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爲兵爲將之道

bookmark

被祖大壽收編的朱斌,和吳三桂一樣,雖然立下了戰功,但不得朝廷任命,卻依然只是一介布衣。大明朝廷的辦事效率歷來低下,只怕從上報到批下來,沒有個半年時間想都別想。

吳三桂感念朱斌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又見朱斌和自己歲數相仿,提出要和朱斌效法桃園,結爲兄弟。

這一要求才一提出來,朱斌頓時怔在那。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第一個遇到的人居然是吳三桂,而且現在這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漢奸,竟要和自己結拜?將來若是按照歷史軌跡,吳三桂反了大明,自己又該站在哪邊?

猶豫了一小會,看着吳三桂熱切的眼神,想到自己在這個時代孤身一人,人生地熟,祖大壽又是吳三桂的舅父,將來少不得要多依靠着他,本來就憊懶的朱斌,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論着年紀,吳三桂十八歲,朱斌要小上他一歲,也沒有燒什麼黃紙,磕什麼頭,兩人就一口一個“大哥”“兄弟”的稱呼了起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和舅父祖大壽本來就感激朱斌在這次行動中出了力氣,對朱斌也就格外另眼相看起來。

未消停上一日,還沒有等朱斌弄清楚明軍軍營裡是怎麼回事,第二日太陽才升起來的時候,後金軍已經氣勢洶洶的壓了上來。

後金軍的先鋒大將亦失哈得知昨日一戰,明軍中不過是兩個毛頭小子,帶着區區不到二十人的家丁,於千軍萬馬中救出了被困明兵,頓時大怒。亦失哈自從從軍以來,每戰皆勇往直前,遇戰從不退縮,今日敗在兩個小子手裡,一旦傳了出去,讓他今後如何做人?

又羞又惱的亦失哈,將兩千士兵在建昌城下一字排開,只點名索戰明軍中昨日那兩個小子。

建昌城周圍多山,丘陵連綿不絕,要想憑着兩千士兵,打下一座建昌,很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久經戰陣的亦失哈也深知這點,但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企圖以一場小的勝利來挽回丟失的面子。

太陽高高升起的時候,煙塵滾滾,後金兩千正藍旗騎兵如同一股股奔騰的河流,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建昌城下放眼看去,到處都能看到兇猛的女真鐵騎在發出一聲聲的怒吼:

“速促那,哇!”

“速促那,哇!”(女真語:速促那,衝;哇,殺。)

建昌城中的明軍士兵迅速集結了起來,大量明軍將領擁上城樓。這時候,建昌城原來的明軍將領,和祖大壽手下的遼軍將領很快就顯示出了差別。那些明軍將領看到女真人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樣子,臉上都露出了驚恐之色;而那些遼軍將領的臉上,卻一個個臉上都寫滿了鄙夷和不屑。

不多少時候,祖大壽和吳襄帶着朱斌、吳三桂出現在了城樓之上,一個姓陳的建昌守備看到祖大壽出現,急忙上前說道:“總鎮,敵人勢大,不可以輕易與之交鋒,末將以爲,當緊閉城門,又向孫承宗大人請求援兵是爲上策……”

“不過兩千後金兵,就把你嚇破了膽。”遼軍將領中一名千總冷冷地笑了下:“當年我們在袁督師麾下,以一萬殘兵戰敗十三萬八旗鐵騎,可也不如守備大人你那麼害怕……”

見一個從五品的千總,竟然敢對自己這個堂堂正五品的守備如此說話,陳守備不禁勃然大怒,正想發作,就聽祖大壽說道:“大敵當前,自己人不要先爭鬥了。陳守備,我們和女真人打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其實他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守備大人大可不必如此。“

陳守備狠狠地看了那個千總一眼,生生把一口氣嚥了回去。

在一旁清楚地看在眼裡的朱斌,暗暗嘆了口氣,敵人就在城外,可城中的明軍將領倒先內鬥了起來。這位陳守備膽小不假,可遼軍中的那個千總也未免太狂傲了點,再怎麼說人家說起來也是你的上司,說話大可以客氣一些。

他可並不知道,這些遼軍生性彪悍,除了遼軍中自己的直接頂頭上司外,其他隨便什麼將領可都不被他們看在眼裡。

“總鎮。”那遼軍千總上前一步說道:“小將願提本部人馬,出城應戰,用不了一個時辰,就可以把這些女真狗殺得乾乾淨淨!”

