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

還在睡夢間,腦後的醒枕一滑,司馬光一頭就撞在了牀板上,突然間就驚醒了。

摸了摸頭,司馬光從牀榻上坐起來。所謂醒枕,分明就是一段圓木,睡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會滑下來。

連着五六天,司馬光都在地窖裡寫書。

爲了修改《資治通鑑》,他在地下不知日夜,連睡眠和吃飯的時間,都不固定。寫累了就去睡,枕着圓滾滾的醒枕,睡上片刻,落枕驚醒了之後,吃點東西,就再坐到桌前。

連着在地窖裡多日,對司馬光來說,近幾年來是經常有的事。有了精巧的通風裝置,在地下多日也不會覺得憋悶。

而身處地下,與外面的世界,就彷彿隔得很遙遠,讓人不至於心煩意亂。

看着桌前堆起的書稿,司馬光皺着眉頭,也不知在地下幾天了,冬至應該過去了吧?

司馬光想着,卻往地窖的階梯那裡走過去。

推開地窖門,貼身的老僕驚喜地迎上來,“君實,你出來啦?!”

司馬光點了點頭,問:“什麼時候了?”

“君實你在底下七天了。前天是冬至,現在都入夜了。”

“七天了?”司馬光點着頭,對他來說,也不算太久。

“這幾天可有什麼事?”

司馬光正問着,司馬康正好跨進外廳的門來,手上還拿着一封短箋,看見司馬光,立刻驚喜道,“大人出來了!?”

“有什麼事?”司馬光問道。

司馬康遞上帖子:“是富相公府上遣人送信來了。”

老僕識趣地告退了:“小人去吩咐廚房給君實準備酒飯。”

司馬光接過來,卻是邀請他參加耆英會的請帖。富家在城北的後花園裡的梅林全都開了,正好可以宴請耆英會中人。

耆英會中人,從文彥博和富弼開始,都是七十往上的老臣。也就司馬光年紀小,纔剛過花甲之年。本來是文彥博和富弼邀請他時,司馬光是準備推卻的,但還是被富弼強邀進了耆英會中。

司馬光看了看帖子。短箋上已經有了文彥博和楚建中的簽名。找來筆,司馬光將自己的名字寫上。這張短箋要傳遍耆英會中人,如果要參加的話,寫上名字就可以了。

方纔剛剛出去的老僕小跑着進來,喘着氣:“君實,有中使來宣詔了!”

“宣詔?”司馬光皺了皺眉。

今年是郊祀之年,今天又是冬至後的第二天,難道是郊祀後的賞賜不成?這麼想着,司馬光漫不經意地就跨出門去。

中使立於庭中,展開手上的詔書,在香案和司馬光父子面前高聲道:“給事中、西京留守兼判西京御史臺、端明殿學士司馬光接旨。”

司馬光拜倒於庭中,漫不經意地聆聽着來自京城的詔令。就他而言,這種賞賜,有不如無。

但他立刻就瞪大了眼睛,身子都不由得顫抖了起來。

太子太師!

入京!

……

司馬光到底會不會上京?韓岡和章惇也坐在一起議論着。

如今天子病重,做臣子的不便去酒家飲宴,觀賞伎樂。但放衙之後,找的地方坐一坐,卻也不犯忌諱。

天寒地凍,韓岡和章惇也懶得往遠一點的正店裡去,直接就近在西十字大街的巷子裡一家清靜的小腳店中坐了下來。

腳店雖然小,卻打理得很乾淨,牆壁當是新近才粉刷過,乾乾淨淨,看不到一點菸薰火燎的痕跡。桌椅上也都看不到什麼油膩和污漬,讓韓岡和章惇進門後就不由地點着頭。

而且這家店雖然門面不大,可建議章惇和韓岡來此的章家親信卻說這裡的酒菜不輸正店。

不過因爲天冷的緣故,加之朝堂動盪,來此喝杯熱酒,侃一侃朝堂上的八卦的客人倒是很有幾個。只是當韓岡和章惇兩人帶着元隨們一起進來,卻是把正在高談闊論的他們全都給嚇跑了。

幾碟還算精緻的酒菜擺上了桌,店主和小二便躲到了廚房裡。金紫重臣登門,就算不認識人,也能認識衣袍服飾,站得近了都是禍患,京城的店家一個比一個識趣。

沒了外人,元隨也隔了一張桌,韓岡和章惇說話也就不那麼有顧慮。新近的朝政不能在外議論,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但京城以外的事,就沒有了那麼多忌諱。

進門時正好聽見坐在角落裡的幾名吏員裝束的酒客,議論着司馬光到底會不會奉詔。坐下來後,酒菜一上,章惇和韓岡的話題,也就自然而然地從司馬光的身上開始。

“太子太師,入京之招,兩份詔書登門。前一份,司馬光多半會接下來。但後一份就難說。”章惇笑說着。他對店家端上得來的熱酒很滿意,是點火就着的燒刀子,又燙得恰到好處。舉起明顯是店家珍藏,專供貴客使用的雕花銀盃,也不待人勸酒,一口就幹了下去。

“多半會來啊……”韓岡低聲道,笑容發冷,“秋風起,蟹腳癢。螃蟹在河塘裡生活經年,待不住,便要隨秋風入江。”

“玉昆你是不是太小瞧司馬君實了?”章惇笑着搖了搖頭,拿起熱水中的酒壺,給自己倒了杯酒。韓岡的比喻有些過分了。

韓岡沒見過司馬光,但章惇見過。司馬光的心術手段,他了解得很清楚。仁宗立英宗爲皇太子,世間都說是韓琦的功勞,但實際上卻是司馬光推了最後一把。司馬光在定儲之事上所說的那幾句話,比其他重臣連篇累牘的奏章都管用。

且在熙寧二年三年的時候,王安石因新法在外受韓琦、富弼、文彥博等元老重臣沮壞,在內天子又猶疑不定,不得不以進爲退,告病在家,逼天子做個決斷。時任翰林學士的司馬光,在幫天子起草的一封慰留詔書時,卻在文字中隱藏鋒銳,將王安石氣得連病都不裝了。要不是舊黨實在不成器,司馬光也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救國危急的方略,王安石哪裡能將司馬光趕出京去?

