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

bookmark

興致很高的林森主席滿足了王寵惠的嗜好,堅持設家宴款待陳海松、王寵惠後,揮毫寫下“千鈞共舉,大廈同支,齊心協力,神州永固。”條幅送給告辭要走的陳海松時,遠在武漢的蔣先生確實正在第五遍研究陳海松託白崇禧轉交的戰略分析報告。

令他惱怒的是明明關心後續**戰事的陳海松,偏偏擺出一副戰事與我再無關係的姿態,連武漢都不停留冒着極大的風險直飛重慶準備赴任,蘇聯真的那麼好嗎?經國回來說整個俄羅斯從裡到外冰天雪地,宛如地獄般冰冷、恐怖,毫無生活的溫情。

這小子不僅沒有像以往一樣反覆爭辯討要便宜,還勸說部下服從命令,莫非他意識到前面搶了太多**的風頭,需要韜光養晦了,或是發現了自己的防範措施,不想再激化已經產生的國共矛盾,亦或是希望得到這個出使蘇聯的機會從中牟利。

不過弱小的**在斯大林眼裡只是個不太聽話的孩子,他的東部安全還是寄託在**身上的,你小狐狸再能說會道也很難從利益至上的北極熊身上得到便宜,最多再多給你們幾本書、多送幾十萬政治犯、高價賣給你們一些淘汰設備,想想都好笑。

不過這小子還真有外交官的潛質,人還沒到任就已經有了完整的工作計劃,提出了不少加強中蘇關係的新建議,連外交部長宋子文、王寵惠這些老外交官都沒有考慮到的他倒是想的頗爲周全。涉及主權的交接地點可以更改。貸款買設備就算了。

他看着報告。心裡感慨這個**怎麼就這麼全面呢?打仗不用說了,沒讀過幾天書的放牛娃搞起工業建設也能風生水起,李卓然來電報告,經過技術改造、配套冶煉鑄造行業的健全和職工培訓包頭兵工廠產量大增,目前月產步槍8000支、機槍500挺、炮彈一萬發、復裝機步子彈一百萬發、手榴彈五萬枚、地雷一萬枚。

明年隨着鍊鋼廠、鍊銅廠、炸藥廠、化工廠陸續建成、美國進口精密切削機牀投入使用,月產量將擴大兩倍以上,乖乖,這對彈藥匱乏的**太重要了。

包頭還生產出75山炮一百門、105重炮36門、81迫擊炮三百門,82無坐力炮60門,可以優先廉價賣給**。聯想到斯大林的來電眼冒綠光的蔣先生知道這種示好是帶有政治交換性質的,人窮志短馬瘦毛長,有求於人就不能做的太過分。

他考慮再三告訴周恩來,批准山西、陝西兩省的民主政府組成名單。**正規部隊不進入兩省,目前八路軍控制的豫西需交還第一戰區,包頭兵工廠所產全部裝備彈藥緊急運往潼關,交給軍委會物資供應局點驗接收結賬,虧吃的夠大!

陳海松這個始作俑者卻跑到大後方大造聲勢宣揚國共合作、後方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添枝加葉地讚揚**組織的工業基地所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道路、電力、礦山、冶煉、鑄造、機械加工等方面快速的進展、遠景的規劃、對抗戰的貢獻。

鼓吹國府掌握着全國的力量和資源,規模和成就會遠遠大於**河西、河套兩大工業基地,撩撥起後方民衆極高的期望,報紙天天發表專訪憧憬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大後方。逼着內憂外患的國民黨跟無牽無掛的**展開經濟競賽。

內遷企業、學校、民衆天天找後方建設委員會的秘書長張羣要求通水通電通路、要錢要人要原材料、要吃要喝要工作。他們根本不想想強敵未退、外國援助沒到、前線的武器彈藥不足政府哪來的精力、資金去幹那些閒事嗎?

張羣、朱家驊動員蜀地富商盧作孚、曾子唯、餘述懷、侯策名、熊佐周、康心如等人出資辦廠收穫卻不大,因爲他們早已把大量資金存進了河西晉綏民主政府創辦的發展銀行。轉往酒泉、包頭入股投資石油、礦山、鐵路、機械製造等工業產業。

外國公司來了幾十個,考察了交通、電力、水力、礦產、勞動力技能,和當地政府進行深入交流後轉了一圈都說投資環境遠遜於河西、河套,陸續拍屁股北上了。

更令人失望的是諾大的西南除了已經發現的一點有色金屬礦產外,勘察了兩個來月竟收穫不大。36年在會理地震災害考察中被西部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常隆慶發現的渡口鐵礦又因爲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外國鋼鐵公司望而卻步。據說光是修路架橋挖洞就需要十萬人幹十年,投入至少一個億,那得換回來多少子彈,划不來!

