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徐州撤退

bookmark

面對日本人的步步緊逼,連戰連敗的國民政府不甘心被得寸進尺的日本人無休止的羞辱,更不願把沿海富庶之地拱手讓出,最高領袖決意要在黃淮平原上全力一戰,作爲南北交通樞紐和兵家必爭之地的徐州一時間成爲決定中日戰爭走向的關鍵點。

連續處決了韓復榘、李服膺、高仰如,處分了香翰屏、鄧龍光、劉和鼎等貪生怕死、無能無德的中高級將領後,軍心民心爲之一振。大批熱血愛國的桂軍、川軍、滇軍、粵軍、西北軍、東北軍部隊被陸續派過來,拿着簡陋的武器憑着血肉之軀與驕橫狂妄的日軍在平闊的古老戰場上進行了殊死的搏殺。

吸取了華北作戰經驗並聽取了周恩來、葉劍英建議的李宗仁、白崇禧採取積極防禦戰法,以吃苦耐勞、作風頑強的川軍擔任內線防禦,裝備精良的湯恩伯等部置於外線等待戰機,攻防結合,靈活機動,給孤軍深入臺兒莊的日軍第十師團長瀨支隊、第十六師團佐佐木支隊造成重大傷亡,迫使敵全線後撤,贏得了開戰以來第一次戰役勝利。

局部的勝利、輿論的廣泛讚譽、友邦的刮目相看讓最高領袖信心大增,再度向徐州派兵希望憑藉人數的優勢再來幾次臺兒莊大捷,蠶食日軍主力,改變戰場態勢。然而拙劣的戰略指揮讓五六十萬大軍坐守徐州正面300餘里專守防禦,人滿爲患、物資消耗極大,既不主動進攻也無外線強大機動兵力部署,違背了攻勢防禦的基本原則,終日昏昏無所事事。

善於總結的日軍意識到輕敵的錯誤也爲了挽回面子立即增加5個師團和100多架飛機合計24萬人三面投入作戰,杉山元電令東條、鬆井兩位司令長官督促所部務必及時趕到,從四面逐步圍攏過去形成戰略包圍圈,利用高度機械化和強大火力全殲支那最大的戰略集羣。

火力兇猛、機動性強的土肥原14師團立功心切、孤軍冒進、實施千里迂迴,出乎意料地攻克中央軍把守的蘭封,切斷了一五戰區隴海鐵路的聯繫。中央軍15萬人在最高領袖親自坐鎮指揮下數次圍攻竟無法對糧彈不足、連番惡戰的2萬疲兵形成包圍,更有兩名黃埔嫡系將領桂永清、黃傑主動放棄蘭封、商丘,讓絕望中的土肥原等來了後續部隊徹底截斷了東西大動脈。

至此徐州已成三面被圍之勢,六十四個師面臨被合圍殲滅的危險境地不得不向西南撤離。物資準備不足、指揮混亂的五十多萬部隊人心惶惶頓時形成潰退。好在日軍誤判會沿隴海鐵路向西撤退,在開封一帶佈置重兵堵截,結果第五戰區選擇了向西南撤離,徐州以南日軍兵力有限,漏洞極多,致使主力多路分散突圍跳出包圍圈。

原本歷史上出現在撤退路線上的是東北過去的第四師團南進支隊,這隻日軍歷史上屢屢創造笑柄的第一窩囊廢部隊面對鋪天蓋地、慌不擇路、重武器盡失、人困馬乏的潰軍時選擇了就地防禦,任由數萬中隊包括第五戰區司令部安全通過。據說該聯隊長自稱自己的行爲是嚴守戰場紀律,防禦是因爲沒有接到發動截擊的命令。

