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貶官靈州

“明發上諭,朕將於下月初八回京。”李中易瞥了眼奉命趕來鄭州的孔昆,淡淡的做出了安排。

孔昆聞言後,心頭猛的一驚,難道說,這就要徹底的攤牌了麼?

“你就照朕的話擬詔好了。”李中易心裡很清楚孔昆的猶疑,但是,有些問題確實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程度了。

“皇上,臣以爲……”孔昆還想替讀書人說話,卻被李中易擺手制止了。

李中易忽然嘆了口氣,說:“愚山,知道朕爲什麼召你來行在麼?”

孔昆一時語塞,他心裡也很清楚,李中易在這個節骨眼上,把他召到了鄭州,就等於是讓他脫身於整個事外了。

讀書人就是喜歡矯情,孔昆也不例外。

不過,孔昆既是孔門苗裔,又是當世大儒,更是當朝的實權相公。對於這樣的孔昆,讀書人自然不可能輕易的放過他,必然會拉他站隊。

李中易在這個時候,把孔昆從開封城裡,召到了鄭州府,顯然是出於保護之意。

“朕自河池起兵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掌握大政之後,百姓的生活尚算安寧,至少都有口飽飯吃。朕靠的可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強軍、民本的思想。”李中易微笑着侃侃而談,想拉回孔昆的想法,昭然若揭。

孔昆明明知道李中易的心思,卻因難言之隱,而只能繼續充當烏鴉的角色。

“皇上的文治武功,只要不是瞎子,一定都看得見。”孔昆略微沉吟了一下,接着又說,“不過,上下幾千年以來,讀書人皆以孔孟爲師,驟然改之,恐怕天下的讀書人心存怨懟之心啊。”

這話就說到了點子上了!

李中易和文臣集團最主要的矛盾,其實就是科舉考試出題範圍的壟斷權。

說白了,就是考錄官員的標準考綱之爭!

繼續圍繞着孔孟之道出考題,既得利益的文臣集團,必定會持續性的大戰優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一旦偏離了孔孟之道的考題範圍,全天下的幾十萬讀書人,將面臨命運的艱難抉擇,學雜科,還是繼續學進士科,這的確是個要命的大問題!

擴大雜科取士的範圍,以其先進性和合理性,肯定是李中易選拔官員的標準改革方向。

新的雜學,和舊的儒學之間,在全天下讀書人的心目中,顯然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愚山,你可曾想過,靠着儒學,能不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李中易見孔昆依然堅持己見,他不禁有些惱火了,說話的語氣也跟着重了不少,“說句實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朕打心眼裡不贊同之。”

“朕的左手邊,有茶有瓜果,右手邊則是懸崖絕壁。愚山,你選哪一邊?”站隊的時刻到了,李中易已經把話挑明瞭說,就等着孔昆自由選擇了。

孔昆默默的走到李中易的右手邊,伏地叩首大哭道:“臣不該生於孔門。”

“好,好,好,好得狠吶!”李中易狠狠的捏緊右拳,邁開雙腿,大踏步的離開了室內。

李中易甩甩袖子,就這麼走了,他這一走,也就意味着,多少年的舊情誼,就此到了頭。

孔昆狠狠的大哭了一場,抹乾淨淚痕後,蹣跚着往外走。誰曾想,孔昆剛走下臺階,就聽見一聲臺階上傳來厲喝聲:“孔昆接諭。”

“內閣參知政事,臣孔昆恭聆聖諭!”孔昆佝僂着腰,返身長揖到地。

“門下:內閣參知政事孔某……辜負聖恩……著轉任靈州知州……爾其欽哉!”負責宣諭的折御卿,冷冷的注視着階下的孔昆,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李中易終究還是手下留了情,既沒有殺孔昆,也沒有將其一貶到底,併發交地方官編管。

孔昆從內閣實權在握的參知政事,被貶爲了靈州知州,明眼人一看便知,即使孔昆站錯了隊,但李中易依然沒有留有很大的餘地。

在天朝的歷史上,站錯隊的大臣,下場一般都極慘。他們不是身死,就是族滅,幾乎難以倖免。

李中易把孔昆貶去了靈州,本質上,依然是對他的特別愛護和照顧。

靈州,處於西北的偏遠之地,從靈州到開封,即使是八百里加急的雞毛信急腳遞,至少也要走十天之久。

孔昆去了靈州,遠遠的離開了京城的權力核心,是非自然也跟着少了N倍。

而且,宣諭官是鄭州知府折御卿,這就說明,李中易畢竟還是給孔昆留了一定程度的顏面。

在官場之上,痛打落水狗,纔是最最常見的行爲準則。

李中易留了餘地,就等於是無聲的告誡大家,孔昆也許還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誰敢落井下石,恐怕會惹來秋後算帳的災禍!

