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在遼東連連戰勝,打的滿清韃子滿地找牙,甚至連京城都被攻破,皇帝和太后都被俘虜的時候,李自成在關內也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在江川的捷報送往京城的時候,李自成的大順軍南路已經攻破了濟南城,此時又渡過黃河,向河間府進發了。
而他的西路軍也已經攻克了山西重鎮太原,現在正在厲兵秣馬向着真定府進發。
現在李自成大順軍所到之處,當地的明軍全部都是節節敗退。有些有種一點的是一觸即潰,沒種一點的根本就是望風而逃,連敵人的面都沒見着。
因此大順軍一路上收容俘虜的時間遠遠大於他們攻克城池的時間。很多時候往往大順軍烏泱泱那一片人頭往城下這麼一站,都不用打,一會城頭上就豎起了白旗。
與其說這些城池是攻克的,還不如說是被嚇克的。
在京城的大明小皇帝不斷的調兵遣將,其實這麼說也不太準確。因爲隨着大片地盤的淪陷,大明能調的兵已經沒多少了,能遣的將也沒有幾個了。皇帝的詔書聖旨是不斷的往外發,可是大多數都是沒啥效果的。
往往詔書還沒到,目的地就已經成了大順軍的地盤了。或者是詔書剛到,要調的兵和要遣的將就投降了大順軍。
因此皇帝急的在京城跳腳,飯吃不下,覺睡不着,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讓兵部尚書對着全國地圖來看看還有哪些地方的還有兵將來得及調動的。
一開始還行,發調兵詔書的時間還算跟城池淪陷的速度齊平。可是越到後來,城池淪陷的速度遠遠大於朝堂合計的時間,最後導致了朝廷發現已經基本無兵可調了。
而且就算有兵可掉,朝廷也出不起調兵的糧餉了。和兵部尚書一樣,管錢糧的戶部尚書也是每天愁的頭髮大把的掉,每天進攻廷議的時候一聽皇帝問起朝廷家底,他就默不作聲的薅自己鬍子。
本來聞名朝廷的三尺美髯現在都被他薅的跟參差不齊跟被兔子啃過一樣了。
皇帝姬思遠也是愁的一匹,每天除了着急內閣和六部尚書商議之外就沒有了其他主意。
年紀輕輕的才二十多歲,這幾個月以來,愁的兩鬢都有了不少白頭髮,看着跟三四十歲一樣滄桑了。
這個時候他忽然想起了袁崇煥,想起了那個被他下令千刀萬剮的整整割了三天才死的袁崇煥。
他開始在想,自己是不是不該殺袁崇煥。或者說不該這麼早的殺袁崇煥,爲什麼不讓他戴罪立功呢?
皇帝年輕,還沒學會什麼帝王心術,什麼情緒都掛在臉上。幾個老謀深算的大臣都瞧出來了皇帝的不對勁,但是沒人敢說。
當了幾十年官的這些老傢伙一個個都成了人精,沒人會主動去觸那個黴頭的。大家一想起當日袁崇煥慘死的情景,一個個都是後背脊樑骨直冒涼氣,都對這個小皇帝的心狠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到了最後,皇帝召集的廷議就變成了皇帝在上面發牢騷,罵娘,下面的大臣們一個個都一副老僧入定洗耳恭聽但就是不說話的情景。
你讓大家說什麼啊,在很多人心中已經對大明判了死刑。只是奈何這話不敢說,生怕稍微露出點苗頭就會步了袁崇煥的後塵。但是皇帝又要問,沒有主意的各位大臣只能裝聾作啞。
皇帝一番怒,就立刻集體下跪,一副臣惶恐臣該死的模樣,搞得皇帝也是一肚子邪火,但是卻無可奈何。
他總不能把這些人也給推出去殺了啊,那到時候就算想罵人也找不到個對象了。
眼瞅着李自成大順軍兩路夾擊,距離京城越來越近了,皇帝發怒罵孃的次數也呈直線上升。
這一日,廷議,看完內閣送來的軍情急遞,全部都是壞消息,都是某地某城又陷落賊首的消息。
皇帝掃了一眼,都沒有心情繼續看下去,憤怒的扔了一地,乾清宮東暖閣鋪滿名貴的波斯地毯的地面散落的全部都是奏章。
皇帝憤怒的聲音在乾清宮內外咆哮着:“廢物,廢物,都是一羣廢物!我大明堂堂兩京十三省。竟然無一個可調之兵,竟然無一個可用之將!朝廷養的就算是一羣豬,一羣羊,也不至於如此窩囊無能?滿朝文武,各個道貌岸然,竟然無一人可以爲朕分憂,簡直該殺,各個該殺……”
“你們一個個心裡想的是什麼,朕看的一清二楚。你們一個個嘴上說着忠君愛國,天天高呼萬歲,可是你們心裡都想着讓李逆早日攻破京城,攻破朕的皇城。你們大不了可以脫掉這身官袍,轉身投靠李逆,到時候還是高官顯爵。可朕呢?哼,你們都要朕當這個亡國之君?好嘛,朕今天告訴你們,就是朕要當這個亡國之君,朕臨死之前也要拉着你們給朕陪葬,給大明江山陪葬的!”
“你們敢把自己的心肝腸肺都掏出來晾一晾,看一看嗎,看看有沒有變黑,看看心中還有沒有朕這個大明皇帝,還有沒有這座大明江山?你們敢嗎?
都不說話?朕知道你們不敢,因爲你們的心肝腸肺都已經爛透了,黑透了!
朕把話放在這裡,你們要朕做亡國之君,朕就要你們做亡國之臣,朕說到做到……”
шшш ◆ttкan ◆C〇
皇帝姬思遠的聲音因爲憤怒和激動都變得有些尖利失了聲調,整個東暖閣跪了一地的人,一個個都是五體投地,低垂着頭,沒有一個人說話。
氣氛壓抑沉默到了極點。沒有人敢於在這個時候去觸怒盛怒之中的皇帝。
雖然皇帝這個時候已經看起來有點石樂志的感覺,說出來的話不像是一個皇帝該說的,反倒是一個打算跟人賭命的無賴混混說的話。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東暖閣中擺放的西洋自鳴鐘的指針一點一點的咔咔的往前走動着,終於到了一個整點的位置。
按照西洋的算法,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鐘了。
下面這些大臣們被皇帝從午飯後叫來一直罵到現在,一個個早都飢腸轆轆了,很多人年老體衰都快撐不住了,跪在地上的手腳都開始顫抖起來了。
可是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去說話,甚至一丁點的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噹噹噹……”西洋鐘響了,一連響了九次。
鐘聲把皇帝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這個時候皇帝也罵累了,緩緩的走到御榻前坐了下來,也不說話,只是靠在軟墊上一言不發。
下面跪着的一衆大臣這個時候也都悄悄的鬆了一口氣,但是還是不敢妄動。
這個時候,忽然門口傳來了一聲因爲激動而變得尖銳刺耳的聲音:“皇上,遼東大捷,遼東大捷……”
隨着一連串的聲音,一個穿着緋紅色大太監服侍的人影跌跌撞撞的衝進了東暖閣之中,手中捧着一個大大的錦盒,上面還放着一封奏表。
衆人都被這個人的聲音給吸引了過去,都齊齊扭頭看去,就連皇帝都不例外。
這個人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