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北方

一直在外東北大山裡默默駐守的山地旅,這次也進行了擴編,但只是增加了一些戰鬥、後勤支援單位。他們剛剛接到軍委會的命令,明年春天前,訓練六個旅級的山地遊擊民兵部隊。

由外東北土著民兵組建的六個土著民兵旅,每旅六個營,加強一個前裝小炮營和一個馭馬後勤支援營,全旅共有土著民兵四千多人。

明年春天他們將南下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慢慢蠶食朝鮮國土。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外東北土著民兵,不斷的跨過鴨綠江。公司希望在三年之內徹底解決朝鮮。

軍委會也有意培養一支山地部隊,今後在日本、南洋各島、南亞大陸等地很多的山脈叢林環境的地域,都需要這樣一支山地部隊。

外東北的土著以後會慢慢的遷徙到海外,在那裡爲遠東開疆擴土。與日本敢死軍組成遠東殖民全球的先頭部隊。

今年日本敢死軍也會擴編六個獨立敢死軍大隊。他們將會與一個敢死軍聯隊,三個獨立敢死軍大隊,在戰時組成一個師級作戰單位。藤田目前負責管理所有的日本敢死軍部隊。

薩摩藩的島津家,這幾年在遠東公司的大力扶植下,已經建立了一支三萬人的主力部隊。這支部隊裝備一萬多支鐵炮,近百門前裝弗朗機子母炮和大明虎尊炮,而且還配備了遠東爲他們裝備的鎧甲,戰鬥力非常強悍。

這還只是島津家明面的正規隊伍,保持三萬正規軍隊,也只是不想引起德川幕府的注意而已。一旦大戰來臨,島津家還能迅速動員五萬二線部隊,這些部隊平時也都在訓練。武器裝備雖然無法和三萬主力部隊相比,但也能達到德川幕府軍的水平。

薩摩藩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將會在明年正式同德川幕府開戰。屆時他們將得到遠東海軍的支持。奪取日本的制海權。島津家還聯絡了日本其他幾個強藩,到開戰的時候。這些強藩將在日本各地進行響應。

德川幕府很強大,即便遠東大力支持薩摩藩,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算。當然,這也是遠東公司希望看到的結果,遠東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日本陷入到持久的內戰之中。

情報部還制定了很多後續的計劃,甚至在德川幕府堅持不住的情況下,情報部會對德川幕府暗中進行支援。

只有日本被完全打爛,遠東公司纔會正式出場。

雖然薩摩藩會是最後的勝利者。但是遠東卻能坐收漁人之利。首先是肢解日本,讓薩摩藩坐鎮日本本州和四國,割讓九州、北海道。

然後暗中支援其他強藩,對抗薩摩藩,讓本州和四國再次陷入到內戰之中。等遠東消化了九州和北海道,就是對日本進行最後解決的時候。

軍委會計劃在兩年內,開始執行北上計劃。一旦計劃啓動,就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戰爭。華夏神州的歷代天朝,北方草原都是中原的巨大威脅,每當王朝衰弱。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之時。

匈奴、契丹、鮮卑、烏桓、蒙古,這些野蠻的遊牧民族,每次踏上神州故土。都會令中原生靈塗炭,無數漢家兒女成了他們追獵的兩腳羊。

遊牧文明對農耕文明一直擁有天然的平戰轉化能力的優勢,遊牧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好騎手,在戰時隨時可以成爲好的騎兵。一個好牧人和一個好騎兵要求的能力幾乎完全重合,而一個好農民和一個好騎兵的要求就相去甚遠了。

遊牧部落的戰馬本就是生產工具,而對於農耕民族來說,戰馬是十分昂貴並需要另外飼養的。遊牧民族擁有的良種坐騎,就像今天擁有高科技兵器一樣在戰場上能夠有巨大的優勢。

兩漢之後,漢族的騎兵在整體上逐漸失去了對遊牧騎兵的優勢。唐朝雖然是個例外,但更多的是“以夷制夷”。不但士兵是這樣,連統軍大將也是如此。阿史那家族、高仙芝、安錄山、哥舒翰等藩鎮名將都是外族人,他們熟悉遊牧民族的習性,作戰大膽,慣於長途奔襲、擒賊擒王,一戰定乾坤,令遊牧民族聞風喪膽。

雖然安西、北庭都護和朔方、瀚海等地不多的“邊地良家子”依然強悍,但盛世之下的中原農民是無法再與刻苦耐勞的遊牧民族一較高下。造成了晚唐時期,遊牧民族再次荼毒中原。

宋朝時遊牧民族再次崛起,契丹、女真、蒙古相繼南侵,馬匹產地盡失,已無力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只能依賴築城和水軍消極防禦。

而宋朝在強大外侮下竟以文官主政,下場可想而知,這些滿口“之呼者也”的翩翩君子治國尚可,安邦無能。

元滅南宋時,大批重臣文人無法接受被蠻夷統治的事實,爭相舉家自盡,嗑藥的有、投水的有、上吊的有,數量之多創了中國歷史上文人自殺之最,可就是沒有一個持刀殺賊、血撒沙場的。

明朝趕走了蒙元,但明成祖的數次遠征蒙古高原卻落了個勞師遠征毫無成果後,竟又出現了明英宗大軍土木堡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的事情,漢族軍隊特別是騎兵的戰鬥力,就變得越來越不濟事。

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就像夢魔似的折磨着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者。

雖然滿清最終收復了北方草原各部,但幾十年後,一頭北極熊又把魔掌伸了過來。威脅同樣是來自北方。再過八年,俄國雅庫茨克長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隊南侵。人數不多隻有一百三十二人,都是哥薩克人。哥薩克,本來是突厥語,“自由人”的意思,本來是從俄羅斯本土逃到南方頓河草原的農奴。哥薩克人好勇鬥狠,被沙皇收編後,成了對外征服的急先鋒。