誰想到祖大壽看了他一眼,忽然開口說道:“趙其中,你在城樓上監視着敵人的動靜,沒有我的命令,不準出戰,違令者,斬。其他人,跟我回去吃飯去。”

說完,祖大壽當真掉頭就走下城樓,只留下那個叫趙其中的千總傻愣愣的站在城樓之上。

“總鎮,爲什麼不讓趙大人出城殺敵?”放下了飯碗,吳三桂好奇地問道。

對外甥的問話,祖大壽笑了一下說道:“打仗光靠匹夫之勇可不行,就算今天能打贏了,難道每次還都能靠着蠻幹取勝嗎?後金兵現在鋒銳正盛,貿然出擊,就算能夠打退他們,我軍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袁督師在的時候……”

說到這,祖大壽的神色明顯暗淡了下來,他重重嘆息了一聲這才說道:“袁督師在的時候,時常教導我們,爲兵者,當一往無前;爲將者,當審時度勢,隨機應變,萬萬不可以一己之血性,而置大局於不顧……”

“萬一戰場上的形勢發生變化,這些都用不上了呢?”忽然,朱斌好奇地問了一句。

“唯死而已。”祖大壽麪色一正,認真地回答道。

朱斌笑了一下,低下頭悶聲不響繼續吃飯。這位祖大壽現在說是這麼說了,自己可卻沒有做到。投降韃子的恥辱,用不了多少時候就會在祖大壽身上出現。血沃軒轅 第一卷 邊塞風雲 五 爲兵爲將之道

三百五十八內亂漢陽城上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八十一常州府一百四十一構築大淩河二百一十鬥智一百七十八姐弟一百二十一意外的金幣四百五十四逃亡五百四十一協約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一百八十七生擒高迎祥下一百六十九妖女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三十四見機行事七十九弔喪五百五十二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一百零四用人五十一重逢一百三十二點將出徵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一百零七請戰三百十八隆武帝一百零一新兵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二百五十三誓雪國恥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二百五十二進軍山海關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一百三十六圍殲一百十八彈劾奏章四百三十一放了你好嗎一百四十七解決二百零六江南軍四十一前朝皇帝五百零二進入德里四百十八大吉盤龍一百零一新兵一百二十二南京四百三十四兵臨盛京一百八十洛陽會戰二二百二十五臺灣長官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九十七海鹽陶家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一百五十四平叛終結二百二十七大勝一百十一太平城一百八十一洛陽會戰三三百三十二談判四百二十三仇恨十四四大公子二百三十三僱傭軍五百四十七孩子一百四十四突變四百二十三仇恨一百零九分糧一百四十六殺人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四百七十五莫臥兒的終結中二百零一外虜內寇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七十八雷霆鐵腕三百五十七孝子和逆子三百八十三縱橫盛京誰人擋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二百三十二進攻蠔鏡一百九十三送別一百二十四熟人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八十二洛陽會戰四三百九十九白鬍子何征途二百七十三夾成溝的皇帝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七十二絕境二百五十六起事一百十八彈劾奏章四百七十九倭島之亡一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二百九十六宴席之變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一百三十一歷史軌跡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四百三十四兵臨盛京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五十五逛窯子五十九初到浙江四從軍九十死境五百十三克倫威爾
三百五十八內亂漢陽城上二百八十八廣元城下攻心戰八十一常州府一百四十一構築大淩河二百一十鬥智一百七十八姐弟一百二十一意外的金幣四百五十四逃亡五百四十一協約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一百八十七生擒高迎祥下一百六十九妖女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一百三十三舍生忘死誓除韃虜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三十四見機行事七十九弔喪五百五十二喀爾喀衛拉特法典一百零四用人五十一重逢一百三十二點將出徵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一百零七請戰三百十八隆武帝一百零一新兵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二百五十三誓雪國恥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二百五十二進軍山海關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一百三十六圍殲一百十八彈劾奏章四百三十一放了你好嗎一百四十七解決二百零六江南軍四十一前朝皇帝五百零二進入德里四百十八大吉盤龍一百零一新兵一百二十二南京四百三十四兵臨盛京一百八十洛陽會戰二二百二十五臺灣長官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九十七海鹽陶家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一百五十四平叛終結二百二十七大勝一百十一太平城一百八十一洛陽會戰三三百三十二談判四百二十三仇恨十四四大公子二百三十三僱傭軍五百四十七孩子一百四十四突變四百二十三仇恨一百零九分糧一百四十六殺人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四百七十五莫臥兒的終結中二百零一外虜內寇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七十八雷霆鐵腕三百五十七孝子和逆子三百八十三縱橫盛京誰人擋三百七十七針鋒相對二百三十二進攻蠔鏡一百九十三送別一百二十四熟人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八十二洛陽會戰四三百九十九白鬍子何征途二百七十三夾成溝的皇帝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七十二絕境二百五十六起事一百十八彈劾奏章四百七十九倭島之亡一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二百九十六宴席之變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一百三十一歷史軌跡一百五十九殺盡一切不平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四百三十四兵臨盛京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五十五逛窯子五十九初到浙江四從軍九十死境五百十三克倫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