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名垂青史

經濟計劃發展委員會的組建,則是讓公司所有內部員工都大跌眼鏡的一件事。公司之所以如此重視經濟工作,其實還是因爲樑玉潔提交給董事局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在董事局內部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隨着遠東軍不斷的開疆擴土,中華共和國的疆域也變得非常廣袤,這個世界最繁華的幾個地區,也相繼被遠東公司征服,這也意味着近期外貿出口將大幅度下降。

而政府未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施行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行的政策。但目前各地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很多地區經濟發展出線兩極分化的現象。

隨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國內的經濟結構必須進行不斷的調整,未來百姓生活也必將由溫飽向小康過渡,國內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內需市場的發展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

但是如何協調發展各地的經濟,這就成了政府必須面對的新課題。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造成很大混亂,比如有些地區資源積壓嚴重,造成極大的浪費,而有些地區卻因資源缺乏而影響發展。

還有因爲政策性失誤,造成的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泡沫經濟、重複建設等許許多多的問題,所以必須重視經濟工作,防止出現隨時出現的經濟危機,及時進行宏觀調控。

所以未來政府的經濟工作,絕對是重中之重。公司董事局委員會經過討論,決定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機制。

未來的經濟計劃發展委員會,將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負責彙總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價格政策。

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

中華共和國建國後的政治體制,只是暫時在國家建設之初這段特殊時期施行,主要是爲了要強化政府的執行力,集中所有資源和力量,大規模的建設國家。

另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是一項貫穿我國封建社會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從秦朝到清朝存在了兩千多年。歷朝歷代統治者均採取各種措施對此加以發展與完善,而且儒家氛圍下的中原地區,真的不具備民主共和的土壤。

中原所有百姓心中傳統的封建思想,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轉變。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貿然施行所謂的先進政治體制,就是生搬硬套,不但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還將會極大阻礙國家建設和發展速度。

當然,當未來國家一切都走上正軌,先進的法律制度、成熟的法治社會、完善的教育體制、強大的經濟基礎、高效的執政團體、先進的輿論體系等各方面的建設達到一定水平以後,政府將根據情況改變現有體制。

中華共和國的現有體制,具備共和體制的政治架構,實際上卻是採用集權制的管理方式。所但卻具備了共和制度的基本架構,未來政府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轉變爲真正的議會共和制、總統共和制,或者是現代中國的政治體制。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遠東公司穿越了數百年的時空,驟然來到了這個時代。歷史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就連遠東公司所有員工的思維,也無法跟上這個節奏了。未來國家到底能發展到哪一步誰也不知道,只能摸着黑走路,走一步看一步。

目前公司根本無法借鑑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的經驗,只能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選擇適合國家發展的政治體制,並且在制定憲法的時候,也爲未來政治體制的轉變,做了一定的準備。

未來的一段時期,遠東公司還將繼續存在,將會隱於幕後。公司董事局委員會繼續管理公司。只是董事局委員會的委員增加到九十人,常委依然是九人團。

隨着國家政治體制的逐漸轉變,公司也會根據國家發展的情況,組建政黨團體。在必要時甚至會組建兩個黨派,通過國家議會和地方議會的選舉,輪流執政管理國家。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至少要在國家各方面條件具備一定的基礎,遠東公司纔會嘗試逐漸轉變現有的政治體制。而且也不會大幅度的進行改變,會從基層一步步的試點,然後逐步在各地區推廣,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謹慎,操之過急要不得。

參加股東大會的公司內部員工,絕大多數對公司建國後的方陣政策,都表示了支持。雖然少數一直堅持公司應該實行民主制度的人,對建國後的政策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但是經過全體股東的表決,這項議案以絕對的多數迅速通過。

會議的最後,公司董事局委員會也信守承諾,向所有的股東保證,公司建國後的一年時間內,若是有人提出希望離開公司去海外創業的要求,公司董事局委員會將盡可能爲其提供各種便利的條件。

這也在所有股東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沒想到公司真的實施這個政策了。但是絕大多數人卻並不感興趣,畢竟如今公司蒸蒸日上,這個時候誰願意離開公司。

首先是對於公司最重要的技術流團體,他們肯定不會離開公司。畢竟離開了遠東公司這個良好的科技環境,就算你是天縱之才,也幹不成一件事。

其次是公司的體制派團體,這些人最嚮往的就是權力,他們一直在朝思暮想的盼着公司建國,只有在國家體制下,才能發揮出他們最大的潛力。

工業部門的實幹派團體,也對去海外創業沒有絲毫興趣。他們還想在公司建國後大幹一場呢,離開了公司,難道讓他們領着一幫土著蓋窩棚嗎。

至於軍委會的那些兵痞,就更不會考慮了。目前遠東軍兵強馬壯,如今他們都是位高權重,一旦他們離開了軍委會這個團體,這些只會打仗的兵痞,只能是混吃等死。

現在公司的內部員工,要權利有權利,要女人有女人,財富在他們的眼裡簡直算不上條件。最重要的是,誰會甘心放棄親自參與去改變一個時代,而且幾百年後,他們也將名垂青史。(。)