章惇將手上銀盃遞到韓岡面前,杯中的燒刀子映着銀光,清冽如水,“司馬光爲人,正如這烈酒,雖是狠辣在內裡,但從外面看起來,卻是清澈如水一般。”

“當年的事,韓岡也是知道的。那段時間正好是韓岡被王襄敏舉薦,第一次上京的時候。”韓岡笑了一笑,卻有幾分感懷,“當時,韓岡可是每天都要登門造訪‘王大參’府,在門房裡坐上一兩個時辰。”

韓岡一提,章惇倒是想起來了,“不意都過去了那麼久了。”

“是啊。已經十一年了。”韓岡感嘆道:“不過當年初次上京時,在岳父府上見到,大半還在京中。也就呂吉甫現在關中知京兆府,曾子宣還在江南做他的知州。”

如果不算上王旁,加上韓岡,在王安石府上會面就是五人。

王安石眼下成爲了真正的元老重臣。章惇、呂惠卿都是出入兩府,當年剛剛得到推薦、僅僅是從九品選人的韓岡,如今與兩府的距離就是一層紙。只有曾布,王安石恨透了他的背叛,更是被新黨所唾棄,這輩子很難再有機會了。

不過話題扯得遠了,那是熙寧三年年初,現在是元豐三年年末,已經是差不多十一年前的事了。而司馬光在洛陽,也已經快十一年了。

“司馬光正值盛年,卻被岳父逼得退隱洛陽十一載。在地窖裡修書,怨意非同小可。就他而言,多半即便是上京來發泄一通怨氣也是好的。”

一名心懷抱負的名臣,卻在年富力強的時候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不心懷怨望纔有鬼,說歸說,這世上誰能做到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做臣子的甘之如飴?

章惇笑了笑,卻不說什麼了。

韓岡冷笑着:“若是這一次是太后垂簾,你看看司馬光做不做得了橫行霸道的螃蟹?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之。”

韓岡說得刻毒入骨。這話是伍子胥攜吳軍破楚國,鞭屍楚平王后所說。同樣的話,漢武帝時的名臣主父偃也說過,“生不能就五鼎食,死亦要五鼎烹,吾日暮,故倒行而逆施。”

但章惇仔細想想,卻也沒辦法駁他。章惇自問,換做是他本人,若是從今天開始十餘年不得任實職,只能依靠修書打發時間,猛然間接到朝廷的召喚,就算是其中有些問題,也肯定是要上京一趟撞一撞運氣的,即便不成功也能發泄一下怨氣。

“誠可惜哉。”章惇漫聲吟道。

“當然。”韓岡點頭微笑。

身爲太子太師,縱然只是太子名義上的師傅,但與未來的皇帝就有了一份親近之意。韓岡以己度人,只要司馬光心還沒死,肯定會奉詔上京而來。何況天子病危前都想到他,做臣子又豈能無動於衷?但王安石做上了平章軍國重事,成爲了貨真價實的元老重臣。如今是不會有司馬光的機會了。

“當年一衆定策元老加上兩宮合力都沒能掀翻新法,區區司馬光,再加一位不得聖心的呂公著,又能如何?”

對於舊黨,韓岡絲毫不在意。重要的是道統之爭,新學和氣學的恩恩怨怨,終究還是要分一個高下。

……

“司馬光接旨了?”文彥博半闔着眼,貌似隨意地問道。

“接下來了。”文及甫在老父的面前躬身而立:“大人,你看天子的病情會不會……”

“安心等就是了,不會拖太久的。”只有父子二人,文彥博也不怕說兩句悖逆的話。

僅僅比騎着快馬的使臣遲了一個時辰。身在西京的諸多元老,一個個都收到了來自京城的緊急傳信。而司馬光府上的消息,也傳到了文彥博的耳中。

天子中風,延安郡王爲皇太子監國,皇后權同聽政。然後王安石、司馬光、呂公著擔任了太子三師。

一條條讓世人驚駭的消息,並沒能讓三朝宰輔的情緒有太大的波動。親眼見證了仁宗、英宗的駕崩,又重病了一名皇帝,在文彥博看來,也不過如此而已。

不過皇帝的病情無所謂,可此事所帶來影響,文彥博卻不可能當作河畔清風,繞身無礙。

雖然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但朝局由此動盪卻是完全可以肯定。

文彥博呵呵笑了起來。

皇帝中風,便不可能再理事。皇后縱然垂簾,但終究還是婦人。以他們這些元老的身份,加上遍及天下的門人故舊,不是沒有機會的。

難道皇后就一定會支持新黨?那可不一定啊!

就算支持,也是可以改變的。

文彥博耷拉下來的眼皮猛然一睜,卻是威棱四射。

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一)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九)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五)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
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一)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九)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五)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