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山陝災民

宋濤看到他的煙快抽完了,連忙又拿出了一根遞給了他。笑着問道:“對了,還沒有問你叫什麼呢?”

那人接過煙,點了下頭道:“謝了,兄弟。我叫林菁華,老家山西晉城,祖輩就是土裡刨食的農民。到了明朝我還是個農民,嘿嘿……還是兄弟你行啊,以前是解放軍吧,過來居然還帶着槍來的,你手下這些兵,看着就威武。”

宋濤搖了搖頭,心裡不由得一陣感慨。你說都是穿越,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他喊來衛生員,幫着幾個受傷的流民包紮了一番。然後轉過頭對遠處幾個特戰隊員招了下手。一幫特戰隊員心裡還奇怪呢,老宋今天怎麼這麼奇怪呢。和一個土鱉在那裡聊個沒完沒了,弄得還挺近乎。

他們看到宋濤對他們招手,連忙走了上去。宋濤指着林菁華對幾個特戰隊員道:“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的前輩,你們叫林哥。人家來得比我們早多了,1975年過來的。”

幾個特戰隊員一聽也麻了,這尼瑪也太扯淡了吧。林菁華也有些蒙,他們怎麼過來這麼多人啊,但他還是衝大家揮了揮手,憨厚的笑着道:“同志們好。”

大家一激動差點下意識喊了句爲人民服務。他們心裡這個彆扭啊,但畢竟都是現代社會來的,也都席地而坐,和林菁華聊了起來。

這個傢伙到了明朝的澤州府,初來乍到的林菁華也是膽戰心驚,但此地多是從邊鎮逃過來的軍戶,也並未引起別人的注意。那時候他正值壯年,很快就找了個村子落戶,併入贅到一個村子的里長家。

林菁華對於來到明朝倒是很滿意。現代社會他家兄弟好幾個,窮得叮噹響,天天餓得發慌,連個婆娘都娶不起。可到了明朝沒有一年就娶上了婆娘,丈人家的日子還說的過去,至少能吃飽。

他爲人憨厚能幹。本來就是農民出身,地裡的活也都拿的起來。婆娘更是爭氣,一口氣給他生了兩個娃子,讓他覺得來到明朝,這輩子也算值了。

可林菁華只有小學文化,對明朝歷史一無所知,滿清入關只是聽說過,他根本就沒往心裡去。明末小冰河時期西北大旱他就更不知道了,天天一門心思在自家地裡忙活。幻想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過一輩子。

沒想到前兩年山西、陝西大旱,赤地千里。他也只能拖家帶口的逃荒,一路過了河南,又到了山東,丈人和丈母孃生生餓死在路上。

林菁華仗着以前當過民兵,又有一身子力氣。爲了老婆孩子活下來也豁出去了,就聚起了一幫人,好事壞事都做過。好不容易逃到了青州府。他們惹上了一個富戶,林菁華帶着大夥滅了大戶的莊子。一路逃到了這裡。

宋濤笑着道:“以後你就領着他們跟着我們吧,都會有好日子過的。對了,你老婆孩子還好嗎?”

林菁華笑道:“我岳丈是里長,他死後這幫鄉親就都聽我的,我把村子裡的青壯集中了起來,按照以前民兵連那樣編到了一塊兒。又在路上收了些安分的、有家小的青壯,雖說一路艱難,但也跌跌撞撞活下來了。如果不是滅了那一家大戶,我們也不至於躲到這裡。

這一路我們連死人都吃過,就別提多艱難了。現在河南、山東到處都是災民。官府不管、那些地主富戶別說幫了。還盡是欺負我們。要麼我也不會帶着大夥破了那個地主家的莊子。”

宋濤一聽山東還有山陝的災民,連忙問道:“老林,山東這裡災民多嗎?”

“怎麼不多,我剛來的時候,光是青州府、山東府少說也有幾十萬,每天都有餓死的,現在還能剩下多少就不知道了。我們要不是敢拼命,現在早餓死了。就算躲在這裡,剛來這裡就和那些土匪幹了幾仗,我們足足死了幾十個,現在那些土匪看我們敢拼命,還沒什麼油水就不來招惹我們了。嘿嘿……有什麼大買賣的時候,還來找我們呢。”

宋濤想了下道:“你知道那些災民都在哪嗎?”

“青州府城和濟南府城那裡最多,這兩個地方經常有人施粥,所以災民都願意聚在那裡。其他州縣也有一些,但人數就少多了,幾百上千的都有。”

聽了林菁華的話,宋濤沉聲道:“老林,我先讓人把你這些鄉親送走。你放心,這次我們來山東就是來拉人的,他們去了我們那裡,絕對會有吃有喝。你就帶着我們去青州府、濟南府救那些災民,既然我們來了,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餓死吧。對了,你們對山東的路熟不熟?”

