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取得的物資,豐厚無比,粗略的估算一下,就是在盛京購置幾個農莊都不成問題,在得知皇子立府,都會置辦一些產業,以作爲籠絡人心以及日常開支所用。
太子是第一個開府的皇子,肯定還沒什麼好的產業,這次從南方運送來的豐厚物資,可能就是太子爲了自己置辦產業而弄出來的。
江漢珍粗略估算一下,也推算出這可能就是太子的所有積蓄了,即使如此也讓無聖道肥了一把,置辦一些產業,就能支撐起整個無聖道。
至於太子如何,還真不關他的事,沒有絲毫想要將東西還回去的意思,且不說還回去就是死路一條,就是給他頒發一個獎章,也不可能送回去了。
財物面前,人人平等,金銀鋪路,神鬼開道。
隨着江漢珍對自身香火之法的完善,無聖道幾個狂信徒可開啓的傳道之路,先是置辦了幾個廉價一點的農莊,作爲一點根基,接着又四處打聽哪裡有災難,若是發現流民出現,就一併收攏入農莊之中,成爲第一批信徒。
經過幾次金錢開道,一些小村莊內都立起了無聖道祖廟,自此江漢珍本尊香火不斷,身上的傷勢也在慢慢恢復着。
此時也沒災沒難,看似朝廷與前朝殘留勢力還有些矛盾,甚至衝突不斷,可這些地方不是朝廷的就是殘留勢力的,與無聖道沒有絲毫關係。
大地之上,所的底盤都是有主之物,看似混亂,但與最底層好像沒有任何關係,一般的百姓若是沒什麼護身之法,就會被牽扯在兩方之中,作爲炮灰不留絲毫。
對於這些勢力,經過一番探查,江漢珍發現自己一方竟然連一個也對付不了,若是在人家的地盤上傳道,肯定會發生衝突,最終才決定暗中傳播,等待機會。
對於機會,早有定計,就是預測到今年有蝗災出現,只要當地衙門不作爲,活着一地之主的勢力對底層不關心,那就是無聖道的機會了。
在這種封建王朝,能遇到一個清官都是福分,到時候流民肯定會很多,此時所要做的就是暗中收集糧食,只等蝗災一到,就大肆收攏信徒。
而且根據自己的情況,大致估算出一個數字,先裹挾十萬流民,凝集自己的氣勢。
無聖道這邊日子過的舒適,可盛京那邊就有點凝重了,太子失去了貨物,洪熙按照原本的計劃想要與太子的關係更進一步,本來按照早就編排好的劇本演就行了,只要太子點頭,就能將貨物找回來,到時候這份情誼就大了。
聽說秋試之後太子就要去邊軍任職,只要隨便立下一兩個大功,有太子幫襯,升官發財不是夢。
正當他坐着美夢,就得到消息說貨物被劫了,還是無聖道的人。
洪熙當即大怒,就要找無聖道討回貨物,就去尋找大羅道幾個家老商量對策,計劃在黃泥崗被破壞,而且黃泥崗是趙家的地盤,不但壞了計劃,而且讓大羅道失去了面子。
正在氣頭上的趙家家老都表示要發追殺令,找回貨物的同時,還要懲戒這種狂妄之輩。
可在大羅追殺令發出去之後,家老們才逐個反應過來,此計策一出,不是明擺着太子的東西是他們劫的嗎。
即使不知道,也和他們脫不了關係,慌忙之間收回命令,可造成的動靜,還是免不了的泄露了出去。
太子早就對自己心急如焚,而且自己的人還回來了一些,只不過他最看重的財貨卻不見了,從現場留下的屍體上,尋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最終推斷出這時大羅道所爲。
又結合得到的消息,大羅道在追查一批貨物,這就讓太子認爲這就是大羅道所爲,至於貨物,已經消失。
當即向皇帝彙報此事,皇帝對於大羅道很清楚,當年爲了安撫大羅道,就讓心腹洪玄機娶了趙家女,如今朝廷正在恢復元氣之際,皇帝只是回了句‘我知道了’,賜下了幾個閒置皇莊,就將太子打法了。
雖然事後對武溫候洪玄機說明了情況,可洪玄機整個府邸的財政都被正妻趙氏掌控,最多也就是責罵幾聲,增加了趙氏的一些怨氣罷了。
其中問題頗爲複雜,也是因爲朝廷沒有固本培元之固,若不然,天下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勢力存在。
只不過太子對於跟大羅道有關的人都狠上了,對於有心想要抱大腿的洪熙自然也不例外,雖然皇帝補償了一些東西,可難免留下一種連自己財物都看不住的影響,又加上此事被傳出去,無臉見人的太子沒過多長時間就去了邊軍。
