這倒沒有。”呂公著搖搖頭,韓岡要是那般淺薄倒是好辦了,“韓岡在席上持壺倒酒,比公休【司馬康】和王安石家的兒子都會做事。”

刑恕眼角抽搐了一下,隨即厲聲道:“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外似樸野,中藏巧詐!”

呂公著咧嘴笑了:“這是當年呂獻可【呂誨】彈劾王介甫十大罪狀時的話,現在倒是用在了他女婿的身上了。”

刑恕搖搖頭:“以此言來攻王介甫,未免淪於詬罵。但用在韓岡身上,卻是不爲過當。”

“但韓岡正得聖心。更得人心。”

“……天子雖然臥病在牀,但依然能發號施令,只是麻煩了一點。”刑恕笑道,“而且病臥在牀久了,性情也會逐漸改變。俗言道:久病牀頭無孝子,也不光是子女孝心不足的緣故。”

呂公著皺了皺眉,刑恕說的雖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公開場合這麼說話,就不是御史彈劾那麼簡單了。而且聽着也不舒服。

孝道重於天,不孝那是“決不待時”的十惡不赦之罪。父母再有過錯,子女都沒有不孝的理由。要不然父母首告子女不孝,就不會是直接論死了。

刑恕正看着呂公著的反應,見他似乎有些不快,立刻改正道:“太子自無不孝之理,但太子縱然再孝順,天子的心情也很難說會有多好。韓岡一直仗着藥王弟子的名聲牟利,眼下天子重病臥牀,卻不設法挽救,自是不知忠孝何在,枉顧君恩。所以說,一切還在天子身上。”

呂公著點了點頭,對刑恕的話表示讚許。韓岡聰明就聰明在從來不承認什麼藥王弟子,但這一回爲了定儲之事,卻硬是拿了藥王廟來發配兩位親王。這樣一來,有些事可就說不清了。

“若韓岡不是總是拿着藥王弟子的名聲來誆騙世人,什麼計策都對他沒有用。但眼下他既然放言出來,可謂是作法自斃。何況還有殷墟,那件事可還不算完。”刑恕冷笑道。不需要明韓岡之罪,只要讓天子這麼想就行了。

刑恕的爲人品性,呂公著多多少少也能看得出一點,只看他在自己面前只提司馬端明,而不是司馬宮師,就知道他是個很聰明很小心的人物——東宮三師雖然平級,但太子太師還是要比太子太保高一點——至於君實先生之類的稱呼,更是不見他用。

在呂公著看來,這個門客還是很有用的,不是讀書讀呆了的士子。若當真是個守禮君子,反而就不方便使喚到他了。

韓岡那邊可以就按照刑恕說的去做,慢慢動搖皇帝皇后對他的信任。失去了信任,就算還是太子師,也不用擔心日後。

而眼下,呂公著眼神陡然變得狠厲起來,還是得先將王珪趕出朝堂去!

……

東方天空泛起的紅光撕破了夜幕,隨着晨鐘敲響,宣德門的側門被緩緩地推開。

聚集在門外的朝官們隨即魚貫而入。不過在行走時,許多朝官的都在交換着眼神,彷彿有暗流在涌動。

今天的朝會,引人注目的地方,一個是十餘年不見的司馬光來了,另一個則是王珪這名宰相併不在場。

司馬光進了皇城。他今天是入覲,不是入對。覲見監國太子和聽政皇后的地點,並不是在崇政殿中,而是在舉行朝會的文德殿上。

入覲和陛辭都是禮儀性質,重要的是入對,與天子議論政事,而不是聽着閣門使或內侍呼喝,依照禮節在殿上拜禮。司馬光這樣的重臣,抵京後在宣德門報了名,第二天就能入朝上殿,但想要奏對,就得排隊了。

不過沒人懷疑司馬光能不能入崇政殿奏對,昨天他初至京城,就連王介甫利韓岡都登門造訪,與呂公著、韓維把酒言歡,怎麼看都有資格網崇政殿中走上一遭。

至於王珪,這幾天,上百封彈章砸在了他的頭上,只能照規矩閉門待罪,不可能厚着臉皮來朝堂上。所有文武朝官,都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才動搖到了王禹玉的地位,更知道,他脫身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只要看看宣德門中幾位正在監察入宮朝臣的言官的眼神,就知道他們肯定是不依不饒。

“玉昆。”章惇也在看着那幾位言官,痛打落水狗的彈章,幾位監察御史和監察御史裡行這些天來沒有少寫。帶着一絲幸災樂禍,“王禹玉這一回可是脫身不得了。”

韓岡搖搖頭。在朝廷中待得久了,這個氣氛如何感覺不出來。他冷笑道:“烏臺今天是要發難了。”

這是自然的。宰執之中最方便下手的只有王珪!

