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

暮色降臨,韓家的正廳中燈火通明,一向不喜遊宴的韓岡難得的設宴待客,雖然宴席上沒有伎樂,卻也足夠熱鬧。

韓岡多年來京內京外任職多處,推薦了不少官員出來,而在韓岡府上,也養着十幾名門客,加上氣學的門人弟子,爲數更是衆多。不過能當得起韓岡設宴接風洗塵的,也就是寥寥數人,黃裳便是其中之一。

在韓岡自河東任上調任太常寺之後,黃裳也辭了在河東的差遣,不過他並沒有立刻跟着韓岡回京城,而是先回了家鄉一趟。到了快入冬的時候,纔回到京城。韓岡一向看重黃裳,待到他入京,便擺下宴席,爲其接風洗塵。

酒宴之後,韓岡又在書房中招待了黃裳,端着茶,坐下來說話。

半年不見,黃裳黑瘦了一點。從河東到福建,再從福建進京,奔波萬里,外形上有這樣的變化也正常。不過看着精神得很。

“這一次勉仲進京,是不是一直待到兩年後的進士科?”韓岡問着黃裳。

黃裳點點頭,道:“其實只有一年半了。離解試更是隻有一年。時不我待啊。”

“說得也是,的確沒多久了。”看來黃裳在考試前,是不準備候闕出來做事了,要專心致志地準備科舉,韓岡笑道,“不過以勉仲之材,厚積薄發,今科定然是能高中的。”

“多謝龍圖吉言。”黃裳低頭謝了韓岡。

坐着喝了杯茶,韓岡問着黃裳:“勉仲這一次回鄉,一路上所見福建和江南今秋的收成如何?”

“今年風調雨順,又是豐年,各路皆是稻穀滿倉。就是福建,只靠廣西海運來的六十萬石稻米,一路在糧食上的虧空也彌補上了,此乃端明之功。”黃裳先說了兩句好話,“不過就擔心穀賤傷農,今年各處的常平倉已經都收滿了,明年若還是豐收,糧價肯定要大跌了……其實今年江南的酒價已經跌了三成還多。”

“三成?怎麼這麼多?”

釀酒靠的是糧食,荒年糧食少,酒價漲,豐年糧食多,酒價跌,這是正常的。但豐年喝酒的人也多,這樣的年景,酒價一下跌下來三成,這個數目未免就多了些。

韓岡也有些頭疼,明年要還是豐年,糧價必然是要跌的。最好的辦法,是興修水利或是交通等工役,消耗一部分錢糧,以穩定明年的糧價。稅賦收上來就是該花的,要是學着文景之治,糧食爛在倉庫裡,串錢的索子一併朽爛,那就太過浪費。以現在的存儲水平,四五年後的稻米早就發黑黴爛了,保證有三年之積就已經足夠了。

只是這個問題,只能讓天子和政事堂去頭疼了,韓岡處在現在的位置上,卻是連一句話都插不上,沒資格去幹預,正經是將現在的工作做好纔是。

黃裳也知道韓岡現在的職位在這些事上插不上嘴,也不再多提,道:“上京過金陵的時候,黃裳順道拜見了介甫相公一面,也帶了信回來。”

韓岡前面已經聽說了黃裳去了半山園,黃裳是韓岡的門客,從河東南下時,韓岡順便就託他給王安石帶了信和禮物。不過主要還是將黃裳介紹給王安石。通過順豐行和自家的人手,韓岡與王安石之間的信函,基本上兩個月就能聯繫上一次,用不着借外人之手來通信。但他沒想到黃裳回程的時候又去了半山園拜訪了一趟。

“家嶽說了什麼?”

“介甫相公只是與黃裳談了些解字上的話題。”黃裳回道。

“如何?”

“介甫相公這幾年佛經讀得多了……”黃裳搖搖頭,“解字又多不合古意。”

韓岡神色一動:“《字說》和殷墟之事,勉仲你是不是已經聽說了?”

“在南京的驛館中聽說了。”黃裳沉聲道,“端明編纂《藥典》,正好收到相州的甲骨,真乃是天意了。”

“時運而已。”韓岡笑了一笑,將家中留存的幾塊甲骨拿出來展示給黃裳,“更多的還在編修局中,勉仲若有雅興,可以往編修局一行……就在太常寺中。”

黃裳現在已經是以氣學門徒自居,拿着甲骨文眯着眼睛看了好一陣,才放了下來。對韓岡道:“不是端明,真不會有幾人能注意到。有些見識的士大夫,又有誰會去檢視藥材。”頓了一下,又道“聽說已經有不少元老上請天子早日決定發掘殷墟。”

“上書的人是不少,不過天子還沒有下定決心。”