隨後的二百多年,這頭貪婪的北極熊,兇殘的撕下了我們一塊塊血肉。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興安嶺及額爾古那河以西約25萬平方公里國土,於尼布楚條約簽訂後喪失。

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被迫簽訂恰克圖條約而喪失。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約10萬平方公里之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爲我屬邦哈薩克,被俄帝侵併,該邦面積約百萬平方公里。

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爲屬邦布魯特,約10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併吞。

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廣大地區,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土地爲俄帝侵佔,並逼清廷簽訂璦琿條約加以承認。

1860年11月14日(咸豐十年),混同江及烏蘇里江以東興凱湖附近,約43萬平方公里國土爲俄帝侵佔,事後逼清廷訂北京條約加以承認。

1864年(同治三年)後,自沙漬達巴哈起,至蔥嶺止約43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塔城界約等多次界約,加以承認。

1868年(同治七年),約百萬平方公里面積之我屬邦布哈爾汗國,被俄帝侵併。

1876年(光緒二年),原爲我屬邦浩罕國,約35萬平方公里面積土地,被俄帝吞併。

1881年(光緒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陰,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爾達止,約2萬平方公里國土,俄帝逼清廷訂立伊犁條約而喪失。

1883年(光緒九年),額爾齊思河及齋桑泊附近,約2萬平方公里土地,於俄帝逼訂科布多塔爾巴哈臺界約而喪失。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新疆省極西地區帕米爾地方,約1萬餘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與英國瓜分。

1921年(民國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烏梁海獨立,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正式侵併,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公里國土。

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319章 新歸附的土着部落第1371章 秋收(五)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179章 別怪我手黑第618章 熊本城第1626章 貴陽第1449章 拯救歐洲世界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64章 三號登陸艦第442章 軍事同盟第441章 阿里婭第814章 李山河第481章 橫掃東海岸第1300章 遷徙(二)第516章 開發遼東(二)第1591章 就在這裡安家了第651章 流民收攏點第1485章 突擊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668章 這個任務交給我吧第593章 未來的海上霸主第1539章 那是老子的種第104章 鬱陵島第1151章 我們都明白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99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020章 白災第3章 交易第477章 先生們,我們開始吧!第239章 別放過一個韃子第964章 東南移民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707章 崇禎大旱(八)第1462章 突破奧德河防線第160章 以血還血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242章 奇襲海州衛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1292章 大明宗室第677章 讓他們一朝回到解放前第1305章 建設家園(二)第988章 挺進第132章 養殖基地第1041章 李少傑的想法第528章 互市第1137章 我心裡有數第179章 我們要糧食第894章 寧夏戰役(七)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154章 這個老丈人要得啊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529章 馬賊第1434章 眼界還是太淺第1479章 戰役開幕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579章 總結第216章 別送了,你們繼續第496章 萬帆雲集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1645章 答應下官一件事情第1632章 貴陽(七)第1383章 嚴打(七)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681章 艱難的北上第662章 簡易公路網第1009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一)第1293章 土地兼併第1590章 佔據全球資源第422章 呂西安第1065章 北進第1646章 川黔索道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761章 日本(五)第1070章 俄國的察覺第1084章 熱情的牧民第477章 先生們,我們開始吧!第1581章 春節(八)第973章 重回河套第1065章 北進第858章 寧夏鎮(四)第56章 授銜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第1380章 嚴打(四)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909章 哥薩克也該東進了吧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9章 第一次會議第63章 新武器第945章 劉漢成的煩惱(二)第1503章 休整結束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1106章 西北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
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319章 新歸附的土着部落第1371章 秋收(五)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1179章 別怪我手黑第618章 熊本城第1626章 貴陽第1449章 拯救歐洲世界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64章 三號登陸艦第442章 軍事同盟第441章 阿里婭第814章 李山河第481章 橫掃東海岸第1300章 遷徙(二)第516章 開發遼東(二)第1591章 就在這裡安家了第651章 流民收攏點第1485章 突擊第704章 崇禎大旱(五)第668章 這個任務交給我吧第593章 未來的海上霸主第1539章 那是老子的種第104章 鬱陵島第1151章 我們都明白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99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020章 白災第3章 交易第477章 先生們,我們開始吧!第239章 別放過一個韃子第964章 東南移民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707章 崇禎大旱(八)第1462章 突破奧德河防線第160章 以血還血第874章 火力準備第242章 奇襲海州衛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1292章 大明宗室第677章 讓他們一朝回到解放前第1305章 建設家園(二)第988章 挺進第132章 養殖基地第1041章 李少傑的想法第528章 互市第1137章 我心裡有數第179章 我們要糧食第894章 寧夏戰役(七)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154章 這個老丈人要得啊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529章 馬賊第1434章 眼界還是太淺第1479章 戰役開幕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579章 總結第216章 別送了,你們繼續第496章 萬帆雲集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1645章 答應下官一件事情第1632章 貴陽(七)第1383章 嚴打(七)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681章 艱難的北上第662章 簡易公路網第1009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一)第1293章 土地兼併第1590章 佔據全球資源第422章 呂西安第1065章 北進第1646章 川黔索道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761章 日本(五)第1070章 俄國的察覺第1084章 熱情的牧民第477章 先生們,我們開始吧!第1581章 春節(八)第973章 重回河套第1065章 北進第858章 寧夏鎮(四)第56章 授銜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1031章 1642年的春節第1380章 嚴打(四)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909章 哥薩克也該東進了吧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9章 第一次會議第63章 新武器第945章 劉漢成的煩惱(二)第1503章 休整結束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1106章 西北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378章 這都是我們遠東的財產啊第407章 鐵路計劃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