呂公著在冬至之夜的表現依然可以說是忠,因爲他並不知道內情,但王珪就完完全全的首鼠兩端,小人之尤了。

皇后總是將彈章留中,御史當然只剩下在朝會上發難一途了。甚至在幾天前,皇后將彈章初留中,包括韓岡在內,就有不少朝臣預計到了會有這一天。

而且王安石今天還不在。王安石是五日一上朝,也就是跟所謂的六參官相似——一個月上殿六次,今天並不上殿。要是他在的話,定然會站出來整頓朝堂秩序,不會讓御史打亂朝會。御史們當然知道王安石能起的作用,肯定是要避開他。

但章惇總覺得韓岡的語氣有些怪,有些擔心看着他,低聲問道:“玉昆,你該不會保王禹玉吧?”

韓岡跟王珪關係不差,這是章惇一直以來都清楚的。無論如何,王珪舊年也幫了韓岡不少的忙,尤其是舉薦張載入京一事上,是王珪搭了一把手。

而且章惇也知道,韓岡同樣希望王珪能留在朝中。維持朝堂的穩定,韓岡的立場應該跟病榻上的天子差不多——痛恨王珪的皇后將所有彈劾王珪的奏章一併留中的決定,只會是來自於福寧宮中的授意。

但眼下王珪的困境來自於他本人的過錯,向皇后對王珪恨之入骨,若是有誰幫王珪說話,徒徒惹上一身騷不說,向皇后那邊也交代不過去。

“留王禹玉在朝堂上,當是天子的心意。但王禹玉犯了那麼大的錯,皇后也不可能爲了保他而將御史臺都清空。”

章惇瞥了韓岡一眼。這位新晉的翰林學士應該很明白,向皇后對他的信任度肯定是在朝堂諸臣之上。維護這一層信任關係,比起保住王珪更爲重要,重要過百倍。

章惇說的,韓岡都明白。殿上發難,彈劾和被彈劾的雙方非此即彼,無法再同立於朝堂,天子必須要做出個決定,再不可能用留中的手段來敷衍。可謂是形同要挾。若是仁宗那樣的天子對此還能一笑了之,但剛剛得掌大政的皇后呢?韓岡不是歧視女子,但比起心胸,勝過仁宗的皇帝史上並不多見,更不用說皇后了。

“韓岡不是要保王禹玉,也不會保王禹玉。”韓岡搖搖頭,“但今天是王禹玉,明天又會是誰?朝堂不穩,得意的又會是誰?”

前幾天已經有彈章砸到了自己的頭上,他跟御史臺多有舊怨,尤其是張商英,現在已經是殿中侍御史,若是給他彈劾了王珪成功,憑這份功勞日後不定會怎麼噁心人呢?

而且朝堂中暗流暗流,還不如一股腦地爆出來,越拖到後面,越是麻煩,不管呂公著有什麼盤算,也不管司馬光還有什麼心思,韓岡可沒有坐等他們發招,自己來個後發制人的想法。

……

朝會已經在進行中。

文德殿上的御榻空無一人,太子的座位在御榻下一階的臺陛上,趙傭端端正正地坐着。簾後的皇后則設座在御榻旁,只能看到隱隱約約的一個身影。

張商英雙手捧着笏板,靜靜地等待着。緊張感傳遍全身,心臟劇烈地跳動着,如同擂鼓一般響亮,他甚至不得不深呼吸,緩解這莫名的興奮。

在御史臺的計劃中,他將是第一個站出來彈劾王珪的御史。彈劾一名宰相,將之逐出朝堂,這是一名言官莫大的光榮。而這首義之功,將會是他張天覺的。

羣臣參拜太子、皇后。

遼國告哀使上殿辭行。

朝會上的事項一件件的按順序往下執行。

待皇后頒下賞賜,遼國告哀使離開殿堂,接下來就是外臣覲見。當頭的,自然是太子太師司馬光。

聽到內侍宋用臣唱着司馬光的名字,張商英一下捏緊了笏板,腰背也更加挺直。御史們不想跟司馬光爲敵,並不打算搶在他前面。但等司馬光結束了覲見之儀,就是他張商英領銜出場了。

在殿中百官的注視下,司馬光走到了大殿中央,但他並沒有叩拜,而是持笏躬身,聲音朗朗:“臣,判西京御史臺司馬光,有本奏於殿下!”

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九十三章 塵囂(二十四)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二)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
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九十三章 塵囂(二十四)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下)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六)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二)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五)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二十)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十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