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湖南士子

bookmark

帝國元首地出巡,簡單得可以,除了家裡人外,只帶了一個連的警衛,和幾個元首府的工作人員,這讓李經述感到很不可思議,皇帝出巡,竟然連最基本的儀仗都沒有,成何體統!

李國勇視察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湖南,這不僅僅因爲勸他進皇帝位是由湖南大儒方鷓罾爲首的一干人,而是因爲湖南歷來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才漢唐時的發明造紙技術的蔡倫、大書法家歐陽詢,到後來幾乎以一己之力力挽大清江山不倒的曾國藩,力主中國只有變法才能自強的譚嗣同,無不都是湖南的傑出人才。能說服湖南士子,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到了湖南的第一件事,李國勇就帶着家人親自到新修成的譚嗣同墓前拜祭,也算是完成了他多年來的一個心願。

當年譚嗣同雖非因他而死,卻是他親手抓捕,那個時候李國勇就發下了“若有朝一日大權在手,必爲先生平反”的誓願。

世上很多事就是那麼奇怪,當初自己和慈禧,袁世凱一起親手扼殺了維新變法,但中國的另一次改朝換代的變革,卻又由自己而起。

一力贊成維新的譚嗣同死了,堅定的守舊派慈禧死了,在維新和守舊之間動搖不定的袁世凱也死了,但自己一個來自未來的小混混還活着,而且還登上了中國政治權利的巔峰,是自己的幸運,還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

六十一歲的方鷓罾身爲湖南,乃至於天下士子之首,對於中華帝國領導人能夠親臨湖南,聽取他們的建議,還是相當欣慰的,雖然他對當年中國的很多改變祖制的做法相當不滿,但既然帝國元首那麼給他,給湖南面子,自己總也不能做得太過分了。

李國勇直接在自己下榻的地方會見了方鷓罾這些人,小小的會客室,坐了不下五六十號當地頗有名望的名人士紳,讓會客室看起來比較擁擠,也讓李國勇的警衛提心吊膽,生怕這些人中有心懷詭異,意圖對元首不軌的人。

“我這次來湖南,就是因爲看到了你們勸我登基爲皇帝的建議,所以來和大家討論討論現今的中國,帝制究竟好不好。”李國勇開門見山地說道。

方鷓罾是隨他一起來的這羣人的頭,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感謝元首能夠首先駕臨湖南,我代表湖南的百姓對您的光臨感到莫大榮幸。我以爲,現在的中國是斷斷不能沒有皇帝的,中國的老百姓愚昧、落後,需要皇帝地指引,西洋的那一套,在中國是決不能用的。尊卑不能亂,帝制不能動,需知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董仲舒亦有言曰:‘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 天地君親師,皇帝授命於天,中國焉能沒有皇帝?”

一大通之乎者也,文縐縐的話讓李國勇聽得頭大不已,好在方鷓罾大體上的意思他還是聽懂了。

“當皇帝好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國勇嘆息着說道:“手握天下人的生殺大權,天下的土地,人民都是屬於皇帝的,說實話,我還真想當這個皇帝。”

他的話,讓在場的人雀躍不已,有的人甚至已準備跪下山呼萬歲了。

李國勇忽然說道:“我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千百年來最強盛的王朝是哪一個朝代?”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讓場中一下安靜下來,接着這些博學多才的人紛紛議論,有的說是漢朝,有的說是大唐,更有些善於溜鬚拍馬的人說此非李國勇領導的中華帝國莫屬。

等他們討論得差不多了,李國勇示意安靜下來:“我看應該算是大唐吧,李世民乃千古一帝,不光有貞觀之治,還使我中華拓地千里,將中國推向了最鼎盛時期。李世民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視民如子,不分華夷,乃被各國尊稱爲‘天可汗’,這是何等威武的功勳,何等讓人緬懷的時代!”

回憶起大唐的盛況,也讓所有人激動不已,熱血沸騰,他們彷彿又看到了中華在新皇帝的帶領下,又重新走向了那一段光輝歲月。

“李世民之後是李治,幸運的他繼承了父親爲他打下的強大江山,數次討伐高麗,也勉強算個有作爲的皇帝吧。”李國勇說道:“李治的兒子李顯就不怎麼樣了,被武則天奪了位,好容易搶回了皇帝的位置,又被韋皇后毒死。再往後大唐出了個李隆基,在位43年,前期不失爲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使國庫豐盈,百姓安樂,後來老年昏庸,弄了個‘安史之亂’出來,不光使大唐差點亡國,還害得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說到這,他看了眼越聽越迷茫的衆人,繼續說道:“再以後的大唐皇帝,可就一個比一個不成話了,有猜忌刻薄,親信宦官的,有迷信長生不老,服用丹藥而死的,有縱情聲色,荒淫無道的,我看大唐老百姓的日子夠嗆。大清朝也是這樣,康熙、乾隆算得上有作爲,但以後出的不屑子孫,把個好好的國家弄得支離破碎,外敵入侵,一個接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一塊接着一塊原本屬於中國的土地被割讓出去,這還算是個國家嗎?我看叫殖民地算了!”

有些人開始漸漸反應過來,體會出了李國勇話裡的意思。

李國勇阻止了正想說話的方鷓罾:“所以我說啊,歷來一個王朝創始的皇帝,那還是比較清明的,偶爾出個把雄才大略的帝王,能帶着中國大踏步地前進。但皇帝可只能一個姓的人來繼承,傳到兒子,孫子,孫子的孫子,終究會出現那麼幾個荒淫的君王出來,那時候中國的道路又將走向何方?難道再讓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我們的國門,再簽下幾個不平等條約?然後再由一個朝代取代什麼‘大華國’?”