林菁華想了一會兒,點頭道:“那行,我帶你們去,也沒什麼熟不熟,順着大明的官道一路向西,就能走到青州府城和濟南府城。”

宋濤讓林菁華去安排他們鄉親撤離,他用電臺聯繫了李明,把林菁華的事情做了彙報,還把他想去解救災民的事情,向李明請示了一下。

李明聽了林菁華的事情,也感到不可思議,但他也知道,既然你能遇到蟲洞,別人當然也能遇到,所以他要求宋濤照顧好林菁華。並同意宋濤去青州府解救災民,趁着大明還在招撫叛軍的這段時間,抓緊時間解救災民,能救多少就就多少吧。

這段時間山東巡撫正在爲招撫登萊遼兵叛軍而努力,他還快馬向朝廷急報。大明朝廷得知了消息後,以東林出身之大學士周延儒爲首的東林黨和支持孫元化的一派,全都主張招撫叛軍。甚至連崇禎都想盡快派員去登萊招撫叛軍,大明實在是沒銀子啊。

九邊的邊軍兵變和鬧餉的事情還少了嗎,每次都是一番招撫,然後推出來幾個替死鬼把黑鍋一扛,這事就算是完了。而且孔有德這些遼兵並沒有扯旗造反,還不斷地和大明虛與委蛇,所以此次大明對登萊兵變的態度,和歷史上沒什麼兩樣,幾乎放任了登萊糜爛的局面。

www☢ттkan☢¢O

宋濤和李明通完話,就派出了一個排以及那輛吉普車,護送幾百名災民回登州基地。然後召集萊州剿匪的各部隊,向昌樂縣集結。這段時間的剿匪,部隊繳獲了大量的金銀和糧食,光是騾馬就有幾千匹。

這些物資都存放在昌邑、濰縣等地,宋濤命令部隊沿途繼續收集大車、馬騾和糧食,如果有必要就用金銀和那些叛軍交換物資。並在叛軍控制的濰縣建立一個後勤基地,所有物資都向濰縣集結匯聚。

李明也電令登州剿匪各部隊停止追擊,沿着登萊南面的另一條官道,經萊陽、膠州、高密前往濰縣集結,沿途大肆收集糧食和大車、馬匹。其中膠縣和高密等地並不是叛軍的控制區,山東兵團登州剿匪總指揮王耀武一聲令下,對這一地區官道兩側的城鎮、士紳大戶的莊子都拜訪了一番。

從那些士紳富戶的手裡,“借”了很多糧食、騾馬和大車。山東兵團各部隊一路對普通百姓秋毫無犯。現在登萊大半都被判軍控制,無數士紳富戶都被叛軍殺戮一空。

那些士紳富戶都躲到了縣城裡,山東兵團“借”糧的過程非常順利,城鎮的守軍和城裡的富戶都被叛軍嚇壞了,巴不得拿出一些糧食、騾馬和大車,趕快把這幫大兵打發走。

與此同時,山東軍團登州基地的後勤分部,也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運輸隊,浩浩蕩蕩的向濰縣方向集結。濰縣每天都有山東兵團的部隊帶着大批物資趕到。各地送來的各種物資堆積如山。

宋濤讓林菁華帶路順帶滅了周圍的幾處土匪的巢穴,繳獲了大批的金銀、馬匹和糧食。然後帶着部隊離開了昌樂縣,沿着官道抵達了據此不遠的青州府城附近。

青州府周圍的百姓已經逃亡一空,青州府更是如臨大敵,整日閉門死守。就連沿途的富戶莊堡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宋濤這一路收攏了數千山陝災民,宋濤把他們集中了起來,由後續部隊上來接收,然後送往登州基地。

當他們來到青州城附近的時候,災民逐漸多了起來。因爲最近登萊發生了兵變,以往施粥的富戶都躲到了城裡,匯聚在這裡的災民就沒了墊飢的吃食。現在青州府這裡匯聚了一萬多嗷嗷待哺的山陝災民。

雖然宋濤在東江經歷過一次解救饑民的行動,但是再一次看到青州府遍地饑民的情景,心情依舊非常沉重。匯聚在青州府城外面的山陝災民,和東江災民沒什麼區別,活下來的只是青壯,老弱婦孺基本都死光了。

當他們看到宋濤帶着部隊趕到的時候,一個個瘋了似的撲上來,宋濤無奈之下,只能下令開槍打死了一些瘋狂的災民,才把局勢控制住。雖然這裡的災民比較混亂,但是和當年海洋島移民基地相比真不算什麼。

宋濤組織部隊把災民集中管理起來,拿出了所有的糧食,用幾十口大鍋在臨時災民營地裡並排擺開,從早到晚熬製米粥,這才把一萬多災民救了下來。如果再晚幾天,這些災民真活不下來多少了。