孔昆的被貶,其中更重要的意義,就在於李中易敲山震虎的警告文臣集團:連追隨多年的孔昆都被拿掉了,更何況爾等呢?

沒過幾天,孔昆被貶內閣的消息,已經滿天飛的傳遍了整個開封城。

李中易依然滯留在鄭州,沒有絲毫想要回京的意思,一時間,羣議紛紛,莫衷一是。

清晨時分,鄭州的東門剛開不久,李中易在親兵牙將的簇擁下,乘馬車疾馳着出了城。

在城裡悶久了,李中易想出城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當然了,這只是個藉口罷了。

真實的原因是,講武堂的一批學員即將結業,按照規矩,他們要徒步拉練到洛陽,再由洛陽返回開封。

說句心裡話,自從李中易在河池建軍之後,對於官兵們腳底下的功夫,從來就沒有放鬆過要求。

一天一夜之間,徒步急行軍一百里,不過是講武堂學員們的基本功罷了。

李中易早早的趕到鄭州城東三十里的撫平集,在集鎮內通往鄭州的必經之路上,隨便找了家茶鋪走了進去。

茶鋪的二樓,李中易坐在靠窗邊的位置上,一邊磕瓜子,一邊飲茶,享受着難得的寧靜。

撫平集,原本是一片荒地,因爲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們,約定俗成的趕集活動,而日益繁榮起來。

時近正午時分,“1、2、1……1234……”李中易聽見了熟悉的口令聲,他不由露出會心的笑容,他的學員們來了!

以前,李中易有很多兼職,官職名稱從頭往後數,至少超過了六十多個字,可謂是冗長之極。

等李中易登基之後,他唯一的兼職便是講武堂山長,而且,定期會去講武堂授課。

作爲以武力起家的開國皇帝,李中易比誰都明白,槍桿子的重要意義,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

天地君親師,天和地爲虛,君和師集於一身的李中易,始終將全國禁軍的兵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絲毫也不曾放鬆過。

凡是從講武堂結業的軍官,李中易認得出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這事說起來很難,其實只要用了心,下了苦功夫,也不算特別難。

說白了,掌握手下軍官們的基本情況,這也是作爲軍事、政治強人的必修課之一。

作爲一國之君,李中易喜歡碰巧性質的隨機談話,而不是帶着目的性的專門找講武堂學員軍官們私下裡談話。

人,都具有兩面性,一輩子只作好事的好人,李中易至今都沒見過。同理,一輩子從來不做好事的惡棍,他也沒有見過。

人性本私,且逐利,這纔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源。

“1、2、1……”伴隨着長官的口令聲,一隊講武堂的學員排着整齊的隊列,快步跑進了集鎮的街道。

“全體立正,原地休息!”

不須看相貌,僅僅憑聲音,李中易就已經認出了帶隊的軍官,他是講武堂的現任教務長,羅長綱。

羅長綱,今年三十八歲,原爲河池鄉軍的都頭,積功累升至第一軍副都指揮使。

因李中易的青睞,羅長綱於三年前,接任講武堂的教務長。

因講武堂內沒有副山長的編制,所以,羅長綱這個教務長,就是講武堂內,李中易之下的實權第一人。

按照條令的要求,今年是羅長綱在講武堂內的最後一年,待期滿四年後,他就會再次進入作戰部隊,擔任某一軍之都指揮使。

在李家軍中,目前只有第一至第五軍,外加近衛軍,和軍級編制的騎兵營,一共七個軍而已。

在統一了南唐和吳越國之後,李中易直接控制的國土面積,至少大了一倍有餘。那麼,很顯然,適當的擴軍,勢在必行!

