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房裡聊了目前的情況,張梅蕊也明白,楊再新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爲老闆那邊的原因。可事情大家明白有怎麼樣?該怎麼還得怎麼,即使很多人都同情,也改變不了楊再新接下來的處境。
楊再新倒是能夠看得開,可又覺得有些對不起梅姐,想說出來,其實也不去作用。文明人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是勸一句就能夠改變的。再說,有些事情如何改變?
對目前自己的處境,楊再新反而勸慰張梅蕊,要她別多想,更不要在外有所表露,要不然,很可能連累到她。
張梅蕊表示明白,也會謹慎以待,自己小心翼翼地過日子。橫折縣目前的工作環境,對她確實不利,因爲張梅蕊之前顯然地站在章童俊縣長一方,那些人不立即反擊,已經算是要臉了。
楊再新也想回雙溝村裡,再晚可能沒有走鎮裡的中巴車。
坐上車,楊再新覺得那股疲累,然後又覺得今天的荒唐與不該。是不是因爲李竹的離開,使得自己放縱起來?和張梅蕊之間往來三年,彼此之間一直都是融洽、相互理解,知音的角色,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以後又如何相處?
不是擔心張梅蕊會纏着自己,但只要的往來,對張梅蕊太不公平。她的家庭、她的身心都會有不少變化吧。自己才通李竹分開,也明白今天自己之所以就簽字、辦離婚手續,是因爲昨晚房門反鎖、今天又看到李竹和那男人非同平常的關係。
可這種事情放在張梅蕊身上,其實也是一樣的,雖說張梅蕊早兩年前就表達出接納他,願意發生點事,還經常試探自己。
事情已經發生,後悔於事無補,今後與張梅蕊之間的相處,該如何做,纔是要想好的。閉目養神,剛纔在家裡的所有場景,又一次浮現在面前:浴室、客房、沙發、過道,張梅蕊的豐潤、笑容、叫聲、氣味和伸展出來的姿態,當真是讓他完全沉進去。
在心裡,說排斥這樣的事情,顯然是假話。明知這樣做是不對的,要下決心不再痛張梅蕊有這樣的事,似乎又難以把控。覺得兩人之間的主動權,完全在於張梅蕊,而不是自己。
楊再新明白自己也是因爲第一次品嚐到李竹之外的美好,就像打開一扇新窗口,領略到完全和之前不同的東西。這時候,要自己再回到從前,似乎不可能。
在心裡嘆一口氣,難怪古人聖賢的自我修養,非常注重慎獨。人在與外界隔離帶環境中,是非常容易將平時深藏的慾望釋放出來,而一旦釋放,再要收回,幾乎是不可能。
張梅蕊對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放任並主動的。楊再新在沉思之際,接到她的微信消息。
上車了嗎?
你喜歡嗎?
我等了兩年,總算等到。其實,你完全沒必要這樣壓抑自己,男人就該挺槍征戰,那是你們的本色。
一連串的信息發過來,楊再新覺得不聊也不對,便回覆:
張姐,今天真的對不起。
不准你這樣想,我非常喜歡,非常開心,非常幸福。記住啊,以後我負責代收公糧,知道你再找女朋友、再結婚爲止。當然,餘糧網不負責,你想怎麼處理那是你的特權。
張梅蕊在這句話有發來好幾個張狂大笑的表情,讓楊再新看了不由得也笑。交公糧,她負責代收?也是沒的誰了,虧她能夠這樣想。
聊着,車在行走,很快就到包寨鎮終點。車還要往一個村走,但與雙溝村方向不同。去雙溝村最遠,村級路也修得最差。鎮上有三輪車可送客進村,也可讓摩托車相送。
楊再新不知有沒有雙溝村的人在鎮上,如果有,結伴回村也不錯。如今,村裡有些人是騎摩托車來鎮上的,搭順路車就比較便利。
包寨鎮不大,不足一千戶。鎮子建設散亂,沒什麼規劃。一片上千畝空地,然後周邊是山,山勢並不陡峭,緩緩的往外而去。鎮子在空地中有一條穿越而過的公路,公路兩旁是房子、商鋪。
龍秀國家老婆的店門就在這些商鋪裡,一間賣南雜的鋪子。到雙溝村這麼些時間,楊再新也認識龍秀國老婆,一個三十幾歲、眉眼清秀、身材也不錯的美女。與龍秀國相配,是綽綽有餘的。他們家開這樣一個店子,家裡的收益主要來源也就在於此。
村裡那邊的工作、家裡的農活都處理了,龍秀國就會騎着摩托車到鎮上來,與老婆一起夜裡守店。相對而言,他們也算是老夫少妻,龍秀國四十有餘,而他老婆可能才三十出頭。孩子也在真是上學,這也可能是龍秀國時常跑鎮上的原因。
鎮上街道和公路合用,路上亂停着車輛,過路的車必須是技術過關的司機,否則,是穿不過這街道的。各種車都停放在路上、街面上,鎮裡可能也不管、不做規範。
如果要吸引外來的人到這裡來投資、來旅行,這樣的狀況就必須改,否則,誰敢到這樣亂動地方來?一路走,這樣的感受比較強烈,楊再新有意想將雙溝村的旅遊做起來,雖然這次到省城沒有什麼推介,但真要種植刺梨,以後對外宣傳的條件會好很多。
村裡確實具備不錯的旅遊資源,這些是楊再新這段時間反覆比較確定的,只要對外宣傳,應該會讓外面的人看中這裡的潛力。
街道小而窄,又亂,穿行不易。走到龍秀國家店面前,楊再新招呼,“嫂子好,村長還沒來店裡?”
“楊主任來了,到省城就回來啦?”龍秀國家女人見是楊再新到來,笑着招呼。
“昨天回的,今天找縣裡領導彙報了,便回村裡。”
“也不在家裡多住幾天,楊主任,整個鎮裡駐村幹部也就你一個人真住村裡。其他人都是住幾個晚上,誰願意天天住村裡。”
“各有各的困難,各有各的想法。”楊再新自然不好評說其他人,龍秀國女人也不是多嘴多舌的,不過在鎮上開店,信息還是比較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