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蠻族軍的人在輔兵幫助下,進入祥山鎮。沒有驚動任何人,之後,斷斷續續的已經有十來個蠻族軍進入鎮子,潛伏下來。
這些人到祥山鎮,確實做不了什麼,不過是一種技能訓練和安全伏筆,能不能用上,巫虎也不指望。
祥山鎮的圍牆確實不矮,但蠻族軍進駐祥山鎮是來至平倭軍的指令,完全可大搖大擺從正門進去,而蠻族軍的主力,也不會駐紮在鎮子裡。
軍隊駐紮地,原先就選定了。是在距離鎮子三裡的一個山坳,有泉水,兩邊都是山嶺。只要派少數軍兵佔據兩方山頭,便可確保駐紮軍營不受到兩面夾擊。
祥山鎮處於這一條狹長的山谷上半段,整個狹溝都是糧田,耕種後,會有不少收成。如今,因爲倭寇作亂,去年這一片糧田荒蕪一年,如今耕種還可,要是再撂荒一年,這些糧田就廢了。
重新開墾、播種固然可以,但想要成爲上田得要幾年的勤耕才行。
蠻族軍的目標就是在這一狹溝的糧田,帶來的輔兵中,即將成爲這裡的主要耕種勞動力。輔兵除了耕種,也會進行訓練,協助地方安全等事務。
輔兵裡,有少數人本身就是寧府這邊的,這是當初招收輔兵就先做好的規劃。
巫虎的兩千人,除了從祥山鎮這邊往外擴散一部分,其餘的都潛伏在鎮子背後的山林。得知黑大地即將待人快速行軍,趕赴祥山鎮駐紮,巫虎便將山林裡的先遣部隊召集過來,下達進軍祥山鎮的命令。
祥山鎮的護牆有守衛的人,這些人都是鎮子的青壯,主要防衛倭寇過來攻打。巫虎沒有要攻佔祥山鎮的意思,但他也不準備從大門進鎮。
想來,祥山鎮這邊對平倭軍也是抗拒的,索性先讓軍兵佔據祥山鎮各處要害,然後再與祥山鎮的話事人見面,闡明王府軍過來的意圖。
當然,如果祥山鎮這邊有任何敵意出現,蠻族軍不會留情。
臨晨四點左右,五百先遣軍已經摸到祥山鎮圍牆下,巫虎見沒有驚動到寨牆值守青壯,一揮手,先遣準備好的雲梯立即架在寨牆。
巫虎當先而上,到寨牆上,昏暗裡能夠辨析出不遠處有值守的人,但他們都沒留意這邊的情況。等五六十蠻族軍摸到寨牆上,分散往兩側行動。
那些值守的人依舊處在靜謐中,對於危險到來,毫不警覺。蠻族軍的軍兵摸到他們身後,然後打昏,輕輕放倒,綁了。再繼續往前,與當初摸近見湖鎮的情況差不多。
不過,這一次蠻族軍不會殺人,僅是要先控制了祥山鎮,免得這邊出先狀況。一旦控制了要害地,鎮裡的青壯和話事人對平倭軍不歡迎,也由不得他們。
蠻族軍的推進很順利,先將鎮子的圍牆控制後,鎮裡的其他人,毫無警覺。巫虎讓人將進鎮的大門也拿下來,一路順利,這些青壯比之於倭寇,自然要弱不少,與蠻族軍相比,毫無還手之力。
半個時辰,就兵不血刃將祥山鎮全部掌控,天還沒亮,派了一隊軍兵五百人,守在鎮子大門口,其他的都不管。而之前,祥山鎮有些存疑的人物,這時候也被軍兵先擒下來,審問。
天亮了,王柏樑作爲祥山鎮王家一族主家話事人,對王家的要求很嚴苛,他自身也要求嚴厲。每天五點起牀,讀書,練功,然後督促家裡年輕人都起來做晨課。
這天,依舊按照平時的作息,不過,王柏樑起來後,感覺心緒不寧卻又找不到任何事由。
便在猜測,是不是因爲官府傳令下來的,各地要做好春耕、播種的政令?這樣的政令,按說官府不該直接干預地方村寨的,可今年確實不一樣。倭寇亂境之後,特別是寧府已經沒有多少人在這邊,除非是有牢固的寨牆,纔可能守衛住寨子和家人。
祥山鎮的情況還好,去年的耕種雖然受到較大影響,但附近的糧田都有收成。今年的情況自然也會如舊,只要倭寇不直接殺過來,這邊都會進行耕種。
王家與倭寇沒有勾連,祥山鎮的人收攏了附近村寨的青壯,死守寨牆,才保住祥山鎮沒有淪陷。其中,王柏樑發揮的作用不小,因爲他親自督陣,與倭寇對戰,才使得倭寇攻寨時,傷亡不小而退卻。
因爲祥山鎮守住了,後來才能夠召集到更多的人,到鎮裡來避禍。對於前來避禍的人,但凡青壯,王柏樑都要求對方進入青壯隊,隨時準備與倭寇對戰,守衛寨牆。
見家裡人都起來,便帶着幾個人往外走,心神不寧,王柏樑覺得還是去寨牆上走走,這樣會讓他覺得安全一些。
大早的沒聽到任何異狀,對於寨牆的防護力,王柏樑也是時常查看的。唯有警惕不放鬆,纔不至於讓倭寇有機會偷襲得手。
帶着五六個人,不過是平時習慣的做法,在祥山鎮內也沒有誰會質疑王柏樑的地位、權威。
走出家門,見解上多少有些異常,隨意地問身邊的人,“李老,沒出什麼事吧。”
“家主,沒聽到有什麼動靜,沒事。”李老肯定地說。這個李老是王家聘請來的高人,身手不錯。
直接往寨牆走,將近到寨牆,這時候,天已經亮了。不過,鎮裡的大多數人還在睡,街弄子空空的。走到可看到寨牆時,王柏樑突然覺得寨牆上的人,似乎很多,完全不是平時的樣子。
“李老,怎麼寨牆上多了很多人?”王柏樑說,步子快了起來。按說,祥山鎮出任何事,都會第一時間告知他這個話事人,纔可進行決策的。
跟在王柏樑身邊的人,也看到寨牆上的異狀,也都加快了腳步。等他們到寨牆下,還沒靠近上牆的路,見上寨牆處站滿了持長槍的人,還完全是陌生人。
王柏樑更急,卻被李老一下子拉住他。李老說,“你們是什麼人?爲何出現在祥山鎮?”
站在上寨牆路上的人羣,聽到質問聲,立即將手中的長槍斜握,遙指王柏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