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以糧易地(上)

胡小天微笑道:“我今次前來就是徵求凡奇兄自己的意見,凡奇兄若是想回去,我絕不會阻攔,凡奇兄若是想留下我也鼓掌歡迎。”

常凡奇嘆了口氣道:“天下之大,哪裡還有我常凡奇容身之地。你若是當真肯放過我們母子,可否允許我們離開東樑郡?我可答應你,再不與你爲你,只求能夠照顧老母安享晚年。”經歷了東洛倉之戰,常凡奇什麼雄心壯志都沒了,空有一身武力,卻被別人的奸謀牽着鼻子走,弄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胡小天毫不猶豫道:“可以,實不相瞞,我雖然很想凡奇兄留下和我共創大業,可是我也不會強人所難,凡奇兄若是想走,我絕不阻攔,只是伯母年事已高,你又怎能忍心讓她在嚴冬臘月長途跋涉,若是有什麼閃失,豈不是悔之晚矣?”

常凡奇黯然道:“你不必在我們母子身上枉費心機,我這輩子回不了大雍,我也不會加入你的陣營,等到來年春日,我就離開。”

胡小天果然信守承諾,安排薛靈君和秦陽明見面,秦陽明被羈押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面色因爲長久不見陽光而變得蒼白,看到薛靈君前來探望自己,秦陽明羞愧難當,撲通一聲就跪倒在薛靈君的面前:“長公主殿下,罪臣秦陽明給你賠罪!”

薛靈君望着眼前落魄如斯的秦陽明,打心底嘆了口氣,這位邵遠主將,昔日的常勝將軍看來也遭受了不少的折磨,她輕聲道:“起來吧!”

秦陽明依然跪在地上:“敗軍之將無顏立足於殿下面前。”

薛靈君懶得管他,你愛跪就跪着,身軀靠在座椅上。淡然道:“你到底是因何落在了胡小天的手裡?”

秦陽明滿面慚色,黯然道:“殿下,末將排兵佈陣不周,中了胡小天調虎離山聲東擊西之計,更沒有想到常凡奇和胡小天早有勾結,一時不察被常凡奇所制。這才淪爲階下之囚,末將無顏面對皇上,還請長公主治罪,末將願一死圖表忠心。”事到如今,他唯有儘可能將所有的責任推給常凡奇,希望這樣或許可以保全自己。

薛靈君道:“你以爲死了就一了百了?可以抵消你失去東洛倉的罪責嗎?”

“末將沒有那麼想過。”秦陽明滿面惶恐之色。

薛靈君道:“胡小天已經答應釋放所有在押俘虜,你應該感到高興,馬上就能夠跟本宮一起返回大雍了。”

秦陽明非但沒有感到高興,心中卻感到說不出的害怕。正如薛靈君所說,這件事並不是一死了之能夠解決的,率領七萬大軍征討東樑郡,最後非但被大敗而歸,甚至連自己這個主將都被人生擒活捉,自己早已成爲天下人的笑話。就算胡小天放他回去,大雍皇上也不會輕饒了自己。

秦陽明趴伏在地上長跪不起:“請殿下賜死,臣無顏再回故國。更無顏去面對皇上……”說到動情之處,涕淚直下。其中固然有羞愧的原因,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卻是因爲害怕。

薛靈君明顯有些不耐煩了,搖了搖頭道:“秦陽明,應該怎樣處置你要由皇上決斷,本宮今次前來只是爲了將爾等帶回去,其他的事情我可管不了。”秦陽明心中暗歎。今次回去還不知要遭受怎樣的處置,而今之計,唯有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常凡奇的身上了。

胡小天在庸江取得的兩場勝利並沒有在國內興起太大的波瀾,已經到了一年中最爲寒冷的季節,老百姓更爲關心的是能否吃飽穿暖。如何有命渡過這個寒冬,已經無心去顧及什麼國家大事。每天清晨康都的道路兩旁都會出現不少被凍死的屍體,巡城的士兵不得不負擔了巡邏之外的任務,處理這些夜間凍死街頭的無主屍體。

李沉舟從雍都一路走來,渡過庸江之後就發現這座昔日曾經雄霸天下的大康帝國,再不復昔日的榮光和輝煌,哀鴻遍野,良田荒蕪,所到之處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大康最近幾年天災連連,大雍對這位鄰國採取了封鎖糧運的策略,讓大康的糧荒越發嚴重。

進入康都之後,李沉舟首先遇到得就是清晨運送屍首的牛車,迎面五輛牛車之上堆滿了昨夜被凍死的百姓,望着眼前的一幕,李沉舟的心中也不禁生出悲天憫人的情懷,大康之所以淪落到如今的地步,乃是朝廷腐朽的統治所致,和大康相比,大雍剛剛去世的皇帝薛勝景顯然要英明的多,這位永慶帝雄才偉略,目光遠大,一直以一統中原,雄霸天下爲己任,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終究還是無法完成揮師渡江,滅掉大康的宏願。