孔祥熙算了一下,安置內遷工廠需要修建兩座中型火力電廠或六個小型水電廠。火電廠需要煤炭整個西南產量有限、重油幾乎全靠進口。水電站投資不算太大,可國內建設力量有限、設備全部需要進口,建設週期長、技術要求高,前後得五年時間。

重慶附近的綦江鐵礦、南桐煤礦、東源鋼鐵公司雖有一定基礎,滿足西南工業化還得不斷擴建。投入資金五千萬三年以後達到年產十萬噸的水平,等得起嗎?

唉!處處都缺錢。家家都需要工程師、技術工人,可政府舉債度日如何擠出資金,國內有點名氣的專家教授、一半的在校大學生、技術工人被搶先一步的陳海松都騙到包頭、張掖去了,那時自己沒意識到這些人的作用,現在我可到哪找人去!

娘希匹的他的包頭、酒泉鋼鐵廠再有半年就要開工試生產,年底就能產鋼十萬噸,這不明擺着跟西南唱對臺戲嗎?政府幹不過特區不就是國民黨輸給**嗎?

不行。後方建設還得加強。孔胖子還得去美國、英國跑跑,無論如何也要貸上幾千萬美元,訂購先進的冶煉、製造設備,幹出幾件超過西北的面子工程,鐵路、橋樑、鋼鐵、化工、槍炮彈藥,最好是造出汽車、坦克、大炮、飛機!壓過**。

這事交給無所事事的汪精衛去主持,自己還得好好琢磨琢磨戰爭的走勢。陳海松在徽州、重慶大談日軍遭受沉重打擊後決不會死心還會捲土重來,攻擊目標還是武漢,提醒**萬萬不可懈怠,需要厲兵秣馬枕戈待旦。讓他不得不在輿論的鼓譟下放棄跟**鬥法,全力以赴組織一三四五六九戰區兩百萬軍隊做好應對準備。

臭小子上次說打退廣州、洛陽、九江進攻之敵就基本耗盡了鬼子的機動兵力,雙方就進入戰略僵持階段。現在三處進攻都打退了,難道鬼子還有進攻力量?

美蘇兩國武官倒是支持陳海松的推斷。他們認爲日本其實並沒有完全進入戰爭狀態,按照日本的人口計算,他在全民動員時可以組織300萬到500萬受過紮實預備役訓練的18-40歲的成年男子加入軍隊,而現在僅僅是動員了100萬人。

如果中國不能很快組織起強大的防禦力量,經過整補的日本陸軍發動的兇猛進攻完全有可能拿下武漢、廣州、洛陽。他們不約而同地建議沿用陳海松時期的戰術,重用敵後的八路軍第二、七、八戰區部隊,通過側後的牽制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

感覺戰局向着對中國有利方向扭轉的蔣先生沒想到小日本還有那麼強的戰爭潛力,自己精銳嫡系部隊、重武器損傷過半、彈藥面臨枯竭僅僅是打退了鬼子的一輪強攻,後面還會有許多輪,根本就不是一戰定乾坤一勞永逸的事。真是懊惱呀!

還沒等他給彭德懷、徐向前、葉挺、**下命令發動敵後破襲戰,阻止敵人兵力、物資的集結,幾大戰區幾乎同時來電:前期爲支援正面戰場作戰投入過甚,雖予敵以重大殺傷,然自身兵員損失極大、彈藥消耗過快,部隊疲敝建制不全戰力下降。

鬼子從前線後撤後,大量鬼子新編部隊進入,各重要據點、交通運輸線都有重兵把守,作戰難度加大,物資很難及時補充。敵佔區生存越來越困難,鬼子十數個獨立混成旅團深入到敵後根據地中,大肆破壞,我軍避敵鋒芒轉入外線作戰與敵遊擊。

這些情況軍統情報站已經做了彙報,確實有大量新番號日本師團、混成旅團進入中國。也確實有一些圍剿清鄉行動。前幾天蘇聯大使館武官兼顧問團團長切列帕諾夫將軍也向他介紹了敵後戰場的困難,認爲八路軍快速成軍基礎不實、大戰之下損失不小。應該像後方的**部隊一樣轉入休整,否則難免在重兵壓迫下崩潰,很難繼續發揮出牽制作用。

蔣先生捏着鼻子答應下來,八路軍指望不上就只好靠**自己了,雖說幾大戰場都獲得了勝利讓**將士獲得了久違的信心,終究心有餘悸、力有不逮。

陳誠、李宗仁、白崇禧、衛立煌等人傳看了陳海松的戰略分析報告後,都很贊同,可具體到怎麼編練?在何處怎麼構築寬正面大縱深有彈性的防禦體系?火炮怎麼機動?誰防守、誰側擊、誰反攻?出擊兵團藏於何處、何時發動?制空權怎麼謀奪?可不是容易的!

