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幕後(又是六千字的大章)

李中易剛坐下不久,就聽見內侍傳話,皇后娘娘和皇太子殿下,駕到。

所謂常朝,其實也就是擺個形式罷了,沒誰會傻到越過政事堂,直接把下情稟報給皇后。

所以,符皇后和柴宗訓只是露了個面,接受了羣臣們的朝拜之後,很快就離開了殿內。

重臣們退散,今日輪值的相公們,則騎馬回政事堂辦公。

按照範質的安排,今天輪到魏仁浦、吳廷祚和李中易在堂內值班,李中易在公事廳的裡間,喝着茶,看着閒書,逍遙快活。

外間的兩位堂後官,則是提筆在公文上做着登記工作,然後再寫出節略,報到李中易的案頭。

李中易很適應這種工作模式,外面的堂後官,不就是李中易專職秘書嘛?只不過,李中易原來只有一個秘書,現在卻有八名之多,數量着實驚人吶。

喝了幾盞茶,身子暖和之後,李中易提筆開始批閱公文。

李中易按照往日工作的習慣,照例先看堂後官寫的節略,覺得重要的公文,再打開仔細閱讀。

以前,李中易當參知政事的時候,因爲不簽押,不坐班,雖然無實權,倒也悠閒自在。

今兒個,李中易提筆在手,一連兩個時辰之久,竟然再未有機會放下手裡的狼毫。

吏部有一主事丁憂,居然連請假報告都沒打,直接棄印離京,回家奔喪去了。

李中易仔細的看了吏部尚書的意見,大意是:雖有違朝廷的規制,但孝心可感,似可原諒?

涉及到人事問題,李中易懶得瞎摻合,而且,今天主值的魏仁浦也沒簽下意見。他索性把這份公文擱到了一旁,接着批閱下一份。

提舉長春觀宮觀使,打報告上來說,長春觀年久失修。上月暴雨之時,主殿差點漏塌了,請撥款一萬貫,重新修繕一新。

嗯,要錢的事。李中易也不想招惹。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有本事可以通天的傢伙,拜託了,去找範質批錢呀,老資怕麻煩。

李中易在這裡磨洋工,打太極,打得不亦樂乎,打得瀟灑自在,打得經驗豐富。

以前。李副院長爲了正常升遷到院長的位置上,一直裝癡充楞,遵從三凡是的原則,最終順利上位。

如果不是遭了車禍,李中易有理由相信,他的仕途之路,絕不會終止與副部級的正院長。

所以三個凡是,其實也很簡單:凡是院長主張的,他都支持;凡是院長反對的,他都反對;凡是中間派。他都要盡力拉攏。

玩政治嘛,不就是搞清楚,誰和你站一邊,誰會堅決反對你。誰需要想方設法的籠絡住麼?

政事堂內的其餘相公們,只管着國家大事,李中易手上還兼着開封尹,那邊還有一攤子事呢。

兩個時辰的時間,李中易看了十幾萬字的公文,大多都是人事和財政問題。也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主要涉及到禮儀方面,李中易也不太清楚裡邊的道道,索性一起擱着。

當副手的,如果想混日子,完全可以學習李中易的瀟灑態度,此所謂事關不己,高高掛起。不簽字,就沒責任,任他洪水滔滔,李相公兀自巍然不動。

李中易忙活完之後,放下手裡的狼毫,揚聲將外間的堂後官,喚了進來,囑咐說:“拿去吧。”

這堂後官姓馬,名加林,在政事堂已經混了九年之久,依然還是個小小的堂後官。

馬加林看着李中易批閱過的公文,心裡直納悶,他寫節略,自然知道,今天的公文裡邊,不是涉及到銀錢,就是六品以下官員的升遷降調。

這麼重要的事情,李相公短短的兩個時辰之內,就批完了?馬加林越想,越覺得有些看不懂。

不過,既然小李相公交待下來,馬加林哪敢說半個不字,直接抱起公文,走人。

馬加林從裡間出來之後,見同僚沒在,一時好奇心起,就翻看了李中易批過的公文。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馬加林發覺,好多公文,小李相公竟然一字未批。

就在馬加林有些發楞的時候,同僚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清晰的傳入他的耳內。

馬加林趕緊坐正身子,提筆在手,裝出努力工作的樣兒,免得讓人知曉,他違了規矩。

政事堂內的規矩,非常之多,哪怕是負責寫節略的堂後官,也沒資格翻看相公們具體的批示。

這自然是保密的一種制度性安排,只是,漏洞百出,破綻頗多罷了!

