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友盡之時

李谷剛回到府裡,就見門上人跑來稟報說,“家主,王相公使人過來送了帖子。”

“哦,知道了。”李谷由着通房大丫頭幫他更衣束帶,並沒有馬上去看王溥的帖子。

今日個是休沐日,李谷忙裡偷閒,領着家中妻妾,去城外的妙靈觀上香踏青。

妙靈觀以前一直不怎麼出名,當今符太后垂簾之後,因常去那裡上香祈福,很短的時間內,竟然變成了聞名京城的名觀,知名度直逼大相公寺。

直到喝了半盞茶後,李谷這才慢慢騰騰的走到書桌旁邊,拿起王溥送來的帖子,打開一看,敢情是請他今晚過府飲宴。

最近幾年來,李谷和王溥走得非常近。兩人都想把範質拉下馬,爲了共同的利益,必須抱團取暖。

只是,李谷心裡也非常清楚,範質被拉下臺之日,其實就是他和王溥友盡之時。

李谷雖然不懂得如下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但這並不影響什麼,大家都是這麼幹的,只是沒有濃縮總結出來罷了。

李谷少年時期,生活比較清苦,一旦得了勢,便要變本加厲的享受人生。

到了今時今日,李谷府裡的美貌妾室,比李中易那個銅臭子,多出五倍不止。

養的女人多了,開銷自然是越來越大,哪怕李谷的薪俸賞賜異常之豐厚,也日漸捉襟見肘。

和李中易那個銅臭子不同,李谷一心只讀聖賢書,並無經商撈錢的本事。家底卻漸漸的空了,李谷也就只能按照歷代讀書人腐化墮落的軌跡一直滑落了下去,賣官鬻爵,勢所必然。

剛開始,李谷還知道羞恥,遮遮掩掩的賣官,惟恐讓人知曉。

到後來,李谷被貶去做樞密使之後,藉着掌管武夫升遷降調大權的機會,大撈特撈,而且撈得心安理得。

說起來,五代時期的武臣,地位異常之高,出將入相,乃是家常便飯。

柴榮的託孤八相之中,李瓊、李筠、李中易,這三人皆爲武臣,這種情況在崇文抑武的趙宋時期,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與之相反,文臣的地位,倒是頗有些尷尬。政事堂中的文臣,前途皆被範質一人所遮擋,不客氣的說,他們不過是在伴食而已。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文臣相公們完全沒有翻盤的機會。

李谷心知肚明,王溥其實並非好色之徒,只不過爲了和他有共同的語言,這纔在家中養了一幫子美貌的歌姬。

很多時候,事情都經不起琢磨。比如說,李谷和王溥同爲宰執,地位相當,王溥也是個不懂經濟的讀書人,他怎麼就不缺錢花呢?

平日裡,李谷倒也沒往別處想,只是,今日不同於往日。在回程的路上,李家的下人,親眼看見王溥那邊的三管家,居然和趙匡胤趙家的二管家,同上了一輛牛車。

響噹噹的政事堂相公,居然和殿前都點檢攪到了一塊兒,這就由不得李谷不去多想了。

王溥和趙匡胤,究竟是個什麼關係呢?李谷始終在琢磨着這個要命的大問題。

如果不是偶然間發現了王溥的秘密,李谷還真一直被矇在鼓裡,以爲王溥只是和他私下裡結盟而已。

說句心裡話,自從發現了這事之後,李谷驚得目瞪口呆。當王溥暗中另有退路之時,他們之間的合作模式,肯定需要作出全新的改變。

火山王楊家,畢竟是百年的軍事世家,搞經濟他們不行,練兵打仗倒的確是有好幾把刷子。

當郭懷帶着五千漢軍騎兵,以及五千党項騎兵,趕到麟州城外的時候,楊家人早就撤得一乾二淨。

一路上,郭懷故意放慢了行軍速度,目的就是不想刺激到了楊家人,以爲他們是來摘桃子的。

實際上,楊家主動提出讓出麟州之後,郭懷一直很猶豫,他並不想破壞掉晉陽西部地區的脆弱軍事平衡。

只是,李中易得知消息後,當即作出了決斷:以勝州千里肥沃之地,換取楊家貧瘠的麟州,絕對不能虧待了老實人。

郭懷肯定不清楚,歷史上的楊家人,其實都是腦子裡少了根弦的,嚴重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的殺將。

和府州折家人相比,麟州楊家人的政治智慧,幾乎爲負數。楊家人仗着一股子血勇之氣,又有府州折家的刻意交好,這才立足於麟州,成了一方軍閥。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李中易的橫空出世,再過個二十多年,楊家便會在趙老三的“英明”指揮下,變成寡婦之家,家中男兒幾乎死絕,家道從此滑落了下去。

與之相反的是,折家人一直傲然立於西軍的潮頭之巔。哪怕是北宋滅亡了,衣冠南渡的南宋時期,折家軍始終都有一席之地,這是何等的家學淵源以及生存智慧?