但是由於陳海松所部在東北的連續動作,南進支隊奉命回調,頂替他們出現的是由波田重一中將擔任支隊長的“波田支隊”,即隸屬於華中派遣軍第十一軍的臺灣混成旅團。該部骨幹均爲日本現役軍官,士兵大部分是中國臺灣人,這些被殖民統治四十多年的中國人毫無故國之情,被稱爲重藤支隊時就在南京表現出不亞於日本人的兇惡殘暴,此次恰好堵住一股突圍出來的,立即發起攻擊。

此時撤退出來的正是掩護五戰區司令部和留在徐州慰問的社會各界代表王崑崙等人的李宗仁的御林軍第七軍,近五個月的徐州會戰,前期該部一直在淮河沿岸向南防守,作戰不多,實力未損,臺兒莊戰役後戰區兵力雄厚調回徐州擔任警衛部隊。

前鋒第7軍171師3團利用暗夜出城,一夜奔出百里,正準備穿越一條公路後休息,陡然間公路上響起密集的槍聲前進受阻。團長唐如儒上校聞訊趕來發現遠處公路上停着幾十輛汽車,支起很多帳篷,路前的田野裡數千日軍利用地形和簡單的掩體對這裡進行火力封鎖。顯然這是一隻在此地露營準備趕往徐州的鬼子部隊,雙方都沒有做好戰鬥準備。

唐如儒立即命令三個營趁敵立足未穩發動強攻,無論如何也要衝垮對手掩護司令部通過公路。同時向師長報告敵情,建議171師原地吸引日軍,請173師帶領司令部從側面繞過敵人阻擊部隊迅速南下。

等師長楊俊昌,副師長張光瑋趕過來時,唐如儒的3團已經發起了進攻,身材矮小卻敏捷好鬥的廣西兵無視敵人的火力打擊,頑強地衝鋒。對面的臺灣兵沒想到支那軍不僅沒有潰散反而悍不畏死地衝了過來,戰鬥力並不很強的他們開始緊張,射擊精度大幅度下降,眼看着廣西兵就要衝到面前了。

一個日軍曹長大吼一聲,站起身來揮舞着指揮刀迎着廣西兵衝了出去,手下的臺灣兵不得不端着插了刺刀的步槍離開簡易掩體跟了上去,眨眼間兩支部隊攪在了一起。廣西兵雖然拼命卻無法抵擋同樣拼命的鬼子反衝鋒,敗退回來。

幾個營連長身上淌着血跌跌撞撞地跑過來對唐如儒說:“團長,對面的敵人很兇,兄弟們強行軍了一夜又困又餓,抵擋不住啊。”

“團長,對面少說也有一個大隊的鬼子,輕重機槍幾十挺,壓得咱們喘不過氣。咱們全師攻擊都費事,還是繞過去吧!”

“是啊,團長。這幫鬼子拼刺刀不要命,三五個人一組配合的很好,兄弟們根本湊不到跟前去,被逼着只能後退。”

唐如儒早就看見了,不是兄弟們怕死不努力,對方的確強悍,恨恨地說:“媽的老子不過了,快去調來迫擊炮連,給我炸了機槍。你們回去整頓隊伍,準備第二次衝鋒。用不了多久,鬼子主力就會知道咱們突圍出來了,飛機坦克一過來咱們就全完了。”

很快六門82迫擊炮來到攻擊部隊身後,對着剛纔鬼子火力點就是五輪覆蓋。唐如儒請師長調一團二團過來支援自己揮動着手裡的駁殼槍帶頭衝了出去,嘴裡高喊着:“兄弟們都跟我殺鬼子呀!”3團剩餘的六百多官兵端槍提刀吶喊着跟了上去。

有了火炮的支援,對方火力削弱了不少,但卻多了許多擲彈筒榴彈,又快又準不斷落在衝鋒的隊形裡,每一個炸點都有幾個人被掀翻。唐如儒不顧紛飛的子彈和前面倒下的手下,低姿向前躍進,很快就衝到了對方陣地前沿30米處。