同僚見桌子上堆着公文,就問馬加林:“相公都看過了?”

馬加林埋着頭,捏着筆,裝出認真寫節略的樣兒,只是微微點點頭,鼻子哼哼了一聲,卻沒說話。

同僚誤會了,也沒太在意,就捧起李中易閱過的公文,邁步出門,交回給魏相公那邊。

政事堂的相公們,除了首相之外,即使爵位有所區別,地位其實都一樣。

但是,實際運行之中,秉政多年的老相公,和初進的新相公,無論是威望,還是爲政的經驗,全都迥然不同。

李中易不想攬權,公文怎麼遞過來,他就怎麼還回去,說白了,就是既不想取其利,亦不願惹其禍。

魏仁浦一直在等李中易批閱過的公文,他就是想看看,這個小子,究竟是個什麼心態。

範質是長白班,不過剛進了宮,還沒回來。魏仁浦是堂內的老相公,他安排人,先將公文送去李中易這裡,再回到他自己的手頭。

魏仁浦打開公文仔細,翻了好幾份,李中易竟一字未批。魏仁浦有些不死心,一連翻了二十幾份涉及到錢和帽子的公文,果然全是空白。

“呵呵,好小子啊!”魏仁浦放下公文,忽然笑了,他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公文。揣在袖內,然後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吃午飯的時候,李雲瀟走進裡間,輕輕的將兩隻紅漆食盒。擺到了炕桌之上。

李中易有個習慣,他只要在外面吃飯,只吃李雲瀟送來的飯食。除此之外,李中易寧可餓着,也不吃來歷不明的食物。

飯菜都是唐蜀衣親手做的。李雲瀟全程押送,李中易吃得既爽口,又安心。

李中易走過去,看見李雲瀟擺上桌子的飯菜,不由笑了,全是他愛吃的東西。

一碟滴了香油的滷順風,一碟肉末炒雞蛋,一碟燒豆腐,一碟豬油渣爆炒白菘,一小盆羊肉燉蘿蔔。外帶一碗綠豆粉絲雞湯。

李中易早上吃得不多,這會子真餓了,就着雞湯,連吃了兩大碗的白米飯,這才放下筷子。

用帕子擦過嘴脣之後,李中易見飯菜還剩下許多,就笑着招呼李雲瀟:“別浪費了,都歸你了。”

主人不撂下筷子,僕人哪敢端碗吃飯?李雲瀟肯定是餓着的。

李雲瀟跟在李中易的身邊,時日已久。主僕二人已有非常之默契。

見李中易發了話,李雲瀟也沒假客套,拿起李中易吃過的筷子,自己盛了飯。開始風捲殘雲,狼吞虎嚥。

作爲兩世名醫,李中易自然知道,且不說養生,要想不挺着個大肚腩,飯後既不能馬上去散步。更不能就地躺下。

李中易悠閒自在的坐到書桌旁,信手拿起一本,無名才子所寫的h書,名字叫作《春閨秘史》。

書裡講的是,一個落第書生,偶遇官家的兒媳婦,費盡心機將其勾引到手的故事。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李中易倒沒覺得有啥不好,問題是,落第書生其實是個黑心浪子,他佔了女人的身子,也就罷了,竟然因爲缺錢,將愛着他的女人,賣入了勾欄院。

嗯哼,故事寫得一波三折,蕩氣迴腸,悲涼悽婉,而且還沒寫完。

李中易既然不想攬權,反正閒着沒事,倒是自己個尋到了一個消遣的好方式。

看了大約一刻鐘的h書,李中易起身,走出公事廳,踱入了政事堂院內。

李中易繞着牆邊的竹林,剛轉了半圈,迎面就見魏仁浦揹着手,居然也在散步消食。

既然遇上了,李中易的資歷較淺,就含笑拱手,搶先打了招呼:“魏相公,消食吶?”

兩人地位相等,只是資歷不同罷了,李中易隨意問候了一下,本以爲魏仁浦只是敷衍敷衍,就會各自分開。

誰曾想,魏仁浦竟然舉步朝他走來,笑呵呵的說:“無咎啊,怎麼樣,還適應吧?”