趙老三不懂得珍惜真正的忠勇將門世家,李中易這個銅臭子,卻極爲看重楊家人。

要知道,爲了抗擊契丹人,楊家的男人們前赴後繼,悍不畏死的血拼精神,正是李中易所需要的。

所以,李中易得知楊家人開了點竅之後,慷慨的大筆一揮,將河套最肥沃的膏腴之地勝州,賞給了楊家人,作爲楊家嶄新的百年基業。

勝州之地,五倍於麟州,不僅適合養牛馬,而且,良田肥沃,畝產頗多。

當然了,由於和契丹人隔河相望,勝州固然地廣,人口卻只是略多於麟州一點而已,算是李中易提前預留的羈縻之策。

折、楊兩家本是世代結盟,只是,折家既然想從李中易身上撈取更大的好處,那麼,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坐視折、楊聯盟持續的坐大。

權力制衡,分而治之,一直是李中易治軍的基本原則。無論是羽林四衛,還是軍閥藩鎮,都不可能讓某一個人說了算。

等到統一中原之後,如折老太公所料,李中易必然會削藩,加強朝廷集權。

麟州楊家放棄了祖宗基業,雖然有被形勢所迫的成分,歸根到底,還是楊家人比較老實。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一直是李中易用人的基本看法,所以,楊家獲得了地盤大得多的勝州。

勝州雖然是在抵抗契丹人的最前線,畢竟隔着大河,反而比陸上與晉陽劉漢接壤的麟州安全得多。

楊家治下的麟州,幾乎每年都有戰亂,經濟民生始終無法安定下來。可謂是,越打越窮,越打逃民越多,楊家的實力不如折家,其實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兒。

楊家人畢竟面子薄,既然捨棄了的祖宗傳下來的基業,乾脆和郭懷來了個相見不如不見。

以至於,直到郭懷登上麟州城頭,也沒遇見過一個楊家人。郭懷心說,這樣也好,免了相見時的尷尬。

在這個時代,迫人放棄祖宗基業,那絕對是件拉大仇恨的大事件。

王溥在家中,左等李谷不來,右等還是沒來,心裡不免有些犯嘀咕,難道是出了什麼事不成?

對於李谷其人,王溥這麼些年交往之下,倒是頗有些獨到的見解。獨坐於書房之時,王溥捫心自問,他和李谷自之間,不過是爲了擊倒範質,而形成的短期政治聯盟罷了。

一旦鬥倒了範質,不管李谷能否順利登上首相之位,“友盡”,便成了王溥的必然選擇。

王溥若是接任首相,李谷原本就是當朝相公,雖被貶去做了樞密使,哪怕重回政事堂,地位上依然沒有多少變化。

若是李谷接任了首相之位,王溥的心裡也必定是不舒服不滿意的,他進政事堂的資歷,可比李谷早得多。

“來人,去門前看着,李相公一到,速來稟我。”王溥一向是個沉得住的老官僚,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顯得格外的心浮氣躁。

等下人去後,王溥在室內踱着步,繞了幾圈,方纔漸漸平復了浮躁的心緒。

一旁侍候着通房大丫鬟,原本戰戰兢兢的,惟恐被王溥遷怒,直到王溥重新坐回到書桌前,她這才捧着托盤上茶。

本質上來說,王溥並不是個好色之徒,只是爲了投李谷之所好,纔在家中養了一幫子歌姬。

而且,和貪婪無度的李谷不同,王溥是個有抱負的宰相。只可惜,符太后對範質偏聽偏信,完全無視於他王某人的卓越治國之才。

符太后垂簾秉政的時日也不算短了,王溥私下裡一直在揣摩上意,他驚訝的發現,儘管符太后進步神速,但畢竟早年間只是一名深宮女子,沒有受過良好的治國教育,短板也是極其明顯的。