盛京之事,與江漢珍還是沒多大關係,總之有他的手段,也沒查到他的身上,眼看着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收割季節。
就在糧食馬上就要收割之時,蝗災如願以償的來了,正在聽着信徒彙報的江漢珍就說道:“吩咐下去,個分壇四處散開,先設置施粥點,並且宣揚我聖道,先將此事醞釀一段時間。”
手下的信徒詫異的問道:“靈童大人,我們難道不收攏信徒嗎?可知如今正是大好時機。”
江漢珍笑了一下說道:“不是不收攏,而是時機未到。”
手下的信徒就虛心請教道:“還請靈童解惑。”
看着手下的信譽竟然也開始詢問了,就滿意的點點頭,此舉也是他好不容易改正過來的,以前的信徒,只知服從,從不思考,什麼事都需要他去安排,感覺有些繁重,這才引導的讓信徒做事能夠思考起來。
剛開始還擔心信仰堅定的問題,後來才覺得自己多慮了,以金仙道果鎮壓,輻射出的道理,信徒的靈魂都帶有他的氣息,不管再怎麼厲害,被金仙道果所沾染的這種氣息難以改變,只要信徒不修煉成金仙,就不會有信仰動搖的事發生。
如今好了許多,信徒對於他的決議,不懂的話還會開口問的。
他自然不會吝嗇解釋一番,就說道:“現在收攏,弊大於利,作位顆粒無收,背井離鄉之人,當然不可能在一個地方久留,除非能找到謀生的生計,你可知凡是背井離鄉,又無根基之人,九成九的結局都是客死異鄉。”
信徒聽得連連點頭,說是流民,就是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東西,離開家鄉,想要在別處找一處能活人的地方,但又有哪個大地主會收留人口,給自己增添負擔,最多就是施捨粥食,讓流民多活一陣。
最後的結局只有一直走着,直到累死餓死,或者加入猶如無生道和真空道這樣的勢力,也是被利用造成一些動亂,最終變成朝廷的軍功。
江漢珍又接着說道:“這些流民所過之處,都會宣揚我無聖道,給他們指定一個地方,比如南北必經之地,到了那裡就會加入無聖道,有了希望,肯定會有很多人去那裡,我們只要在那裡等着就行。”
信徒眼睛一亮,說道:“靈童英明,此舉以逸待勞,到地方就能收攏很多,就能救助難邊的所有流民,也省的我們人手不夠,忽略了百姓,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利的。”
但隨即又有些擔憂的說道:“那若是朝廷也跟蹤過來怎麼辦,我聖教如今勢單力薄,對於朝廷也難以應付。”
江漢珍笑着一陣搖頭,說道:“不會的,沒有人會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除非是個愣頭青。”
信徒一陣疑惑的問道:“這是爲何?”
江漢珍說道:“利益而已,這些流民在士族鄉紳之前,比之蝗蟲更爲可怕,蝗蟲對於他們來時說,毫無壓力,囤積的糧食,度過三五年不成問題,就怕流民變爲強盜,將此分而食之,都在忙着怎麼防止流民靠近,又怎麼去管這些呢,至於官府縣衙,只要不攻打縣城,危害他們的治理,就不會過問這些,我們收攏流民,又能爲官府減輕壓力,在南北要道將之收攏,避免了流民進入盛京之地,這就是各地官府的功勞。”
頓了有些,江漢珍有些不忍的說道:“恐怕那時候都在想着怎麼表功呢,又哪有時間處理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信徒對着江漢珍一禮,說道:“道祖慈悲,靈童慈悲,天下妖魔亂世,只有我無聖道以慈悲爲懷,救助天下百姓。”
接着就一聲長號:“無聖道祖,真空他鄉。”
江漢珍也回唱一聲:“無聖道祖,真空他鄉。”
等到無聖道信徒出去準備的時候,江漢珍覺得自己有些羞愧,本來是打着掠奪天地本源,收集信徒香火來的,可如今乾的這事卻是救助百姓,活命無數的功德,此界的天道意志對他的排斥絲毫不見減弱,這事在別人看來就有些吃力不討好了。
但隨着絲絲的香火匯聚,讓他靈臺都清晰許多,心有所悟,提筆在案前龍飛鳳舞的寫下四個大字。
“人定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