李中易淡然一笑,客氣的說:“不懂之處頗多,正在打算向老前輩們請教請教。”

這原本也就是句客套話,出乎李中易的意料之外,魏仁浦竟然打蛇順着杆子,爬了上來。

魏仁浦捋着鬍鬚,笑眯眯的說:“老夫癡長几歲馬齒,混的時間長了,倒也有些心得。”

李中易砸摸出味道不對勁,當即提高了警惕,不動聲色的說:“老前輩願意指教,在下求之不得啊。”

魏仁浦擺手做了個請的手勢,並且率先朝幽靜之處走去,李中易一看就明白了,此公必定有事。

兩人一前一後,步入竹林深處的無人之所,魏仁浦停下腳步,轉過身子,笑眯眯的望着李中易,故作埋怨的姿態:“無咎啊,你莫非是想和老夫鬧生分,不成?”

李中易心想,此老是個沒骨頭的老狐狸,當初,他們倆暗中結爲互相依靠的盟友。可是,關鍵時刻,李中易要倒黴的時候,滑不溜手的魏仁浦卻連屁也沒放半個,幹看着李中易坐蠟。

如果不是李中易,帶着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而來,應對得當。只怕是,那一次危機,他就已經栽下了權壇。

“魏相公說的那裡話來?在下豈敢和您老,鬧生分呀?”李中易準確的判斷出,此公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想找他幫忙。

說句不好聽的話,李中易現在只想安靜的等着柴榮嗝屁,順帶安穩的把柴玉娘給騎了,別的事一概不想搭理。

無欲則剛嘛,李中易穩坐釣魚臺,端看魏仁浦想辦啥事,又打算付出多少代價?

自從。寢宮驚魂之後,李中易的整個人生觀,包括心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驚人變化。

“死”過一回的人。心態還能保持原本的常態,只怕是神仙也做不到吧?

魏仁浦也知道,上次他棄了李中易,沒有出聲支援,這事確實做得很不地道。

不過。魏仁浦也有他自己的難處,問題是,誰沒有難處呢?

見魏仁浦有些小尷尬,李中易雲淡風輕的一笑,說:“在下記性不太好,很多事情,睡一覺,就全忘光了。”算是給了半個梯子,方便魏仁浦下坡。

魏仁浦雖然圓滑,倒也沒到恬不知恥的程度。他打了個哈哈,笑道:“老夫好象聽人說起過,令二弟應該是在國子監中讀書吧?”

沒等李中易開腔迴應,魏仁浦徑直說明了他的意思:“國子監中人才輩出,令弟讀書十分用功,此次恩科,想必大有高中的希望啊。”

魏仁浦一張嘴,就送上了一份了不得的厚禮,李中易如果不是親耳聽見,差點懷疑他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到了李中易和魏仁浦這種位極人臣的崇高地位。很多話,根本不需要挑明瞭說,彼此都會明白對方的心意。

李中昊讀書用不用功,才華是否出衆。李中易這個當兄長的,豈能不知道?

魏仁浦故意把李中昊拿出來說事,實際上是在暗示他,令弟此次科考,大有高中的希望。

李中易故意裝傻,嘆息道:“我家二郎。做學問,還是大有不足啊。在下離京日久,也不在知道他有多大的長進。”

魏仁浦挑起白眉,心中多少有些不悅,敢情,李中易把此事當作了,老魏同志當初毀盟的一個補償而已。

李中易雖未明說,話裡話外,卻在暗示魏仁浦,要想重新合作,必須另開令人心動的交易條件。

魏仁浦畢竟是老牌子的政客,心中的不悅,眨個眼的工夫,就已拋諸腦後。

此時的李中易,已是真宰相,他就算是成不了事,要想壞了魏仁浦的好事,不說易如反掌,也費不了多少工夫。

魏仁浦一想起家中的那些不成氣的孽子們,就恨得牙根疼,只是,沒辦法,誰讓他家已經落戶於京城了呢?

開封府既是帝都,亦是天下第一大府,因人口衆多,留出的鄉貢名額,自然也就不少。

魏家的三公子,是老魏家唯一有希望中進士的讀書種子。雖然是個書呆子,只要魏仁浦不死,倒也可以從旁教導,拉拔其成才。

朝廷好些年沒開過科舉,魏仁浦覺得,這一次,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當然了,以老魏同志的宰相之尊,魏家的子弟,要想恩蔭得官,起階都比旁人,高出一大截。

問題是,靠着恩蔭得的官位,如果沒有良好的機緣,一旦老魏西去之後,升遷方面難免會很有些艱難。

通過科得官,包括座師,同窗,同年在內,可以織起多麼大的一張關係網,魏仁浦這個多年的老宰相,不會不清楚。

魏家的公子,只能仰賴魏家的門下走狗,將來才能支撐起門戶,這是老魏同志絕對不可以容忍的敗家之舉。

下一次科舉,天知道會在何時?