在王溥看來,符太后精明過人,學習能力上佳,然而缺點也是致命的:小心眼。

普通婦人的小心眼,頂多也就是鬧得後宅不得安寧的罷了。作爲垂簾聽政的符太后,她的小心眼,卻是愛恨格外分明,令人惶恐不安。

符太后信得過範質,便充分的授權,只要範質的提議,九成九以上,都會獲得通過。

銅臭子李中易,一直爲符太后所厭棄,而且厭棄的非常徹底。如果不是李中易手握強軍,讓朝廷投鼠忌器,只怕是早就掉了腦袋,身死族滅。

和李谷那個書呆子不同,王溥從李中易擁兵自重的行爲上,看破了一個真理:不受寵的宰相若想成事,必須背靠槍桿子。

韓通那傢伙油鹽不進,只知道忠誠於符太后和小皇帝,除此以外,誰都不放在眼裡。王溥幾次三番私下裡拉攏韓通,那個蠢豬般的粗漢,竟然一直漠然置之不理,實在是令人惱火之極。

迫於無奈,再加上趙匡胤的主動靠攏,王溥便暗中和趙老二勾搭上了。

不過,直到此時此刻,王溥完全沒有不臣之心,只是想借着趙老二的勢,讓他可以更安穩的立於朝堂之上。

約定的時間,都過去了一個半時辰了,李谷還沒來,王溥終於意識到:很可能出事了。

p:接着萬字更,月票鼓勵下嘛!

第1272章 進展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1358章 炮軍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337章 貓膩第678章 戲碼第1491章 論監督第131章 勾結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948章 臣虜第1162章 衝擊第1016章 進城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1375章 克杭州第1078章 攻山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953章 烤肉第29章 同事第1391章 威信第1501章 奪關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653章 趣事第1096章 戲,演砸了第424章 定帥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981章 認命第406章 反擊第505章 遠程第341章 靠山第十八章 逆轉(求推薦票)第126章 護法居士(三更,求月票)第37章 吵鬧第996章 新氣象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778章 高麗版土改第106章 其心必異(2更送上,求月票)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993章 小霸王第459章 忠義第910章 燕燕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120章 私訪第302章 花狐第7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11章 窮追第1057章 攻與防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198章 死神的鐮刀第770章 霹靂炮第1450章 少年講武堂第1299章 搓揉第1028章 轉機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61章 進山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1395章 常平倉第55章 擒拿第535章 璋瓦齊全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406章 反擊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1206章 設局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319章 折騰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63章 鬼才第1397章 榨油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72章 出兵第498章 故縱第884章 出大事第59章 贍養令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976章 都是戲精第576章 殺人的口食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274章 平妻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149章 垂拱殿算帳第472章 陷阱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522章 宮裡出事了
第1272章 進展第1213章 誰來監國?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040章 孔家的女人第1358章 炮軍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337章 貓膩第678章 戲碼第1491章 論監督第131章 勾結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948章 臣虜第1162章 衝擊第1016章 進城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1375章 克杭州第1078章 攻山第228章 安西大都護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953章 烤肉第29章 同事第1391章 威信第1501章 奪關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653章 趣事第1096章 戲,演砸了第424章 定帥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981章 認命第406章 反擊第505章 遠程第341章 靠山第十八章 逆轉(求推薦票)第126章 護法居士(三更,求月票)第37章 吵鬧第996章 新氣象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778章 高麗版土改第106章 其心必異(2更送上,求月票)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993章 小霸王第459章 忠義第910章 燕燕第506章 宰相出京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120章 私訪第302章 花狐第7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11章 窮追第1057章 攻與防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1279章 三軍擁戴第198章 死神的鐮刀第770章 霹靂炮第1450章 少年講武堂第1299章 搓揉第1028章 轉機第118章 吃拿卡要第61章 進山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997章 天下至尊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1395章 常平倉第55章 擒拿第535章 璋瓦齊全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406章 反擊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1206章 設局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319章 折騰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63章 鬼才第1397章 榨油第1168章 好戲連臺第172章 出兵第498章 故縱第884章 出大事第59章 贍養令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976章 都是戲精第576章 殺人的口食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274章 平妻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149章 垂拱殿算帳第472章 陷阱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522章 宮裡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