第1215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三)第1584章 春節(十一)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1439章 波蘭備戰第572章 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第692章 流民武裝第1541章 父子第296章 神棄之地第608章 黑暗礦井和死亡農莊第632章 騎兵部隊擴編第1461章 鋼鐵怪獸第344章 兄弟,你是哪一年來的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391章 戮屍第1345章 西澳大利亞第689章 擎天柱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206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126章 風帆船改造(下)第631章 蒙古牧民的思想教育第271章 北上臺灣第215章 庫頁島和東方港第1378章 嚴打(二)第1340章 農機分隊的表現第1628章 貴陽(三)第2章 蟲洞第721章 朝鮮戰役(三)第221章 新裝備驗收第1149章 發現目標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76章 支援艦隊到來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349章 旅順基地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820章 安置流民第1551章 沒你那麼虛第1083章 野外駐訓第565章 多做準備沒壞處第549章 科爾沁部第1005章 後勤馬車大隊第809章 大明根據地的問題第332章 一號實驗飛艇第1020章 白災第910章 巡視草原第182章 濟州條約第1524章 快讓他們回來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101章 觸目驚心第1316章 基層衛生建設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170章 會議上的爭論第39章 常務董事局第654章 投放第1224章 內河艦隊第1244章 臨清州第784章 日本(二十八)第1576章 春節(三)第321章 雄赳赳氣昂昂,殺過圖們江第983章 軍屬第1631章 貴陽(六)第1406章 基輔聯軍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1520章 發起攻擊第1227章 劉同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445章 勒阿弗爾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169章 失去的三百年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1488章 蘇丹的後宮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908章 空軍部的想法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1435章 輸血第1505章 用得着他們第811章 李明的成長第1504章 真主保佑第227章 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眼第563章 西部軍團第1629章 貴陽(四)第370章 1633年的春天第263章 你有什麼資格和我談第1430章 里約熱內盧第833章 劉主席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1013章 物流(一)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017章 鐵路計劃(二)第1414章 新的海外勞工運輸線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8章 軍購工作組第1229章 楚王府
第1215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三)第1584章 春節(十一)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1439章 波蘭備戰第572章 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第692章 流民武裝第1541章 父子第296章 神棄之地第608章 黑暗礦井和死亡農莊第632章 騎兵部隊擴編第1461章 鋼鐵怪獸第344章 兄弟,你是哪一年來的第1617章 心太大了吧第391章 戮屍第1345章 西澳大利亞第689章 擎天柱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206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126章 風帆船改造(下)第631章 蒙古牧民的思想教育第271章 北上臺灣第215章 庫頁島和東方港第1378章 嚴打(二)第1340章 農機分隊的表現第1628章 貴陽(三)第2章 蟲洞第721章 朝鮮戰役(三)第221章 新裝備驗收第1149章 發現目標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76章 支援艦隊到來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349章 旅順基地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820章 安置流民第1551章 沒你那麼虛第1083章 野外駐訓第565章 多做準備沒壞處第549章 科爾沁部第1005章 後勤馬車大隊第809章 大明根據地的問題第332章 一號實驗飛艇第1020章 白災第910章 巡視草原第182章 濟州條約第1524章 快讓他們回來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101章 觸目驚心第1316章 基層衛生建設第1076章 這個買賣大了第170章 會議上的爭論第39章 常務董事局第654章 投放第1224章 內河艦隊第1244章 臨清州第784章 日本(二十八)第1576章 春節(三)第321章 雄赳赳氣昂昂,殺過圖們江第983章 軍屬第1631章 貴陽(六)第1406章 基輔聯軍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1520章 發起攻擊第1227章 劉同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445章 勒阿弗爾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1424章 北京條約第169章 失去的三百年第203章 不要白不要第1488章 蘇丹的後宮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908章 空軍部的想法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1435章 輸血第1505章 用得着他們第811章 李明的成長第1504章 真主保佑第227章 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眼第563章 西部軍團第1629章 貴陽(四)第370章 1633年的春天第263章 你有什麼資格和我談第1430章 里約熱內盧第833章 劉主席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542章 帶着兒子去打仗第1013章 物流(一)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017章 鐵路計劃(二)第1414章 新的海外勞工運輸線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1509章 威尼斯共和國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8章 軍購工作組第1229章 楚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