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所謂的大悲案,乃是在朱由崧登基後沒有多少時候,有個叫大悲的和尚忽然來到南京,自稱是明朝親王,從兵亂中逃出做了和尚!
朱由崧派官員審訊他的來歷,大悲起初信口開河說崇禎時封他爲齊王,他沒有接受,又改封吳王。??聲稱“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該與他作正位”。
朱由崧臣見他語無倫次,形跡可疑,嚴加刑訊,才弄清大悲是徽州人,後來跑到了蘇州爲僧,乃是一個騙子,經過九卿科道會審後,便將大悲處斬。
隨後沒過了多少時候,河南有一個姓童的婦人面見河南巡撫越其傑,自稱是德昌王,即朱由崧的繼妃,亂離中與朱由崧失散。??越其傑和廣昌伯劉良佐深信不疑,一面奏報,一面派人護送來南京。
朱由崧立即否認,宣佈童氏爲假冒,童氏送抵南京,下詔獄由錦衣衛審訊,審來審去,最後居然也沒了什麼結果……
有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奴僕穆虎從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結伴而行,晚上就寢時發現少年內衣織有龍紋,驚問其身分,少年自稱是皇太子朱慈火良。
少年抵達南京之後,高夢箕密奏朝廷,朱由崧派遣內官持御札宣召,後來被交付錦衣衛馮可宗處看管,接着也如童氏一樣,沒有了什麼下文……
這三起案件被左良玉知道後,他雖然不識字。??可究竟在官場混得久了,什麼樣的風浪沒有進過,當時就感覺到,這是自己一次最好地機會!
左良玉僞稱奉先帝太子密諭,前往南京救護,以討伐馬士英爲名,全軍乘船順江東下。??臨行之時。??下令把武昌居民屠戮一空。
當左良玉兵至九江後,邀江督袁繼鹹到舟中相見。??左良玉從衣袖中取出“皇太子”密諭。??逼勒袁繼鹹一同前往南京,清君側,救太子。
袁繼咸認爲“皇太子”真僞未定,密諭不知何人傳來,正言厲說色道:
“先帝之舊德不可忘,今上之新恩不可負!”
並且向諸將下拜,請求他們愛惜百姓。??左良玉回答他道:“謀陷太子。??臣下所爲,與今上無干。??若愛惜百姓,大家本心,先生何必過慮?”
隨即他又拿出“誓文、檄文”給袁繼鹹看了一遍。
袁繼鹹回城後,命部將堅守九江,不準左兵進城。??不料部將張世勳已經同左軍部將領私下勾結,夜間縱火焚燒全城,頓時大亂起來。??袁部諸將不能存身,劈門而出,乃同左軍合營。
左良玉部兵乘勢入城殺擄淫掠,袁繼鹹於絕望當中準備一死了之。??左良玉派部將張應元把他擄入舟中,袁繼鹹一再投水自盡,都被救起。??左良玉竭力向他表達自己並沒有推翻弘光帝的意思。??要袁繼鹹一道東下“調護兵將”。
而監軍李猶龍也再三勸說徒死無益,不如見機行事。??袁繼鹹無可奈何,只好同左良玉及其麾下諸將約定,一路嚴禁燒殺搶掠。
弘光朝廷接到左良玉叛變率師東下的報告,大爲恐慌。
馬士英決定由兵部尚書阮大鋮會同靖南侯黃得功、廣昌伯劉良佐以及池口總兵方國安等人一起組織堵剿。??黃得功的軍隊被調到長江以南的太平府,劉良佐軍部署於對岸江北。??整個江北四鎮的大部分軍隊都被調去迎擊左軍,江淮防線一時陷入空虛。
ωwш◆ тtkan◆ ¢○
本來在這個時候,朱由崧應該先設法穩定住人心,而後穩步平叛,可惜。??在馬士英等人的攛掇下。??朱由崧又繼續了一步昏棋:
他下令強行開徵弘光三年到六年地稅收,強行開徵國難銀。??美言以充當軍費抵擋叛軍。
隨後,傳來了左良玉病死的消息。??左良玉部下諸將推其子左夢庚爲留後,把袁繼鹹拘禁在船中,繼續引兵東下,先後佔領彭澤、東流、建德、安慶,兵鋒直通太平府。
就在弘光朝廷忙着調兵平叛之時,在南京城裡,一場大變正在悄然地發生……
徵收所謂地國難銀,除了大肆撈取銀子之外,其最重要的目的,卻是重點打擊保國公朱國弼,將這個祖輩盤踞在南京的朱家勢力,藉着這個機會一網打盡!