根據總參議司擬定的編制計劃,全國的中央禁軍,將達到三十萬人的規模。

如今,整個李家軍的兵馬,彙總到一塊兒,也不過才十八萬人而已,擴軍十二萬人是最少的需求。

居高臨下的李中易,看得很清楚,講武堂的學員們進入到集鎮之後,不僅沒有驅散趕集的鄉親,反而分爲左右兩隊,各自靠邊坐下休息。

李中易不由暗暗點頭,非緊急軍情的時期,父老鄉親們的趕集活動,自然出於優先的層面。

從基層軍官開始,持續性的培養民本思想,一直是講武堂內教學的重中之重,從來就不曾鬆懈過。

在這個時代,真正以民爲本,做到了助民爲樂的軍隊,除了李家軍之外,還真找不出第二支軍隊來。

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813章 露餡第1475章 偷襲戰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517章 西逃第374章 監國第273章 告急第1000章 鐵甲船第502章 馬前卒(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068章 降書第953章 烤肉第1490章 訛錢第712章 鏖戰第402章 兵權第987章 王九蛋第678章 戲碼第141章 風起第1262章 謀算第137章 神臂弓第355章 從容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466章 背叛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94章 不吃獨食(打滾求推薦票)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311章 窮追第509章 謀李第193章 總決戰第1262章 謀算第852章 趙家人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413章 樹大招風第481章 硬抗第十五章 詔見第1370章 杭州灣第748章 內應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193章 總決戰第629章 險境第147章 曙光第1383章 出事了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1389章 權衡第594章 序幕第1147章 有別第165章 攪馬勺第253章 心思第377章 權攝六宮第1175章 檢驗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899章 水師第1325章 選誰?第1473章 陛見第1409章 小周氏的鬧騰第294章 抄擊第962章 敗類第753章 我又來了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5606章 奉天子?挾天子?第1278章 大索范陽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1019章 拿捏第851章 謀劃未來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669章 狠辣第437章 北進第842章 緩急第280章 毒計第177章 詐馬第1421章 召見大周氏第1166章 好戲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1073章 休哥出現第54章 陽謀第300章 逆鱗第1060章 千戶侯第108章 過招(四更到位,有資格喊月票了)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531章 遺詔第1146章 內藏庫第1379章 選拔第721章 憤局第1521章 齊射第1366章 試探第277章 雙狐會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127章 仙紙(月票的鼓勵不能少啊!)第1033章 亂了套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984章 巍峨第1083章 服不服?第857章 刁奴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634章 狠辣
第1115章 緹騎提督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813章 露餡第1475章 偷襲戰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517章 西逃第374章 監國第273章 告急第1000章 鐵甲船第502章 馬前卒(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068章 降書第953章 烤肉第1490章 訛錢第712章 鏖戰第402章 兵權第987章 王九蛋第678章 戲碼第141章 風起第1262章 謀算第137章 神臂弓第355章 從容第1240章 敗局已定第466章 背叛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94章 不吃獨食(打滾求推薦票)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311章 窮追第509章 謀李第193章 總決戰第1262章 謀算第852章 趙家人第101章 我帶你走(哭求保底月票)第413章 樹大招風第481章 硬抗第十五章 詔見第1370章 杭州灣第748章 內應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193章 總決戰第629章 險境第147章 曙光第1383章 出事了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1389章 權衡第594章 序幕第1147章 有別第165章 攪馬勺第253章 心思第377章 權攝六宮第1175章 檢驗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899章 水師第1325章 選誰?第1473章 陛見第1409章 小周氏的鬧騰第294章 抄擊第962章 敗類第753章 我又來了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5606章 奉天子?挾天子?第1278章 大索范陽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1019章 拿捏第851章 謀劃未來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913章 火炮亮相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669章 狠辣第437章 北進第842章 緩急第280章 毒計第177章 詐馬第1421章 召見大周氏第1166章 好戲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1073章 休哥出現第54章 陽謀第300章 逆鱗第1060章 千戶侯第108章 過招(四更到位,有資格喊月票了)第1046章 看誰吃癟?第531章 遺詔第1146章 內藏庫第1379章 選拔第721章 憤局第1521章 齊射第1366章 試探第277章 雙狐會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127章 仙紙(月票的鼓勵不能少啊!)第1033章 亂了套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984章 巍峨第1083章 服不服?第857章 刁奴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634章 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