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爲何沒來?
喬明朗有點緊張。可能他沒起這麼早,也可能他一覺睡醒,已渾然忘記昨夜之事。她嘆口氣,想想自己真是幼稚,之前在他面前僞裝出一副成年人的成熟樣子,其實心底卻還是盼望他在意她。
正在這時,一把清明的聲音傳來:“阿姨,明朗,早啊!”
她回頭一望,二樓書房門口站着一個人,高高的身形,筆挺的身軀,陽光透過窗子打在他頭髮上,耀眼如同神祗。可不就是Steven。
“早,Steven,你來得可真早啊!”李婉趕緊答話。
喬明朗望着他,他臉上沒有絲毫異樣,她也趕緊鎮定了心神,笑着打招呼。她雖然幼稚,但是活到如今這個年紀,也知道此刻應該不動聲色。
Steven擡頭看着她,她的臉尖尖的,幾乎只有巴掌大,也許是這些天來太過操勞,連顴骨都凸顯了出來,眼底的青影更濃重了。他的心忍不住又是一痛,真想過去摟着她肩膀給她力量,但也只能是想一想。
三人去了醫院,跟上次一樣做了康復訓練,一切都很順利。
不用去醫院的時候,Steven便載着李婉和喬明朗繼續遊玩,市政廳、藝術宮、卡梅爾小鎮……,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最讓人歡喜的還是那片海。對於李婉和喬明朗這兩個河南人來說,生平很少有機會看到大海,早就對屋後的那片海傾慕不已,遂專門花了一天時間去看海。結果,真的就像電影中那般夢幻。
舊金山海岸線很長,大海湛藍靜謐得就像是西方風景畫,陽光金黃得刺眼,厚厚的雲層是北加州的天空與南加州最大的不同。海鷗似乎見慣了人,在哪裡都是閒庭信步,忽而展翅飛起。那一刻,喬明朗想起了電影《Survive Style 5+》裡,小林先生變成的那隻鳥,以及Cake的歌曲“I will survive
”……
At first I was afraid(一開始我很害怕)
I was petrified(我整個僵住了)
I kept thinking I could never live(一直在想,我一定活不下去)
Without you by my side(沒有你在身邊)
But then I spent so many nights(但是後來,我花了很多個夜晚)
Just thinking how you'd done me wrong(思考你是如何對不起我)
I grew strong(我變得堅強)
I learned how to get along(學會了獨立)
……
也許,她也是時候從深深的泥潭中爬起來,真正好好活下去了。
她的心思轉了又轉,最終卻只是笑着感嘆道:“我從未見過如此壯麗的海。”
Steven望着她,日光把海水的顏色映到她眼睛裡,使他有種暈眩的感覺。
回到海邊白屋,在露臺上正好可以看到夕陽下的大海,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震撼與美麗。
看罷日落,李婉說有些累,喬明朗和Steven將她送回房後,又折回了露臺。
喬明朗看着遠方,輕聲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如此快樂。”
Steven不語,輕輕坐在她身邊。
喬明朗又說:“這海景房真別緻,琳琅真是幸福。”
Steven嘆口氣:“你也可以像她那樣,甚至比她更幸福,只是你不願意。”
喬明朗心頭一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打趣道:“你的意思是你比琳琅還富有?我雖然知道你家有錢,但也不至於比琳琅家還有錢吧?”
Steven大笑起來:“這個我們從來沒比較過。不
過,一棟海景房其實並沒有你想象中那樣貴。”
聽他那隨意的語氣,喬明朗簡直驚呆了:“天!你們這些有錢人!口氣真是輕巧,買房跟買白菜一樣!”
Steven笑了會兒,卻是又嘆了口氣。
喬明朗好奇:“你還嘆息什麼?”
Steven說:“要這些有什麼用?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喬明朗不做聲了,半晌,轉移了話題:“子墨,我考慮過了,接受你的建議,爲了我兒子,我也要再搏一搏。”她怕他誤會,刻意在“兒子”兩字上加重了語氣。
Steven卻沒留意到這個細節,眼裡閃出欣喜的光芒:“你是說,來美國留學?那太好了。我相信你能行,你也要相信自己,未來肯定會更好。”
喬明朗重重點了點頭。
Steven很是盡心,第二天就給喬明朗找來了一堆託福參考書,又找了專業諮詢人士幫她挑選專業、找導師。爲了讓她練習口語和聽力,他跟她大部分時候都用英文對話,還帶她出去參加活動,多與外國人交流。
喬明朗更加感動,同時也感覺到了壓力——Steven這樣幫她,她可不能讓他失望。她制定了複習計劃,每天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實行,有時候晚上12點了還在背單詞。最初用英文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她還是像第一天到美國時那樣緊張,磕磕巴巴,但隨着次數增多,她也逐漸淡定下來,對話越來越順暢。
一切都很順利,李婉的康復訓練照常進行,心態越來越陽光,喬明朗的英文越來越好。如果小墾丁能在身邊,喬明朗真的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說到這個她就想哭,她已經好久沒看到小墾丁了。
高家明自從那天離開後,就沒有主動給她來過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她開始還忍着也不找他,他既然毫不在意她了,她又何必去自討沒趣。但是後來,她不得不去聯繫他——她思念小墾丁,想看看小墾丁、聽聽他的聲音,但是,劉玉梅不讓。
(本章完)