所以,魏仁浦豁出去一張老臉,也要尋求李中易這個開封尹的諒解,並且達成交換利益的共識。

李中易聽懂了魏仁浦的來意之後,不由暗歎一聲,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做父母的,不僅要供孩子吃好喝好,身體棒,讀書有成。等孩子漸漸長大,父母又要幫着運作,爭取找一份起點很高的好工作。

幾千年以來,一直是官本位的社會。所謂的好工作,現在是中進士,入翰林院,將來做宰相。

千年以後,則是考公務猿,端金飯碗,削尖腦袋往上爬,爭取做個手握豐富資源,管着無數官僚的大領導。

在科舉上作弊,李中易倒沒有太大的反感,因爲。他讀大學的時候,某些需要死記硬背,卻又百無一用的科目,他也會選擇作小抄。

另外。如今的科舉制度,漏洞簡直是百出。第一條就是,沒有采取嚴密的糊名、謄抄制度,導致作弊的空間,十分巨大。

也正因如此。魏仁浦才必須做通李中易的工作,確保他家的三郎,能夠順利的成爲京府的鄉貢。

現在的問題來了,老魏的皮球踢了過來,李中易需要什麼樣的好處呢?

站在李中易的立場上,其實可換可不換,主要原因是,他的手頭並無多少文官,可供提拔。

不過,魏仁浦既然主動示了好。已是鼓足了勇氣。如果李中易不給絲毫情面,將來,絕對會多一個勁敵。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李中易順手就可以辦到的事情,又何必硬要往死得罪老魏呢?

“府衙左判劉某,可謂是個能吏,卻一直不怎麼得志。”李中易含含糊糊的開出了價碼。

魏仁浦心頭猛的一鬆,只要李中易願意開價,這筆交易就大有成功的希望。

“呵呵。無咎啊,得空的時候,幫老夫教教三郎,讓他學着帶兵打仗。”魏仁浦笑眯眯的望着李中易。他雖壓根就沒提,怎麼提拔劉金山的事,一切卻都盡在不言中。

李中易和魏仁浦的偶遇,實屬正常,時間也很短,以至於。竟無人察覺。

大人物之間的政治交易,其實並不需要擺酒呀,設宴呀,或是送美女呀,這都是不入流的搞法。

只要利益送足了,吃啥,喝啥,玩啥,都不重要!

有了權勢,還怕沒有銀錢?有了權勢,哪怕不好色,還愁部下們不送美人兒入洞房?

真正的大人物辦私事,講究的是,既要把事兒辦妥,又不能傳出不良的風聲。

都是要臉的相公,不可能和低品小官兒一般,三瓜兩棗,也要爭得死去活來,說得那麼直白。

李中易一點不擔心,老魏這一次會毀約,府試的時間,還早着呢。

按照剛纔兩人暗示的順序,提拔劉金山在前,魏家三公子中鄉貢在後。

換句話說,李中易如今的搞法,就叫作,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鬼子不拉弦。

至於,李中昊考不考得中進士,李中易其實並不在意。

遠的且去說他,趙普不過是個幕僚官罷了,北宋建立之後,得了趙老二的信任,照樣可以獨相數年之久。

魏仁浦之所以着急了,那是因爲,他的門生故舊,沒一盞省油的燈,也沒一個可以真正撐得起檯面的重臣。

老魏家要想一直興旺下去,關鍵時刻,靠得住還只有自家人。

魏仁浦見了李中易敷衍塞責,批閱的公文,心裡自然明白,他必須親自走一趟,和李中易纔有可能談妥條件,達成令人滿意的交易。

無欲則剛嘛,老宰相難道不懂這個道理?

魏仁浦已經走遠,李中易依然按照往常的習慣,繞着竹林轉悠了半個時辰,這纔回了自己的公事廳。

李中易喝了幾口熱茶,在炕上歇息了半個時辰,養足了精神之後,坐到書桌前,繼續翻閱那本h書。

各路的公文,流水一般,源源不斷的遞進來,緊接着,又迅速的送了出去,李中易第一天的輪值,事務頗多。

下午大約三點半鐘的樣子,李中易站起身子,伸了個不文雅的懶腰,吩咐李雲瀟:“回府衙!”