陳誠半天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急得要求把陳海松調回九戰區,最少也來武漢一趟給大家說說他那些新名詞,圖上推演一番,讓大家知道個大概。可心中有鬼、心頭有氣的蔣先生當即拒絕,你們扛槍打仗時他還沒有出生,你們好意思讓他回來給你們這些老將軍講課?

我看你們五、九戰區各抽出兩個個精銳軍補充到68、59軍的33集團軍、53、74軍的20集團軍裡去混編成兩個側擊兵團,59軍、74軍完全按照陳海松的訓練大綱、作戰條令進行了編練和戰術演練,據說是第七戰區裡的一流部隊,打了不少勝仗陳海松都很讚賞。

讓他們各帶兩個軍傳授方法掌握技能,四個軍應該可以承擔起側擊任務。剩下的部隊還是分兵把點、憑險據守,身後留出預備隊隨時接應,像信陽那樣層層堵截、交替後退,在側擊兵團殺出後把孤立突進的敵人包圍殲滅。我們要讓民衆看看沒有陳海松**照樣打勝仗!

部署是部署下去了,可是雜牌軍的拆散合併、武器彈藥的補充又遭到強烈抵制,信陽、洛陽戰役表現不佳的幾個師拒絕撤編命令,糾集在一起指責政府不公,李鐵軍76軍消極避戰爲何不撤編,叫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竟揚言要過河投日本人去。

弄得軍令部長徐永昌只好出言撫慰,說把情況帶回來研究不了了之、無功而返。這些傢伙們又說戰損嚴重要求整補,公然搶奪14集團軍的的補充物資,差點釀成流血衝突。

那邊還沒平息陳海松在重慶公然指責**缺乏基本軍事常識,李延年驕橫無能、輕敵冒進,準備不周兵敗敵後,引起輿論大譁。許多民衆團體聯絡陣亡將士家屬要求軍委會調查真相,褫奪第二軍剽竊的榮譽、依法懲治敗將。大批投入第二軍的學生兵憤然集會、發表聲明申請調離這個恥辱的部隊,弄得軍政部焦頭爛額。

唉,都是戴笠想出這麼個鬼點子,留下這麼大的窟窿,保住李延年一隻死老鼠害了**一鍋湯,把黃埔畢業生、第九戰區、軍委會、自己這個委員長都裝了進去。

豎子李延年不知低調做人、臥薪嚐膽,真把自己當成抗日名將繼續花天酒地,又在整補地建始娶了一房小妾被記者披露鬧得沸沸揚揚,簡直成了黨國**無能的典型。不得不成立調查委員會,準備嚴肅軍紀國法,這個忠心耿耿的部下怕是要完了。

陳海松在重慶唯一干的好事就是猛烈抨擊了汪精衛主導的和平運動,向低調俱樂部發出死亡威脅,一時傳爲美談。軍統上海站報告前段頻繁與日本特務接觸的汪系人馬這兩天全都停止了活動,重慶的和平派紛紛約見媒體表明自己愛國抗日的態度。

唉,成也陳海松、敗也陳海松,看着手裡的報告能體會到他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可他的言行舉止卻處處讓國府出醜露怯、陷入被動,逼着政府跟着他的步伐和節拍去做政府不想做或做不好的事,他到底想要幹什麼嗎?

第44章 舌戰板垣第46章 主持決戰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3章 公審大會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08章 116師團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99章 廬山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411章 拼血本第377章 堡壘村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87章 天皇毀容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01章 廬山3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6章 夜襲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49章 露出破綻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78章 先打延慶第159章 18軍登陸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60章 解放思想第99章 聚攏精兵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12章 期待輝煌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30章 殺向山西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83章 暫別華北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85章 東京大火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55章 夜襲高陵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151章 英王府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99章 星星峽2第91章 抗日誓師第64章 會戰尾聲第86章 演習4第33章 戰亂離人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78章 先打延慶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4章 談心
第44章 舌戰板垣第46章 主持決戰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3章 公審大會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08章 116師團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156章 耐心引導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99章 廬山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411章 拼血本第377章 堡壘村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87章 天皇毀容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01章 廬山3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6章 夜襲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49章 露出破綻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78章 先打延慶第159章 18軍登陸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642章 無人領取的勳章第80章 厲兵秣馬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60章 解放思想第99章 聚攏精兵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12章 期待輝煌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30章 殺向山西第492章 低調處理第486章 衛立煌的決心第83章 暫別華北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85章 東京大火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55章 夜襲高陵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151章 英王府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99章 星星峽2第91章 抗日誓師第64章 會戰尾聲第86章 演習4第33章 戰亂離人第623章 平民官員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78章 先打延慶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4章 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