正在宋濤緊張解救災民的時候,幾名特戰隊員通過電臺向他報告,他們向青州府西部搜索前進的時候,發現了一批山東當地無賴,正在附近騷擾災民。

宋濤聽了頓時大怒,交代了一下,就帶着一個排趕了過去。他最恨的就是迫害災民的混蛋,這幫傢伙都特麼該死。

第1328章 激化矛盾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1005章 後勤馬車大隊第621章 破城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698章 打圍子第774章 日本(十八)第1456章 破城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861章 控制印度洋第1329章 士紳階層的擔憂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833章 劉主席第380章 這下可熱鬧了第1587章 背井離鄉第910章 巡視草原第1366章 他們的末日快到了第669章 大明各地的流民軍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1576章 春節(三)第1380章 嚴打(四)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1297章 欲哭無淚第1540章 這小傢伙挺有意思第1265章 人治與法治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546章 慰問團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2章 蟲洞第758章 日本(二)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957章 武裝警察部隊登陸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605章 奧斯曼帝國第1060章 掃蕩西伯利亞第1329章 士紳階層的擔憂第913章 河套大灌區計劃第743章 山西(十一)第1051章 葡萄牙特使第744章 山西(十二)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423章 南錐體地區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235章 這分明就是故意的第1505章 用得着他們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1318章 慰問品第382章 等雨的韃子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1480章 難纏的防線第1311章 農林部的規劃第1529章 老子死不瞑目第1357章 走私第16章 落腳點第1608章 哪裡出問題了第787章 日本(三十一)第1260章 勞服支隊第651章 流民收攏點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898章 河套根據地的發展第720章 朝鮮戰役(二)第448章 珍妮的莊園第1178章 支援營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626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一)第491章 馬尼拉會戰(三)第281章 這小子的心野着呢第752章 條約第675章 先遣小組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第1454章 開幕第23章 交易第926章 占城第1656章 離開的人第896章 寧夏戰役(九)第383章 有來無回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1115章 橫掃俄國第1484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第1587章 背井離鄉第1498章 若昂四世第1172章 薇拉的歸宿(二)第1107章 俄國西伯利亞遠征軍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915章 春季會議(一)第881章 救災第939章 回到海參崴(五)第471章 同志們,戰爭來臨了第225章 大飛艇計劃第764章 日本(八)第864章 大戰前夕(二)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172章 薇拉的歸宿(二)第1502章 怨念很大啊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1593章 老哥,你可別害我
第1328章 激化矛盾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1005章 後勤馬車大隊第621章 破城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698章 打圍子第774章 日本(十八)第1456章 破城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861章 控制印度洋第1329章 士紳階層的擔憂第1335章 動力時代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833章 劉主席第380章 這下可熱鬧了第1587章 背井離鄉第910章 巡視草原第1366章 他們的末日快到了第669章 大明各地的流民軍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1576章 春節(三)第1380章 嚴打(四)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1297章 欲哭無淚第1540章 這小傢伙挺有意思第1265章 人治與法治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546章 慰問團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2章 蟲洞第758章 日本(二)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957章 武裝警察部隊登陸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605章 奧斯曼帝國第1060章 掃蕩西伯利亞第1329章 士紳階層的擔憂第913章 河套大灌區計劃第743章 山西(十一)第1051章 葡萄牙特使第744章 山西(十二)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423章 南錐體地區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235章 這分明就是故意的第1505章 用得着他們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1318章 慰問品第382章 等雨的韃子第100章 兵臨城下第1480章 難纏的防線第1311章 農林部的規劃第1529章 老子死不瞑目第1357章 走私第16章 落腳點第1608章 哪裡出問題了第787章 日本(三十一)第1260章 勞服支隊第651章 流民收攏點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898章 河套根據地的發展第720章 朝鮮戰役(二)第448章 珍妮的莊園第1178章 支援營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626章 李老根的新生活(一)第491章 馬尼拉會戰(三)第281章 這小子的心野着呢第752章 條約第675章 先遣小組第844章 北上和西進第1454章 開幕第23章 交易第926章 占城第1656章 離開的人第896章 寧夏戰役(九)第383章 有來無回第678章 遠東商行第1115章 橫掃俄國第1484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第1587章 背井離鄉第1498章 若昂四世第1172章 薇拉的歸宿(二)第1107章 俄國西伯利亞遠征軍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915章 春季會議(一)第881章 救災第939章 回到海參崴(五)第471章 同志們,戰爭來臨了第225章 大飛艇計劃第764章 日本(八)第864章 大戰前夕(二)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172章 薇拉的歸宿(二)第1502章 怨念很大啊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1593章 老哥,你可別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