大皇子薛道洪和李沉舟自幼相識,李沉舟從小時起就擔任太子伴讀,和薛道洪成爲了至交好友,在他爺爺靖國公李玄感在世之時,就是大皇子即位的忠實擁戴者,而現在終成事實。薛道洪給予了自己絕對的信任,而自己將會竭盡全力回報薛道洪給他的這份信任。

李沉舟此次前來帶了妻子簡融心一起隨行,他此趟前來大康的主要使命是要兵不血刃地解決胡小天新近在庸江造成的麻煩,同時心中還有一個不爲人知的秘密,他要藉着這次的機會見一見自己素未謀面的父親,大康太師文承煥。

龍宣恩第一時間接見了這位來自大雍的特使,李沉舟乃是大雍名門之後,龍宣恩曾經和他的祖父李玄感有過數面之緣,也聽說了李沉舟的傳奇故事,知道這位年輕將領如今已經是大雍新君面前第一紅人。

李沉舟的身份和來頭只是龍宣恩樂於接見他的一個原因,更爲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龍宣恩想要知道庸江連續兩場戰役之後,大雍一方的態度,胡小天擊敗南陽水師的時候,龍宣恩還將之歸結爲運氣的因素,可當胡小天攻佔東洛倉的消息傳來,龍宣恩方纔意識到,這廝已經擺脫了自己的掌控,他現在的所作所爲根本沒有顧及到朝廷的看法,既沒有想對朝廷負責,也沒有打算向自己彙報。放他離開康都之後,這廝就如同一匹脫繮的野馬,信馬由繮,再不受自己的控制。

龍宣恩雖然讓樊宗喜前往要糧,可是他對此並不樂觀,現在的胡小天頗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架勢,自己的話十有八九起不到太大的效用。這種鞭長莫及力不從心的感覺已經不是第一次,先是李天衡的擁兵自立,現在又出了一個胡小天,龍宣恩對大康的控制力已經越來越弱,他不由得想起數月之前,七七關於分封諸侯的提議,當時被自己斷然拒絕,可在事實上,大康正在走向內部分裂,一個國家一旦無法提供給百姓賴以爲生的衣食,那麼必將面臨民心離散的結局。龍宣恩擔心的並不是社稷崩塌,因爲他已經看出敗亡已成大勢不可違抗,只是希望這一刻不要來得太早。

任何人都能夠輕易猜到李沉舟此來的主要目的,仗雖然是胡小天打得,可是責任卻要追究到大康朝廷的頭上,這如同孩子打架要找家長問責一樣,身爲大康皇帝的龍宣恩決不能脫開干係。

李沉舟在面見龍宣恩之後,並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奔主題,先提起兩國永結友好的盟約,然後才說起胡小天撕毀協議在邊境兩次挑起戰爭,攻佔大雍重鎮東洛倉的事實。

兩國交戰原本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李沉舟的出發點自然爲了大雍,所有一切責任全都指向大康,指責大康率先破壞盟約,侵略他們的邊境,強佔他們的城池。

龍宣恩雖然心中對胡小天的作爲也非常不爽,但是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面對對方指責之時,也沒有一味退讓,聽李沉舟說完之後,不禁冷笑道:“尊使所說的這一切卻與朕掌握的消息不符,據朕所知,兩次戰事全都是因爲貴方挑起,胡小天是爲了自保而迎戰。”

李沉舟道:“陛下,雙方的立場不同,得到消息的渠道也全然不同,但事實總不容否認,現在東洛倉正是被胡小天的軍隊所佔據,我此次奉命出使,也是秉着以和爲貴,冰釋前嫌的目的而來。”

龍宣恩點了點頭道:“大康大雍原本就是友好鄰邦,發生這樣的事情也非朕願意見到的,若是能釋清前嫌當然最好不過。”

李沉舟道:“戰事既然已經發生,已無回頭的可能,我家陛下也不想雪上加霜,痛上加痛,特地提出雙方就此休兵罷戰,以和爲貴,從劃邊界,再立盟約,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龍宣恩當然不想再打,以大康今時今日的國力,也沒有實力去和大雍全線開戰,當然他也知道大雍主動求和的目的不是怕了他們,而是緩兵之計,根據他所得到的最新情報,黒胡人正在大雍北疆厲兵秣馬,大有來春入侵中原之際,大雍實力雖然強大,卻無法負擔兩線同時作戰,而大雍國內正處於新舊政權的交替時期,目前新君薛道洪執政未穩,正是這些因素才造成了他會主動讓步。(……)