但那朱國弼又豈是善男信女?他世居南京,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對福王這一羣外來者,從進入南京的那一天起便充滿了仇恨,只是朱由崧身後的那個馬士英和四鎮總兵,卻讓他不敢妄動。
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因爲他得到了一股強大力量地支持,那就是武英王朱由斌和他強大精銳的江南軍!
“請公公回稟皇上,按理說爲國捐資那是我等義不容辭地事情,可我保國公府人口衆多,每日花費巨大,要一下拿出一百萬兩銀子出來,實在是件困難的事情。??”面對拿着聖旨上門要錢的宮裡太監成公公,朱國弼賠笑說道:“可否暫時寬限一段時候,待我想想辦法湊齊了再爲皇上送去……”
“公爺,這不不是去買菜,能討價還價的。??”成公公尖着嗓門說道:“你想着啊,左賊都快要打到南京了,難道皇上還能再等嗎?左賊和那闖賊都是一般無二的,要是被他們進了城,那真正是見人就殺,封府就搶。??公爺,我實話告訴您吧,這一百萬兩銀子,您三千之內可必須拿出來,這是聖上的意思!”
看到這小小的太監,居然敢在自己這公爺面前放肆,朱國弼心中大怒。??誰想,這還不算完,就聽成公公又說道:
“還有,皇上說了,你一個保國公,哪裡需要那麼多士兵來保護着,有個一兩百人看家護院也就夠了。??其他的士兵,皇上很快就會派人來接收地……”
朱國弼忍着滿腹怒氣。??從懷裡摸出一張兩萬兩的銀票,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臉上:“公公,這點小意思您收着,求您無論如何在皇上面前說說好話。??我朱國弼不是不識好歹的人,日後一定還會有重謝奉上。??”
成公公的兩隻眼睛在這張銀票前眯成了縫,接過銀票小心收好,嘆了口氣說道:“公爺。??我和您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不是我想爲難您,實在是您把馬大人給得罪了……這樣吧,回去後我儘量幫您掩飾,十天,最多隻能拖延十天,告辭了!”
送走了成公公,心腹家丁朱遠憤憤地道:“主子。??這幫狗奴才實在太可恨了,還有馬士英,簡直就是想把我們往絕路上逼,難道我們就這麼坐以待斃嗎?”
“如果沒有身後地朱由崧,馬士英哪來這麼大地膽子。??”朱國弼坐了下來,冷冷地道:“十天。??十天的時間足夠了!朱遠,你馬上去趟江南,告訴黃溪黃大人這裡發生地一切,記得,千萬不要耽擱了!”
朱遠不敢耽誤大事,匆匆收拾一番才一離開,那些朝中與朱國弼交好的官員,便紛紛來到了他的府上,朱國弼知道他們來意,一則是爲了那所謂的國難銀。??二來卻是爲無故受辱。??被迫罷官的高弘圖。
原先南京的官員大多由東林黨人充任,自從朱由崧上臺。??對東林黨人極端仇恨的馬士英,便連接着朱由崧、阮大鉞二人,對東林黨進行了瘋狂地反攻,短短地時間裡,不知有多少官員在他地算計裡丟了官……
吏科給事中夏偉宏一邊嘆息一邊說道:“原想着擁立於潞王,不想卻變成了福王,這福王,哎,我看用不了多久,這南京便也會和北京一般……”
“還有那什麼國難銀,想必也是馬士英和阮大鉞這兩個jian臣想出來的。??”高弘圖顯得更是憤怒:“先是加徵稅收,已經失去了民心,現在又有所謂地國難銀,這豈不是把天下官員士紳的心都給傷了,陛下究竟想要做什麼!”