身居高位的李中易,有資格偶爾翹班,但是,開封府畢竟不是尋常的小地方,事務極其繁雜。

府衙那邊積壓的公文,早批晚批,終究還必須李中易親筆閱示,才能算數,旁人無法代勞。

李中易登車之後,宰相的儀仗,沿着御街,一字排開,大張旗鼓的朝着開封府衙那邊,浩浩蕩蕩的開了過去。

馬車之中,李中易斜靠在彩嬌的膝上,愜意的品嚐着,她剝好的葡萄。

李中易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笑着對彩嬌說:“明兒個,我就使人去別莊,將你的家人接回來。”

他今天的心情很好,就希望身邊人,也跟着沾沾喜氣。

誰知,彩嬌竟然微微搖頭,小聲說:“姐夫,奴奴有點害怕兩位姊姊。”

李中易眨了眨眼,心情更加的舒暢,天真純潔的彩嬌,比以前更懂事了。

就在李中易摟着彩嬌,打算親熱一番之時,李雲瀟突然稟報了一個消息:午時剛過不久,柴玉娘就到了郡公府,死活賴着不肯走,她口口聲聲說,找李中易有事兒要辦。

李中易的臉上露出一絲神秘的笑意,他早料定,柴公主,今兒個還會找上門。

也正因爲如此,李中易才故意要去開封府衙“辦公”,目的很明確,不能讓柴玉娘玩得太過開心。

******

今天碼了一萬二,補上昨天三千,實際完成了九千更新。司空的文思如同泉涌,只可惜,實在是手痠了,腰很疼,碼不出一萬五千字來。

感謝兄弟們的給力月票支持,司空明天繼續至少九千字更新(補一更,正常更兩章)。如果明天的月票繼續可以超過50張,那麼,司空也不廢話了,繼續一萬二千字更新。

******

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291章 鋒矢第1002章 奉曹王第1158章 羣衆路線第604章 合圍第1387章 求賢第二章 巨禍第808章 發明家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517章 西逃第1130章 挑撥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335章 偶遇第55章 擒拿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84章 不弔你第1419章 橫財和美人第908章 太傅第449章 鋤奸第1028章 轉機第786章 征服者第438章 內亂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894章 開拔第607章 獵殺第1254章 難題第1345章 大事不糊塗第1090章 這一拜第1106章 落網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150章 閒得慌第884章 出大事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1397章 榨油第1331章 何爲袍澤?第510章 入局第147章 曙光第350章 男保姆第692章 夜襲第484章 議和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982章 不是劉邦第1449章 挖牆角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53章 掰手腕第1113章 鎖院拜相第493章 相公之威第687章 局變第1185章 絞監候第722章 不鳥欽使第335章 偶遇第239章 反算計第647章 微行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1062章 顯威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1363章 擒逆第1346章 開科第416章 驚濤駭浪第224章 橄欖枝第1427章 上眼藥第1041章 中毒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66章 血戰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484章 議和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1387章 求賢第1302章 亂雲密佈第972章 走着瞧第1397章 榨油第1330章 賞面子第1402章 奔襲第1083章 服不服?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67章 有盼頭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439章 少年講武堂第1402章 奔襲第1477章 犬子?龍女第621章 賣命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842章 緩急第168章 留宿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594章 序幕第139章 接生第880章 欠收拾第353章 發飆第351章 難唸的經
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291章 鋒矢第1002章 奉曹王第1158章 羣衆路線第604章 合圍第1387章 求賢第二章 巨禍第808章 發明家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517章 西逃第1130章 挑撥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335章 偶遇第55章 擒拿第1290章 成長的代價第84章 不弔你第1419章 橫財和美人第908章 太傅第449章 鋤奸第1028章 轉機第786章 征服者第438章 內亂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894章 開拔第607章 獵殺第1254章 難題第1345章 大事不糊塗第1090章 這一拜第1106章 落網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150章 閒得慌第884章 出大事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1397章 榨油第1331章 何爲袍澤?第510章 入局第147章 曙光第350章 男保姆第692章 夜襲第484章 議和第九章 勇闖虎穴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982章 不是劉邦第1449章 挖牆角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53章 掰手腕第1113章 鎖院拜相第493章 相公之威第687章 局變第1185章 絞監候第722章 不鳥欽使第335章 偶遇第239章 反算計第647章 微行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1062章 顯威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1363章 擒逆第1346章 開科第416章 驚濤駭浪第224章 橄欖枝第1427章 上眼藥第1041章 中毒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66章 血戰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484章 議和第1205章 長春宮觀第1387章 求賢第1302章 亂雲密佈第972章 走着瞧第1397章 榨油第1330章 賞面子第1402章 奔襲第1083章 服不服?第973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67章 有盼頭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439章 少年講武堂第1402章 奔襲第1477章 犬子?龍女第621章 賣命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842章 緩急第168章 留宿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594章 序幕第139章 接生第880章 欠收拾第353章 發飆第351章 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