第283章 不怕鬧大(下)第550章 暗潮(下)第452章 計劃和變化(上)第765章 抉擇(上)第148章 情網(上)第298章 套近乎(下)第472章 大漠秋思曲(上)第137章 偷樑換柱(上)第77章 一家人(上)第145章 藏書閣(下)第442章 目的何在(下)第185章 黑鍋(下)第624章 正面爲敵(上)第585章 物歸原主(上)第442章 目的何在(上)第792章 建立互信(上)第678章 平安就好(上)第757章 越空者(上)第478章 再別康都(下)第770章 徐氏(下)第71章 故人(下)第215章 委以重任(上)第158章 無相神功(上)第186章 闌尾炎(下)第371章 隔牆有耳(上)第86章 義賣(下)第25章 望京驛站(下)第26章 蘭若寺(下)第842章 討還血債(上)第552章 殺威(上)第58章 人人喊打(下)第636章 徐氏總管(下)第712章 生死相搏(下)第506章 逼我翻臉(下)第755章 月夜談心(上)第861章 垂危(上)第4章 信口雌黃(中)第291章 廬山面目(下)第217章 苗疆神醫(上)第310章 誅天(下)第262章 一石二鳥(下)第339章 紅山會館(下)第695章 剖析(下)該來的始終要來第843章 殺無赦(上)八百四十九章 人生如燈上第17章 血統使然(上)第39章 環彩閣(上)第810章 回味樓(下)第627章 寒玉洞(下)第744章 邊塞小城(上)第452章 計劃和變化(下)第696章 難得坦誠(上)第718章 表明態度(下)第571章 頑抗(上)第3四百九十二章 大膽佈局上第378章 射日真經(上)第754章 湖畔燒烤(上)第753章 意外(下)第317章 盪舟東湖(上)第85章 屍檢(上)第602章 議事(上)第735章 廢墟之戰(上)第238章 脫困(上)第262章 一石二鳥(下)第67章 都是迷藥惹得禍(上)第784章 身世(下)第719章 盜洞(上)第729章 萬仞山(下)第243章 暗中指點(上)第368章 深山古剎(上)第463章 攝魂寶典(下)第287章 鐵匠鋪(上)第105章 風雲突變(上)第432章 大禮(上)第860章 讓讓我(上)第570章 詐降(上)第61章 好幫手(上)第342章 無敵金剛套(下)第453章 前未婚妻(下)第806章 心境之秘(下)第155章 殺威(下)第122章 不留活口(上)第751章 識時務者(下)第176章 陰謀(上)第481章 急腹症(上)第61章 好幫手(上)第369章 誅天七劍(下)第203章 典當(下)第594章 突然生變(上)第751章 識時務者(下)第337章 爲君之道(下)第202章 借人一用(上)第275章 說走咱就走(上)第25章 望京驛站(上)第269章 噩耗傳來(上)第359章 揮手自茲去(上)第696章 難得坦誠(下)第648章 快活林(下)第112章 人心不古(下)
第283章 不怕鬧大(下)第550章 暗潮(下)第452章 計劃和變化(上)第765章 抉擇(上)第148章 情網(上)第298章 套近乎(下)第472章 大漠秋思曲(上)第137章 偷樑換柱(上)第77章 一家人(上)第145章 藏書閣(下)第442章 目的何在(下)第185章 黑鍋(下)第624章 正面爲敵(上)第585章 物歸原主(上)第442章 目的何在(上)第792章 建立互信(上)第678章 平安就好(上)第757章 越空者(上)第478章 再別康都(下)第770章 徐氏(下)第71章 故人(下)第215章 委以重任(上)第158章 無相神功(上)第186章 闌尾炎(下)第371章 隔牆有耳(上)第86章 義賣(下)第25章 望京驛站(下)第26章 蘭若寺(下)第842章 討還血債(上)第552章 殺威(上)第58章 人人喊打(下)第636章 徐氏總管(下)第712章 生死相搏(下)第506章 逼我翻臉(下)第755章 月夜談心(上)第861章 垂危(上)第4章 信口雌黃(中)第291章 廬山面目(下)第217章 苗疆神醫(上)第310章 誅天(下)第262章 一石二鳥(下)第339章 紅山會館(下)第695章 剖析(下)該來的始終要來第843章 殺無赦(上)八百四十九章 人生如燈上第17章 血統使然(上)第39章 環彩閣(上)第810章 回味樓(下)第627章 寒玉洞(下)第744章 邊塞小城(上)第452章 計劃和變化(下)第696章 難得坦誠(上)第718章 表明態度(下)第571章 頑抗(上)第3四百九十二章 大膽佈局上第378章 射日真經(上)第754章 湖畔燒烤(上)第753章 意外(下)第317章 盪舟東湖(上)第85章 屍檢(上)第602章 議事(上)第735章 廢墟之戰(上)第238章 脫困(上)第262章 一石二鳥(下)第67章 都是迷藥惹得禍(上)第784章 身世(下)第719章 盜洞(上)第729章 萬仞山(下)第243章 暗中指點(上)第368章 深山古剎(上)第463章 攝魂寶典(下)第287章 鐵匠鋪(上)第105章 風雲突變(上)第432章 大禮(上)第860章 讓讓我(上)第570章 詐降(上)第61章 好幫手(上)第342章 無敵金剛套(下)第453章 前未婚妻(下)第806章 心境之秘(下)第155章 殺威(下)第122章 不留活口(上)第751章 識時務者(下)第176章 陰謀(上)第481章 急腹症(上)第61章 好幫手(上)第369章 誅天七劍(下)第203章 典當(下)第594章 突然生變(上)第751章 識時務者(下)第337章 爲君之道(下)第202章 借人一用(上)第275章 說走咱就走(上)第25章 望京驛站(上)第269章 噩耗傳來(上)第359章 揮手自茲去(上)第696章 難得坦誠(下)第648章 快活林(下)第112章 人心不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