他摸出一顆手榴彈向着一個機槍掩體扔去,身邊警衛排的戰士如法炮製,硝煙瀰漫了敵人陣地,廣西兵順利鑽了進去。還沒等他喘過氣來一把日本軍刀帶着勁風劈了過來,唐如儒一個側撲摔向一邊,擡手就是一槍,等他爬起身來,對面一個滿臉絡腮鬍須的鬼子肚子上流着血,掙扎着掄刀又撲了上來。唐如儒吐出嘴裡的草葉,對着鬼子胸膛連打兩槍,鬼子狂叫了兩聲不甘地栽倒在掩體裡。

他走到掩體旁,順手撿起鬼子的軍曹指揮刀,狠狠砍倒一個刺傷自己部下的鬼子,兩人合力刺死另一個鬼子後才得空喘了口氣,卻發現周圍自己剩下不多的部下被鬼子兵圍在當中不斷倒下,他怒吼一聲,駁殼槍連續開火救出幾個受傷不輕的戰士。此時陣地上鬼子數量遠遠超過廣西兵,兩百多人陷入苦戰之中。

警衛排長命令警衛戰士用駁殼槍開路,殺散圍過來的鬼子,呼喚陣地上的弟兄們靠攏過來,聚集起一百多人,不顧唐如儒的掙扎邊射擊邊裹挾着唐如儒後退,最終六七十人個個帶傷狼狽回到出發陣地。

楊俊昌見一個團1200多人除了炮連和團部人員外兩次衝鋒就損失近千人,心疼不已。趕到正在接受包紮的唐如儒跟前安慰道:“明光,你們表現得很英勇,給鬼子很大的殺傷。回去就給你補充人槍,你先下去好好休息,這裡交給我。”

他轉身對剛剛趕來的一團長譚何易說:“咱們當務之急是掩護司令部撤退,現在行蹤暴露更要儘快脫離,等周圍鬼子包圍過來再走就來不及了。對面的鬼子很能打,咱們不能和他們糾纏,你們團就在這裡佯攻,用火力吸引他們,主力從側面繞過去。等主力過去,你們再設法脫身。你們自己小心,儘快趕來會合。”

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唐如儒對戰場形勢有自己的判斷:“師長,對面的鬼子並不多,頂多一個大隊,沒有火炮,軍事素質一般,現在他們也受到重創,咱們全師集中火力兵力壓上去肯定能打垮這夥鬼子。”

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38章 帝國浪人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68章 各方反應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78章 先打延慶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89章 迎接點驗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51章 幹部會議第1章 延安訪友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69章 要去蘇聯第48章 ‘萊歐’落網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25章 古剎高僧第3章 公審大會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297章 汪兆銘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377章 堡壘村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73章 發展工商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159章 18軍登陸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344章 甦醒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41章 勸說第5章 謀劃勝利2第408章 大後勤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5章 抉擇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13章 計劃出臺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5章 連夜行動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6章 建設五常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9章 42聯隊完了
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271章 無產階級軍隊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38章 帝國浪人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68章 各方反應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537章 燃燒的港灣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78章 先打延慶第424章 中國政壇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89章 迎接點驗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51章 幹部會議第1章 延安訪友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342章 國家別墅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318章 利益交換第553章 伏擊成功第69章 要去蘇聯第48章 ‘萊歐’落網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25章 古剎高僧第3章 公審大會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663章 老大不情願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90章 英法的智慧第187章 賊不惦記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297章 汪兆銘第281章 人事變動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290章 欣然離去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377章 堡壘村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73章 發展工商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29章 知恥後勇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159章 18軍登陸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36章 初到哈爾濱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653章 奪佔蕭山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344章 甦醒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41章 勸說第5章 謀劃勝利2第408章 大後勤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5章 抉擇第415章 熱火朝天第164章 治國理念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114章 第四飛行團來了第13章 計劃出臺第44章 夜闖魔窟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5章 連夜行動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6章 建設五常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9章 42聯隊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