他的話讓方鷓罾一時不知道怎麼反駁纔好。

李國勇喝了口茶,說道:“中國人不是沒有血性的民族,但中國每每被人口不過我們百分之三四的民族所征服,爲什麼?這就是因爲專制王朝的政治文化傳統。中國的帝制,強調皇帝的絕對權力,而且這種權力必須用武力來捍衛。因爲這種以暴力爲基礎的權力是絕對的,社會其他團體和成員就絕無使用武力的權利,自發的尚武精神也就被閹割了!人在什麼時候纔會冒死和人家兵戎相見呢?是在捍衛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信仰的時候,傻瓜纔會爲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皇帝去出生入死。”

(“中國人不是沒有血性的民族….”這200字的話是蜘蛛摘錄改編的,不是蜘蛛原創,特此說明一下。)

第236章 - 借 兵第29章 大 婚第27章 飛上藍天第372章 - 自由的光芒第106章 海軍首戰第517章 - 中德軍官的友誼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439章 - 血腥防衛戰(下)第473章 - 進攻永不停止第77章 說 服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248章 - 人 才第215章 - 強攻第78章 回 國第452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四)第266章 - 大猶太國第246章 - 海軍演習第448章 - 秘密的結束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419章 - 英雄相惜第240章 - 中英蜜月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262章 - 日本的投降(中)第507章 - 意大利的戰事第343章 - 海軍間的較量第226章 - 統(一)第164章 日本的陰謀第67章 援 兵第4章 千古名臣第493章 - 國王爭奪戰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219章 - 楊度的條件第549章 - 另一個戰場第492章 - 雅典撤退第437章 - 血腥防衛戰(上)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14章 編練新軍第545章 - 公主母子第548章 - 冰點計劃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203章 - 乃木希典第355章 - 名將隕落第530章 - 六戰大捷第309章 - 觸目驚第355章 - 名將隕落第160章 漢人滿人第230章 - 那 朵第166章 抓 捕第364章 - 奧斯曼的叛亂第223章 - 金沙怒吼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111章 密 議第11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507章 - 意大利的戰事第302章 - 中英聯軍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252章 - 大 阪第566章 - 洛杉磯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333章 - 挺進越南第558章 - 行 動第348章 - 遠東艦隊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573章 - 決戰開始第226章 - 統(一)第49章 孝 敬第289章 - 亞 洲第213章 - 收復國土第4章 千古名臣第280章 - 何謂仁義第333章 - 挺進越南第130章 家 人第51章 海 軍第349章 - 亞洲戰線第147章 光 緒(下)第3章 升 官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180章 立見尚文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451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三)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79章 擴 軍第130章 家 人第232章 - 計 劃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427章 - 華西列夫斯基第148章 北洋軍的命運(上)第356章 - 英雄歸去第401章 - 奧西納加的戰鬥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12章 領 事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409章 - 朱可夫上士第359章 - 瘋狂的想法第260章 - 日本的投降(上)第264 另類人才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
第236章 - 借 兵第29章 大 婚第27章 飛上藍天第372章 - 自由的光芒第106章 海軍首戰第517章 - 中德軍官的友誼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439章 - 血腥防衛戰(下)第473章 - 進攻永不停止第77章 說 服第577章 - 維和部隊第535章 - 攻佔多佛裡第248章 - 人 才第215章 - 強攻第78章 回 國第452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四)第266章 - 大猶太國第246章 - 海軍演習第448章 - 秘密的結束第526章 - 突襲和反突襲第419章 - 英雄相惜第240章 - 中英蜜月第498章 - 再見吧,俄羅斯(一)第262章 - 日本的投降(中)第507章 - 意大利的戰事第343章 - 海軍間的較量第226章 - 統(一)第164章 日本的陰謀第67章 援 兵第4章 千古名臣第493章 - 國王爭奪戰第375章 - 巴頓上尉第219章 - 楊度的條件第549章 - 另一個戰場第492章 - 雅典撤退第437章 - 血腥防衛戰(上)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14章 編練新軍第545章 - 公主母子第548章 - 冰點計劃第128章 登陸作戰(三)第203章 - 乃木希典第355章 - 名將隕落第530章 - 六戰大捷第309章 - 觸目驚第355章 - 名將隕落第160章 漢人滿人第230章 - 那 朵第166章 抓 捕第364章 - 奧斯曼的叛亂第223章 - 金沙怒吼第468章 - 強攻英陣地第111章 密 議第11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0章 - 光榮和獨立第507章 - 意大利的戰事第302章 - 中英聯軍第441章 - 決戰兩軍前第252章 - 大 阪第566章 - 洛杉磯第307章 - 山雞和王亞樵第333章 - 挺進越南第558章 - 行 動第348章 - 遠東艦隊第326章 - 巴爾幹半島第573章 - 決戰開始第226章 - 統(一)第49章 孝 敬第289章 - 亞 洲第213章 - 收復國土第4章 千古名臣第280章 - 何謂仁義第333章 - 挺進越南第130章 家 人第51章 海 軍第349章 - 亞洲戰線第147章 光 緒(下)第3章 升 官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180章 立見尚文第471章 - 士兵眼裡的戰爭第420章 - 男爵的效忠第451章 - 威烈夏金諾攻防戰(三)第443章 - 聯軍的末日(上)第79章 擴 軍第130章 家 人第232章 - 計 劃第521章 - 萬歲,領袖!第427章 - 華西列夫斯基第148章 北洋軍的命運(上)第356章 - 英雄歸去第401章 - 奧西納加的戰鬥第396章 - 沃堡壘攻擊戰第12章 領 事第435章 - 鐵血國防軍第409章 - 朱可夫上士第359章 - 瘋狂的想法第260章 - 日本的投降(上)第264 另類人才第385章 - 矛盾以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