“陛下想做什麼我不知道,可馬士英心裡是怎麼想的,我卻一清二楚。??”朱國弼微笑着說道:“他這是要把所有和他爲敵的人,全部一網打盡,從此他就可以權傾朝野,唯我獨尊,這以後他想如何把持朝廷就可以如何把持了……”
高弘圖忽然站了起來,慨然道:“不行,明日我便要以待罪之身,上朝死諫,我我不能就眼睜睜地看着我大明的朝廷毀在小人地手裡!”
朱國弼心中一片雪亮,東林黨和馬士英勢同水火,即便是那個朱由崧,就算當上了皇帝,在這些東林黨人的心目中,真正應該當皇帝的還是潞王。
“高大人,坐下說,坐下說。??”朱國弼趕緊拉着高弘圖坐了下來:“高大人,馬士英巴不得你就這麼做,正好能給了他一個藉口……”
“難道就讓他們這麼猖狂下去?”
朱國弼微微搖了搖頭:“諫是一定要諫,但問題是要看如何諫法。??高大人若是一個人去,那只有死路一條,可是如果我們這些人一起去了呢?難不成陛下還會我們全部砍了腦袋不成?”
“如果這也不行,陛下依然執迷不悟的話,那麼便只有最後的一個辦法了。??”朱國弼緩緩站了起來,看了看頻頻點頭的衆人,慢慢從嘴裡吐出了兩個字:
“兵諫!”
一語既出,滿堂皆驚,那些大臣面無人色,夏偉宏趕緊站起來去外面看看有沒有人,然後小心地把門關上,這才說道:
“保國公,這話可不能亂說,萬一傳到了朝廷地耳朵裡,那就是謀反的大罪,到時誰也保不了您了啊……”
“謀反?”朱國弼不在意地笑了:“我又不想當那個皇帝,謀的哪門子反,我只是要勸醒皇上,不能再聽憑jian臣把持朝政了,若是真能做到,我朱國弼便是一死又有何妨?”
他說的慷慨激昂,那些大臣聽了,一個個都嘆息不止,只覺得這保國公忠心爲國,實在是朝廷裡難得的忠臣,高弘圖忽然說道:
“既然保國公爲了國家,能不惜自己生死,我高弘圖又如何會在乎自己的性命,若是將來陛下發起難來,我高弘圖與公爺一同赴死!”
那一些讀書人,一個個都是意氣用事的書生,見朱國弼和高弘圖爲了朝廷,都豁了出去,人人便也都學着他們的樣子,捶胸頓足的口中呼喊不已。
“既然大家都如此熱血忠勇,我也不再瞞諸位了。??”朱國弼打氣一般地對他們說道:
“此刻武英王正領兵在外,尚不知道南京城裡發生的情況,我已派人連夜告之,只要我等能控制住jian臣不致再禍亂朝政,等武英王大軍一到,局勢必可穩定!”
衆人都是大喜,武英王之名名滿天下,他又最是善待大臣,若以他地名望,和十數萬江南大軍,何愁大事不可以定?
看着這些人興高采烈地樣子,朱國弼心中卻冷笑不止。
這些人不過是利用的籌碼而已,等剷除了馬士英,憑藉着自己手裡地兵力,以及江南軍強大的外援爲後盾,他當時就可以廢除了朱由崧,爾後,再扶持那個被軟禁的崇禎太子登上帝位,到時朝廷的大權豈不都落到了自己手裡?
甚至是那個武英王朱由斌,只要自己的羽翼豐滿了,手中有了大權了,再想辦法慢慢削弱他的權利,那時候的大明,將只有他一個朱國弼的存在!
【……第三部大地風雲 二百七十七 暗潮涌動 文字更新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