請求發掘殷墟的老臣越來越多了,施行新法的優點,在西夏滅亡之後,已經爲天下大多數士人所認同,更讓天子堅定了百倍的信心。由此一來,想動搖新法,完全不切實際。已經遠離朝堂十餘年的一干老臣,根本不可能有多少機會來攻擊新法。若是老調重彈,說什麼民怨,這幾年的天下各路大豐收,也能讓他們的老臉都丟盡。韓岡眼下給予他們的機會,可以說是多年來唯一的機會,就是隻爲一泄舊怨,他們也不會放過,而且又不是反對新法,天子也是無可奈何。

所以黃裳笑道:“再拖也拖不了多久的。”

“的確拖不了多久,再過幾天,消息遍傳天下,恐怕長安、洛陽的盜墓賊全都要往安陽去了。”韓岡忽地低聲笑道。

“那韓忠獻豈不是難以安生了?”

“應該不至於。”再大的膽子也不至於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韓琦才死幾年?朝廷和後代都有人看着,“不過也不排除韓家拿此事當藉口來反對發掘殷墟……畢竟那是在安陽。”

“韓忠獻家會反對?”

“韓家的產業半相州,當然不會願意看到朝廷在他家的田地裡面挖坑。畢竟那是殷墟,不是一座兩座的古墓,而是兩千年前的一座都城。一旦朝廷決定發掘殷墟,韓家的損失將不在少數。”

韓琦出身安陽,又相三朝、立二帝,原本官員不得在本籍任官的規矩,都爲他破例了四次。等到韓琦在判相州的任上病逝,接任的相州知州姓韓名正彥,正是韓琦的侄兒——之所以沒讓兒子來接任,那是因爲要守孝三載的緣故——對於韓琦一家,幾任天子都是給足了面子。

相州田地有三成——而且是最好的那三成——是韓家的,相州各縣的店鋪有一半跟韓琦家脫不開關係,不過這些產業大部分用了詭名寄產的手段,寄託在了他人的名下,所以看起來不是那麼扎眼。只是這等情報,根本不用費神去查,到相州的酒樓茶肆坐一坐,隨便打聽一下就能知道了。韓岡本來以爲韓琦的兒子、女婿會來找自己,但這些天下來,一直都沒有動靜。

韓岡繼續道:“若是發掘殷墟,韓忠獻家多半是反對的。一旦韓家上表說此舉驚擾先人,天子或許會順水推舟也說不定。對韓家來說,佃租的損失還是小事,萬一有人首告韓傢俬藏殷商天子祭器,那就是黃泥落褲襠,罪名就算能洗脫,至少也要脫一層皮。而且樹大有枯枝,相州韓家家大業大,人口繁多,不肖子孫不在少數,若是出了一個貪財好利的,能將一族上下千百口人都拖累進去。”

雖然韓家的反對聲幾乎是必然的,但韓岡對此並不在意。

韓家人丁旺盛,雖然相州那麼多的產業都是韓家的,但上上下下靠着韓家吃飯的人也是個極爲龐大的數目,又要維持着韓家的體面,每年的租稅、貿易和放貸等收入,只能說勉強夠用。韓家子弟要享受,做些不正當的買賣,也是免不了的。

當真以爲安陽地裡的那些古董千百年來都沒有人發現?那是笑話。沒被注意的是甲骨文,殷商銅器和陶器,早幾百年就給挖出來了不少。韓岡派去相州的人,在蒐集到占卜的甲骨之餘,還收購了兩件殷商青銅禮器,便是明證。

儘管順豐行與韓琦家下面的商行沒有什麼來往,但雍商之中,與之做買賣的還是有那麼兩三家。透過他們,韓琦家的一些情況,韓岡瞭解得不少——也不僅是相州韓家,國內的一干豪門中有五六成的家底,韓岡都能做到心中有數,比起皇帝和官府都要清楚。

只要抓好了這個問題,就是韓琦復生也沒辦法解決,隨着地裡面掘出來的禮器越來越多,給予天子和相州韓家的迴旋餘地就越小,遲早地要對韓岡進行妥協。

一座城池中能發現的器物,成千上萬,數也數不清出。相州韓家也不可能遮掩的住,隨着時間推移,殷墟的名聲將會越來越大,那時候發掘出來的殷墟遺物將會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下,天子也沒辦法完全由着自己的心意來壓制既成事實,並不一定需要司母戊大方鼎一樣的證據。

不過若是當真能從地下將上千斤重的禮器給發掘出來,屆時天下都會轟動,別說《字說》,就是天子也得低頭。那可是比傳國玉璽更古老的器物,放在太廟或是南郊祭天的場合,天子也是臉上有光。

在見證人遍及天下的時候,事實是無法抹殺的,天子的權力對此也無法施爲。

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下)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五章 流水(中)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四章 驟風(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二)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
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下)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四)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五章 流水(中)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四章 驟風(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二)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